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康復理療科知識宣教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頸椎病宣教n頸椎病n概念:n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引起一組癥狀和體征。n解刨:n 頸椎由7節(jié)椎骨組成,第一、二、七頸椎因為形態(tài)特殊而稱為特殊頸椎,分別是:寰椎、樞椎、隆椎;第三到第六頸椎形態(tài)相似而稱為普通頸椎,它們位于頸椎生理前屈的中央,所受的應力最大,是頸椎病的好發(fā)部位。頸椎病宣教n分型:分型:n 1. 1.軟組織型頸椎病軟組織型頸椎病2.2.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3.3.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4.4.椎動脈性頸椎病椎動脈性頸椎病5.5.交感神經性頸椎病交感神經性頸椎病6.6.混合性頸椎病混合性
2、頸椎病 n頸椎病的主要病因頸椎病的主要病因:n 外傷、慢性勞損、頸椎退行性變化、先天性畸形、咽部外傷、慢性勞損、頸椎退行性變化、先天性畸形、咽部炎癥炎癥頸椎病宣教n頸椎病的癥狀n 疼痛的部位與病變的類型和部位有關,一般有頸后部和肩部的疼痛,神經根壓迫或刺激時,疼痛可放射到上肢, 關節(jié)突關節(jié)增生,椎間盤突出和后縱韌帶骨化,可刺激神經根或壓迫脊髓,脊髓壓迫明顯者,出現(xiàn)下肢無力,軀干麻木,并引起步態(tài)異常。交感神經受刺激時,可引起頭痛、頭昏、耳鳴、面部疼痛、面部潮紅、咽部異物感、惡心、視物模糊、胸悶、心慌等。頸椎的屈曲與伸展、及旋轉也可出現(xiàn)受限。頸椎病宣教 頸椎病的護理措施1、讓病人了解頸椎病的有關知
3、識,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的方法。觀察病人治療過程中心理情緒的變化,調節(jié)心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2、正確指導病人的頭頸功能鍛煉,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方法為前、后、左、右活動及左、右旋轉活動,指導病人兩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 頸椎病宣教n頸椎病的護理措施n3 3、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長期臥、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長期臥床的病人,應注意有關臥床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觀察。經常用床的病人,應注意有關臥床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觀察。經常用50%50%的紅花的紅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處、內外踝等。按摩
4、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處、內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勵病人主動加強各關節(jié)活動。上、下肢肌肉,鼓勵病人主動加強各關節(jié)活動。頸椎病宣教 健康宣教1、本病年老體虛退變是根本,頸部受涼、外傷、同一姿勢過久(如長期枕高枕頭、低頭、仰頭工作),患咽喉炎等都可誘發(fā)頸椎病。故應積極預防誘發(fā)因素。如枕頭應以10cm左右高為佳,軟硬適宜。若為長期低頭工作者,應半小時活動頸部一次,平時乘車不要打嗑睡,防止急剎車時引起頸部損傷。應及時消除咽喉部的炎癥。n 2、本病前驅癥狀較輕,不易引起注意,表現(xiàn)多為頸項部酸痛,反復落枕等。n 3、頸椎周圍軟組織多且重要,當有頸痛、功能受限時,應找專業(yè)醫(yī)師幫助診
5、斷,制定相應的治療和康復方案,忌自行治療。n 4、頸椎功能鍛煉可以改善局部供血、減輕、延緩或防止間盤退變,但切忌超強、劇烈運動,以免進一步損傷,做頸椎康復鍛煉,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切忌盲從,以免加重病情。n 5、確診病人應增強與疾病斗爭的信心,與醫(yī)師緊密配合,積極治療,主動做好功能鍛煉。頸椎病宣教 頸椎病的注意事項一、保持正確體位n1.不要躺在床上、沙發(fā)背上看書、看電視,因被迫體位時間過長,頸部肌肉容易疲勞,易造成頸部靜立性勞損。 n2.晚上枕頭要低,不能太高,高枕容易造成頸部的被動前屈位,影響椎動脈供血、導致頸部肌肉疲勞。n3.低頭的活盡量少干,如:打牌、打麻將、織毛衣、包餃子、繡十字繡、玩
6、電腦等。 n4.從事低頭工作者應每隔半個小時改變一下體位,以使頸部肌肉的緊張度得到及時調整。 n5.坐汽車不能睡覺,以防急剎車時造成傷害。頸椎病宣教n 二 、頸椎病的飲食指導:n 由于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另外,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 。頸椎病宣教n三、患病人群:過去被
7、視作老年病的頸椎病,現(xiàn)在卻愈來愈“青睞”年輕白領。專家說,都市白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重視預防頸椎病;一旦患上了頸椎病,就應及時接受規(guī)范治療。專家特別提醒道,選擇錯誤的治療方式,很可能對健康造成二次傷害。在正常人群中,頸椎病發(fā)病率為3.85%17.6%,而黃種人比白人、黑人更易患上此病。另外先天不足,加上不恰當?shù)墓ぷ鳌⑸罘绞降纫踩菀谆忌洗瞬 ni椎病宣教n四、頸椎不穩(wěn)定可導致眩暈,臨床上也稱作交感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或頸性眩暈等。由于眩暈可由前庭、視覺、心血管及頸椎等多種病變因素引起,因此臨床上在確定頸椎不穩(wěn)與眩暈的關系時應首先排除耳鼻喉科、眼科和神經內科等相關科室疾病,依據眩暈與頸椎病變的相
8、關性而作出判斷。頸椎病宣教n五、頸椎病大致有頸椎骨質增生、正常曲度變異和頸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于神經壓迫所導致的。通常可以分為以頸部癥狀為主的頸型、神經根受累出現(xiàn)上肢癥狀的神經根型、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的脊髓型、椎動脈受壓引起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刺激癥狀的椎動脈型和壓迫食管有吞咽不適或困難的食管型。其主要反應是疼痛、頭暈、嘔吐、手麻、失眠、放射性疼痛等。這類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較多者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腰椎間盤突出癥n一、概念n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后,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
9、等一系列臨床癥狀的一種臨床綜合癥。以腰4-5、腰5-骶1發(fā)病率最高,約占95%。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二、病因與分型病因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2.外傷、勞損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成年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huán),修復能力差)4.遺傳因素或腰骶先天異常5.誘因有腰姿不正、負重、妊娠、受寒等。分型1.膨隆型:經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愈。2.突出型:需手術治療。3.脫垂游離型:手術治療為主。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三、臨床表現(xiàn) n 癥 狀n1.腰痛 是大多數(shù)患者最先出現(xiàn)的癥狀,發(fā)生率約91%。由于纖維環(huán)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n2.下肢放射痛
10、 絕大多數(shù)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盤突出,表現(xiàn)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shù)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xiàn)為雙下肢癥狀。n3.馬尾神經癥狀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xiàn)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xiàn)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三、臨床表現(xiàn)n 體 征n1.一般體征n(1)腰椎側凸 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畸形。n(2)腰部活動受限 急性期前屈受限最明顯,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
11、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n(3)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 叩痛以棘突處為明顯,系叩擊振動病變部所致。壓痛點主要位于椎旁1cm處,可出現(xiàn)沿坐骨神經放射痛。約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痙攣。n2.特殊體征: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n3.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n(1)感覺障礙 早期多表現(xiàn)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xiàn)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n(2)肌力下降 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足背屈肌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足跖屈肌力下降。n(3)反射改變 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xiàn)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xiàn)為活躍,之后迅速變?yōu)榉瓷錅p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
12、n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措施n1、保持腰椎的正確姿勢即腰椎前凸位坐姿時應選擇高且有靠背的椅子,臥位應選硬板床。n2、在一定的時間內應隨時調節(jié)體位,不要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如久坐,尤其長時間彎腰最易使椎間盤后突。n3、學習省力的姿勢動作,如搬重物時盡量采取屈膝屈髖下蹲,避免直腿彎腰搬物,重物應盡量靠近身體。n4、避免在腰椎側彎及扭轉時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時,也應先做熱身運動,以增強脊柱抗復合能力。 n5、功能鍛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和消除腰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的水腫,延緩和防止椎間盤突出。但切忌超強度劇烈運動。可做以下腰部保健操:、腰部 的伸展運動;、魚躍式腰背肌鍛煉。n6、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
13、涼。 n7、肥胖者應適當減肥。著裝時避免穿高跟鞋。n8、已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應配帶腰圍,限制腰部活動,避免加重病情或復發(fā),臥床后可解掉腰圍。n9、積極地近早地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延誤病情,給自己帶來痛苦,給治療增加難度。n 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四、飲食(同頸椎病)n五、良好的姿勢應睡硬板床,仰臥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臥位下床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展,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后 另一側下肢再移下,手扶床頭站起。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坐位時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與病人膝
14、到足認識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于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坐 位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后起立。 起 座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六腰背肌功能鍛煉(1)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跟、雙肘、頭部當支點,抬起骨盆,盡量把腹部與膝關節(jié)抬平,然后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xù)20-30個。(2)仰臥,雙臂置于胸前,用頭及雙足支撐,拱腰臀及背騰空離床(3)仰臥,用雙手,雙足4點支撐在床上,全身騰空呈拱橋狀(4)俯臥,頸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離開床面,兩上肢向后背伸,兩膝伸直,抬雙腿以腹部為支撐點,形似飛燕點水。腰椎間盤突出癥宣教n七后期告知n1、康復理療后
15、繼續(xù)功能鍛煉,避免腰部過度勞累。n2、不要連續(xù)使用腰圍3個月以上。n3、3-6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和提重物,加強腰背肌鍛煉半年以上。n4、加強營養(yǎng),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心態(tài)。 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肩關節(jié)周圍炎n概念:n 肩關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慢性肩關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慢性退行性變化。退行性變化。n因多發(fā)生于因多發(fā)生于5050歲左右的中年人,又有歲左右的中年人,又有“凍結肩凍結肩”、“五十肩五十肩”、“漏肩風漏肩風”、“老年老年肩肩”等等之稱。之稱。n肩周炎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由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肩周炎不是
16、獨立的疾病,而是由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粘連所引起的以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組織的慢性炎癥、粘連所引起的以肩關節(jié)周圍疼痛、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癥候群。癥候群。 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n肩關節(jié)為全身最靈活的關節(jié),可作屈和伸,收和展,旋內和旋外運動以及環(huán)轉運動。 前屈:0180 外展:0180 內旋:0180 外旋:090n 后伸:060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肩周炎的病因n 本病的發(fā)生主要與肩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肩部的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受涼、感染及活動減少等因素有關。n 頸椎病所造成的肩部神經營養(yǎng)障礙也可能是一種致病因素。肩關節(jié)周
17、圍炎宣教n肩周炎的臨床表現(xiàn)n特點是發(fā)病緩慢,逐漸出現(xiàn)肩關節(jié)疼痛及關節(jié)的活動受限,多無明顯外傷史或有輕微外傷史、受涼史。n表現(xiàn)為一種特殊的過程(自限性疾病),即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不再發(fā)展,繼而疼痛逐漸減輕乃至消失,關節(jié)活動也逐漸恢復。整個病程較長,常需數(shù)月至數(shù)年之久。也有少數(shù)病例不經治療則能自愈。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肩周炎的臨床表現(xiàn) 疼痛 1、初為輕度肩痛,逐漸加重。 2、疼痛的性質為鈍痛,部位較深,按壓時反而減輕。嚴重者稍一觸碰,即可疼痛難忍。 3、夜間疼痛尤重,夜不能眠,或半夜疼醒,多不能臥向患側。 4、疼痛可牽涉到頸部、肩胛部、三角肌、上臂或前臂背側。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肩周炎的臨床表現(xiàn)活動受
18、限 肩關節(jié)活動逐漸受限,外展、上舉、外旋和內旋受限,嚴重者不能完成提褲、系腰帶、梳頭、摸背、穿衣和脫衣等動作,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勞動。 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肩周炎的病程分期早期為急性期(疼痛期) 主要癥狀是疼痛,并逐漸加重,多數(shù)影響睡眠,肩部活動時疼痛劇烈,多因疼痛使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減小。 主要病理變化是反射性肌肉痙攣,無軟組織粘連等不可逆的病理改變。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第期(凍結期)n因無菌性炎性滲出使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粘連逐漸發(fā)僵,發(fā)展到肩關節(jié)嚴重僵化,使日常生活如洗臉、梳頭、洗澡、穿衣等產生困難。n病理改變?yōu)榧珀P節(jié)周圍肌肉、肌腱、滑膜、韌帶及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在炎癥反應以后發(fā)生攣縮、增生、肥厚和粘連等,軟
19、組織發(fā)生器質性病理改變。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第期(恢復期) 病人通過在適當?shù)倪\動治療下,肩關節(jié)的僵化逐漸改善,肩關節(jié)的活動逐漸恢復,但多數(shù)伴著三角肌等肌肉的萎縮。 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 肩周炎的治療n 肩周炎的康復治療,在其病程的不同時期應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n急性期的治療n治療方法除了在疼痛劇烈時服用鎮(zhèn)痛藥或局部封閉外,推拿、按摩、針灸、理療(脈沖磁療、超短波及中頻電療、紅外線照射等)也有一定的效果,還可以用三角巾懸吊患肩減輕疼痛。n大量活動患肩能加重滲出,故應減少活動,避免疼痛刺激,盡量減少使用痛手提舉重物或過分活動肩關節(jié)。 n睡覺時避免患肩著床,多采用平臥位或健側臥位。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凍結期
20、及恢復期的治療 肩周炎可以自愈,但時間長,甚至可達數(shù)年,早期治療可減少痛苦,明顯縮短病期。1、一般治療: 口服消炎止痛藥,外敷傷濕止痛膏、紅花油。2、理療、按摩、推拿等。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理療u深部止痛深部止痛 u深部傷口感染深部傷口感染u深部免疫深部免疫u慢性炎癥消除慢性炎癥消除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局部注射療法n壓痛點注射n肩關節(jié)腔注射(炎癥波及關節(jié)腔者)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小針刀療法n通過分離切斷粘連的纖維組織和筋膜硬結、索條達到治療的目的,療效較好。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神經阻滯療法神經阻滯療法n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肩胛上神經阻滯、腋神經注射等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功能鍛煉n甩手:站立,兩腳同肩寬,兩臂
21、輕輕前后擺動,并逐漸增加擺動幅度, 每天早晚兩次,每次下。n撈物:站立,兩腳同肩寬,上身向前傾,前臂向下做撈物動作, 每天早晚兩次,每次下。n劃圓圈:站立,兩腳同肩寬,身體不動,兩臂分別由前向后劃圓圈, 劃動范圍由小到大,每天兩次,每次下。n摸墻:站在墻根,患側手扶住墻壁,由低向高摸, 直摸到最高點不能再上摸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復練習。每次下。n聳肩:坐位或立位均可,肘關節(jié)屈曲成度,兩肩聳動,由弱到強, 每天兩次,每次下。n摸高:以樹枝或屋內懸吊一物為標志,用患側手臂盡量向上摸, 并逐漸增加摸的高度,每天兩次,每次下。肩關節(jié)周圍炎宣教n沖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兩手互握拳,先放在頭頂上方, 然后逐漸伸直兩臂,使兩手向頭頂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下。n展翅:站立,兩腳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九年級全冊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教案
- 2025證婚人發(fā)言稿(20篇)
-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幼兒園下學期中班保育員工作總結(4篇)
- 因工資原因辭職信范文(4篇)
- 合作經營合同范文集錦(16篇)
- 混凝土建筑電氣培訓課件
- 幼兒園實習總結報告(17篇)
- 班主任競職演講稿(4篇)
- 《人力資源動態(tài)》課件
- 養(yǎng)老院老人活動方案
- 小學中暑課件教學課件
- 江西公務員面試模擬5
-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 說課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厥陰病完整版本
- 熒光-光譜完整版本
- 代持房屋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供應鏈管理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新版)糖尿病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新工人進場三級教育表格
- 寫字樓保潔人員培訓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