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的教學設計_第1頁
村居的教學設計_第2頁
村居的教學設計_第3頁
村居的教學設計_第4頁
村居的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姓名: 范麗波一、指導思想及理論依據:古詩以其形式上的創作不一,內容上的豐富多彩,成為我國古代文學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古詩多數是絕句、律詩,兒童通過學習這些古詩,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與感染,提高語文素養,又可以從情感上得到美的體驗。新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可見,低年級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喜讀樂背、形象思維占主要優勢的特點,重點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展開想象、入情入境,大體了解詩意,感悟詩景詩情,從而逐步體會到古代詩歌的韻律之美。二、教學背景分析:【學習內容分析】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繪了

2、早春二月鄉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學兒童競放風箏的歡快情景。詩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語言樸素、詩情淳厚、意境悠遠、寓情于景。第一句寫 “春之景”: 通過“春草初長、黃鶯飛鳴、楊柳拂堤”三種典型事物為我們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圖。第二句則寫“童之樂”:通過放學歸來的兒童,迎著春風放飛風箏,盡情地、快樂地享受春天的美好。這首詩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鄉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與贊美。誦讀此詩還可以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愫。【學生情況分析】村居將春日的景致描繪得非常美,反映的也恰是孩子們的生活內容,可謂是有人有景,有動有靜,有情有趣。學生對于春天并不陌生,有一些切實的感受,部

3、分學生也曾有過放風箏的體驗,但對于春草初長、黃鶯飛鳴以及楊柳拂堤等缺乏細致的觀察,在教學中還需要抓重點詞、借助插圖、展開想象、聯系生活等方式進入情境,感悟詩景詩情。【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村居的首句重在寫“春之景”,在教學時通過“展開想象、描述畫面、反復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末句重在寫“童之樂”,通過“聯系生活、角色體驗、反復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兒童放飛風箏時的喜悅之情。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插圖、圖片、音樂等方式創設古詩學習的情境,使學生學得有情趣。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基于上述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學會兩個生字“東”和“草”,認讀7個字,即

4、“鶯、拂、堤、楊、柳、紙、鳶”,繼續感受漢語中意思相反的詞。2、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聯系生活等方式大體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產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學重點:寫好生字“東”和“草”; 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教學難點: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教學主要環節及設計意圖】 在古典音樂中激情導趣 在讀通讀順中學習字詞 在入情入境中誦讀成韻 在拓展延伸中積累語言【教學過程】(一):在古典音樂中激情導趣(3分鐘)1、創設情境,誦讀春曉:(課件出示圖片、音樂)雨后的清晨,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推開窗戶,撲進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空氣

5、,更有那清脆的鳥鳴,淡淡的花香,濃濃的春意。那濕潤的落花,那鮮嫩的綠葉,似乎把昨夜的春風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看到此情此景,我們不禁吟誦道(學生有滋有味地誦讀春曉)2、談話引入,激發情趣:春天是美麗迷人的,春天是絢麗多彩的,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清代詩人高鼎再次走進春天-板書課題:村居 (教師邊板書邊說:村就是鄉村,居就是居住) 齊讀課題 根據題目猜一猜,這是詩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象?【教學意圖:課伊始,通過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天圖片,再伴之以悠揚的樂曲聲,學生于自然之中進入情境,產生學習興趣,由此開始本節課的學習。】(二)在讀通讀順中學習字詞:(18分鐘)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6、,在文中圈畫出生字,多讀幾遍,爭取把詩句讀正確。(2)同學們都圈好了,請把你剛認識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給同桌聽,如果有沒念準的請互相幫助一下。(3)同桌檢查朗讀古詩。2、學習生字,認讀字詞: 帶拼音認讀: co (1) 首先出示生字 草 (指名讀-說一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預設: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依據形聲字的特點識記;按結構識記)分析漢字、記憶字形。草是上下結構的形聲字,上面的草字頭是形旁,與植物有關,下面的“早”是聲旁,讀音相似。“草”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早。-(再出示“長”) 齊讀“草長”,小草怎樣呢?(小草長出來了;小草出來了) yn (出示) 鶯 飛 (小黃鶯在干

7、什么?-小黃鶯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想象著小黃鶯在花叢中飛舞的樣子,再來讀一讀) fú d yán li(2)借字形、賞圖片,學習“拂 堤 楊 柳 ”先出示“楊柳”,問“楊柳”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樣知道的?學生根據偏旁就可知道楊和柳都是樹)再出示“拂堤楊柳”的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拂堤楊柳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 讀一讀 最后再次齊讀“拂堤楊柳”。(3) 猜謎語、補資料,學習“紙鳶”: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則謎語:一只蝴蝶輕輕飄,順著風兒上云霄。一心向著云外跑,可惜繩子拴住腰。你猜猜謎底是什么?學生說出謎底“風箏”。(出示風箏圖片)“風箏”在古時候叫“紙鳶”(出示詞語),我國

8、已有2500年放飛風箏的歷史。放風箏已經是老少皆宜的一項娛樂活動。清明節前后,多偏東風和偏南風,風速不大不小,天氣不冷不熱,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齊讀詞語(4)有一個生字寶寶太淘氣了,它呀和我們捉起了迷藏。(課件出示圖片和 )快看,它到底是誰呢? -指名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師:每天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是東方,“東”字表示方向,與“東”相反的詞是什么?-誰來用“東”組詞(在學生組出“東方、東邊、東面、東風、東城、東部等詞語后,引導學生這些詞語中的“東”都表示什么?-方向;教師引導:如果我們把家里的房子出租給別人,我們就成了“房東”;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29屆奧運會,北京

9、就是“東道主”。)【教學意圖:通過對生字的認讀,引導學生結合字形、借助圖片等方式了解意思,不但為感知詩意做好充分的鋪墊,又滲透了古詩語言的簡練。】    去掉拼音認讀:拼音朋友藏起來了,你還認識嗎?  鶯飛 楊柳 拂堤 紙鳶 二月天(與“天”相反的此是什么?)歸來早(與“早”相反的詞是什么?)草長 東風    開火車領讀。    指導寫好生字“東”和“草”,重點是“東”:(1)(出示“東”)自己看筆順跟隨表,說出筆順。指名反饋(“東”字有5筆,一筆橫,二筆撇折,三筆豎鉤,四筆點,五筆點。)(2)

10、觀察田字格中的“東”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找到關鍵筆畫,后再通過課件演示,提醒學生兩個點要分別與“橫”的兩端在一條直線上。) 東 (3)教師示范。(4)觀察田字格中的“草”,要注意什么?(從整體上觀察,上窄下寬)(5)學生描紅1個,寫2個。(6)反饋。3、自讀古詩,讀出節奏:【教學意圖:此環節通過朗讀,逐步使學生體會七言詩二、二、三的停頓,同時體會古詩誦讀時聲斷氣不斷的感覺,從而做到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出節奏。】(1)(出示詩句)自由誦讀,力爭讀出詩句的節奏。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2)指名讀(在評價中引導學生讀出節奏

11、,聲斷氣不斷)(3)你自己也來試著讀一讀,讀出節奏,體會體會這種“聲斷氣不斷”的感覺。(4)指名讀、齊讀。(三)在入情入境中誦讀成韻:(15分鐘)1、配樂范讀,想象畫面:(1)學生邊看插圖邊聽老師配樂朗讀,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2)學生自由交流想象中的畫面,老師激勵小結。預設:山坡上的小草發芽了,嫩綠嫩綠的。黃鶯在空中飛來飛去。河堤旁的柳條發芽了,幾個下朋友放學回來,趁著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2、借助插圖,啟發想象:黃鶯一邊飛一邊干什么?(嘰嘰喳喳地叫)它好像在說什么? 再次啟發想象:春風輕輕地吹來,柳條會怎樣呢?(輕輕擺動,好像在跳舞;輕輕地搖擺,陶醉在了美麗的春色里)詩人高鼎看到這樣的景致

12、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出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學生齊讀) 讓我們想象著春天的美麗景色,有滋有味地誦讀。學生練讀、指名讀、引讀3、聯系生活,換位體驗,:在這樣美妙的春光里,沐浴著和煦的春風,(出示兒童放紙鳶圖片)孩子們放起風箏,你們放過風箏嗎?你放風箏時什么心情?(學生自由發言)現在你就是那幾個剛剛放學回來的小孩,請你歡快地誦讀這句詩,讀出你心中的高興、喜悅。(學生練讀)4、再讀古詩,感悟春天:(1)自己再完整地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春天?預設:美好的春天;快樂的春天;溫暖的春天(2)想象自己就是高鼎,置身于這幅美麗的畫卷中,學作詩人吟誦出此詩。(學生練讀、指名配樂誦讀)

13、(3)綠草如茵,柔柳如煙,鶯歌燕舞,天真活潑的兒童,還有那晴空飄飛的風箏,把這江南春光點綴得更加活躍歡快,更加生機盎然。詩人信步走來,呼吸著春天的氣息,在自然綠色的懷抱里,春光明媚得讓詩人心醉,也讓我們陶醉。就讓我們通過朗讀表達出此時的心情吧!(學生再次齊誦) (四)在拓展延伸中積累語言:(分鐘)、老師聽你們的朗讀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不但讀出了聲,更讀出了情,你們已經把靜止的畫面讀活了。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古人描寫春天的詩還有很多,你搜集到了哪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2、(課件出示兩首古詩)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o。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lóu ho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3、作業:請同學們課下繼續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練習誦讀。 板書設計: 村 居東   五、學習效果評價:1、組詞: 草( )( ) 東( )( )2、抽查有感情地背誦村居。六、與以往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