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19學年魯教版九年級化學 7.5到實驗室去 探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共9題;共18分)1.試管內壁附著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留下的黑色物質 B. 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后留下的固體物質C. 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2、; D.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留下的藍色固體X2.酸雨中含有極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對下列生活設施危害最小的是( ) A. 大理石圍欄
3、0; B. 鋁制門窗 C. 鋼鐵大橋
4、0; D. 柏油路面3.如表記錄了物質X的溶液分別加入到另外三種物質的溶液中產生的現象則物質X的化學式可能是()氫氧化鈉碳酸鈉石蕊物質X無明顯現象產生氣泡溶液變紅A. Ca(OH)2
5、160; B. CuSO4 C. HCl
6、160; D. NaCl4.在不加指示劑的情況下,將含少量鹽酸的氯化鈣溶液調節呈中性,應選擇的試劑是( ) A. 碳酸鈣
7、60; B. 碳酸鈉 C.
8、160;石灰水 D. 氫氧化鈉溶液5.白蟻能分泌出蟻酸。蟻酸的化學性質與鹽酸相似,能腐蝕很多物質。下列最不容易被蟻酸腐蝕的是() A. 鍍鋅水管
9、60; B. 銅制塑像 C. 大理石欄桿
10、160; D. 鋁合金門窗6.在一定的條件下,與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氧化銅、鋅和氯化鋇溶液五種物質均能發生反應的是( ) A. 稀鹽酸
11、; B. 硫酸銅溶液 C. 稀硫酸
12、; D. 二氧化碳7.用石灰漿抹墻壁后,墻壁變堅硬的原因是( ) A. 石灰漿失去水分
13、160; B. 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生成碳酸C. 生成了生石灰
14、0; D.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成碳酸鈣
15、8.要使右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石灰石和稀鹽酸 鎂和稀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生石灰和水 A. B.
16、160; C.
17、 D. 9.打開濃鹽酸試劑瓶,發現瓶口有“白霧”出現已知鹽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氫離子(H+)和氯離子(Cl)下列實驗能證明“白霧”中含有氫離子的是( ) A.
18、0; B. C.
19、 D. 二、填空題(共4題;共16分)10.如圖,在試管和小氣球中分別加入稀鹽酸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然后將氣球內的固體倒入試管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且氣球脹大那么,氣球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_(至少答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物質
20、) 11.將一枚生銹的鐵釘(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試管中,滴入稀鹽酸,發現鐵銹消失,溶液變成_色,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過了一段時間后鐵釘表面產生_,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 12.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硫酸,一會兒發現由于忘記了滴加酚酞指示劑,因而無法確定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明說:溶質只有硫酸鈉;小剛說:溶質除了硫酸鈉外還有硫酸;小麗想了想,覺得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除了硫酸鈉外還有氫氧化鈉。為了證明大家的猜想,小明從燒杯中取出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小明
21、和小剛說小麗的猜想是不正確(1)你認為小明和小剛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_(填“是”或“否”),理由是_;(2)為了進一步探究小明和小剛的猜想哪個正確,請你設計實驗來證明(寫出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_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和意外情況:實驗中,常常滴加酚酞溶液而不用石蕊溶液的原因_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_13.二氧化硫(SO2)在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它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鹽與水。現有某探究實驗小組欲利用如圖裝置和藥品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與水在通常情況下能否發生化學反應設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你回答其中的有關問題:(1)假設:SO2與水在通常
22、情況下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物是一種酸(2)設計方案:先驗證水能否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再驗證SO2氣體能否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色;最后驗證SO2氣體能否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3)查閱資料:你認為該研究小組需要查閱的資料內容中應包括下列中的_(填寫編號)SO2易溶于水,酸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SO2能被濃硫酸干燥(4)實驗:實驗過程中,裝置C內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說明_ 裝置D中膠頭滴管中的蒸餾水在SO2氣體生成之前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顏色發生變化,當有SO2氣體通過時,發現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此現象說明_ 裝置E的作用是_ , 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3、_ (5)結論:原假設_(填“成立”“不成立”) 三、綜合題(共1題;共3分)14.如圖所示,在試管和小氣球中分別先加入稀鹽酸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然后將氣球中的固體倒入試管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且氣球脹大請依據 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氣球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_ 或_(至少寫出兩種不同類的物質) (2)請用最簡單的實驗方法,證明制得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還是?。篲 四、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15分)15.濃NaOH溶液 【發現問題】研究性學習小組中的小張同學在學習中發現:通常檢驗CO2用飽和石灰水,吸收CO2 用濃NaOH溶液 【實驗探究】在體積相同盛滿CO2 的兩集氣瓶中,分別
24、加入等體積的飽和石灰水和濃NaOH 溶液 實驗裝置和現象如圖所示請你一起參與(1)【現象結論】甲裝置中產生的實驗現象_,乙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吸收CO2較多的裝置是_;解釋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液檢驗CO2的原因_; (2)【計算驗證】另一位同學小李通過計算發現,等質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質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認為通常吸收CO2 應該用飽和石灰水 【思考評價】請你對小李同學的結論進行評價:小李同學的判斷_(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_ 16.(2019盤錦)某興趣小組在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25、將足量的氫氧化鈉濃溶液裝入分液漏斗中,先打開閥門K1 , 待氫氧化鈉溶液完全進入廣口瓶之后立即關閉K1 , 充分反應后,打開止水夾K2 , 請填寫現象:(1)U型管左側的液體_ ;廣口瓶中的液體出現渾濁 (2)注射器中的液體_ ;U型管右側液體_ 請寫出廣口瓶中出現渾濁現象的原因:_ 同學們將實驗后的廢液倒入燒杯中,過濾得白色沉淀和紅色濾液,欲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探究報告:實 驗 步 驟實 驗 現 象實 驗 結
26、論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加入_ ;若有氣泡冒出,且紅色消失原廢液中的溶質為:_ ;另取濾液樣品于試管中,加入_ 若有白色沉淀出現,紅色不消失原廢液中的溶質為:_ 【反思拓展】實驗步驟中所加的試劑可換成以下_ ,也能通過觀察現象得出同樣的結論AC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NaCl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留下的黑色物質是生成的鐵,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故選項錯誤 B、用氫
27、氣還原氧化銅后留下的固體物質是銅,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故選項正確C、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是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鈣,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鈣溶液,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故選項錯誤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留下的藍色固體,是生成的氫氧化銅,氫氧化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故選項錯誤故選:B【分析】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的物質能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物,凡是不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均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2.【答案】D 【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 可以
28、和酸雨反應;A不符合題意;B、鋁是活潑金屬,可以和酸反應;B不符合題意;C、鋼鐵是鐵的合金,鐵可以和酸反應;C不符合題意;D、柏油路面是指瀝青,瀝青不會和酸反應。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鋁和鋼鐵中的鐵都屬于活潑金屬),酸還能與碳酸鹽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如物質X是氫氧化鈣時:與氫氧化鈉不反應沒現象;與碳酸鈉能反應生成的是白色沉淀碳酸鈣,無氣泡產生,且與石蕊接觸后石蕊會變藍(氫氧化鈣的溶液呈堿性),故A不正確;B、如物質X是硫酸銅時:與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均產生藍色沉淀,且由于硫酸銅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石蕊試液變色,故B不
29、正確;C、如物質X是鹽酸時:與氫氧化鈉反應但沒現象,符合題意;與碳酸鈉能反應生成氣體二氧化碳,有氣泡生成,也符合題意;且鹽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故C正確;D、如物質X是氯化鈉時:與氫氧化鈉不反應沒現象,符合題意;與碳酸鈉能反應生成的是白色沉淀碳酸鈣,無氣泡產生且NaCl的溶液呈中性,所以不能使石蕊變紅,故D不正確故選C【分析】根據選項中的四種物質與表中的三種物質的反應現象分析:碳酸鹽與酸性物質反應能夠產生氣泡;酸性溶液能夠使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等4.【答案】A 【解析】【解答】A項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鹽酸反應完,由于碳酸鈣為固體不溶于水,所以不會引入新雜質離子,A項正確,A
30、符合題意;B項引入了雜質鈉離子,B項錯誤,B不符合題意;C項不加指示劑,石灰水的量不宜控制不足除不盡鹽酸,過量引入氫氧根離子,C項錯誤,C不符合題意;D項引入了雜質鈉離子,D項錯誤,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碳酸鈣不溶于水,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易溶于水,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氫氧化鈉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5.【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先回顧鹽酸的化學性質,再類比蟻酸的化學性質鹽酸:易與鋅反應;與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反應;易與鋁反應而銅的金屬活動性較差,鹽酸不與
31、銅反應故可知答案【解答】由已知“蟻酸的化學性質與鹽酸相似,能腐蝕很多物質”,先回顧鹽酸的化學性質,再類比蟻酸的化學性質鹽酸:易與鋅反應;與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反應;易與鋁反應而銅不與鹽酸反應則最不容易被蟻酸腐蝕的是銅制塑像故選:B【點評】掌握酸的化學性質及其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培養利用此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稀鹽酸不能與氯化鋇反應,故錯誤; B、硫酸銅不能與氧化銅反應,故錯誤;C、稀硫酸和五種物質均能反應,故正確;D、二氧化碳只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與其他四種物質都不能反應,故錯誤故選C【分析】抓住物質間的反應及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32、置換反應:金屬和酸反應(條件:金屬必須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前的,酸一般指稀鹽酸和稀硫酸),金屬和鹽溶液反應(條件:金屬必須是前面的金屬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鉀、鈣、鈉除外);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必須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7.【答案】D 【解析】【解答】解:抹在墻壁上的石灰漿的成分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白色固體碳酸鈣,觀察選項,故選D【分析】石灰漿的成分是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8.【答案】A 【解析】【解答】要使氣球鼓起來,那么瓶內的壓強要變大,故可能是固體和液體接觸放熱或反應放出了氣體。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
33、碳導致瓶內的壓強變大;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瓶內的壓強變大;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熱,導致瓶內的壓強變大;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導致壓強變大。故答案為:A?!痉治觥看祟愵}目主要考查氣體的制取與反應或溶解時的放熱現象。9.【答案】D 【解析】【解答】解:濃鹽酸瓶口的白霧是由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水蒸氣結合而成的鹽酸小液滴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所以涂有紫色石蕊的表面皿接觸到“白霧”會變紅,能證明“白霧”呈酸性,從而可說明溶液中含有氫離子;涂有硝酸銀溶液的表面皿遇白霧會生成氯化銀的白色沉淀,可說明白霧中含有氯離子,不能證明氫離子的存在;pH試紙可測量白霧的pH,從而可判斷白霧(氯化氫與空氣中的水
34、蒸氣結合成的鹽酸小液滴)呈酸性,能證明氫離子的存在;氫氧化鈉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涂有氫氧化鈉和酚酞的表面皿是紅色的,鹽酸的小液滴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使溶液堿性消失紅色褪去,從而可證明“白霧”呈酸性,含有氫離子;觀察選項可得答案故選D【分析】證明“白霧”中含有氫離子即證明溶液呈酸性,所以能證明溶液呈酸性的反應就是證明了氫離子的存在,據此分析判斷選項即可;二、填空題10.【答案】鋅粒、碳酸鈣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在試管和小氣球中分別加入稀鹽酸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然后將氣球內的固體倒入試管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且氣球脹大,說明該固體物質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氣體活潑金屬、碳酸鹽等與稀鹽酸反應分
35、別生成氫氣、二氧化碳氣體,則氣球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鋅粒、碳酸鈣等(合理即可)【分析】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學性質(能與活潑金屬、碳酸鹽等反應生成氣體)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1.【答案】黃;Fe2O3+6HCl=2FeCl3+3H2O;大量氣泡(氣泡);Fe+2HCl=FeCl2+H2 【解析】【解答】解:將一枚生銹的鐵釘(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試管中,滴入稀鹽酸,發現鐵銹消失,溶液變成黃色,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2O3+6HCl = 2FeCl3+3H2O;過了一段時間后鐵釘表面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2HCl = FeCl2+H2。故答案為:黃;F
36、e2O3+6HCl=2FeCl3+3H2O;大量氣泡(氣泡);Fe+2HCl=FeCl2+H2?!痉治觥勘绢}考點考查了酸的化學性質中酸可以與金屬氧化物、金屬反應。12.【答案】是 ;溶液不變色說明沒有氫氧化鈉;取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稀硫酸,小剛正確; 溶液由藍色過渡到紫色,顏色界限不明顯,所以用酚酞溶液 ;使氫氧化鈉與硫酸充分反應 【解析】【解答】氫氧化鈉和硫酸在發生中和反應時,氫氧化鈉和硫酸都有過量的可能或者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故答案為:氫氧化鈉;(1)氫氧化鈉如果存在,加入酚酞,就會變成紅色,但是該溶液加入酚酞不變色,說明了沒有氫
37、氧化鈉,故答案為:正確;溶液不變色說明沒有氫氧化鈉;(2)硫酸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加入碳酸鈉檢驗硫酸的存在,故答案為:取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稀硫酸,小剛正確(或:如果沒氣泡,說明沒有稀硫酸,小明正確);(3)加入石蕊作指示劑,石蕊遇堿變藍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恰好中和時顏色從藍色變成紫色,不容易觀察,故答案為:溶液由藍色過渡到紫色,顏色界限不明顯,所以用酚酞溶液;攪拌可以使溶液充分接觸,加快反應,故答案為:使氫氧化鈉與硫酸充分反應【分析】中和反應及其應用13.【答案】;SO2不能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水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SO2溶于水生
38、成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吸收多余SO2氣體,避免污染空氣;SO2+2NaOH=Na2SO3+H2O;成立 【解析】【解答】(3)從設計的方案中可知D裝置中有藍色石蕊試紙和滴加蒸餾水的裝置,B裝置是濃硫酸在干燥氣體,故答案為:;(4)二氧化硫和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接觸始終沒有變化,說明二氧化硫不會使干燥的試紙顯色,故答案為:SO2不能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先加蒸餾水沒有變色,說明蒸餾水不會使試紙變色,通過二氧化硫后試紙變成了紅色,結合中的推導可知,是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了酸使試紙變色的,故答案為:水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SO2溶于水生成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39、的有毒氣體,它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與水,故答案為:吸收多余SO2氣體,避免污染空氣,SO2+2NaOH=Na2SO3+H2O;(5)通過上面的推導可以看出SO2與水在通常情況下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物是一種酸,故答案為:成立【分析】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三、綜合題14.【答案】(1)鋅粒;碳酸鈣(2)若脹大的氣球能夠在空氣中不斷上升,證明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反之就比空氣大 【解析】【解答】解:(1)某些金屬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碳酸鹽和稀鹽酸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故答案為:氣球中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至少答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物質)鋅
40、?;蜩F粒、碳酸鈉或碳酸鈣等(2)氣體的密度可以根據脹大的氣球在空氣中的上升和下降來判斷故答案為:若脹大的氣球能夠在空氣中不斷上升,證明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反之就比空氣大【分析】根據有氣泡產生且氣球膨脹,可知稀鹽酸和固體物質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氣體,而氣體的密度可以根據脹大的氣球在空氣中的上升和下降來判斷四、實驗探究題15.【答案】(1)石灰水變渾濁,氣球鼓起來;氣球比甲裝置中鼓得更大;乙;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有明顯現象(2)不正確;氫氧化鈣微溶,氫氧化鈉易溶,二者相同質量的飽和溶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多,因此吸收的二氧化碳多 【解析】【解答】解:現象結論二氧化碳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
41、沉淀,二氧化碳被吸收掉一部分,裝置內壓強減小,氣球鼓起來;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鈉和水,乙中二氧化碳被吸收的較為徹底,氣球比甲裝置中鼓得更大;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檢驗CO2的原因是:CO2與石灰水作用有明顯實驗現象,與NaOH作用無明顯現象 思考評價小李同學的結論不正確,因為氫氧化鈣微溶,氫氧化鈉易溶,二者相同質量的飽和溶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多,因此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故填:【現象結論】石灰水變渾濁,氣球鼓起來;氣球比甲裝置中鼓得更大;乙;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有明顯現象【思考評價】不正確;氫氧化鈣微溶,氫氧化鈉易溶,二者相同質量的飽和溶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多,因此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分析】現象結論由反應現象知:甲、乙兩裝置的氣球,乙的氣球變化大,說明瓶內壓強小,二氧化碳被吸收的多;思考評價在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鐵路客運服務工作理念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湖南鐵道左繼紅課件
- 臨夏餐廳仿真樹施工方案
- 《GB 15146.5-1994反應堆外易裂變材料的核臨界安全 钚-天然鈾混合物的核臨界控制準則和次臨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交通運輸課件
- 《GB 9683-1988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生態修復項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第周物理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綜測評講
-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租賃合同范文
- [水穩層]旁站監理記錄表(范本)√
-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課后訓練題:《數字編碼》
- 沈萍微生物學第七章
- API-682密封系統-中英文對照版
- 電動葫蘆出廠檢驗報告
- 挖機大中斗油封資料,液壓泵資料
- 技術開發部個人技能矩陣圖
- Hillstone設備密碼與配置恢復方法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第六單元部編版
- 廢氣處理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 境外所得個稅新政解析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