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_第1頁
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_第2頁
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_第3頁
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_第4頁
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 142010年 月總第 期運動安全Sport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對策研究周王斌²(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蕪湖241002)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法等,對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加試 期間,參加考試的學生進行運動損傷的情況和部位等進行調查研究,對其損傷原因進行分析,旨在對體育教師對體育高考生的訓練和運動損傷預防有一定借鑒作用,針對高中生自身的特殊性采取科學化的訓練,使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在體育訓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詞: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分析;預防中圖分類號:G80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

2、674-151X (2010)10-124-021前言近年來安徽省體育高考人數逐年增加,2010年參考人數突破15000人,體育專業成績和文化課分數要求不斷提高,競爭性非常激烈。學生的損傷現象時常發生,一旦體育高考生出現傷病就必然影響到體育高考生的體育專業加試成績,傷病較輕的會影響到體育高考生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傷病較重的甚至會影響到體育高考生一生的前途。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以積極的態度、先進的理念、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體育考生的成績,最大限度地預防體育高考生運動傷病的發生。788份,有效率98.5%。占損傷部位的27.5%。其次為大腿部的損傷,占損傷部位的23.8%;再次為踝關節位的損傷,占損傷部

3、位的15.7%。3結果與分析3.1體育高考學生運動損傷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所調查的有效問卷的788名學生中,無運動損傷者248人,占31.47%;患有運動損傷者為540人,占68.53%,損傷人數比例較大,其中部分學生有數次部位損傷的發生。3.3體育高考生損傷后康復時間統計情況依據傷后對體育高考生影響訓練的程度界定損傷程度,傷后能按訓練計劃進行訓練的為輕度損傷;傷后不能按訓練計劃進行訓練,需要停止患部或減少患部活動為中度損傷;傷后需要完全停止訓練的為重度損傷。具體調查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損傷程度多為中輕度損傷,急性損傷人數較多,慢性損傷人數較少。有的學生已經形成慢性損傷后遺癥,對今后從事體3.2

4、體育高考學生損傷部位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體育高考生腰部、大腿和踝關節損傷最多,其中腰部損傷的人次2研究對象與方法2.1研究對象以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原因為研究對象,以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專業加試期間隨機抽查的800名參考學生為調查對象,男生650名,女生150名。手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腰部大腿小腿腹股溝膝關節踝關節其它合計損傷部位表1學生損傷部位統計2.2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進行分析研究。問卷涉及學生損傷的部位次數、康復時間等,對損傷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預防的建議。其中,向體育高考生發放運動損傷調查問卷 800份,回收792份,有效問卷投稿日期:20

5、10-05-06作者簡介:周王斌(1980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期2010年 月總第 10 14運動安全表2運動損傷康復時間統計損傷康復間1星期內1至2星期20天至1月2個月至年1年及以上合計4.2建議在訓練中,教師必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對平時缺乏組織性、紀律性的學生要加強思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培養他們遵守紀律,加強自我保護和預防損傷。的準備活動和訓練后的放松練習體育教育運動都有一定的影響。3.4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分析學生參加訓練的時間長短不一,自身身體素質差異很大,水平參差不齊 ,參加訓練的體育高考生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不

6、是很好。在完成訓練任務時,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完成得很輕松,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承受不了訓練負荷練習,機體疲勞恢復效果不好,容易發生損傷。不及時 學生平時每天下午要正常上文化課,幾節課結束以后,腦力勞動已經消耗了學生體內相當一部分能量,往往很少有學生在訓練前進行能量補給,隨后就到運動場進行訓練,在持續一定時間的訓練后,大負荷的量或強度練習使學生體內的肌糖原儲備下降明顯,同時會伴隨運動疲勞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常常容易引起損傷。部、大腿和踝關節發生損傷的機率最大,從解剖學分析,腰部包括背下部和腹中部,由于缺乏骨的保護和支持,若腰腹力量不足,在運動過程中常常容易受傷。而大腿部雖然在外表看起來肌肉很發達,但是

7、體育教師在安排學生訓練是往往注重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練習,而很少練習后側腘繩肌鍛煉,使得主動肌與拮抗肌力量不平衡,運動中后側肌肉損傷的學生居多,應該將后側腘繩肌力量加強到相當于股四頭肌力量的70%90%。踝關節損傷的原因同樣因為小腿前后肌肉力量不相稱以及自我的身體平衡性較差而造成的。都是田徑項目, 比較的單一,學生經常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同時訓練時間緊迫,指定的計劃不合理,準備活動量過大或準備活動與訓練內容配合不當,準備活動與正式練習的時間間隔過長等,都能引起損傷。地不平,有碎石、雜物或坑洼,跑道太硬或過滑、器械安裝不牢或安放不當等,也有可能引起運動損傷。氣溫過高的環境下訓練,體內電解質

8、就會丟失過多,易使學生產生疲勞;相反,氣溫過低和潮濕,會使肌肉僵攣,造成學生身體協調性下降,從而發生肌肉韌帶 損傷;如果光線不良能見度低就會影響體育高考生的視力,使體育高考生在運動中反應遲鈍、興奮性降低等,繼而導致體育高考生運動損傷的發生。4結論與建議4.1結論運動損傷是體育高考生較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主要是由體育高考生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技術較差,加之高中階段訓練時間緊迫,準備活動不足,訓練環境艱苦等原因引起。而即使出現一些損傷也不能有充分的休息及治療時間,而只能帶傷或不等傷病痊愈就繼續訓練,久而久之,導致傷處損傷加劇,從而直接影響體育高考生提高成績和順利得進行體育高考,體育高考生的傷病問題應引

9、起廣大體育教師和體育高考生們思想上的高度重視,以提高其防傷意識。師要督導學生每次訓練前做好準備活動,學生之間要學會相互保護、幫助和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訓練結束后,重視自我狀態的調整,采用多種科學手段加速的功能性恢復,減少肌肉的延遲性酸痛,消除疲勞,加速乳酸的利用。每個學生,合理安排訓練的負荷,避免學生過度疲勞的發生面對教練少學生多的局面,一份訓練計劃是不科學的。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運動水平生理心理特點實現個別化的科學訓練模式。面增強體育高考生的身體素質以人體核心部為基礎,根據個人能力進行周期和非周期的訓練,提高機體的運動能力和適應能力,使體育高考生在肌肉的力量、爆發力、速度、協調性、靈敏性和反應能力、局部肌肉的耐受力和心血管的有氧能力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不斷增強體能素質,促進專項技術的提高,更有效地防止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理營養、平衡膳食是人體實現正常生理機能、促進運動訓練水平和預防損傷,是提高和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參考文獻:1于文謙. 運動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