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輪復習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分析_第1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分析_第2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分析_第3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分析_第4頁
高考第一輪復習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辨證辨證唯物唯物(7-107-10課)課)辨證唯物主義辨證唯物主義(6 6課)課) (1111、1212課)課)(唯物論、認識論唯物論、認識論)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知識提要自然觀歷史觀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運動的含義物質與運動的關系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探究世界的本質規律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按規律辦事運動是有規律的考綱考點考情分析2、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1)哲學的物質概念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哲學的運動概念運動和物質的關系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3)物質運動的規律規律的概念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1.從考查內容上看,本課考查的重點主要有:運動和物質的關系、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

2、。2.從考查形式上看,前五個考點多以前五個考點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規律的客觀性和選擇題形式考查,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則各種題型均有考查普遍性則各種題型均有考查。特別是通過對著名哲學家的觀點、漫畫和最新的科技成果事例的分析,考查哲學的基本觀點。3.在能力考查上,突出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課基礎知識掌握本課基礎知識掌握 考點考點1 1:哲學的物質概念:哲學的物質概念(1)(1)理解理解:“:“物質物質”的內涵(含義、唯一特征、與具體物質形態的內涵(含義、唯一特征、與具體物質形態的關系)的關系) 【特別注意特別注意】區別區別“客觀實在客觀實在”和和“客觀存在客觀存在”(2)

3、(2)從哪些角度理解從哪些角度理解“世界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性” ” 考點考點2 2:哲學的運動概念:哲學的運動概念(1)(1)理解:運動與物質的關系理解:運動與物質的關系 【特別注意特別注意】物質的物質的“唯一特性唯一特性”和和“固有的根本屬性固有的根本屬性”各各指什么指什么(2)(2)識記:識記:運動與靜止的關系運動與靜止的關系 【特別注意特別注意】“運動運動”與與“靜止靜止”的各自特征的各自特征考點考點3 3:物質運動的規律:物質運動的規律(1)(1)重點掌握:重點掌握:規律的相關知識規律的相關知識 (2)(2)識記識記1 1個原理:個原理: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4、考點一、哲學的物質概念P29 物質物質是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是指物質的客觀性,是指物質的客觀性,不以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的意識為轉移( (與唯心主與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義劃清了界限) )是指物質具有是指物質具有可知性可知性,能被人,能被人們所認識、所反映(與不可知們所認識、所反映(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論劃清了界限)物質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本質屬性本質屬性 提示提示: :(1)(1)物質的內涵物質的內涵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所

5、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外延物質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萬事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萬事萬物的總和。萬物的總和。(2)(2)區分物質的區分物質的“唯一特性唯一特性”與物質的與物質的“根本屬性根本屬性”。物質的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而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而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 1 1、物質的含義:、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注意:注意:1. 1. 客觀實在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本質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本質屬性;屬性;而物質的而物質的根本屬性根本屬性

6、是是運動運動;2. 2. 客觀性客觀性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物質可離開人的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物質可離開人的意識單獨存在。意識單獨存在。3. 3. 可知性可知性即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即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4. 4. 哲學上的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的關系是哲學上的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的關系是一般和個一般和個別、普遍性與特殊性、抽象與具體別、普遍性與特殊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的關系;而不是而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5. 5. 客觀實在客觀實在不等于不等于客觀存在。客觀存在。客觀實在和客觀存在的區別與聯系1 1區別:區別:客觀實在是相對于意識而言的。客觀實在是相對

7、于意識而言的。指不管人們指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賴于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特性。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它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識現象。 客觀存在客觀存在是相對于自己的主觀意識而言的。是相對于自己的主觀意識而言的。對于具對于具體的人來說,客觀存在除包括物質現象,還包括其他人體的人來說,客觀存在除包括物質現象,還包括其他人的意識。的意識。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思想。2 2聯系:聯系: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的東西客觀實在

8、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的東西不一定客觀實在。不一定客觀實在。客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1.1.下列關于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關于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物質具有可知性物質具有可知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物質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A.A. B. B. C. C. D. D.2.2.下列屬于物質范疇的是下列屬于物質范疇的是人腦人腦

9、基本路線基本路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 思想觀念思想觀念國家國家 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A A. . B B. .C C. . D D. .命題點物質概念命題點物質概念典例典例1 1(2010(2010海南高考海南高考) )在哲學討論課上,一位同學在哲學討論課上,一位同學說說“物質是永恒的物質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學說,另一位同學說“一切事物都是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有生有滅的”。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是因為他們所。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是因為他們所說的說的“物質物質”和和“事物事物”是是( () )抽象與具體的關系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抽象與具體的關系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客觀與具體的關系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客觀與具

10、體的關系整體與部分的關系A 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物質物質”和和“事物事物”即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即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 ,他們都是客觀的,不選;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是抽他們都是客觀的,不選;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是抽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系。考點考點2.2. 世界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性 (1)(1)自然界自然界是物質的:是物質的:(2)(2)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是物質的(3)(3)世界是世界是物質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1)自然界的物質性: 自然界的一

11、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它們,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它們都是統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當然也不會有上帝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當然也不會有上帝和諸神創造世界的活動。和諸神創造世界的活動。【聯系實際聯系實際】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就人類社會的就人類社會的產生產生來說,來說,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勞動

12、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就人類社會的就人類社會的本質本質來說,來說,人類社會在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本質上是一是一個個客觀的物質體系,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關系)。它們的形成、存在、發展并非由人左右,。它們的形成、存在、發展并非由人左右,這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要素,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要素,這些些要素的客觀性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集中體現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方法論】反對把人們的主觀動機或某種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反對把人們的主觀動機或某種神秘的

13、力量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反對否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反對否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英雄史觀。3 3、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注意:關于世界的物質性,有以下幾種說法: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世界統一于物質;世界是物質的。都具有客都具有客觀的物質性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是社會的產物人的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它是在勞動中伴隨人和人它是在勞動中伴隨人和人類社

14、會一起產生的。類社會一起產生的。 因此,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于它的物質性。(小結)命題點命題點2 2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物質的典例典例2 2(2011(2011江蘇高考江蘇高考) )荀子說: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話表明這句話表明( () )A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B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C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

15、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解析解析題干的意思是天不會因為人們厭惡寒冷就停止題干的意思是天不會因為人們厭惡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來,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遼遠就縮小它的面冬天的到來,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遼遠就縮小它的面積,這說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積,這說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A A、B B說法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干的主旨;正確,但不符合題干的主旨;C C錯誤,錯誤,客觀事物客觀事物本身本身沒有意志,只有沒有意志,只有人人才有意志。才有意志。命題點命題點2 2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物質的典例典例3 3 (20122012浙江高考)浙江高考)我國地質地貌復雜

16、,氣我國地質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自然災害頻發。因此,科學防災減災對候類型多樣,自然災害頻發。因此,科學防災減災對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這里包含的道理有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這里包含的道理有( () )地理環境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質氣候變化雖然復雜但一定有內在規律地質氣候變化雖然復雜但一定有內在規律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可以防災減災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可以防災減災順從自然是防災減災的根本出路順從自然是防災減災的根本出路A AB B C C D D【解析解析】自然災害屬于自然界的客觀現象,不以人的意志為自然災害屬于自然界的客觀現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17、,說法錯誤;同時防災減災工作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轉移,說法錯誤;同時防災減災工作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利用自然規律,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是一味順從自然,說法錯誤。而不是一味順從自然,說法錯誤。考點二、哲學的運動概念考點二、哲學的運動概念 1、運動的含義 哲學上講的哲學上講的運動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變化和過程。2、物質和運動的關系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和運動是物質的和。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運動是的運動,運動是的運

18、動,是運動的主體或承是運動的主體或承擔者,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見,物質與運動不可分。既要反對可見,物質與運動不可分。既要反對離開物質談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又要反對,又要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而上學觀點。3運動和靜止的關系運動運動靜止靜止區區別別含含義義哲學上所講的運動,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過程一方面,一方面,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其一定時期,其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19、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物體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物體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說沒有發生某種運動,或者說物體在說沒有發生某種運動,或者說物體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沒有進行某種沒有進行某種特殊特殊的運動的運動特特征征運動是運動是無條件的、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永恒的、絕對的靜止是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聯系聯系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一; 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二者相互依賴、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

20、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割裂二者的關系割裂二者的關系會陷入會陷入形而上學或相對主義、詭辯論形而上學或相對主義、詭辯論的錯誤的錯誤議一議議一議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流”。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河流”。克拉底魯克拉底魯這兩種觀點正確嗎?這兩種觀點正確嗎?(1 1)赫拉克利特的觀點是正確的,)赫拉克利特的觀點是正確的,它符合物質它符合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相統一的原理。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相統一的原理。辯證唯物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

21、相對的,絕對不運動、主義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絕對不運動、根本不變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處于相對靜止的河流,根本不變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處于相對靜止的河流,實際上不僅水在流動,而且河岸、河床每時每刻都在發實際上不僅水在流動,而且河岸、河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因此,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生變化。因此,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2 2)克拉底魯的觀點是錯誤的。它借口)克拉底魯的觀點是錯誤的。它借口物質運物質運動的絕對性,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否認事物有質的穩動的絕對性,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否認事物有質的穩定性定性,把事物看成是不可捉摸的東西。否認了相對靜止,把事物看成是不可捉摸的東

22、西。否認了相對靜止,就無從區別事物,就必然導致不可知論。就無從區別事物,就必然導致不可知論。(3 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無論是否認絕對運動,還是否無論是否認絕對運動,還是否認相對靜止,都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都是錯認相對靜止,都割裂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都是錯誤的。誤的。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靜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狀態,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任何事物都

23、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我們用運動、變化、發展的我們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觀點看問題, ,又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又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錯誤傾向:錯誤傾向:反對割裂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統一性的觀反對割裂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統一性的觀點。只承認靜止而否定運動,是點。只承認靜止而否定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是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是相對主義和詭辯論。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小結)考點二、哲學的運動概念 命題點命題點1 1運動和物質的關系運動和物質的關系典例典例4 4(2011(2011浙江高考浙江高考) )每天都會有新的鹽分

24、進入海水,每天都會有新的鹽分進入海水,海水中也會有一些鹽分進入海床沉積層。新注入的鹽分海水中也會有一些鹽分進入海床沉積層。新注入的鹽分數量與海水里跑掉的鹽分數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數量與海水里跑掉的鹽分數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鹽度保持穩定。這表明鹽度保持穩定。這表明 ( ()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物質A A B B C C D D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海水與海床沉積層之間每天都有鹽分流動,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海水與海床沉積層之間每天都有鹽分流動,但海水平均溶鹽度保持穩定。

25、每天都有鹽分流動表明運動的絕但海水平均溶鹽度保持穩定。每天都有鹽分流動表明運動的絕對性,物質是運動的物質,對性,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當選;海水平均溶鹽度保持穩定當選;海水平均溶鹽度保持穩定即其性質保持不變,這是絕對運動中的相對靜止,表明靜止是即其性質保持不變,這是絕對運動中的相對靜止,表明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當選。當選。命題點命題點2 2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關系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關系典例典例5 5(2012(2012江蘇高考江蘇高考) )英國詩人雪萊在英國詩人雪萊在無常無常中中吟唱道,吟唱道,“今天,花兒喜愛歡悅今天,花兒喜愛歡悅/ /明天,就會凋謝明天,就會凋謝/

26、/我我們希望長駐一切們希望長駐一切/ /誘惑你,然后飛逸誘惑你,然后飛逸/ /什么是人間的歡什么是人間的歡樂樂/ /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那是戲弄黑夜的電火/ /像閃光一樣短促像閃光一樣短促”。下列與。下列與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詩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A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B B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C C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D D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解析題干信息主要告訴我們事物處于不停的運動變解析題干信息主要告訴我們事物處于

27、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否認相對靜止,化之中,否認相對靜止,B B項強調了事物運動的絕對項強調了事物運動的絕對性,入選。性,入選。A A、C C兩項都是唯心主義觀點,不符合題意;兩項都是唯心主義觀點,不符合題意;D D項強調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不符合題目要求。項強調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不符合題目要求。1.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然的、穩定的聯系。聯系。固有的固有的 不是主觀臆造的不是主觀臆造的( (如烏鴉報喪)如烏鴉報喪)本質的本質的 不是現象的不是現象的( (如蘋果落地)如蘋果落地)必然的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不是偶然的( (如守株待兔)如守

28、株待兔)穩定的穩定的 不是不是易變的易變的( (如價格波動)如價格波動)考點三、物質運動的規律 判斷下列哪些是規律:1 1、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喜鵲叫喜,烏鴉叫喪 2 2、新陳代謝、新陳代謝3 3、階級斗爭規律、階級斗爭規律 4 4、紅燈停,綠燈行、紅燈停,綠燈行5 5、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6 6、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流7 7、蘋果落地、蘋果落地 8 8、萬有引力規律、萬有引力規律9 9、月亮繞地球轉動、月亮繞地球轉動 1010、守株待兔、守株待兔11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21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規律規律

29、規則規則定律定律區區別別含含義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的、穩定的聯系 按照人們的需按照人們的需要制定的、大要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家共同遵守的具體規定具體規定 科學上對某種客觀科學上對某種客觀規律的概括,反映規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一定變化過程發生一定變化過程的必然關系的必然關系 性性質質規律是客觀的,規律是客觀的,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不能被消滅 規則是主觀的規則是主觀的,人們可以制定人們可以制定它、廢除它或它、廢除它或者修改它者修改它 定律是主觀的

30、,定律是主觀的,它它是人們的認識能力是人們的認識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后才達到一定程度后才得出的一種認識得出的一種認識 聯聯系系一個正確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制定的,它是對客觀規一個正確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制定的,它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律的反映;定律離不開規律,沒有規律就沒有定律,定律是某種客觀定律離不開規律,沒有規律就沒有定律,定律是某種客觀規律的主觀映象規律的主觀映象 規律與規則、定律的區別和聯系 (3 3)規律不等于規律現象,規律不等于規律現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現。后者是前者的表現。 (4)(4)規律不等于規則規律不等于規則, ,規律是客觀的規律是客觀的, ,規則是主觀的規則是主觀的, ,正確

31、正確的規則是根據規律制定的的規則是根據規律制定的. . (5 5)規律的客觀性,說明)規律的客觀性,說明規律規律無好壞之分。無好壞之分。雖人不能創雖人不能創造、消滅、改變規律;造、消滅、改變規律;但可認識和利用規律。但可認識和利用規律。在規律上在規律上不能用不能用改變、修改、消滅、創造等改變、修改、消滅、創造等詞語詞語 (6 6)規律)規律并非永恒的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有條件的。的。 (1 1)規律是一種)規律是一種(固有、本質、必然的)(固有、本質、必然的)聯系,但聯聯系,但聯系未必是規律。系未必是規律。(2 2)哲學上講的規律)哲學上講的規律具體規律

32、具體規律,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原理內容】(1 1)規律)規律定義定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2 2)規律)規律特征特征:規律是規律是客觀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規律是普遍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運動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變化發展過程中都遵循其固

33、有的規律。 【方法論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一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非無能為力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非無能為力, ,可以認識和利用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規律, ,改造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 ,造福于人類。造福于人類。2.2. (2014 (2014江蘇卷江蘇卷) ) 2013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發現表明,生物體中的每一醫學獎獲得者的發現表明,生物體中的每

34、一個細胞都像一個工廠,會生產和輸出許多物個細胞都像一個工廠,會生產和輸出許多物質,這些物質被包裹在囊泡內運輸到細胞周質,這些物質被包裹在囊泡內運輸到細胞周圍和細胞外。細胞內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發圍和細胞外。細胞內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發現,特別適用于解釋一些疾病發生的原理,現,特別適用于解釋一些疾病發生的原理,并研發藥物以用于治療。這說明并研發藥物以用于治療。這說明( () )A A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B B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C C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D D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A3.3. (2014 (20

35、14重慶卷重慶卷) ) 李克強總理說,向霧霾等污染宣李克強總理說,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戰,不是說向老天爺宣戰,而是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這表明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這表明( () )A A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就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就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處B B向污染宣戰需要從根本上變革物質生活的向污染宣戰需要從根本上變革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C C改善生產與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與自然改善生產與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與自然的斗爭性的斗爭性D D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是治污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是治污成功的關鍵成

36、功的關鍵D世界的物質性自然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哲學的物質概念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和運動的關系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物質運動的規律規律的概念規律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原理及其方法論人能認識和利用規律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探究世界的本質溫故知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堅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承認相對靜止要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客觀規律尊重客觀規律和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辯證關系原理原理內容原理內容: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