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開頭結尾_第1頁
書信開頭結尾_第2頁
書信開頭結尾_第3頁
書信開頭結尾_第4頁
書信開頭結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收到來信:頒來手示,誦悉一切;承賜教言,十分感激;大示拜讀,心折殊深;得奉云翰,不勝感戴大札拜讀,敬佩之至;大函細讀,尊意俱悉;得聆教益,如坐春風;得書之喜,喜不自勝;奉展芳翰,如見玉顏;忽得蘭言,欣喜若狂;華翰先頒,甚忍下懷;惠示奉悉,如親威顏;茲蒙惠書,無限感激;昨接云朵,聆悉一切;接奉環云,慰如心頌;昨接還翰,喜悉一切。時間飛逝:白駒過隙,寒暑三度;光陽似箭,日月如梭;春風東去,夏風南來; 光陰荏苒,時序頻遷;人間歲改,天上星回;時光流水,日月飛梭;寒暑易節,春秋換季;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歲月荏苒,裘葛幾易; 歲月易得,彈指人生;歲月易逝,十載一瞬;歲月難駐,人生易老;物換星移,春秋三度

2、。傾訴思念:故園代切,夢寐神馳;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別后縈思,愁腸日轉;多日不見,孺念甚殷;海天在望,不盡依依;春雨霏霏,思緒綿綿;海天相望,思念切切;離情別緒,耿耿于懷;握別以來,深感寂寞; 遙隔云山,久疏音問;心路咫尺,靈犀相通; 一別累月,思何可支;自別芝暉,思念殊深; 一 日不見,如隔三秋;頻年不晤,渴想良深;秋水伊人,懷念不已。道歉請諒:抱歉之情,莫可言表;久未請安,深以為歉;滿腔歉意,寤寐難安;久疏問候,抱歉良深; 夙 夜撫懷,殊深歉仄;屢未奉答,歉甚愧甚;未能踐約,抱歉良深。言猶未盡:情長紙短,不盡依依;書不盡意,余言后敘;書何盡言?略陳鄙陋;書未盡情,余候面敘;書不盡懷,余候

3、后稟 ;楮墨有限,不盡欲言;言不盡思,再祈珍重。受人深恩稱“雨露之恩”。謝人恩澤稱“河潤”。感救命恩稱“再造”、“沒齒不忘”感德難忘稱 “銘心鏤骨”。知恩必報稱“結草銜環”。請人看稿稱 “閱示”、“閱批”。請人改稿稱“斧正”。請人評論稱 “指教”、“指點”。請人指路稱 “請問”、“借問”。請人解惑稱 “指導”、“賜教”。受人教導稱“茅塞頓開”。受人益言稱 “藥石”、“箴規”。求人辦事稱 “拜托”、“鼎助”。請求解難稱 “懇求”、“懇請”。請人回信稱“敬祈示復”。謝人寄信稱“辱承華翰”央人協助稱“麻煩"。麻煩他人稱“打擾”。請人原諒稱 “包涵”、“海涵”。望人恕罪稱“寬宥”。伴人受益稱

4、“借光”。伴人享受稱“伴?!薄Vx人致問稱“多蒙寄聲”。贊襄其事稱“玉成”。托人這事稱“借重鼎言”。賀人榮歸稱“錦旋”。稱人生日稱 “初度之辰”。獻人年高稱“齒德俱尊”。賀人喜慶稱“恭喜”。自謙禮少稱 “獻芹”、“菲儀”。不受債贈稱 “反壁”。(回稱:“微忱勿卻”)送行之禮稱“熙儀”。吊唁之禮稱“奠儀”。結婚之禮稱“喜儀”。留位待賢稱“虛左以待”。物歸原主稱 “完璧歸趙”、“璧還”。借物歸還稱“奉還”。贊人貌美稱“冠玉”。出人群者稱“巨擘”。你我同心稱“金蘭”。事有奇緣稱 “三生有幸”。(回稱:“天與人賜”)自提意見稱 “淺見”、“膚見”。代人作事稱“代庖”。釋例:河 潤:謂施惠及遠,猶河流之浸

5、潤。莊子.列御寇:“河潤九里,澤及三族?!痹?造:猶言再生。宋書.王僧達傳:“再造之恩,不可妄屬”。反 璧: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乃饋盤餐,置璧焉,公子受餐反璧?!焙蟛皇莛佡洖榉磋怠N?儀:熙即贈人路費或禮物。孟子.公孫丑下:“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熙?!彼运托卸Y物稱為財 儀。冠 玉:飾在帽上的美玉。史記.陳平世家:“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后多用以形容男子之美貌。巨 擘:大指拇,比喻特出的人物。孟子.滕文公下:“于齊國之事,吾必以仲子(陳仲子)為巨擘焉! 金 蘭:謂友情契合、同心。語出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氣味)如蘭, 故謂之金蘭。周教授向學生介紹了書信的格式和方

6、法。他說,書信的成分有稱謂語、提稱語、思慕語、正文、祝愿語和 署名六個部分。據周教授介紹,書信中敬稱稱呼對方表明尊重??梢杂霉糯木舴Q,君、公等,也可在稱謂前加敬字, 或者稱字和號。對于一些我們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學術地位的長者,比如社科院的龐樸先生,學術界一般都 稱他為龐公。夫人這個詞是專用來稱對方或他人妻子的,絕對不能稱呼自己的妻子為我夫人。稱呼對方的 兒子為令公子,也稱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稱對方為賢兄、仁兄、臺甫、臺鑒。一般來說稱對方的字 號比稱名字尊重。他還舉例說,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啊和紀曉嵐混稱是錯的。周教授還特別強調了書信中絕對不能出現我你他字樣,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詞代替

7、。比如“你” 可以稱為某某仁兄,某某硯兄或稱閣下。他舉例說,他有一位同學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魚雁傳 書,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稱他為某某硯兄。在信中稱自己應該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應該用“渠”來 代替。周教授說,古人“自謙而敬人”的做人原則在書信中表現為對別人用敬稱的同時自己用謙稱。比如古 代皇帝都稱孤道寡,這就是謙稱。稱自己的妻子為內子、內人、拙荊,絕對不能說夫人。稱自己給別人的 東西應該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獻。請人家吃飯叫做略具菲酌。常用書信套語提稱語,用在對方稱呼后面,表不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鑒長輩:幾前、尊前、尊鑒、賜鑒、道鑒師長:函文

8、、壇席、講座、尊鑒、道席、撰席平輩:足下、閣下、臺鑒、大鑒、惠鑒同學:硯右、文幾、臺鑒晚輩:如晤、如面、如握、青覽女性:慧鑒、妝鑒、芳鑒、淑覽-祝愿語父母:恭請福安叩請金安長輩:恭請崇安敬請福祉敬頌頤安師長:敬請教安敬請教祺敬頌海安平輩:順祝提名一一對長輩:叩稟敬叩拜上對平輩:謹啟鞠啟手書對晚輩:字示白諭- 禮儀作用E-mail該有傳統書信禮儀學習中國傳統書信禮儀,可以使我們在不能見面的時候,從字里行間體現出揖讓進退。此外,雖然現 在很多人都不注重書信禮儀,但在我國港臺、韓國日本以及華僑地區依然保留著最傳統的書信禮儀,掌握 基本的書信禮儀不僅有助于提高個人文化禮儀素養,而且還有助于增進交流。周

9、教授收到過很多韓國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國港臺學者的來信,他們都非常講究書信禮儀。比如一位韓 國朋友寫信中有“將命考”的字樣,周教授問他的學生,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其實就是一種自謙,不敢給您寫信只好給傳命的人,“將命”是指傳命的人,“考”是副手,這句話的意思是給您傳達室的人 的副手,可謂謙而又謙。周教授珍藏一封錢穆先生夫人給他的信,除了抬和闕以外,還有很多傳統的書信 格式。她寫道,匆匆不及所言,并候雙安,又稱他們夫妻為儷,這封信充分體現了傳統書信禮儀。此外我 們還可以看看魯迅寫給母親的信和毛澤東寫給老師的信,可以體會出中國傳統禮儀的魅力所在。現在人寫信的機會越來越少,大多數人都用E-mail

10、,但其實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書信的結構敬語稱呼等還是應該和傳統書信一樣的。學會寫信是一種文化素質和個人涵養的最基本體現。原來我不會寫信人藝術院一位女生:我學了這么多年中文,現在才發現其實我連一封信還都不會寫,也不知道寫信原 來有這么多講究。我平時很少寫信,最多不過就是發個EMAIL.,也不講求格式。不過現在覺得書信禮儀還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有的時候我讀到名人書信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也沒有注意,其實這些細 枝末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另外,一封措詞得體恰當的信也反映出個人修養。連一封信也寫不好, 會讓人笑話我這個學中文出身的人。u0013- 不用完全照搬經管學院一位男生:我覺得很長知識,

11、書信是一種禮儀和文化,學習書信禮儀可以增加個人修養和文 雅氣質。我覺得了解書信禮儀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說明我們就要完全照搬,因為真的完全寫舊式書信會有 掉書袋的嫌疑。有一些過于復古的東西不太適用了就應該被改進或者拋棄,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認可 的書信禮儀就可以了。在書信禮儀這個問題上,我們保持尊敬別人和謙虛的傳統是最重要的- 去信別讓人“跪啟”周老師舉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個學生給父母寫信:“敬愛的爸爸媽媽我錢不夠用了?!?一點拐彎都沒有,應該先委婉問候一下,說,“敬愛的爸爸媽媽天氣暖和了,可是有的時候還很涼,一定要注意增減衣服,保重身體”等等,然后 再說“我的錢不夠用了”。一個男孩收到

12、一封女孩來信,很激動,但一看提稱語,上面寫某某跪啟,本來還想說一句有文彩的話, 可是讓別人跪著看信,實在是欺人太甚。- 名人書信魯迅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日前寄上海嬰照片一張,想已收到。小包一個,今天收到了。醬鴨、醬肉, 昨起白花,蒸過之后,味仍不壞;只有雞腰是不能吃了。其余的東西,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給老三去。 但其中的一種粉,無人認識,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昨天發風,才冷了起來,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內大小俱安,請勿念為要。海嬰有幾句話,寫在另一張紙上,今附呈。專此布達,恭請金安。男樹叩上廣平及海嬰同叩一月十六日?毛澤東致老師符定一(澄宇)先生?澄宇先生夫

13、人道席:既接光儀,又獲手示,誨諭勤勤,感且不盡。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納。世局多故,至希為國 自珍。肅此。敬頌教安。不具。?書信是人們生活中最為普通、最為古老的一種溝通方式。書信和格式:信文由稱謂、正文、敬語、落款及時間四部分組成。稱謂:應在第一行頂格寫,后加冒號,以示尊敬。稱謂應尊循長幼有序、禮貌待人的原則,選擇得體 的稱呼。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體。可以根據對象和所述內容的不同,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筆和風格。1、問候語:問候語要單獨成行,以示禮貌。有“你好”、“近好”、“節日好”等。2、先詢問對方近況和談與對方有關的情況,以表示對對方的重視和關切。3、回答對方的問題或談自己的事情和打算。4

14、、簡短地寫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聯系之事。敬語:寫信人在書信結束時身對方表達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語。多用“此致、即頌、順?!钡仍~緊接 正文末尾。下一行項格處,用“敬禮、X安、安康”等詞與前面呼應。落款及時間:在信文的最后,寫上寫信人的姓名和寫信日期。署名應寫在敬語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一般寫給領導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莊重、嚴肅;如果寫給親朋好友,可只寫名而不寫姓;署 名后面可酌情加啟稟詞,對長輩用“奉、拜上”,對同輩用“謹啟、上”信封:信封上應依次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郵政編碼。郵政編碼要填寫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內,收信人的地址要寫得詳細無誤,字跡工整清晰

15、。收信人的姓 名應寫在信封的中間,字體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處寫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稱呼,后加 “收、啟、鑒”等字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寫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盡量寫得詳細周全一些。最后填寫好寄信人的郵政 編碼。稱謂后附提稱語,用于文言書信,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虹生十四兄親家年大人情右(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臺鑒、母氏慈鑒、賢弟如晤,等?,F將常見提稱語列表如下:這里再對較常見的提稱語約略作些解釋。足下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后來書信中多用于同輩之間。膝下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時常依于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

16、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垂鑒賜鑒鈞鑒尊鑒臺鑒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用作書信提稱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 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賜,上給予下叫做賜。鉤,古以鉤陶喻國政,后稱宦官多冠以鉤宇。垂鑒、賜鑒、鈞鑒,多用于對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鑒,可用于尊長,也可用乎輩。臺鑒適用較廣,“臺”有“高”義,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 勛鑒”。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于友朋往來書信。“惠鑒”,就是賞閱的 意思,但語意分量較“賜鑒”為

17、輕,適用于一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后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慈鑒愛鑒雙鑒芳鑒致母親,可稱“慈鑒”。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芳鑒”。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后,周恩來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 士禮鑒”。公鑒共鑒同鑒用于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書“諸先生共鑒”等。道席講席教席 撰席著席 史席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于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不必有師生關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ビ谩W粗?。史

18、,指有著作傳世垂史。覽 閱知悉一般用于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后。啟辭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理應屬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 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語,在現時書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于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跪稟者 義同“敬稟者”,用于子孫對尊長。即稟者同上。敬啟者 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 表示請對方允許自己告訴下面所寫的內容。既可用于同輩,也可用于下對上。謹啟者 謹

19、,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于同輩。徑啟者 徑,這里是直截了當的意思,一般公私書函通用。拜啟者 拜,表敬詞。用于友朋往來書信。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于下對上的公私書函。懇啟者用于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于對方的內容。茲啟者 茲,這里,現在。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度客觀平和,不含明顯敬意。哀啟者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復稟者 用于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稟。對平輩可用“再啟者”。專啟者用于專談某實事的書信。(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向往尤深。頃獲大示,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

20、。數獲手書,至感厚愛。展讀瑯函,甚感盛意。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詞意深美,一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慰莫名。頃得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并賜大著,燦若河漢,拜服之至。迭接來示,因羈瑣務,未及奉復,深以為歉臺函奉讀多日,未即修復,萬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復乞諒。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懷賀。接讀手書,知君抱恙欠安,甚為懸念。久慕鴻才,今冒昧致書,以求教誨。別來無恙久不晤見,甚念賢勞。睽違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問,時在念中。一別經年,彌添懷思。日前曾奉一函,諒已先塵左右。前此一函,想已達覽。其實,寫信也是寫文章,此類啟辭套語,雖可采用,卻不必拘泥,盡可以千變

21、萬化的。從這個意義上 說,啟辭套語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現在不少人寫信,習慣于一開頭即用“你 (您)好"二字,似乎不如 此,這封信就沒法往下寫似的。先向收信者問候致意,原是不錯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則未 免呆板單調了。正文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始書 寫。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準確為原則。一般說來,應先談談有關對方的 事情,表示關切、重視或謝意、敬意,然后再談自己的事情。正文寫好后,如發現內容有遺漏,可補充寫在結尾后面;或寫在信右下方空白處

22、,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樣;或在附言的后面寫上“又及”或“再啟”字樣。?結語結語,即信文的結束語,理應屬正文的一部分。但與“啟辭”相仿,舊式書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 結語套辭,現時各界文化人士的書簡中,仍頻見使用。這里不妨臚列若干,供參考。書短意長,不一一細說。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備。不贅。書不盡意。不盡欲言。臨穎不盡。余客后敘。余容續陳。客后更譚。請對方回信:盼即賜復。翹企示復。佇候明教。時候教言。盼禱拔冗見告。萬望不吝賜教。敬祈不時指政(正)。敢請便示一二。尚祈便中見告。如何之處,恭候卓裁。至盼及時示下,以匡不逮,無任感禱告訴對方不用勞神回信:謹此奉聞,勿煩惠答。敬申

23、寸惘,勿勞賜復。答復對方詢問:辱蒙垂詢,略陳固陋,聊博一粲而已。遠承下問,粗述鄙見,尚希進而教之。上述陋見,難稱雅意,亟祈諒宥。姑道一二,未必為是,僅供參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見笑。請人應允:所請之事,務祈垂許。以上請托,懇盼慨允。諸事費神,伏乞俯俞(允)。表不關切:伏惟珍攝。不勝禱企。海天在望,不盡依遲(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禱。節勞為盼。節哀順變(用于唁函)。表示感謝之情:諸荷優通,再表謝忱。多勞費心,至紉公誼高誼厚愛,銘感不已。?祝辭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愿、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即頌近安”、“此致敬禮”、 “祝你進步”之類。其中,“即頌”、“此致”、“祝你”等

24、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近安”、“敬禮”、“進步”等 詞,另起一行,頂格書寫。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占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部分。如果信箋下方余地充分, 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薄ⅰ邦C”、“此致”等宇樣獨占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寫。頂格書寫的祝辭后 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以下為常見祝辭:書信內容主要是談一件事的,可用:專此,致 專此,祝 專此即請 專此布達,即頌 專此奉復,并祝(復信用)一般書信,用于平輩、友朋之間:即頌即請順效順?;驗椋捍撕?此請 順致 順頌 即候或為:祝頌請問致候對尊長,可選用:恭叩恭淆恭頌恭候敬叩敬祝故請敬頌平輩間,為強調敬意,也可用:恭頌恭請恭候為強調鄭重其事:謹祝謹賀對晚輩:此詢 順祝 即問 祝(你)愿(你)盼望對祖父,頌祝;起居永福對父母輩,頌祝:金安福安對尊長:康安 鈞安 崇安 履福 頤安對女長輩:慈安懿安坤安玉安平輩友朋間,可按四時頌祝:春社暑安秋棋冬餒逢年尾歲首,可賀:新禧(元旦)春禧(春節)年禧 歲祺 節禧(節日通用)新年快樂新春愉快常時可頌:近祺日祉時吉時綏起居安吉 行止佳勝 工作順利 臺安大安當日可達之信,頌:晨安 早安 午安 晚安 刻安對女性可頌:淑安妝安聞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