《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_第1頁
《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_第2頁
《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_第3頁
《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_第4頁
《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詞三首?作家作品及寫作背景翁卷,南宋詩人生卒年不詳。字讀古,字靈舒。浙江柳市人。布衣終身。在永嘉四靈中年事最高。有著重要的詩篇。著有?西巖集?1卷,有?南宋群賢小集?本;?葦碧軒集?,有?永嘉詩人祠堂叢刻?本。二集互有出入。翁卷是當時有名的苦吟詩人之一,他曾有病多憐骨瘦,吟苦笑身窮?秋日閑居呈趙端行?之句自況。此詩寫秋日出游望中之景,閑淡靈動,野趣盎然。起首兩句平淡無奇,而后兩句卻有突如其來的美感,令人拍案叫絕。閑上山來看野水,可見前些時日已有秋雨來訪,但詩人不直接寫所看到的野水情態,而是筆鋒一轉,道忽于水底見青山,使雨后山塘野水溢滿,波光粼粼的情趣不言而喻。構思妙絕,頗見立意煉句之工。

2、劉克莊批評四靈說:永嘉詩人竭力馳驟,才望見賈島、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對翁卷卻另有評價,他在?贈翁卷?中說:非止擅唐風,尤于選體工。有時千載事,只在一聯中。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極少數古體詩,如?思遠客?、?送劉幾道?、?山中采藥?、?酬友人?等,酷肖?文選?中的漢魏五言詩,但缺乏個人特色。更多的還是近體詩。七絕中有幾首頗為靈秀,如?野望?: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火,忽于水底見青山。?鄉村四月?一首更為人所熟知: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頗有清新淡遠的意趣。永嘉四靈是中國南宋中葉的詩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詩歌創作上的一種傾向。永嘉四

3、靈指當時生長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的4位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趙師秀號靈秀、翁卷字靈舒。因他們同出永嘉學派葉適之門,其字或號中又都帶有靈字,故稱永嘉四靈。4人中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璣和趙師秀做過小官。他們的詩風承襲晚唐,選擇了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詞寫野逸清瘦之趣。詩體的特點是:繼承了山水詩人、田園詩人的傳統,滿足于嘯傲田園、寄情泉石的閑逸生活。在藝術上,又能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輕古體而重近體,尤重五律。甚至要求全詩字數不得超過40字。在較大程度上糾正了江西派詩人以學問為詩的習氣。他們的成就極有限,但在當時的詩壇卻得到廣泛的反響。永嘉四靈是南宋詩壇獨樹一幟的詩歌

4、流派,對前人,它改造江西詩派,去除其弊端;對后來,它啟動江湖詩派而再創新、開展。全祖望在?宋詩紀事序?里把宋詩的開展歸納為四變,從陸游等中興四大家到永嘉四靈為其中的第三變。四靈詩歌并非寒蟬哀鳴,也不是遠離社會現實,只透露狹窄的心理。它在宋代詩歌史上應有較高的地位,對它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的評價,特別是對積極用世方面的評價,需要突破由來已久的思維定勢,多一些多元意識和寬容意識。四靈出現的時候,江西詩派的影響已漸趨衰弱。四靈主觀上也想打破江西詩派的藩籬,學賈姚,少用典等等,都含有與江西詩派背道而馳的意圖。葉適認為他們的詩風是對唐詩的復歸,其實以四靈的才能,從實質上來說,他們只是因為不滿表達著典型宋

5、調的江西詩風,從而又回到了宋初崇尚晚唐體的老路上去。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謚文穆。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近被殺,不辱使命而歸,并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后歷任靜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土石湖。卒謚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

6、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謝昂悲壯。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繅絲行?、?勞畬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范成大的作品在當時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那

7、么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游?劍南詩稿?之說。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其代表作,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或許還可說是一位地理學家。有?石湖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攬轡錄?、?驂鷺錄?、?吳船錄?、?吳郡志?等著作傳世。張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中國唐朝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自此看破紅塵,浪跡江湖,隱居祁門赤山鎮。其

8、兄張鶴齡擔憂他遁世不歸,在越州今紹興市城東筑茅屋讓他居住。史載唐肅宗曾賜他奴婢各一人,張志和讓他們結婚,取名漁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張志和初名龜齡,后由唐肅宗賜名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后棄官遷居黟縣赤山鎮今祁門祁山鎮之石山塢。十六歲游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并賜名志和。后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本籍,親喪不復仕。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因以為號。兄鶴齡,恐志和遁世不歸,為之在越州今紹興城東筑茅屋一所。志和居之,嘗有吏人派志和為淘河夫,即親自執蕾勞作,毫

9、無怨色。觀察使陳少游聞而謁之,坐必終日,題其所居為館真坊。又因草堂椽拄,皮節猶存。全無斧斤之痕,門巷更為漱隘,門隔流水,十年無橋,乃出資稍擴其居,并造橋,時稱回軒巷、大夫橋。肅宗賞賜奴婢各一,志和使結為夫婦,取名漁童、樵青。人間其故,答道:漁童使捧鈞收綸,蘆中鼓泄,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陸羽、裴休問有何人往來?答稱:太虛作室而共居,夜月為燈以同照。與四海諸公未嘗離別,何有往來?!顏真卿為淤州刺史,張志和乘敝舟往訪,顏欲為他造新船,張道:攪惠漁舟,愿以為浮家泛宅,訴訟江湖之上,往來茗冒之間,即野夫之幸矣!其詼諧辯捷,類皆如此。張志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酒酣耳熱,或擊鼓吹笛,或吟詩作

10、畫頃刻即成。嘗于顏真卿席間與眾客唱和漁夫詞,張志和首唱?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顏真卿、陸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共和二十五首。志和復剪素寫景,須臾五本。隨句賦象、人物、舟船、鳥獸,煙波鳳月,皆依文章,曲盡其妙。真卿與諸客傳玩,嘆服不已。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畫錄?,定逸品三人,張志和居其一。明董其昌?畫旨?云:昔人以逸品置神品至上,歷代唯張志和可無愧色。張志和既為山川隱逸,著作玄妙,故后世傳為神仙中人。如?續仙傳?云,玄真子守真養氣,臥雪不寒,入水不濡。唐李德裕評張志和: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張志和在潤田居住多年,因為他的緣故,后人遂將潤田稱作張村庇。張村庇在祁城西10余里,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