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 結構力學習題第2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2-12-6 試確定圖示體系的計算自由度。題2-1圖題2-2圖題2-3圖題2-4圖題2-5圖題2-6圖2-72-15 試對圖示體系進行幾何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體系,則需指明多余約束的數目。題2-7圖題2-8圖題2-9圖題2-10圖題2-11圖題2-12圖題2-13圖題2-14圖題2-15圖題2-16圖題2-17圖題2-18圖題2-19圖題2-20圖題2-21圖2-1 2-1 2-3 2-4 2-5 2-6 2-7、2-8、2-12、2-16、2-17無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體系2-9、2-10、2-15具有一個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體
2、系2-11具有六個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體系2-13、2-14幾何可變體系為2-18、2-19 瞬變體系2-20、2-21具有三個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體系 第3章 靜定梁和靜定平面剛架的內力分析 3-1 試作圖示靜定梁的內力圖。(a)(b)(c)(d)習題3-1圖3-2 試作圖示多跨靜定梁的內力圖。(a)(b)(c)習題3-2圖3-33-9 試作圖示靜定剛架的內力圖。習題3-3圖習題3-4圖習題3-5圖習題3-6圖習題3-7圖習題3-8圖習題3-9圖3-10 試推斷圖示靜定結構的彎矩圖是否正確。(a)(b)(c)(d)部分習題答案3-1 (a)(上側受拉), (b)(上側受拉),(上側受拉),(c)
3、 (下側受拉),3-2 (a) ,(上側受拉),(上側受拉) (b)(上側受拉),(下側受拉)(c)(下側受拉),(上側受拉),(下側受拉)3-3 (左側受拉),(上側受拉),(右側受拉)3-4 (左側受拉)3-5 (左側受拉),(上側受拉),(右側受拉)3-6 (右側受拉),(上側受拉),3-7 (左側受拉),(上側受拉),(右側受拉)3-8 (上側受拉),(右側受拉)3-9 (左側受拉),(上側受拉)3-10 (a)錯誤 (b)錯誤 (c)錯誤 (d)正確 第4章 靜定平面桁架和組合結構的內力分析 4-1 試判別習題4-1圖所示桁架中的零桿。 (a) 習題4-1圖 4-2 試用結點法求習題
4、4-2圖所示桁架各桿的內力。 (a) (b) (c)習題4-2圖4-3 試用截面法計算習題4-3圖所示桁架中指GJ、GH和EH桿件的內力。 習題4-3圖 4-4 試用比較簡便的方法計算習題4-4圖所示桁架中指定桿件的內力。 (a) (b) (c)習題4-4圖4-5 試作習題4-5圖所示組合結構中梁式桿件的彎矩圖,并求桁架桿的軸力。 (a) (b)習題4-5圖部分習題答案4-1 (a)桿JK、JE、FE、HE、HG、EG、GB為零桿4-2 (a) (b) (c) 由于結構和荷載的對稱性右半部分中桁架桿的軸力與左半部分一樣。4-3 4-4 (a) (b) (c) 4-5 (a) 由于結構和荷載的對
5、稱性右半部分中桁架桿的軸力與左半部分一樣。 第五章 三鉸拱的內力分析 5-1 圖示三鉸拱的軸線方程為 (1)試求支座反力(2)試求集中荷載作用處截面D的內力習題5-1圖 5-2 利用三鉸拱的內力和反力計算公式,試計算如下圖所示三鉸剛架的支座反力及截面E的內力。習題5-2圖 5-3試求圖示圓弧三鉸拱,求支座反力及截面D的內力。 習題5-3圖5-4 已知圖示三鉸拱的拱軸線方程為(1)求水平推力(2)求C鉸處的剪力和軸力(3)求集中力作用處軸線切線與水平軸的夾角。 習題5-4圖5-5試求習題5-5圖所示三鉸拱的合理拱軸線方程,并繪出合理拱軸線圖形。 習題5-5圖 答案5-1 5-2 5-3 5-4
6、(1) (2) (3) -26.34º5-5 第6章 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6-16-6 試用位移計算公式計算圖示結構中指定截面的位移。設EI、EA為常數。l/2ABl/2CFP習題 6-1求圖 習題 6-2圖求習題 6.3圖 求習題 6.4圖 求習題 6-5圖 求習題 6-6圖 求6-76-10 試用圖乘法計算圖示結構中指定截面的位移。習題 6-7圖-求習題 6-8圖求習題 6-9圖 求習題 6-10圖 求6-11 試用圖乘法計算圖示梁C截面的豎向位移CV。已知 。習題 6-11圖6-12 試求圖示結構C截面的豎向位移和鉸D兩側截面的相對角位移。設EI為常數。 習題 6-12圖6-13
7、 試求圖示結構C截面的豎向位移。習題 6-13圖6-14 梁AB下面加熱t,其它部分溫度不變,試求C、D兩點的水平相對位移。設梁截面為矩形,高為h,材料的線膨脹系數為。習題 6-14圖6-15 圖示剛架各桿截面為矩形,截面高度為h。設其內部溫度增加20,外部增加10,材料的線膨脹系數為。試求B點的水平位移。習題 6-15圖6-16 圖示桁架其支座B有豎向沉降c,試求桿BC的轉角。習題 6-16圖6.17 圖示梁,支座B下沉c,試求E端的豎向線位移和角位移。習題 6-17圖部分習題答案6-16-2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6-166
8、-17 第7章 力法7-1 試確定下列結構的超靜定次數。(a)(b)(c)(d)(e)(f)習題 7-1圖7-2 試用力法計算圖示超靜定梁,并繪出M、FQ圖。 (a)(b) 習題 7-2圖 7-3 試用力法計算圖示剛架結構,并繪M圖。 (a) (b) (c)EI=常數 (d)EI=常數 (e)EI=常數 習題 7-3圖 7-4 試用力法計算圖(a)桁架的軸力以及圖(b)指定桿件1、2桿的軸力,各桿=常數。(a) (b)習題 7-4圖7-5 試用力法計算圖示排架,并作M圖。習題 7-5圖7-6 試計算圖示組合結構各鏈桿的軸力,并繪橫梁AB的彎矩圖。設各鏈桿的EA均相同,。習題 7-6圖7-7 試
9、利用對稱性計算圖示結構,并作彎矩圖。(a) (b)EI=常數(c) 習題 7-7圖7-8 試推導帶拉桿拋物線兩鉸拱在均布荷載作用下拉桿內力的表達式。拱截面EI為常數,拱軸方程為。計算位移時,拱身只考慮彎矩的作用,并假設:。習題 7-8圖7-9 梁上、下側溫度變化分別為與,梁截面高為h,溫度膨脹系數,試求作梁的M圖和撓曲線方程。AB習題 7-9圖7-10 圖示兩端固定梁的B端下沉,試繪出梁的M、FQ圖。BA習題 7-10圖7-11 圖示桁架,各桿長度均為,EA相同。但桿AB制作時短了,將其拉伸(在彈性極限內)后進行裝配。試求裝配后桿AB的長度。AB習題 7-11圖部分習題答案7-1(a)2 ,
10、(b) 3 , (c) 2 , (d) 3 , (e)3 , (f) 77-2 (a);(b)7-3 (a)。 (b) (c)(d)(e)7-4(a)(b)7-5 7-6 7-7答案:(a),(b)角點彎矩(外側受拉)(c)7-8 7-9 7-10 7-11 第8章 位移法8-1試確定用位移法計算題8-1圖所示結構的基本未知量數目,并繪出基本結構。(除注明者外,其余桿的EI為常數。)(a) (b)(c) (d)題8-1圖8-2設題8-2圖所示剛架的結點B產生了轉角qB =p/180,試用位移法求外力偶M。題8-2圖8-3設題8-3圖所示結構結點B向右產生了單位位移,試用位移法求出荷載FP。設E
11、I為常數。提示:由于該結構橫梁抗彎剛度無限大,所以兩剛結點不行能發生轉動,故n=nl=1。題8-3圖8-4已知剛架在橫梁AB上受有滿跨豎向均布荷載q作用,其彎矩圖如題8-4圖所示。設各桿抗彎剛度均為常數EI,各桿長l=4m,試用位移法求結點B的轉角qB及q的大小。題8-4圖8-5試用位移法計算題8-5圖所示連續梁,作彎矩圖和剪力圖,各桿抗彎剛度均為常數EI。提示:題8-5(a)圖中的桿CD為靜定桿,可直接求出其內力后,將內力反作用于剩余部分ABC的結點C,用位移法解剩余部分即可。(a) (b)題8-5圖8-6試用位移法計算題8-6圖所示結構,作彎矩圖,設EI為常數。提示:題8-6(b)圖中的桿
12、AE彎矩和剪力靜定,可事先求出其彎矩和剪力后,將彎矩和剪力反作用于剩余部分CDAB,但由于桿AE軸力未知,因此還需在CDAB部分的結點A處添加水平支桿,以其反力等效桿AE的軸力,最終用位移法解此含水平支桿的剩余部分即可。(a) (b)題8-6圖8-7試用位移法計算題8-7圖所示結構,作彎矩圖。各桿抗彎剛度均為常數EI。(a) (b) (c)題8-7圖8-8試利用對稱性計算題8-8圖所示結構,作彎矩圖。各桿抗彎剛度均為常數EI。(a) (b)題8-8圖8-9 試利用對稱性計算題8-9圖所示桁架各桿的軸力。各桿EA為常數。題8-9圖8-10題8-10圖所示等截面連續梁中各桿EI=1.2×
13、105kN·m2,已知支座C下沉1.6cm,試用位移法求作彎矩圖。題8-10圖8-11 題8-11圖所示剛架支座A下沉1cm,支座B下沉3cm,試求結點D的轉角。已知各桿EI=1.8×105kN·m2。提示:支座E不能約束豎向線位移,因此在繪制Mc圖時,桿DE不會發生彎曲。題8-11圖習題參考答案8-1 (a) n=4;(b) n=2;(a) n=6;(a) n=8。8-2 。8-3 。8-4 (逆時針),q=30kN/m。8-5 (a) MBC=13kN·m(上側受拉),FQBC=33.17kN。(b) MBC=0,FQBC= -3kN。8-6 (a)
14、 MBA=26kN·m(上側受拉),MBC=18kN·m(上側受拉),MBD=8kN·m(右側受拉)。(b) MAB=0.3FPl(左側受拉),MAC=0.4FPl(上側受拉),MAD=0.3FPl(右側受拉)。8-7 (a) MAC=36.4kN·m(左側受拉),MCA=14.4kN·m(左側受拉),MCE=16.5kN·m(左側受拉)。(b) MBA=56kN·m(下側受拉),MBC=21.8 kN·m(下側受拉),MBD=34.1 kN·m(左側受拉)。(c) MBA=44.3kN·m(上
15、側受拉),MBC=55.3kN·m(左側受拉),MDB=101.8kN·m(右側受拉)。8-8 (a)(下側受拉),(上側受拉),(右側受拉)。(b) MCB=26.07kN·m(左側受拉),MBA=7.45 kN·m(右側受拉)。8-9 (拉),(拉)。8-10 MBA=332.3kN·m(上側受拉),MCB=443.1kN·m(下側受拉)。8-11 (順時針) 第9章 力矩安排法與近似法9-1試用力矩安排法求解圖示的連續梁,并繪制彎矩圖。 (a) (b) (c) (d)習題9-1圖9-2 試用力矩安排法求解圖示剛架,并繪制彎矩圖。
16、常數。 (a) (b) (c) (d)習題9-2圖9-3試用分層法求解圖示的多層剛架。括號內的數字,表示各梁、柱桿件的線剛度值()。習題9-3圖9-4 試用剪力安排法求解圖示結構,并繪制彎矩圖。習題9-4圖9-5 試用反彎點法求解圖示結構,并繪制彎矩圖。 習題9-5圖 習題參考答案9-1(a)9-1(b) 9-1(c) 9-2(a) 9-2(b) 9-2(c) 9-2(d) 9-3 9-4(a) , 9-4(b) , 9-5 , , , , 第10 章 影響線及其應用10-1 試作題10-1圖所示梁的FRA和ME影響線。題10-1圖10-2 如題10-2圖所示,單位荷載在梁DE上移動,試作梁A
17、B的FRB和MC影響線。題10-2圖10-3 試作題10-3圖所示結構的FRB和FQB右影響線。題10-3圖10-4 如題10-4圖所示,單位荷載在剛架的橫梁上移動,試作MA影響線。設MA以右側受拉為正。題10-4圖10-5 若FP=1在題10-5圖所示結構的DG部分上移動,試作和FQC右影響線。題10-5圖10-6 試作題10-6圖所示結構的MB影響線。題10-6圖10-7 試作題10-7圖所示結構的MC和FQF影響線。設MC以左側受拉為正。題10-7圖10-8 如題10-8圖所示,單位荷載在桁架上弦移動,試作FNa影響線。題10-8圖10-9 如題10-9圖所示,FP=1在DE上移動,試作
18、主梁的FRA、MC和FQC影響線。題10-9圖10-10 試作題10-10圖所示梁的MA影響線,并利用影響線求出給定荷載下的MA值。題10-10圖10-11 若FP=1沿AB及CD移動,試作題10-11圖所示結構的MA影響線,并利用影響線求給定荷載作用下的值。題10-11圖10-12 試作題10-12圖所示梁的FQC影響線,并利用影響線求給定荷載作用下FQC的值。題10-12圖10-13 如題10-13圖所示靜定梁上有行列荷載作用,不考慮荷載掉頭,利用影響線求出支反力FRB的最大值。習題10-13圖10-14 試作出題10-14圖所示結構的支反力FRB影響線,并求圖中行列荷載作用下FRB的最大
19、值。設需考慮荷載掉頭。習題10-14圖習題參考答案10-1 在C點,。10-2 在B點,。10-3 在E點,。10-4 在B點。10-5 在F點m,。10-6 在D點m。10-7 在B點,。10-8 在E點。10-9 在H點,m,。10-10 。10-11 kN·m。10-12 。10-13 。10-14 第11章 矩陣位移法 11-1 試依據單元剛度矩陣元素的物理意義,直接求出習題11-1圖所示剛架的中元素、的值以及中元素、的值。習題11-1圖11-2 試依據結構剛度矩陣元素的物理意義,直接求出習題11-2圖所示剛架結構剛度矩陣中的元素、的值。各桿E、A、I相同。習題11-2圖11
20、-3 試用簡圖表示習題11-3圖所示剛架的單元剛度矩陣中元素,中元素的物理意義。習題11-3圖11-4 習題11-4圖所示剛架各單元桿長為l,EA、EI為常數。試依據單元剛度矩陣元素的物理意義,寫出單元剛度矩陣、的第3列和第5列元素。習題11-4圖11-5 試用先處理法,對習題11-5圖所示結構進行單元編號、結點編號和結點位移重量編碼,并寫出各單元的定位向量。習題11-5圖11-6 試用先處理法形成習題11-6圖所示結構的綜合結點荷載列陣。習題11-6圖11-7 試用先處理法求習題11-7圖所示連續梁的結構剛度矩陣和綜合結點荷載列陣。已知:。習題11-7圖11-8 試用先處理法求習題11-8圖
21、所示結構剛度矩陣。忽視桿件的軸向變形。各桿。習題11-8圖11-9 試用先處理法建立習題11-9圖所示結構的矩陣位移法方程。已知:各桿,。習題11-9圖11-10 試用先處理法計算習題11-10圖所示剛架的結構剛度矩陣。已知:,。習題11-10圖11-11 試用先處理法計算習題11-11圖所示組合結構的剛度矩陣K。已知:梁桿單元的,鏈桿單元的。習題11-11圖11-12 若用先處理法計算習題11-12圖所示結構,則在結構剛度矩陣K中零元素的個數至少有多少個?習題11-12圖11-13 試用矩陣位移法計算習題11-13圖所示連續梁,并畫出彎矩圖。各桿EI=常數。習題11-13圖11-14 試用先
22、處理法計算習題11-14圖所示剛架的內力,并繪內力圖。已知:各桿,。習題11-14圖11-15試用矩陣位移法計算習題11-15圖所示平面桁架的內力。已知:,各桿。 習題11-15圖 11-16 試用PFF 程序計算習題11-9,11-11,11-17并繪出內力圖。部分習題答案11-1 ,;,。11-2 ,11-4 中第3列元素: 中第5列元素: 中第3列元素: 中第5列元素:11-6 綜合結點荷載列陣為:11-7 11-8 11-9 11-10 11-11 11-12 K中至少應有46個零元素。11-13, 。11-14 , ,。11-15 , 。 習 題 12-1 試求習題12-1圖所示體系
23、的自振頻率。除特殊標注外,其余各桿不計質量。 (a) (b) (c) (d) (e) (f)習題12-1圖 12-2 習題12-2圖所示跨長為的等截面簡支梁,承受一集中質量。按(a)、(b)圖示兩種作用位置,試分別求自振頻率及它們之間的比值。設梁重不計。習題12-2圖 12-3 習題12-3圖所示一等截面梁跨長為l,集中質量m位于梁的中點。試按圖示四種支承狀況分別求自振頻率,并分析支撐狀況對自振頻率的影響。其中圖b支座彈簧剛度(為圖a中梁的柔度系數)。習題12-3圖 12-4 試求圖示體系的自振頻率。設桿件自重略去不計,各桿EI相同,為常數。 習題12-4圖 習題12-5圖12-5 試求圖示體
24、系的自振頻率。設桿件自重略去不計,各桿EI相同,為常數。12-6 試求圖示體系的自振頻率。設各桿截面相同,。各桿重量以及重物的水平運動略去不計。12-7 試求圖示體系的水平自振周期。已知:。12-8 圖示機器與基座的總質量為78t,基座下土壤的抗壓地基剛度系數,基座的底面積。試求機器連同基座作豎向振動時的自振頻率。12-9 圖示兩根長4m的工字鋼梁并排放置,在中點處裝置一電動機。將梁的部分質量集中于中點,與電動機的質量合并后的總質量為m=320kg。電動機的轉速為每分鐘1200轉。由于轉動部分有偏心,在轉動時引起離心慣性力,其幅值為F=300N。已知E=200GPa,一根梁的,梁高為20cm。
25、試求強迫振動時梁中點的振幅、最大總撓度及梁截面的最大正應力。設略去阻尼力的影響。 習題12-6圖 習題12-7圖 習題12-8圖 習題12-9圖 12-10 同12-9題,設考慮阻尼的影響,阻尼比=0.03。12-11 通過某結構的自由振動試驗,測得經過10個周期后,振幅降為原來的15%。試求阻尼比,并求此結構在簡諧干擾力作用下,共振時的放大系數。12-12 爆炸荷載可近似用圖示規律表示,即 習題12-12圖 若不考慮阻尼,試求單自由度結構在此種荷載作用下的動力位移公式。設結構原處于靜止狀態。12-13 求圖示體系的頻率和主振型。各桿EI相同,為常數。12-14 求圖示體系的頻率和主振型,并繪主振型圖。EI為常數。12-15 求圖示體系的頻率和主振型,并繪主振型圖。EI為常數。12-16 圖示簡支梁,若不計梁的自重和阻尼,EI為常數。求當簡諧荷載的頻率分別為,時,質點的動位移幅值,并繪動彎矩幅值圖。 習題12-13圖習題12-14圖 習題12-15圖 習題12-16圖 12-17 圖示結構,質量集中在橫梁上,不計阻尼,EI為常數。求當時動彎矩幅值圖。 12-18 圖示剛架橫梁剛度為無窮大,質量為m1=m2=100t,層間側移剛度分別為,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4 In the classroom(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大同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DB41∕T 1770-2019 綠色食品 寧陵酥梨生產技術規程
- 2018年河北省圍場二中第二學期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 教學設計
- 橋梁下部結構施工課件交通工程專業群74課件
- 七年級語文上冊 24寓言四則第2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合同模板某汽車制造公司供應商合作合同
- 2025解除合同協議書樣本「」
- 2025新版版權許可合同
- 2025培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廣告公司員工勞動合同
- 【MOOC】現代養殖設施與設備-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論文后期檢查報告范文
- 汽輪機課件完整版本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大綱
- 醫療面試自我介紹
- 紅色家書課件背景
- 拆地磚砸壞地暖的合同(2篇)
- 2024員工質量意識培訓
-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大學筆記
- 醫療機構安全管理制度與實施細則
- 針刺傷預防與處理-2024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