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教育學基礎知識一、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一) 教育的含義: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認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在受教育者積極的參與下,對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其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二)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 教育者:狹義的教育者主要是指學校中的教師和其他教育人員。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教育影響:從內容上說,主要就是教育內容、教育材料和教科書。從形式上說,主要就是教
2、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組織形式。(三) 教育的起源及其發展階段(1)教育的起源:神話起源說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代表人物:法國利托爾諾、英國沛西·能。(把教育的起源歸于動物的本能行為)心理起源說: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意識的模仿。(美國孟祿)勞動起源說:教育起源于勞動。(蘇聯米丁斯基和凱洛夫)(2)教育的發展階段古代教育:奴隸社會的教育(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就出現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即學校。我國是歷史上最早出現學校教育的國家。夏代有了學校,殷周有了小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封建社會的教育(四書、五經)近代教育現代教育:資本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
3、20世紀以后的教育(四)教育的基本形態: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形態是教育的主體形態。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從形式上看,我國現行學制是從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五)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1、中國古代時期(1)孔子(春秋末期):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并興辦私學。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原則的人。(2)孟子(戰國中期):“內發論”代表人物。提出“教亦多術”的原則。(3)墨子(先秦時代):是中外第一個提出量力性原則的人。指出教與學是不可分的統一體。(4)荀子(戰國末期):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重視“篤志”“內
4、省”。(5)董仲舒:是西漢很有影響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有名的教育家。(6)韓愈(唐代):師說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寶貴遺產。(7)朱熹(南宋):重視家庭教育與小學教育、重視教學與讀書方法。(8)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獻。2、西方古代時期(1)蘇格拉底:教學方面最大貢獻是首創了“蘇格拉底問答法”,又稱“產婆術”。這一教育理論是西方最早的啟發式教育。(2)柏拉圖: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其代表作理想國里。盧梭曾盛贊理想國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3)亞里士多德:其教育觀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有大量反映。(4)昆體良:雄辯術原理一書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統的教學方法論著。3、國內外近現代時期(1)夸美紐斯(捷克
5、著名教育家):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做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2)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愛彌兒提出自然主義教育,兒童本位思想。(3)康德(德國哲學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4)裴斯泰洛齊(瑞士教育家):代表作林哈德與葛篤德,教育應做到智育、德育和體育的一體化。(5)洛克(英國哲學家):教育著作教育漫話,提出“白板說”和“紳士教育”。紳士教育要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6)赫爾巴特(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式形成。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三中心
6、: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四段教學法:明了、聯想、系統、方法。(7)杜威(美國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代表人物):民主主義與教育新三中心:兒童(學生)、活動、經驗。他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改造。提出“兒童中心論”,在做中學。學校即社會。(8)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派: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建立,即稱為教育學的科學化發展階段。我國教育家楊賢江寫的新教育大綱(1930年版)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9)蔡元培(中國近代教育的先驅):毛澤東稱譽他“學界泰斗,人世楷模”。(10)晏陽初(民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提出的獨具特色的鄉村教育思想。(11)陶行知(中國人民教育家
7、、思想家):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12)陳鶴琴(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教授):是我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創始人之一。提出了“游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戲”。二、教育與社會的發展(一)教育與人口的相互關系:1、人口對教育的制約2、教育對人口再生產的作用(二)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系:1、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思路導學:人力資本理論:1960年12月,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所做的“人力資本投資”的講演,被稱為人力資本理論創立的“憲章”。這一理論充分注意到人力資本
8、對個人收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三)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關系: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2、教育對政治經濟的影響(四)教育與文化的相互關系:1、文化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2、教育對文化的影響和作用:繼承功能傳遞功能選擇功能創新功能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內涵: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產生怎樣的結果。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才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總的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歸宿,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教育活動有指導意義。2、教育目的的層次
9、結構:教育目的培養目的課程目標教學目標3、教育目的的意義和功能(1)意義: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帽是教育活動的歸宿點,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2)功能:定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4、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是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據人的自身發展特點與需要也是確定教育目的重要依據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與價值觀(二)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論1、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裴斯泰洛齊、斯賓塞、帕克、馬斯洛、羅杰斯、福祿貝爾等)首開個人本位論先河者盧梭。2、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中國古代孔子和國外的柏拉圖、涂爾干、凱
10、興斯泰納、赫欽斯、孔德等)。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觀點是: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重教育的社會價值。3、教育無目的論:代表人物(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的無目的教育理論。4、教育目的的辯證統一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目的論,此觀點準確地揭示了社會需要與個人發展的辯證關系及其對教育目的的意義,克服了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的片面性。(三)我國的教育方針: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我國的教育目的1、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我國教育目的確立的理論依據:馬克思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闡述的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是我
11、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五)全國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五育類型作用德育起著靈魂和統帥的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證智育起著前提和支持的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體育起著基礎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物質基礎美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動力作用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第二節 心理學基礎知識一、 心理學概述(一)心理學的定義: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二)心理現象及其結構1、心理過程: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意志過程。2、個性心理: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心理測驗法(四)心理學的產生
12、背景:為紀念馮特對心理學的貢獻,人們把他于1897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看作是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五)主要的心理學流派1、構造主義學派:代表(馮特、鐵欽納)2、機能主義學派:代表(詹姆斯、杜威)3、行為主義學派:舊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納。4、格式塔心理學派:代表人物(韋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5、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榮格、埃里克森)6、人本主義學派:(馬斯洛、羅杰斯)7、認知心理學派:(奈瑟)二、認知發展(一)認知發展理論1、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1)感知運動階段(0-2歲)(2)前運算階段(2-7歲):知覺集中傾向不可逆
13、性自我中心主義(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思維的具體性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4)形式運算階段(11歲至成年)2、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發展的實質最近發展區內化學說(二)感覺和知覺1、感覺和知覺概述:感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各個不同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整體反映。(三)注意1、注意的概念: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機體在觀察一定事物時的定向活動。2、注意的分類: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四)記憶1、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五)思維1、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的概括的反
14、映,是借助語言、表象、動作實現的,是人認識的高級階段,即理性認識階段,它揭示了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六)想象1、想象:就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三、情感與意志(一)情緒和情感1、情緒的種類:激情、心情、應激2、情感的種類: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二)意志1、沖突與矛盾分析: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多重趨避沖突四、個性心理(一)需要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二)動機:是引起并維持人們從事某項活動,以達到一定目標的內部動力。(三)興趣(四)氣質1、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
15、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征。2、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五)人格第三節 小學教育概述一、 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現狀(一) 我國古代的小學教育:我國的小學產生于殷周時代。據推測,校、序、庠都是當時的小學。(二) 我國近現代的小學教育1、近代小學教育的開端:1878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內附設的小班,是近代小學的開端。1897年,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它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二、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特殊性、基礎性、義務性、全面性四個方面。三、小學組織管理與運行(一)學校管理的概念:是學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
16、下,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帶領師生員工,充分發揮學校人、財、物、時、空和信息等資源的最佳整體功能,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組織活動。(二)學校組織機構與內部機制1、學校組織機構模式包括:直線型、職能型、直線職能型、矩陣型。第四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 課程概述(一)1、課程: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2、課程內容的文本表現形式主要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三個層次。(二)課程的類型1、按課程內容屬性:學科課程(赫爾巴特、斯賓塞)、活動課程(盧梭、杜威)。2、按課程組織方式:分科課程、綜合課程3、根據課程管理、開發主本的不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
17、學校課程。4、根據課程計劃對課程實施的要求:必修課、選修課。5、從性質上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三)課程資源1、課程資源的概念: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二、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實施狀況1、新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新課程改革的具本目標: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三、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1、以學生發展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2、穩定并加強基礎教育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4、加強課程綜合化5、加強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6、課程逐漸法制化第五節 教育科學研究一、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知識1、教育科學研究的定義:是指以發現或發展教育科學知識體系為導向,運用科學的態度和研究方法,通過對教育規律現象解釋、預測和控制,以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復雜的社會實踐活動。2、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特征:一般特點、自身的獨特性。3、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課題選擇查閱文獻(方法:順查法、逆查法、引文查閱法、結合查找法)制訂研究計劃實施研究計劃總結研究結果4、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教育性原則、客觀性原則、系統性原則二、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1、教育觀察法(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據可視化項目造價咨詢合同
- 《講句子結構》課件
- 海外投資協議補充協議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60課件
- 鐵路集裝箱運價計算單元集裝箱運輸雜費計算課件
- 中醫社區護理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紙箱廠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設備采購合同附加協議范本
-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及風險防范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期中試題(含答案)
- 大學生心理健康-廈門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中餐烹飪美學》課后答案
- 2020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工業控制網絡及組態技術》教案
- 07FG04 鋼筋混凝土門框墻(含更正說明)
- 流體力學(清華大學張兆順54講) PPT課件 76-2-4流體力學(中)(第二章 流體運動學)
- 基于超限學習機的無設備定位方法研究
- 110kV輸變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調理劑
- GB/T 20124-2006鋼鐵氮含量的測定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常規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