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經驗總結長嶺李艷霞_第1頁
教學經驗總結長嶺李艷霞_第2頁
教學經驗總結長嶺李艷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作文教學“生機盎然”教學經驗長嶺縣太三小 李艷霞當前,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小學生不喜歡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臉,提不起興趣,總覺得無話可說。可是,寫不出又不能不寫,無奈就拿起作文選搞移花接木,改頭換面。那么,如何激發學生作文興趣呢?近年來我做了一些嘗試,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實踐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積累材料。我在作文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材料積累,即閱讀積累和觀察積累,它不但是寫作入門的重要前提,還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1、閱讀積累。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課外閱讀課,指導他們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從兒童文學、小學生作文選、優秀作文、小學生學習報、小學生

2、周報等書刊中,摘錄下好的詞、句,記錄了寫作思路、技巧等。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看方能博采眾長,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閱讀積累中,我讓學生把認為比較好的詞語、段落收集記錄下來后,還定期召開閱讀演講會,讓他們說說自己近日來積累了哪些材料。2、觀察積累。如到野外游玩;欣賞公園美景;參加義務勞動;參觀商店、工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兩個人的對話等。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從而增強了學生發現、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學生鍛煉成為一個小觀察家,并且及時記下來,寫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斷。二、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

3、學生的寫作興趣呢?1、首先講明道理,引起興趣。生活離不開作文:我在班內開展了評選活動,選出每月一星,然后讓同學們討論他為什么是“每月一星”?最后我提出一個作文題目:記一名“每月一星”。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了,也覺得寫文章是實際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興趣和自覺性。2、開展活動,培養興趣。小學生好奇心強,樂于表現自己,因此,經常開展師生共同參加的有關本次習作內容的實踐活動,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如:在語文園地我們進行了一次題目為我的課余生活的習作訓練,作文前,我引導學生親自參加了大課間活動。由于這次活動給學生的印象深刻,加上我親臨現場指導,所以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習作,而且多數學生的文章內容具

4、體,重點突出。3、嘗到成功的甜頭,激發興趣。教師應及時鼓勵、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于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哪怕是點滴進步,比如有一詞用得很恰當,或者一個句子寫得非常生動,也要在批改中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愿意進一步努力。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對高年級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教授。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老師要因人制宜,采用多種形式,對癥下藥,鼓勵學生自己沿著“自然入門(積累)-想寫(興趣)-自由寫(技巧與技能)成功地寫(創作)”的路線前進。三、樂于動筆“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學習就是生活。”生活為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作文教學中,

5、如果我們聯系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走進生活,回歸生活,那樣,作文教學會展現給學生一個別樣的天地。 (一)、走進大自然,讓學與玩相得益彰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想象作文要求學生放飛思緒,大膽想象,寫出“新”,寫出“奇”,寫出“與眾不同”。但寫實的作文,如果這樣要求,必定寫得一團糟,甚至鬧出笑話。此時,我們應從作文的內容、要求與存在的條件出發,盡量給學生創設一個能調動起習作興趣和創作欲望的氛圍。秋天到了,我設計的習

6、作這樣要求: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園去,到公園去,觀察一下植物葉子的顏色與形狀。活動中,還可以搜集各種植物的落葉,把它們帶回學校與大家一起觀察、交流。然后以“秋天的樹葉”為題寫一篇習作。這個作業正好是周末的作業。一讀要求,孩子們的眼里便露出欣喜與躍躍欲試的神色。看到這兒,我適時將了他們一軍:“都要求我們走進大自然了,不知道我們這些小書呆子會玩不會?”孩子們不滿地嚷嚷:“老師,你也太小瞧我們了!”等的就是這句話,我接著說:“會不會玩嘴說了不算,我得從你們的作文中去看。寫得好的說明會玩,寫得枯燥無味的就說明你不會玩,你們說是不是?”“沒問題!”孩子們拍著胸脯保證。周一把作文收上來一看,孩子們果

7、然用他們的文字表明,他們是會玩的!從地點上看,大家去的地方有植物園、公園、老家的山上,甚至還有更遠的地方,我縣幾個有名的旅游景點都留下了他們采擷的身影。從采摘樹葉的伙伴看,除了那些跑得較遠的孩子是和家長一起去的外,多數是和班里的同學一起去的,這無形中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培養合作能力的機會。從樹葉的種類上看,有冬青、銀杏、楓樹、楊樹、雪松等幾十種有名和無名的樹葉。從孩子們的描寫中看,他們都能把這些樹葉的形狀和顏色具體、生動地展現出來。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喜愛之情,也通過大量優美的詞匯和生動的比喻與擬人手法的運用展示出來。可以說,這次習作是成功的,孩子們用優美的文字實現了他們的承諾。 孩子們的生活是多彩

8、的,帶他們走進大自然,感受春的旖旎、夏的火熱、秋的華碩、冬的含蓄,感受云出霧散、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潮漲潮落,將語文學習與大自然緊密聯系,能使孩子們在體驗感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二) 、走進生活,讓學與練如影相隨“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讓學生的作文和生活緊密結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級一次習作,我要求學生模仿書上的例文,寫一寫拔河比賽,并能進行自己修改。作文課上,我問大家:“你們拔過河嗎?”孩子們回答“拔過”。可當我讓他們說一說當時的場面時,他們不是說得干巴巴的,就是把書上的例文照本宣科地讀一通。這么好的題材,

9、怎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呢?課后,我們幾個老師一商量,與其這樣費時費力不出效果,不如干脆讓孩子們走進生活,利用體育課進行一次拔河比賽,既讓孩子們有了寫作素材,又能激發他們的拼搏精神與合作意識,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就有了體育課上激烈的比賽場面,有了勝利者的喜悅和安慰失敗者的大度,也有了活生生擺在大家眼前的每個隊員的動作、神態,以及整體的戰略戰術,拉拉隊的配合、鼓勁,有了“人心齊,泰山移”的深切感受,有了“奮力拼搏,雖敗猶榮”的慷慨可以說,多數學生以例文為參照,但又都比例文寫得更好。成文后讓學生進行自改和小組互改,也點評得頭頭是道,讓人不由得對這些孩子們刮目相看。讓作文走進生活,既活用了教

10、材,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生活真實情境的創設,又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活動場面的精彩,調動出埋藏在他們身體里的潛在能力,使他們每個人都又一次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三)、走出班級,讓學與用相諧統一“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培養語文實踐能力應該體現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語文老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不僅要重視眼前的教育結果,更要著眼孩子未來的終身發展。作為語文中的作文指導課,具有著同樣的功能,它不僅要教給孩子作文的方法,還要教給他們與人相處的技巧,完成目標任務的方式、方法,從而高效地完成習作之內與

11、習作之外的任務。五年級下冊的習作3,要求學生寫一篇新聞報道,報道一次體育比賽或學習競賽。此時,學習競賽還未有聲有色地展開,跳繩、踢毽子、拔河等舉辦過的體育活動又都離現在較遠,失去了新聞報道的價值和意義。而寫這篇新聞報道時,縣里正好剛剛舉辦了春季中小學生運動會,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唯一的問題是,除了學校代表隊的運動員,其他學生一律沒有參加,這可是個難題。憑老師通報結果去寫,豈不成了“聽話寫話”?這還有什么價值?這時,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學生自己去了解比賽情況!學生乍一聽,覺得無啻是天方夜潭,這怎么可能?我引導學生采取分工合作的辦法,把組里的人員劃分開,有負責出去采訪的,有負責收集整理資料的。采訪的對象可以是領導、老師,可以是六年級的同學,還可以是運動員本人。口才好、社交能力強的學生要帶帶這方面能力弱一點的,這樣互幫互助,可以取得共同進步。整理資料的同學要分清哪些資料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沒必要寫進新聞報道里面。通過這樣的分工合作,學生很快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并通過整合這些資料,快速寫出了內容詳實、語言簡潔的新聞報道。最重要的是,掌握了寫新聞報道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