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施工方案15898_第1頁
綠化施工方案15898_第2頁
綠化施工方案15898_第3頁
綠化施工方案15898_第4頁
綠化施工方案1589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 化 專 項 施 工 方 案一、工程概述1.工程名稱:地點: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本工程總用地面積約11.3萬平方米,景觀面積約3.3萬平方米,綠化用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包括園區整體景觀綠化、景觀道路、景觀水系、景觀照明、園區給排水、化糞池工程、園區監控、園區背景音樂系統等,綠化重點突出桃花,配以其它適生樹種,公園綠化率達到85%(喬木栽植8245株,灌木栽植5526株,色帶種植5087.5,草坪栽植72362.5,花卉栽植4501.2,竹類栽植(273.8)。2.編制依據:根據廣州土人景觀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的鶴壁桃園景觀設計施工圖的全套圖紙和設計中提到的相關標準圖集。1)招、投標文件、中標清單

2、、部分變更圖紙2)業主給定的施工圖紙3). 施工現場實際情況4)國家現行標準、規范及質量評定規程和文件規定二、施工方案1、綠化施工準備工作(1)施工進度計劃熟悉圖紙土方回填/地形整理/苗木調研(8月22-11月5日)喬木種植(12月20日2015年1月30日)灌木、花卉、竹類種植(2015年2月25日3月31日)草坪種植(3月53月15日)苗木養護(2014年12月20日-2015年4月30日)(2)領會設計意圖技術人員進場后,仔細閱讀設計單位全部設計資料(包括圖面材料、文字材料及相應的圖表),看懂圖紙上的所有內容,并聽取設計技術交底和主管部門對此項工程的綠化效果的要求。(3)技術員必須充分明

3、確施工現場地上與地下情況向有關部門了解并明確地上構筑物處理要求;地下管線分布現狀;并掌握土質情況、交通狀況、水源、電源情況等。(4)制定材料使用計劃明確各項苗木材料來源渠道,其中主要是苗木的出圃地點、時間及質量。根據工程總進度計劃的需要,提出苗木、工具、材料的供應計劃,包括規格、型號、用量、使用進度等。(5)制定機械使用計劃要明確施工所需用的機械和車輛的來源。根據工程的需要,提出所需用的機械、車輛的型號、使用的臺班數及具體日期。(6)制定勞動力使用計劃明確工程任務量和勞動定額,計算出每道工序所需用的勞力和總勞力數量、需用時間。確定勞力來源及勞動組織形式。(7)制定技術措施和要求按照工程任務的具

4、體要求和現場情況,制定具體的措施和質量、安全要求等。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2、總施工工序整理現場 放線 地形調整 回填土方微地形整理 土壤改良 喬木種植 灌木種植 花卉種植 色帶種植 攀緣植物種植 草坪種植 綠化養護3、喬灌木種植工程的主要工序(1)地形調整1)施工工藝土方平衡 施工前的定點、放線 清理 土方施工 粗造型 復測 細修 再清理 復測 驗收2)施工方法土方平衡計算:根據圖紙原地形高程和地形設計圖高程進行土方平衡計算,計算出土方進出的方量,在堆坡造型時預先按技術規范要求考慮土方沉降量。定點、放線:參見下面“3.6.3.1定點、放線工程”內容。清理:土方施工前對現場表面進

5、行全面的垃圾和礫石清理工作。土方施工:定點、放線和清理工作完畢后,進行土方的挖、填及運輸施工。保證各區域所需要的土方量基本到位。粗造型:在區域土方基本結束時,開始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粗造型的施工。如地形土方所需增加量較大時,將考慮采用大型推土機施工為主,運輸采用翻斗車運輸。粗造型同樣需按規范要求考慮沉降因素。復測:粗造型結束后,及時進行高程復查測量,校核粗造型精度,高坡處控制在上下30cm范圍內,平地控制在上下15cm范圍內。細修:復測結束后,如粗造型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經業主和監理確認后進行坡面細修,確保地形表面光順、自然。驗收:再次復查測量結束后,進行地形驗收。(2)定點、放線工程1)

6、定位、放線方法定點放線即是在現場測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由于本次樹木栽植方式各不相同,所以本次定點放線擬采用以下4種方法:網格法:適用范圍大、地勢平坦的綠地,使比例在設計圖上和現場分別劃出距離相等的方格(20×20米最好),定點時先在設計圖上量好樹木對其方格的縱橫坐標距離,再按比例定出現場相應方格的位置、釘木樁或撒灰線標明。自然式配置喬、灌木放線法: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設計圖及現場分別打好方格,在圖上用尺子量出樹木在某方格內的縱橫坐標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現場相應的方格內。對于設計圖上無固定點的綠化種植,每株樹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據設計要求在所定范圍內用目測法進

7、行定點,定點時應注意植株的生態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觀。定好點后,用白灰打點或打樁,標明樹種,栽植數量、坑徑。行列式放線法:對于成整齊式種植以及行道樹的放線法,用儀器和皮尺定點放線,定點方法是先將綠地的邊界、園路等平面位置作為依據,量出每株樹木的位置,定上木樁,掛牌寫明樹種,行道樹的定點是以路牙或道路中心為依據,可用皮尺、測繩等,按設計的株距,每隔10株釘一木樁作為定位和栽植的依據,定點時如遇到電桿、管道、涵洞、變壓器等障礙物應躲開。不應拘泥于設計的尺寸。而應遵照與障礙物相距的有關規定來定位。等距弧線的定位:樹木栽植為一弧線,放線時從弧的開始到末尾以路牙或中心線為準,每隔一定距離分別畫出與路牙垂直的

8、直線。在此直線上,按設計要求的樹與路牙的距離定點,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就成為近似道路弧度的弧線,于此線上再按株距要求定出各點來。2)放線必須注意的問題:樹種、數量符合設計要求。樹種位置注意層次,中心高、邊緣低或由高漸低的傾斜樹冠線。樹林內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應避免平均分布、距離相等、鄰近的幾棵不要成機械的幾何圖形或一條直線。(3)刨坑(挖穴)刨坑的質量對植株以后的生長有很大影響。除按設計確定位置外,應根據根系或土球的大小、土質的情況來確定坑(穴)徑的大小(一般應當比規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徑大2030m),根據樹種根系類別確定坑(穴)的深淺。坑(穴)或溝槽口徑應上下一致,以免植樹時根系不能舒展或填

9、土不實。1)手工操作:主要工具:鍬、十字鎬。操作方法:以定點標記為圓心、以規定的坑徑為直徑,先在地上劃圓,沿圓的四周向下直挖掘到規定的深度,然后將坑底刨松、鏟平。栽植露根苗木的坑底刨松后,最好堆一個小土丘以使樹根舒展。刨完后將定點用的木樁仍應放在坑內,以備散苗時核對。2)挖掘機操作:挖掘機的種類很多,必須選擇規格對路的,操作時軸心一定要對準點位,挖至規定深度,整平坑底,必要時可加人工輔助。3)注意事項:位置準確。規格適當。刨出的表土與底土分開堆于坑邊,因表面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還土時先填人坑底,底土作開堰用。如土質不好應把好土與壞土分開堆置,行道樹刨坑時堆土應與道路平行,不要把土堆在樹行內,以免

10、影響栽樹時照直視線。坑的上下口大小一致。在斜坡挖坑應先鏟一個小平臺,然后在乎臺上刨坑,坑的深度以坡的下口計算。新填土方處刨坑應將坑底夯實。土質不好應加大坑號,并將雜物篩出清走,遇爐渣、瀝青、混凝土等有害物則應將坑徑加大12倍,將有害物全部清除干凈,換上好土植樹。刨坑時如發現電纜、管道等,應停止操作,及時找相關部門配合解決。綠地內自然式栽植的樹木,如發現地下障礙物,嚴重影響操作時可與設計人員協商,適當移動位置,而行列樹木不能移位。綠籬等株距很近的可以刨成溝槽。4)坑槽規格:常綠樹喬木類種植穴規格(cm)表土球直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40-5050-6070-8060-7070-8090-1007

11、0-8080-90100-110>80>90>120>140>120>180落葉喬木種植穴規格(cm)表胸徑栽植穴深度栽植穴直徑<550-6070-806-1070-8090-10011-15>80>12016-20>100>140花灌木栽植穴規格(cm)表冠徑樹高栽植穴深度栽植穴直徑100150-18050-6050-70150180-20060-7070-90200200-25070-9090-110注:栽植穴深度、直徑參照冠徑或樹高(4)掘苗(起苗)1)兩種掘苗方法及適用樹種:露根法(裸根掘苗):此法保存根系較完整,便于操

12、作、節省人力運輸和包裝材料。露根法適用處于休眠狀態的落葉喬、灌木,但由于根部裸露,容易失水干燥,且容易損傷弱小的須根,其樹根恢復生長須較長時間。帶土球掘苗:移植時隨帶原生長處土壤之一部分,用蒲包、草繩或其它軟材料包裝,稱“帶土球掘苗”。由于在土球范圍內根部不受損傷,并保留一部分已適應原生長特性的土壤,同時減少了移植過程中水分的損失,對恢復生長有利。但由于土球笨重不便于操作、消耗包裝材料、增加運輸費用,所耗投資大大高于裸根移植,所以凡裸根移植可以成活者一般不采用帶土球移植。但在本工程施工中,移植常綠樹、花卉和在生長季節移植落葉樹則必須用此法。樹木種類樹苗規格根系規格(厘米)土球規格(厘米)打包方

13、式胸徑(厘米)高度(米)落葉喬木3557710506060707090落葉灌木1.21.51.51.81.82.02254050506060707080常綠樹11.21.21.51.5222.52.5333.530×2040×3050×4070×5080×6090×70單股單軸6瓣單股單軸8瓣單股雙軸間隙8厘米2)掘苗根系或土球規格:喬木胸徑(厘米)(距地表1.3米處)灌木高度(米)常綠樹高度(米)坑徑×坑深(厘米)1.01.250×301.21.51.21.560×40351.51.81.52.070&

14、#215;50571.82.02.02.580×5071022.52.53.0100×703.03.5120×803)掘苗前的準備工作:號苗:苗木質量的好與壞,是保證植樹成活的重要關鍵,為保證樹木成活,提高綠化效果,必須對種植的苗木進行嚴格的選擇。選苗時,除了根據設計提出對規格和樹形的特殊要求外,還要注意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型端正和根系發達的苗木。做行道樹種植的苗木分枝點不低于2.5米,從外地運進的苗木還要做好檢疫工作。苗木選好后,要以涂色、栓繩、掛牌等方式做出明顯標志以免掘錯,并多號幾棵備用。苗木生長處的土壤過于干燥應先澆水,反之土質過濕則應設

15、法排水,以利操作。捆攏:對于側枝低矮的常綠樹(如雪松、油松、檜柏等),冠叢龐大的灌木,為方便操作,應先用草繩捆攏起來,但應注意松緊適度,不要損傷枝條。捆攏側枝也可與號苗結合進行。準備好鋒利的掘苗工具,帶土球掘苗要準備好合適的蒲包、草繩、塑料布等包裝材料。試掘:為保證苗木根系規格合理,在正式掘苗之前,最好先試掘幾棵。掘苗的根徑規格,一般落葉喬木按苗木胸徑的810倍,落葉灌木可按苗木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常綠樹帶土球移植,土球直徑可按苗木胸徑710倍左右。4)露根移植的手工掘苗法及質量要求:掘苗工具要鋒利,操作時人和樹苗相對垂直站立,用利銑從四周由外向內垂直挖掘,側根全部掘斷后再向內掏底,將底根鏟斷

16、,輕輕放倒苗木,打掉土坨,遇粗大樹根最好用鋸鋸斷,掘苗時一定要保護大根,不劈不裂并盡量多保留須根。根系大小,按規定規格挖掘,遇有大根可酌情保留。苗木掘完后應隨即裝車運走,如一時不能運走,可在原坑埋土假植,用濕土將根埋嚴。如假植時間過長,還要設法適量灌水,保持土壤的濕度。“平坑”,掘出的土不要亂扔,以備掘苗后用原土將掘苗坑填平。5)帶土球苗的手工掘苗法及質量要求:挖帶土球苗木,土球規格要符合規定大小,保證土球完好,外表平整光滑,形似紅星蘋果,包裝嚴密,草繩緊實不松脫。土球底部要封嚴,不能漏土。開始挖掘時,以樹干為中心劃一個圓圈,標明土球直徑的尺寸,一般應較規定稍大一些,作為掘苗的根據。去表土(挖

17、寶蓋):劃好圓形依據后,先將圈內表土(也稱寶蓋土)挖去一層,深度以不傷地表的苗根為度。挖去表土后,沿所劃圓圈外緣向下垂直挖溝,溝寬以便于操作為宜,挖的溝要上下寬度一致,隨挖隨修整土球表面,操作時千萬不可踩、撞土球,一直挖掘到規定的土球高度。掏底:土球四周修整完好以后,再慢慢向內掏挖,即“掏底”,直徑小于50cm的土球可以直接掏空,將土球抱到坑外“打包”,而大于50cm的土球,則應將土球中心保留一部分,支撐土球以便在坑內“打包”。土球留底規格表土球直徑507080100100140留底規格 20 30 40打包:土球挖掘完畢以后,用蒲包等物包嚴,外邊用草繩捆扎牢固。打包之前應用水將蒲包、草繩浸泡

18、潮濕,以增強包裝材料的強力。a土球直徑在50厘米以下者可出坑(在坑外)打包,方法是:先將一個大小合適的蒲包浸濕擺在坑邊,雙手捧出土球,輕輕放人蒲包正中,然后用濕草繩將包捆緊,捆草繩時應以樹干為起點縱向捆繞。b土質松散,以及規格較大的土球,應在坑內打包,方法是先將二個規格合適的濕蒲包對角剪開直至蒲包底部中心,用其中之一兜底,另一個蓋頂,兩個蒲包接合處捆幾道草繩,使蒲包固定,隨后,按規定捆縱向草繩。c縱向草繩捆扎方法:先用浸濕的草繩在樹干基部緊緊纏繞幾圈固定后,然后沿土球垂直方向稍成斜角(約30°左右)捆草繩,隨捆隨用事先準備好的木錘或石頭輕砸草繩,使草繩捆得更加牢固,每道草繩間隔8厘米

19、左右,直至把整個土球捆完。土球直徑小于40厘米用一道草繩捆一遍稱“單股單軸”。土球較大者用一道草繩,沿同一方向捆二遍稱“單股雙軸”;土球很大,直徑超過1m者,須用2道草繩捆2遍即“雙股雙軸”。縱向草繩捆完后在樹干基部收尾捆牢。d 系腰繩:直徑超過50厘米的土球,縱向草繩收尾后,為保護土球,還要在土球中腰橫向捆“系腰繩”。方法是:另用一根草繩在土球中腰排緊,橫繞幾遍,然后將橫向草繩和縱向草繩穿連起來捆緊。腰繩道數按下表規定土球徑(厘米)5060100100120120140腰繩道數35810e封底:凡在坑內打包的土球,在捆好腰繩后,輕輕將苗木推倒,用蒲包、草繩將土球底包嚴、捆好。方法是:先在坑的

20、一邊(樹倒的方向)挖一條放倒樹身的小縱向溝,沿溝放倒樹身,然后用蒲包將土球底部露土之處堵嚴,再用草繩沿對稱的縱向草繩捆連牢固即可。f土質過于松散,不能保證土球成形時,可以邊掘土邊用草繩圍捆打“內腰繩”,然后再在內腰繩之外打包。g土球封底后應立即出坑待運,并隨時將掘苗坑填平。(5)運苗與假植苗木的運輸與假植的質量也是影響植樹成活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隨掘、隨運、隨栽、隨灌水”對植樹成活率最有保障,可以減少樹根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對樹木成活大有益處。1)裝車前的檢驗:運苗裝車前須仔細核對苗木的品種、規格、質量等,凡不符合要求應要求苗圃方面予以更換。見下表:待運苗的質量要求最低標準表苗木種類質量要求

21、落葉喬木樹干:主干不得過于彎曲,無蛀干害蟲,有明顯主軸樹種應有中央領導枝。樹冠:樹冠茂密,各方向枝條分布均勻,無嚴重損傷及病蟲害。根系:有良好的須根,大根不得有嚴重損傷,根際無腫瘤及其它病害。帶土球的苗木,土球必須結實,捆綁的草繩不松脫。落葉灌木灌木有短主干或叢生灌木有主莖36個,分布均勻。根際有分枝,無病蟲害,須根良好。土球結實(帶土球的),草繩不松脫。常綠樹主干不得彎曲,主干上無蛀干害蟲,主軸明顯的樹種必須有領導干。樹冠勻稱茂密,有新生枝條,不燒膛。土球結實,草繩不松脫。2)裝運露根苗:裝運喬木時應樹根朝前,稍向后,順序排碼。車后箱板應鋪墊蒲包等物,以防碰傷樹皮。樹稍不要拖地,必要時要用繩

22、子圍攏吊起來,捆繩子的地方需用蒲包墊上。裝車不要超高,壓的不要太緊。裝完后用苫布將樹根蓋嚴捆好,以防樹根失水。3)裝運帶土球苗:1.5米以下的苗木可以立裝,高大的苗木必須放倒,土球向前,樹稍向后并用木架將樹頭架穩。土球直徑大于60厘米的苗木只裝一層,小土球可以碼放2至3層,土球之間必須排碼緊密以防搖擺。土球上不準站人和放置重物。4)運輸途中,押運人在運輸途中要和司機配合好,經常檢查苫布是否漏風,短途運苗中途不要休息。長途行車必要時應灑水浸濕樹根,休息時應選擇蔭涼之處停車,防止風吹日曬。5)卸車:卸車時要愛護苗木,輕拿輕放。裸根苗要順序拿取,不準亂抽,更不能整車推下。帶土球苗卸車時不得提拉樹干,

23、而應雙手抱土球輕輕放下。較大的土球卸車時,可用一塊結實的長木板從車箱上斜放至地上,將土球推到木板上順勢慢慢滑下,但絕不可滾動土球。6)假植:苗木運到施工現場如不能及時栽完,裸根苗一、二個小時以上不能栽植者應先用濕土將苗根埋嚴,即“假植”。裸根苗木短期假植法:在栽植處附近選擇合適地點,先挖一淺橫溝,約23米長,然后立第一行苗木,緊靠苗根再挖一同樣平行的橫溝,并用挖出來的土,將第一行樹根埋嚴,挖完后再碼一行苗,如此循環直至將全部苗木假植完。如時間較長,則對裸根苗應妥善假植。方法是:事先在不影響施工的地方挖好3040厘米深、1.53米寬,長度視需要而定的假植溝,將苗木分類排碼,碼一層苗木,根部埋一層

24、土,全部假植完畢以后,還要仔細檢查,一定將根埋嚴,不得裸露。若土質干燥還應適量灌水,要保證樹根潮濕。帶土球的苗木,運到工地以后,如能很快栽完可不假植,如一、二天內不能栽完,應選擇不影響施工的地方,將苗木碼放整齊,四周培土,樹冠之間用草繩圍攏。假植時間較長者,土球間隔也應填土。假植期間根據需要應經常給苗木葉面噴水。(6)修剪1)修剪的目的:平衡樹勢:移植樹木,不可避免的會損傷一些樹根,為使新植苗木迅速成活,恢復生長,必須對地上部分適當剪去一些,以減少水分蒸發,上下平衡。培養樹型:通過修剪可以使樹木生長成理想的形態。減少病蟲害:剪除帶病蟲枝條,可以減少病蟲危害。另外剪去一些枝條,減輕樹稍重量,對防

25、止樹木倒伏也有一定作用,這樣對于春季多風沙地區的新植樹尤為重要。2)修剪的原則:樹木修剪一般尊重原樹型特點,不可違反其自然生長的規律。修剪后的冠徑、蓬徑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落葉喬木:a凡屬具有中央領導干、主軸明顯的樹種(如銀杏、元寶楓等),應盡量保護主軸的頂芽,保證中央領導干直立生長。b主軸不明顯的樹種(如槐、柳類),應選擇比較直立的枝條代替領導枝直立生長,通過修剪控制與主枝競爭的側枝。c對于分枝點高度的要求:行道樹一般應保持2.5米以上的分枝高度。同一條道路上相鄰樹木分枝點高度應基本一致。綠地樹木一般為樹高的1/21/3左右。灌木:一般采用兩種方法:疏枝:即將枝條從根或者著生部位剪除稱“疏枝

26、”。短截:即截短枝條的前部,保留基部稱“短截”。a對灌木進行短截修剪,一般應保持樹冠內高外低,成半圓型。b對灌木進行疏枝修剪,應外密內稀,以利通風透光。c根蘗特別發達的樹種(如山桃、珍珠梅等)應多疏剪老枝以使其不斷更新,生長旺盛。常綠樹一般不剪,如有折枝可剪去,干枯病蟲枝疏掉。3)修剪的方法和要求:高大喬木應于栽前修剪,小苗灌木可于栽后修剪。喬木疏枝剪口應與樹干平齊不留樁,灌木疏枝應與地面平齊。短截枝條應選在葉芽上方的0.30.5厘米的適宜之處,剪口應稍斜向背芽的一面。修剪時先將枯干、帶病、破皮、劈、裂的枝條剪除,過長的徒長枝應加以控制、較大的剪口、傷口應涂抹防腐劑(修剪大枝要保護皮脊)。使用

27、花枝剪時必須注意上、下剪口垂直用力,切忌左右扭剪,以免損傷剪口,粗大的枝條最好用手鋸鋸斷,然后再修平鋸口,修除大枝要保護皮脊。4)一些常用樹木移植時的修剪情況:喬木:a疏枝為主短截為輔:白臘、銀杏;b疏枝短截并重:法桐、椿樹、紫葉李、叢生五角楓;c短截為主:垂柳等;d一般不剪:白皮松等。灌木:a疏枝為主短截為輔:白碧桃、美人梅、珍珠梅、連翹;b短截為主:木槿、紅瑞木等;c只疏不截:紫丁香等。(7)栽植1)散苗:組織工人迅速將到場苗木按設計要求及定點木樁散放于定植坑邊,并注意以下要求:愛護苗木輕拿輕放,不得損傷樹根、根皮、枝干和土球。散苗速度與栽苗速度相適應,邊散邊栽,散畢栽完,盡量減少樹根暴露

28、時間。假植溝內剩余的苗木隨時用土埋嚴樹根。行道樹、綠籬散苗時應事先量好高度,保證鄰近苗木規格大體一致。行道樹相鄰的同類苗木規格差別:喬木高度不得超過50厘米;干徑不得超過1厘米。常綠樹樹型最好的一面應朝向主要的觀賞面。對有特殊要求的苗木應按規定對號入座不要搞錯。散苗后要即時用設計圖紙詳細核對,發現錯誤立即糾正,以保證植樹位置正確。2)栽苗: 栽苗的操作方法:a栽裸根苗的方法:一人將苗放人坑中扶直,另一人將坑邊的好土填入,至填土到坑的一半時,用手將苗木輕輕往上提起,使根頸部分與地面相平,讓根自然的向下舒展開來,然后用腳踏實土壤(或用木棒夯實),繼續填人好土,直到滿坑后再用力踏實或夯實一次,并用土

29、在坑的外緣做好澆水堰。b栽帶土球苗:須先量好坑的深度與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如有差別應即時挖深或填土,絕不可盲目入坑,造成來回搬動土球。土球入坑后,應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墊少量土,將土球固定,注意將樹干立直,然后將包裝剪開并盡量取出(易腐爛之包裝物不必取出),隨即填人好土至坑的一半,然后用木棍夯實,再繼續填滿坑夯實,隨后開堰。注意夯實不要砸碎土球。栽苗的注意事項和要求:a平面位置和高度必須符合設計規定。b樹身上、下垂直。如果樹干有彎曲,彎應朝西北方向。行列式栽植必須保持橫平豎直,左右相差最多不超過半樹干。c栽植深度:裸根苗喬木應比原土痕深510厘米,灌木應與原土痕齊,帶土球苗應比土球頂面深23厘米。d

30、栽行列樹應事先栽好“標桿樹”。方法是每隔20棵左右,用皮尺量好位置,先栽好一株,然后以這棵為瞄準依據,全面開展定植工作。e澆水堰開完后,將捆繞樹冠的草繩解開,以便枝條舒展。(8)栽植后的養護管理工作1)支柱立支柱:較大苗木為了防止被風吹倒,應立支柱支撐,北方多風地區尤應注意。單支柱:用堅固的木棍或竹竿,斜立于下風方向,埋深30厘米,支柱與樹干之間用麻繩或草繩隔開,然后用麻繩捆緊。雙支柱:用兩根支柱垂直立于樹干兩側與樹干平齊,支柱頂部捆一橫擔,用草繩將樹干與橫擔捆緊,捆前先用草繩將樹干與橫擔隔開,以防擦傷樹皮,行道樹立支柱不要影響交通。三支柱:將三根支柱組成正三角形,將樹圍在中間,用草繩或麻繩把

31、樹和支柱隔開,然后用麻繩捆緊。2)灌水:水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關鍵,栽后必須連灌幾次水,第一次灌水必須澆透,讓土與樹根部位銜接緊密,北方地區尤為重要。開堰:苗木栽好后灌水之前,先用土在原樹坑的外緣培起高約15厘米右右圓形土堰,并用鐵鍬將土堰拍打牢固,以防漏水。灌水:苗木栽好后24小時之內必須澆上水,栽植密度較大的樹叢,可開片堰。第一遍水,水不要太大,主要是使土壤填實,與樹根緊密結合。北京地區干旱缺雨,苗木栽植后10天之內必須連灌三遍水,第三遍水應澆足。3)扶直封堰:扶直:第一遍水滲透后的次日,應檢查樹苗是否有倒歪現象,發現后及時扶直,并用細土將堰內縫隙填嚴,將苗木穩定好。封堰:三遍水之后待水分滲透

32、后,用細土將灌水堰填平,土中如果含磚石、雜質等物應撿出,否則影響下一次開堰。封堰土堆應稍高于地面。秋季植樹應在樹基部堆成30厘米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水分,并保護樹根,防止風吹搖動,以利成活。4)栽后的養護管理工作項目還有:對受傷枝條和栽前修剪不夠理想枝條的復剪。綠籬的造型修剪。病蟲害的防治。巡查、圍護、看管、防止人為破壞。場地清理,做到工完地凈、文明施工。(9)非正常季節的移植方法春、秋季的一定時期之內是正常的植樹季節,對移植成活是最有利的時期,但根據此公園工程的特點,可能出現由于現場客觀原因必須在非正常季節植樹,為此,我們則必須設法突破季節限制,提前制定非正常季節種植預案,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

33、措施,保證種植質量,按期完成任務。1)起苗:所有移植的喬木及大規格的花灌木均需要帶土球,土球盡量要大些,嚴禁散坨,多帶些護根土,根系要盡量留長一些,減少傷根,特別是主根,土坨挖好之后用蒲包、草繩包扎好,起苗的時間盡量趕在陰天或午后進行,避開陽光暴曬及大風天氣,苗木運輸過程中要用遮蔭網覆蓋,并灑水濕潤以減少苗木的水份蒸發。2)運輸:選擇苗木距離一定要近,盡量使用本地苗。并且運輸時土坨及枝葉上灑水后用塑料布罩住,盡量減少水分蒸發,裝車時靠車幫的樹干下要墊蒲包或其它軟物,防止擦傷樹干、皮,裝好之后要用繩子攏住樹干,途中盡量避免樹坨上下跳動及左右滾動,以防散坨。3)栽植苗木拉到現場后要立即栽植(前提:

34、坑內土質要好,如土質太次必須“客土”),樹坑的坑徑及深度要大些,多放些好土及基肥(將有機肥放在下層,然后覆3-5好土,之后再將苗木土坨放進去)以利新根的萌發生長,苗木入坑后要將包扎的蒲包、草繩打開、撤出,防止腐爛、發熱、燒根,同時也有利于新根的萌發、生長,栽植時要注意樹冠苗木的主視面及向陽面,盡量和原生長地一樣。對樹形不好或亂枝太多的樹木要再次修剪,特別是闊葉樹,盡量減稀葉片,以免蒸騰過大,影響成活,大規格的苗木定植后須立即打上支撐,防止刮倒或刮歪,在澆水過程中因填土不實而下沉及傾斜的樹木,要及時扶正、填土。一定把水灌透,讓土坨散開后與坑內的土壤緊密結合,不能留有空洞。定植后要疏剪枝葉,視現場

35、條件盡量搭上蔭棚,防陽光直曬,要經常向枝葉及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所有樹木在樹坨入坑后在填土前用稀釋過的生根粉水澆到土坨周圍,然后再填土澆水,以促發新根。養護中一定要保證充足的水分,發現有耷拉葉的苗木要酌情重剪,以提高成活率,在未扎新根之前盡量不施肥,特別是速效濃肥,以防燒根。4、花卉栽植與養護管理(1)花卉的栽植1)花帶、花壇定點放線符合設計要求。2)種植土層厚度符合設計規定,種植前應施入有機肥,精細整地。3)裸根花苗應隨起隨栽,注意保鮮,花苗不得萎蔫。帶土球花苗土球不散。4)模紋花壇栽植時,不同品種分別置放,色彩不應混淆。5)花苗冠徑豐滿、葉簇健壯、根系完整,無病蟲害。6)花卉種植深度與

36、原土痕一致,栽后及時澆水并保持植株清潔。7)球根花卉種植深度為球莖的1-2倍,塊莖類覆土3cm。8)攀緣植物種植:紫藤應距柱子150mm處種植,使其能沿柱攀緣。9)色塊、色帶種植:應保證合理的種植密度,苗木搭配得當,色彩、高度均勻協調,形成整齊美觀的效果,苗木應于種植后做整形修剪。10)花卉地被種植:滿足設計密度,保持根系完整,不損傷莖葉,種植應均勻整齊。(2)花卉的管理與養護1)澆水在夏秋季節,應多澆,在雨季則不澆或少澆;在高溫時期,中午切忌澆水,宜早,晚進行;冬天氣溫低,宜少澆,并在晴天上午十點左右澆;幼苗時少澆,旺盛生長多澆、開花結果時不能多澆;春天澆花宜中午前后進行。每次澆水過程中,按

37、照“初宜細、中宜大、終宜暢”的原則來完成,以免表土沖刷。2)施肥:施肥必須遵循“適時、適當、適量”的原則。適時:就是在花卉需要的時候在施肥,當發現葉變淡,植株生長弱時,開始孕蕾和花謝之后,需要養分最多,施肥最適時。適當:施肥必須根據花卉的不同生育期的不同需要進行施肥。苗期多施氮肥,孕蕾期多施磷肥,“春氮秋磷”正來源于此。適量:植物生長迅速時可多施肥,生長緩慢時少施肥。每次施肥量不要太多,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花卉養護的重要環節,如果忽視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土壤表層因降雨、澆水施肥等因素的影響,時間長了,會逐漸板結而防礙土壤的透水通氣性能,從而影響根系生長。因此必須中耕松土

38、,恢復土壤的原有狀況。中耕不宜在土壤太濕時進行。中耕的工具有小花鋤和小竹片等。中耕的深度以不傷根為原則。根系深,中耕深,根系淺、中耕淺;近根處宜淺、遠根處宜深;草本花卉、中耕淺,木本花卉中耕深。中耕也可同時進行施肥。在中耕過程同時撥除雜草,平時進行其他管理時看見雜草也應及時撥除,雜草應連根去盡,尤其不能拖過雜草結實成熟以后才除草,那樣會留下后患。除草一般采用人工與化學除草劑相結合的方式。4)修剪有時候一些花卉植物枝葉生長過于繁茂,內部通風透光受阻,易引起病蟲害,為了調節植株各部的生長,促進開花,防止病蟲害,就要對它們進行修剪,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修剪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修枝:剪除枯枝、病枝

39、、殘枝和過密細弱的枝條,促進通風、透光,節省養份,改善株型。摘葉:葉片過于茂密,影響開花結果,因此要摘去部分老葉,下腳葉和部分生長過密的葉。摘心:摘除某些枝條的頂芽,尤其是幼苗期早行摘心,可促進分枝,使植株成叢狀,可增加花的數量或使花變大,提高觀賞價值。除芽,即除掉過多的腋芽減少不必要的分枝,以集中養分,使花朵更美麗。去蕾,摘除過早發生的花蕾或過多的側蕾,使養份集中,使花美而大。5)整形為提高花卉的觀賞價值,保持植株的外形美觀,就有必要對其整形。植株的外觀造型一般有以下幾種。單干式:整株花卉只留一主桿,以后只在頂端開一朵大花。為達到此目的,就要從幼苗開始將所有側蕾和側枝全部摘掉,使養分集中。也

40、可以一個主桿頂端稍稍分出若干側枝,形成傘狀,這也要從小除側枝,只最后才留部分頂端的側枝。多干式;在苗期摘心,使基部形成數條主枝。根據所想留主枝的數目,再摘除不要的側枝。一般主枝只留3-7條。叢生式:灌木類或竹類,以叢生式定型,要疏密相稱、高低相宜,使之更富詩情畫意。垂枝式或攀援式:多用于蔓生或藤本花卉,需要搭架使之下垂或攀升,同時也要適當整枝,方法同上。如懸崖菊、牽牛花等。6)常見病蟲害的防治病蟲害是花卉栽培中難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栽植徹底失敗。病蟲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從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入手,應及時發現并立即采取措施。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場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周圍干凈,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應立即隔離栽培并噴施農藥。有時為防止病害蔓延,應將病株或發病枝葉立即焚燒。花卉常見病害有以下幾種:a白粉病:一般發生在雨季,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斑點,以后逐漸布滿整個葉片,葉片最終變為灰色。通過改善通風光照和排水,清晨噴曬硫磺粉等綜 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該病。b潰瘍病:發病時,葉片上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