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生用書P115P1171野茉莉的花色有白色、淺紅色、粉紅色、紅色和深紅色。(1)研究發現野茉莉花色受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淺紅色、b3粉紅色、b4紅色、b5深紅色),復等位基因彼此間具有完全顯隱性關系。為進一步探究b1、b2b5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科學家用5個純種品系進行了以下雜交實驗:則b1、b2、b3、b4、b5之間的顯隱性關系是_(若b1對b2為顯性,可表示為b1>b2,依此類推)。自然界野茉莉花色基因型有_種。(2)理論上分析,野茉莉花色的遺傳還有另一種可能:花色受兩對基因(A/a,B/b)控制,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每個顯性基因對顏色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
2、疊加性。請據此分析一株雜合粉紅色野茉莉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_。(3)若要區分上述兩種可能,可用一株_品系的野茉莉進行自交。若_,則為第一種情況;若_,則為第二種情況。(4)野茉莉葉片顏色有深綠(DD)、淺綠(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會死亡。現有深綠和淺綠野茉莉進行雜交得到F1,讓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請計算F2成熟個體中葉片顏色的表現型及比例_。解析:(1)純種白色花×純種淺紅色花F1為淺紅色花,說明淺紅色對白色為顯性,即b2>b1;純種粉紅色花×純種紅色花F1為紅色花,說明紅色對粉紅色為顯性,即b4>b3;F1紅色花×純種深紅色花
3、F2深紅色花,說明深紅色對紅色為顯性,即b5>b4;F1淺紅色花×F1紅色花F2粉紅色花紅色花11,說明粉紅色對淺紅色為顯性,即b3>b2。綜上可知b1、b2b5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為b5>b4>b3>b2>b1。5個復等位基因,則純合子的基因型有5種,雜合子的基因型有5×4÷210(種),共15種。(2)根據題意可知表現型有5種(4個顯性基因、3個顯性基因、2個顯性基因、1個顯性基因、0個顯性基因)。則雜合粉紅色野茉莉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種。若AaBb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深紅色(1AABB)紅色(2AaB
4、B2AABb)粉紅色(4AaBb1AAbb1aaBB)淺紅色(2Aabb2aaBb)白色(1aabb)14641。(3)若要區分上述兩種可能,可用一株淺紅色野茉莉進行自交。若子代全為淺紅色或子代為淺紅色、白色,則為第一種情況,若子代出現粉紅色則是第二種情況。(4)深綠野茉莉和淺綠野茉莉進行雜交得到F1(1/2DD、1/2Dd),則D的基因頻率3/4,d的基因頻率1/4,讓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根據遺傳平衡定律,F2中DD(深綠)3/4×3/49/16,Dd(淺綠)2×3/4×1/46/16,dd(白色,死亡),因此F2成熟個體中葉片顏色的表現型及比例是深綠淺綠
5、96。答案:(1)b5>b4>b3>b2>b115種(2)白色淺紅色粉紅色紅色深紅色14641(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淺紅色子代全為淺紅色或子代為淺紅色、白色子代出現粉紅色(4)深綠淺綠962野生型果蠅(2N8)的眼色是暗紅色,現發現三個隱性的突變群體,眼色分別為白色、朱紅色、棕色。以上群體均為純合子,相關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1)正常果蠅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內四分體為_個,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目為_個。基因型為Aa的果蠅進行減數分裂時,出現了一部分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Aa的細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2)隱性的突變群體中,任何兩個隱性突變群體個體
6、間的雜交后代都是暗紅眼,說明眼色受_對等位基因控制。(3)現有一只暗紅色眼雄果蠅,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雜合的,但不知有幾對基因雜合,現將該果蠅與多只隱性的雌果蠅(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隱性的)進行測交,請預測測交后代結果,并做出雜合基因有幾對的結論。如果測交后代_,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對雜合;如果測交后代_,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兩對雜合;如果測交后代_,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對雜合。解析:(1)四分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現,正常果蠅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內無四分體。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體組的數目也加倍,因此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目為4個。基因型為Aa的果蠅處于減數
7、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基因型應為AA或aa,出現了一部分基因型為Aa的細胞,最可能的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了交叉互換(根據基因突變的低頻性可排除基因突變)。(2)隱性的突變群體中,任何兩個隱性突變群體個體間的雜交后代都是暗紅眼,說明每個隱性的突變群體,只有一對基因是隱性純合,因此果蠅眼色共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3)由于測交是雜合體與隱性個體雜交,假設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體是Aa,則后代為Aa和aa,比例為11,依此類推。如果測交后代暗紅色眼占1/2,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對雜合;如果測交后代暗紅色眼占1/4,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兩對雜合;如果測交后代暗紅色眼占1/8,說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對
8、雜合。答案:(1)04(減數第一次分裂時)交叉互換(2)3(3)暗紅色眼占1/2暗紅色眼占1/4暗紅色眼占1/83某二倍體高等植物有三對較為明顯的相對性狀,基因控制情況見表。現有一個種群,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慮基因突變、交叉互換和染色體變異,回答以下問題:基因組成表現型等位基因顯性純合雜合隱性純合Aa紅花白花Bb寬葉窄葉Cc粗莖中粗莖細莖(1)該植物種群內,共有_種基因型,其中紅花植株有_種基因型。(2)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則:M與N雜交,F1中紅花、窄葉、中粗莖植株占_。M自交后代中,紅花、窄
9、葉、細莖植株中的純合子占_。若M與N數量相等,則M與N自由交配后代中,粗莖中粗莖細莖_。(3)若植株M體細胞內該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如圖1所示,則M×N,F1表現型及比例為_。(4)若M×N,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ccaaBbCc11,請在圖2中繪出植株M體細胞內該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解析:(1)該植物種群內基因型共有3 × 3 × 327(種);其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 × 3×318(種)。(2)AaBbCc與aabbcc雜交,F1中紅花、窄葉、中粗莖植株的基因型有兩種,即AaBbCc、AabbCc,其中AaBbC
10、c占1/2 ×1/2×1/21/8、AabbCc占1/2 ×1/2×1/21/8,因此,F1中紅花、窄葉、中粗莖植株占1/4。AaBbCc自交,后代中紅花、窄葉、細莖植株的基因型有兩類,即A_Bbcc、A_bbcc,其中A_Bbcc在后代中占3/4×2/4×1/43/32、A_bbcc在后代中占3/4 × 1/4×1/43/64,則紅花、窄葉、細莖植株在后代中一共占9/64;后代紅花、窄葉、細莖植株中純合子為AAbbcc,占后代的比例為1/4 ×1/4 ×1/41/64,因此,后代中紅花、窄葉、
11、細莖植株中純合子占1/64÷9/641/9。若M與N數量相等,則該種群中基因C和c的頻率分別為1/4和3/4,自由交配后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則后代中CC(粗莖)的頻率為1/4 ×1/41/16、Cc(中粗莖)的頻率為2 ×1/4×3/46/16、cc(細莖)的頻率為3/4×3/49/16,因此,后代中粗莖中粗莖細莖169。(3)AaBbCc產生的配子類型有AbC、Abc、aBC、aBc四種,比例為1111,則AaBbCc與aabbcc雜交,F1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四種,表現型分別為紅花窄葉中粗莖、紅花
12、窄葉細莖、白花窄葉中粗莖、白花窄葉細莖,比例為1111。(4)根據M與N雜交,后代只有Aabbcc、aaBbCc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11,可知M只能產生Abc、aBC兩種配子,這說明M的體細胞中基因A、b、c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B、C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另一條染色體上。答案:(1)2718(2)1/41/9169(3)紅花窄葉中粗莖紅花窄葉細莖白花窄葉中粗莖白花窄葉細莖1111(4)如圖4保加利亞玫瑰(2n14)是薔薇科薔薇屬小灌木,為觀賞花卉,花瓣可提取精油。已知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涉及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與其花色有關的色素、酶和基因的關系如圖所示。現用
13、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紅色4個純合品種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實驗1:淡粉色×粉紅色,F1表現為淡粉色,F1自交,F2表現為3淡粉1粉紅。實驗2:白甲×淡粉色,F1表現為白色,F1自交,F2表現為12白3淡粉1粉紅。實驗3:白乙×粉紅色,F1表現為白色,F1×粉紅(回交),F2表現為2白1淡粉1粉紅。分析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1)繪制保加利亞玫瑰的基因組圖譜時需測定_條染色體;圖示體現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途徑是_。(2)保加利亞玫瑰花色的遺傳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3)實驗中所用的淡粉色純合品種的基因型為_。(4)若將實
14、驗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現型及比例是_。(5)現有純種的白色保加利亞玫瑰和純種的粉紅色保加利亞玫瑰,要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能穩定遺傳的淡粉色植株,請完成下列問題。大致過程:根據題中所提供的實驗材料,首先需要獲得基因型為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獲得_,用_溶液處理得到染色體數目恢復正常的植株,從中選出開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育種的遺傳學原理:_。解析:(1)該植物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7條染色體,繪制該植物基因組圖譜時需要測定7條染色體。圖中顯示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2)根據實驗2的F2中性狀分離比為1231(9331的變形),可知兩對基因獨立
15、遺傳(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3)根據實驗2的F2表現型可判斷:淡粉色純合品種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4)實驗3中F1的基因型為AaBb,則回交的后代F2中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或aaBb),若為AaBb和Aabb,則AaBb自交,后代F3的基因型有 A_B_(白色,9/16)、A_bb(白色,3/16)、aaB_(淡粉,3/16)、aabb(粉紅,1/16),Aabb自交后代F3的基因型有AAbb(白色,4/16)、Aabb(白色,8/16)、aabb(粉紅,4/16),因此,后代F3中白色淡粉粉紅(9348)3(14)2435。同
16、理,如果F2中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則自交也會得到相同的結果。(5)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能穩定遺傳的品種,需要采用單倍體育種的方法。題干中的純種白色個體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讓AABB與aabb雜交,獲得AaBb的后代,然后對AaBb產生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的幼苗,即可以獲得染色體數目加倍的能穩定遺傳的純合子,最后從各個純合子中篩選出所需性狀的個體。單倍體育種所利用的原理是染色體數目變異。答案:(1)7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2)遵循(3)aaBB或AAbb(4)白色淡粉色粉紅色2435(5)AaBb單倍體
17、幼苗秋水仙素染色體變異5如表表示果蠅三個純合品種的性狀和控制相應性狀的基因,其中“野生型”的翅型、眼色均為顯性。回答下列問題:性狀野生型殘翅白眼基因aXb(1)翅型和眼色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_定律。研究伴性遺傳時,可選用的親本組合是與_。(2)讓中的雌性與中的雄性雜交,在 25 條件下培養,F1均為長翅紅眼,則F1的基因型為_。(3)將上述F1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理論上F2中殘翅白眼果蠅占_。若在37 條件下培養,發現F2中殘翅個體比例高于理論值。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是溫度改變直接導致性狀改變,而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為驗證該結論,請選用F2中的果蠅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結果
18、)_。解析:(1)從表格可以看出,殘翅、白眼均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所以,野生型的長翅、紅眼均由顯性基因控制。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所以,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研究伴性遺傳時,應選用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即所選親本應為與。(2)由于均為純合品種,F1均為長翅紅眼,據此判斷中雌蠅的基因型為aaXBXB,中雄蠅的基因型為AAXbY,F1的基因型為AaXBXb(長翅紅眼雌蠅)、AaXBY(長翅紅眼雄蠅)。(3)讓F1的雌雄個體交配,F2中殘翅白眼果蠅的基因型為aaXbY,理論上所占的比例為1/4×1/41/16。由于37 的培
19、養溫度高于25 ,所以,殘翅比例上升可能與溫度的變化有關,而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用F2中的殘翅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在25 條件下培養,子代中會出現長翅果蠅。答案:(1)基因自由組合(2)AaXBY、AaXBXb(3)1/16用F2中的殘翅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并在25 條件下培養,子代中會出現長翅果蠅6已知果蠅中灰身與黑身是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B表示,隱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與分叉毛是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F表示,隱性基因用f表示)。兩只親代果蠅雜交,子代中雌果蠅表現型比例及雄果蠅表現型比例如圖所示。請回答:(1)雄性親本的一個精原細胞產生的精細胞的基因型是_。(2)控制直毛與分叉毛
20、的基因位于_上,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3)若讓子一代中灰身雄果蠅與黑身雌果蠅雜交,后代中黑身果蠅所占比例為_。子一代表現型為灰身直毛的雌果蠅中,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為_。(4)若實驗室有純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蠅若干,你能否通過一代雜交實驗確定這對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請說明推導過程:_。解析:據圖分析,灰身、黑身這對性狀在子代的雌、雄個體中均存在,說明這對性狀位于常染色體上,再依據形成的子代中灰身黑身31,可判斷出親本的基因組成為Bb×Bb。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蠅中均有出現,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果蠅中出現,由此可以推斷控制直毛與分叉毛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21、;依據后代中雌果蠅無分叉毛,雄果蠅中直毛分叉毛11,可推出親本的基因組成是XFXf×XFY。答案:(1)BXF、bY或bXF、BY(2)X染色體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蠅中均有出現,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果蠅中出現,由此可以推斷控制直毛與分叉毛這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與性別相關;因為子代雄果蠅中有直毛和分叉毛,所以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體上,只能位于X染色體上(3)1/315(4)能。取直毛雌、雄果蠅與分叉毛雌、雄果蠅進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蠅×分叉毛雄果蠅、分叉毛雌果蠅×直毛雄果蠅),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狀表現一致,則該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狀表現不一致,則該
22、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7如圖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已知其中一種為伴性遺傳。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乙病是_染色體_性遺傳病。(2)5號的基因型是_,8號是純合子的概率為_,若9號攜帶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終來自_號。(3)若7號與9號個體結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_,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_。(4)若醫學檢驗發現,7號關于甲病的致病基因處于雜合狀態,且含有該隱性基因的精子會有1/3死亡,無法參與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則7號與9號個體結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為_。2號患病、5號正常可判斷出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2)由2號患乙病可知5
23、號的基因型是XBXb,由9號患甲病可知5號的基因型是Aa,因此5號的基因型是AaXBXb。8號的基因型是aaXBXb,是純合子的概率為0。若9號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該致病基因最終來自2號。(3)7號的基因型為1/3AAXbY、2/3AaXbY,9號的基因型為1/2aaXBXB、1/2aaXBXb。對于甲病,子女患病的概率為1/3,正常的概率是2/3,對于乙病,患病的概率為1/4,正常的概率為3/4。因此只患一種病的概率為1/3×3/42/3×1/45/12。(4)7號的基因型為AaXbY,且含有基因a的精子會有1/3死亡,9號的基因型為1/2aaXBXB、1/2aaXBXb
24、。對于甲病,7號產生的配子中A占3/5,a占2/5,9號的基因型為aa,故子女患甲病的概率為2/5,正常的概率為3/5;對于乙病,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因此7號與9號結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為3/5×3/49/20。答案:(1)伴X隱(2)AaXBXb02(3)1/35/12(4)9/208人類的甲型血友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用字母h表示;粘多糖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俗稱蠶豆黃)均為單基因遺傳病,其中粘多糖病基因與正常基因可用字母A或a表示,蠶豆黃病基因與正常基因可用字母E或e表示。如圖為甲、乙家族通婚的遺傳系譜圖,通婚前,甲家
25、族沒有粘多糖病致病基因,乙家族沒有蠶豆黃病致病基因。請據圖回答。(1)2沒有蠶豆黃病致病基因,則甲家庭中的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為什么?_。(2)在人群中,平均每2 500人中有1位粘多糖病患者,6產生含粘多糖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是_,代的5號與6號再生一個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_。(3)寫出下列個體的基因型:2_,5_。解析:(1)由甲家族的遺傳系譜圖中1和2不患蠶豆黃病而2、4患有該病,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而2沒有蠶豆黃病致病基因,故該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
26、上。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X染色體上,所以兩種遺傳病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2)從乙家族的系譜圖中可以看出,粘多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粘多糖病的發病率是1/2 500,所以該致病基因(a)的頻率為1/50,正常基因(A)的頻率為49/50,6表現正常,其為雜合子的概率(2×1/50×49/50)/(2 × 1/50 × 49/5049/50×49/50)2/51,則產生含粘多糖病致病基因的配子的概率為1/2×2/511/51。5基因型為Aa的概率為2/3,所以代的5號與6號再生一個患粘多糖病孩子的
27、概率為1/4 ×2/51 ×2/31/153;關于血友病,6的基因型是XHY,5的基因型是XHXh,所以他們再生育一個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為1/4,所以5和6再生育一個患兩種遺傳病孩子的概率1/153 ×1/41/612。(3)2患蠶豆黃病,且不患血友病,又由于甲家族沒有粘多糖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是AAXeHY。5本身不患病,但其父母是粘多糖病的攜帶者,又由于乙家族沒有蠶豆黃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是AAXEHXEh或AaXEHXEh。答案:(1)不遵循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2)
28、1/511/612(3)AAXeHYAAXEHXEh或AaXEHXEh9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鱗片不規則覆蓋于一部分表皮上),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決定(分別用A/a、B/b表示,均為完全顯性),且基因型為BB的個體胚胎致死。讓兩尾單列鱗魚作親本雜交,F1中這4種表現型的比例為6321,請回答:(1)假設A、a和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該魚鱗的遺傳遵循_定律。親本中單列鱗魚的基因型是_,F1中正常存活的無鱗魚的基因型是_。F1中胚胎致死的個體基因型有_。(2)假設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B、b基因位于下圖中X、Y染色體的區段上。正常存
29、活的無鱗魚的基因型為:雌魚_,雄魚_。請畫出該對無鱗魚相互交配產生F1的遺傳圖解。解析:(1)由于控制鱗片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故該魚鱗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因基因型為BB的個體胚胎致死,且雙親為單列鱗魚的雜交后代的4種表現型的比例為6321,故雙親的基因型均為AaBb;F1中正常存活的無鱗魚的基因型只有一種aaBb,F1中胚胎致死的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種。(2)根據題意,B、b基因位于圖中X、Y染色體的區段上,說明Y染色體上也存在B或b基因。故正常存活的雌性無鱗魚基因型為aaXBXb,雄魚基因型為aaXBYb或aaXbYB。遺傳圖解的繪制要寫出:親本和子代的表現型,親本、配子、子代的基因型,P、配子、F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香港樓宇買賣合同協議
- 合同變更未簽訂書面協議
- 店鋪轉讓租借合同協議
- 廢鐵個人購銷合同協議
- 專家培訓協議廉潔合同
- 上海代建合同協議
- 上下班車服務協議合同
- 合同增量補充協議模板
- 建設工程租地合同協議
- 建造活動房合同協議書范本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在網上交流信息教學設計 清華版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政治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11.1 杠桿 課件 2024-2025學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2024年無錫市錫山環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康佳led彩電電路原理圖
- 中考英語任務型閱讀解題技巧課件
- 江西省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西北)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支吊架設計手冊
- 文體學eecummings詩歌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