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_第1頁
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_第2頁
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_第3頁
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_第4頁
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地車正確騎行姿勢.技巧知識山地車入門騎行技術以前在論壇里有見過片段,覺得不錯,簡單整理一下再發一次,以備如我等菜鳥觀摩領會之用。(一)RIDING FORM 乘騎姿勢乘騎姿勢基本上以把手、腳踏、鞍座為支持點。山地車的酷的姿勢是臀部不著鞍座,只靠把手和腳踏的站立姿勢。不管采取什么姿勢,眼睛始終要望著前方,跑的越快望得越遠,才能保持均衡及對付各種路面狀況坐在鞍座上的姿勢:坐在鞍座上的姿勢是山地車的基本姿勢。著坐時體重不是集中在鞍座上,而應把體重分散在手腕及腳上。眼睛向前方,隨時準備從著坐姿勢轉向站立姿勢。站在鞍座上的姿勢:下降、跳躍、超越障礙物時采取的山地車的基本姿勢。從這個基本姿勢引出各種技巧

2、姿勢,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姿勢。該姿勢應是站在地面上般,站在腳蹬上,體重要均等放在腳蹬上,這是山地車的基本要領,此時的腳蹬應于地面平行。(二)WAITING FORM 等待姿勢(三)STARTING 起步姿勢1、平步上起跑:自行車是起動才穩定,因此起動后保持它的穩定性重要。起步時腳蹬的位置越高越好,越高往前走的距離越遠,也就是說車體較為穩定。起跑前確保后方的安全。把體重放在腳蹬上,邊踏蹬邊把臀部放在鞍座上。眼睛要直視前方。 2、在斜坡上起步:下坡時:在坡度大的斜坡上起步時,車對斜面而言稍微橫放,這樣做的話,轉把手開始下坡時,尚有時間把兩腳放置在腳蹬上。上坡時:首先調節齒輪比,對傾斜度

3、大的斜坡,不要馬上上坡,先橫方向起步,根據坡度情況,再變更齒輪比,順勢攀爬上去。(四)STOPPING 停止姿勢1、停車的基本:起動前后剎車,車就停止前進。要安全地停車,確實停車后腳才離開腳蹬。腳離開車體,車就容易失去平衡,確實停車后,臀部才可以離開鞍座,然后腳著地,恢復原來的等待姿勢。在斜坡停車時,腳先著地時,重心會向前,很容易摔倒。假若使用鎖定腳蹬,或者SPD腳蹬時,停車后急于落地,有時候腳離不開腳蹬,此時不要著急,沉著脫離腳蹬。脫離鎖定腳蹬時,把腳跟向外扭,然后從后面拉出。 鎖定腳蹬的帶子不要綁得太緊,因為脫離時比較困難,尤其是皮革制的帶子不要綁得太緊。(看來是早期的文章,所以還會提到腳

4、蹬綁帶)2、在斜面上停車: (1)上坡時停車:假若是傾斜度不太大的斜坡,按照基本的方法停車。為了下一步動作,停車前,齒輪比要放松。傾斜度大的斜坡,為防止前輪蕩起,上身俯蓋在握把上著地。前后后都要剎車。(2)下坡時停車:為了防止后輪蕩起而向前摔倒,把臀部放到鞍座后方著地。3、在斜面(上坡)途中停車時更換齒輪:來不及更換齒輪而停車在上坡的斜面上時,有的時候不更換齒輪就不能夠起步。在斜坡途中停車,然后起步時的變換齒輪的方法有如下三種。1. 臨時下車,然后踏蹬來更換速度。2. 不下車而向相反的方向騎行(下坡),更換齒輪后,U形轉彎后起步。3. 剎前輪,使后輪浮起,由踏蹬來變速。 要準確地轉換齒輪,采用

5、第2的方法較好。(五)BRAKING 剎車 1、握住把手的方法:山地車的剎車性能極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的話,也說明剎車技巧的好壞對乘騎者的影響極大,應該努力掌握好剎車技巧。剎車的關鍵在于使用全身的力量來充分發揮剎車的機能。雖然用全身的力量來剎車,這并不是說越用力越好,不同情況所使用的力度不同,握的方法也不同。根據不同狀況,掌握其要領。握住把手的基本要領是,不管使用那一個手指,不要緊緊握住把手,應該是放松,讓手來"玩弄"把手般輕松地握住。 (1)只用一只手指:制動力較弱,可以進行較細小的調整,適合于trial。(2)用兩只手指:稍微有一點制動力,中、高等次的剎車時常用到。&

6、#160;   山地車的剎車性能極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的話,也說明剎車技巧的好壞對乘騎者的影響極大,應該努力掌握好剎車技巧。剎車的關鍵在于使用全身的力量來充分發揮剎車的機能。    雖然用全身的力量來剎車,這并不是說越用力越好,不同情況所使用的力度不同,握的方法也不同。根據不同狀況,掌握其要領。握住把手的基本要領是,不管使用那一個手指,不要緊緊握住把手,應該是放松,讓手來"玩弄"把手般輕松地握住。(3)用三只手指:斜坡、急剎車時使用,這是剎車的基本姿勢。(4)用四只手指:拇指較易脫離握把而危險,最好不要采用。 2、體驗剎車(1)只用后剎車時:

7、剎后輪時,車胎失去抓地力而滑行。(2)只用前剎車時:直線向前時剎前輪,前車胎與剎車器磨擦而減速。此時正在旋轉的前輪和向前進的車體,因慣性的關系把重心推向前,結果前輪與地面的磨擦增強,加快減速。只用前剎車時車體向前傾斜而引起摔倒(如相片體驗剎車的要領)。3、剎車的要領:有效地起動前/后剎車的姿勢應該是:腰要盡量向后沉,降低身體的重心,兩腳要用力。起動剎車器時身體的動作也要一致。從直立姿勢進入剎車動作,停止踏蹬,邊剎車邊把腰向后沉,手腕則好像往前推般伸直。這個動作重復練習多次,掌握剎車要領。前后剎車的比率是開始時前輪3,后輪7來練習,逐漸習慣,并能夠掌握體重移動的要領時,逐漸增加前剎車的比率。通過

8、練習后,手腕會產生較強的制動力,能夠在較短的距離內停車。一般來說,前輪6;后輪4比較有效果。(右相片:腰要向后沉,兩腳用力踏在腳蹬上。)4、很危險的動作:(1)放下單側的腳,在這種狀態下腰就不能向后沉,為了剎車而用力踏蹬的的踏蹬力不起作用。(2)腰沒有沉下,因此手腕的壓力不夠,結果后輪蕩起。只有前剎車起作用,非常容易摔倒。5、鎖車胎及剎車:山地車的剎車性能好,因為太好了,遇到握把較難操作的非公路時,車胎容易被鎖住。車輪不能旋轉的鎖住狀態,使輪胎在地面上滑行,結果難于操作而容易摔倒。要掌握好鎖.剎車的要領,其要領是:不要突然緊握剎車桿,而是慢慢地握緊。要親身體會鎖之前的感覺。鎖了車胎之后稍放松剎

9、車桿,但絕不可放手。另外,也有些技巧是有意識地鎖車胎然后改變方向;或者鎖了之后改變身體的姿勢(六)HILL CLIMB 上傾斜度小的斜坡的姿勢傾斜度少的斜坡:攀爬斜坡要有一定的體力,掌握要領能夠省力氣。鞍座.姿勢:攀爬斜坡時最能體會到鞍座調整的重要性。鞍座要放高至腳能達到腳蹬。握把.姿勢:握把手的寬度窄時踏蹬得變輕松。變更把手內側,試一試各種距離下的把手的感覺。(1)腳蹬的同時把手向身邊拉,把身體俯蓋在前部,體重加在腳蹬上。(2)踏蹬不是一口氣用力踏蹬,應該是保持一定的旋轉速度,這種方式的踏蹬,比較滑的斜坡也可以攀爬上去。(3)為了防止車頭蕩起,把身體向前后移動,掌握好要領。齒輪轉換:踏蹬感覺

10、到很重時,為了減少負荷,馬上轉換齒輪。 按圖示順序:(1)以該姿勢進入;(2)開始蹬踏;(3)邊拉把手: (4)把上半身向前俯蓋并踏蹬;(5)踏蹬結束后,起上半身;(6)開始下一步的踏蹬。 攀爬時不可取的姿勢:如上圖,上半身過于向前,怎么努力踏蹬,后輪滑行不能前進,也很累。(七)HILL CLIMB 上傾斜度大的斜坡的姿勢 1、短斜坡第一步:利用助走來加速度時,腳力稍差的人也能攀爬短斜坡。斜坡要以直角進入。第二步:開始上坡時,減輕前輪的負荷,以便緩和沖擊。第三步:進入斜坡后,上身稍微俯向把手,以防止前輪蕩起。第四步:稍微移動腰,調好后輪的握力。第五步:最后一口氣攀爬。第六步:為了攀爬完全后,能

11、迅速起跑,予先微調整齒輪。2、長斜坡:上長斜坡時保持同一個姿勢時很容易疲倦,有時候改變一下姿勢,如上圖站立姿勢來踩蹬。跳舞!以站立姿勢上坡或者猛踩蹬時,體重會加在向下的腳上,身體像跳舞般左右搖擺。此時把齒輪加重12段,踩蹬起來較易保持均衡。(八)CARRYING 推和背自行車的技巧 1、在狹窄的地方推車子的方法:只能夠從車的旁邊推車的比較狹窄的地方,前后輪都要剎車,把車當作拐杖般推,當腳站穩后放松剎車并推車,再剎車再前進重復進行該的動作。2、把自行車立起來推車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狹窄的地方非常方便。握住把手剎后輪,讓自行車自動立起。用手及剎車來維持均衡及重心。若掌握得好,車本身就會站立

12、起來。試一試吧! 注意不要把車太靠近身體。在狹窄的地方推車子的方法:只能夠從車的旁邊推車的比較狹窄的地方,前后輪都要剎車,把車當作拐杖般推,當腳站穩后放松剎車并推車,再剎車再前進重復進行該的動作。2、把自行車立起來推車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狹窄的地方非常方便。握住把手剎后輪,讓自行車自動立起。用手及剎車來維持均衡及重心。若掌握得好,車本身就會站立起來。試一試吧!3、背車技巧:(1)背車的基本姿勢是如上圖用右肩膀背。要從車體的左側背,這樣就不會碰到鏈。(2)用右手抓住把手或者前叉。(3)把腳蹬貼在腹部時車會穩定。(4)左手要始終空著,如上圖需要時才用。用左肩背車并把前輪放在前面時,鏈碰到身體很痛,放

13、到后面時不能壓住把手不穩定。(九)DOWN HILL 下斜坡之一1、技巧: (1).放低鞍座,腳蹬與地面平行,站在車上(如等待姿勢)。腳蹬的位置不是與斜面平行(如上圖)。(2)腰向后沉,重心放在后面。腰向后沉的程度要看傾斜度、速度、技術水平,但是不要過于向后。因為腰往后沉前輪負荷變輕,結果直線前進的穩定性變差。(3)要以車子向前推的要領伸直手腕,并控制把手。自己以為腰已向后沉了,怕摔倒而緊緊握住把手,這種姿勢是不好的。(4)用12只手指來調節剎車桿,時時控制速度。(5)手腕及膝蓋不要彎太多,適當地彎曲才能起緩沖作用。假若彎曲太多無法吸收沖擊。(6)眼睛直視前方,判斷前面狀況,并即時采取措施。(

14、7)齒輪的調整是:開前齒輪,以防止鏈條松而脫落。后齒輪要隨著速度進行調節,使腳蹬不空轉。(8)疲倦時可以把腰放在鞍座后部,但是不能坐得太穩,隨時準備起身,坐得過于穩,遇到裂縫時,臀部會被鞍座捅一下,重心向前移而容易摔倒。下坡時最好不要坐,但是斜坡過長時有時不過避免地要坐一下,直立姿勢會使腳顫抖。最好的方法是把腰暫時放在鞍座后部,像用大腿夾鞍座似的,并隨時準備起身。 2、傾斜度小的山坡:眼睛不要看地下,要直視前方。把手向前推,以防止身體過于向前。體重均等分散在兩腳上。 3、快速下坡:速度達到下坡比賽般高速度時,降低上半身,壓車體的同時減少空氣的阻力。 4、危險的動作(在斜坡的途中腳著地

15、):如圖中臀部在鞍座的前面,會被車推倒,遇到這種情況時,臀部放到鞍座后面,放開兩只腳。實在沒有辦法時放棄車子,身體爬在斜坡上。千萬不要和車子同命運。十)DOWN HILL 下斜坡之二1、技巧:(1)采取站立姿勢。(2)要看清楚將要前進的路線。(3)起步時盡量放低速度,好像把車推向前的要領。(4)腰要盡量往后,但是腰不要過于低,若過于低時,前部變輕,失去直線前進的穩定性很危險。(5)眼睛始終要望前方。(6)結束后以站立姿勢進入平地,此時再次把手向前推,腰向后。在陡斜坡上的剎車要慎重。為了預防鎖死車胎,應該以拖曳般剎車。感覺到危險時,把后剎車少許處于鎖的狀態,并拖曳后輪,倒下車體扒在斜坡上。如圖順

16、序:(1)降低速度察看斜坡狀況;(2)把上身向前移動;(3)放松剎車,腰往后;(4)防止腰落下,腳用力蹬。2、進入陡斜坡的方法:進入斜坡的基本姿勢是直角進入。但是陡斜坡或者凹凸不平的斜坡時(中等程度),鏈條會碰到路面或者看不到前方而感到不安,此時稍微斜方向進入斜坡也可以的。請看圖片: 第1張圖片:尚未下坡前腰不要往后。假若尚未下坡以前就把腰向后,車速變快時,身體就被拉得很直,這種情況下不能吸收沖擊。第24張圖片:如圖片般,把身體往車體移動到極限,然后把車推向斜坡。手腕及膝蓋不要過分彎曲,尤其是手腕彎曲太多很易向前摔倒。 假若斜坡的地面沒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有意識地把車向前推下去。害怕而過早地把腰

17、往后,這種姿勢看不清前方,另外進入斜坡時不能吸收沖擊而容易摔倒。進入高低不平的斜坡的方法:(1)降低速度,注意將要進入的路線。(2)以斜方向進入斜坡。(3)像跑提岸般下坡,不要過分剎車,這樣會引起摔倒。4、進入復雜地形的斜坡的方法:5、為什么腳踏要和地面平行?假若雙腳只有一只腳降低,會發生什么情況呢?(1)體重較容易加在降低的腳上,會破壞均衡。(2)能夠移動體重的范圍變小。(3)降低的腳蹬容易碰到石頭等,成為摔倒的原因。山坡的路面總是不平坦的,有凹凸有窟窿,騎手下坡時不能只把臀部往后,還要根據路面狀況,隨時要采取應變措施。遇到復雜的狀況以前就有所準備。若參加比賽應變要快。下坡的姿勢基本上是一樣

18、的,多實踐掌握好要領。(十一)CAMBER 橫方向過斜坡 橫過斜面時,要控制左右搖擺的身體,同時也要注意車胎的情況。 技巧:1.體重稍微傾向斜坡下方,以防止橫向滑行。2.上身保持直立或者稍微向斜坡下方,保持均衡。3.后輪向斜坡下方滑行時,把手轉向斜坡下方保持均衡。若把車體轉向斜坡上方時,后輪較容易滑行,因此要小心控制把手。4.速度要保持一定。 5.腳蹬原則上保持水平,但是腳蹬碰到斜坡的高處地面時,降低斜坡的低側的腳蹬。 如上圖:假若腳放在斜坡的低側時,會成為這種姿勢。(十二)GAP 騎入凹凸路面越過凸狀路面的要領是,設法讓前輪擦過凸狀物頂部,若前輪順利通過的話,后輪自然會跟上來。這種做法的關鍵

19、是凸狀物的大小,因此注意觀查凸狀物的大小。 技巧1.助走:根據前方的凹凸路面的狀況調整速度。2.準備:靠近凹凸路面時,身體稍向前。3.沖向凹凸路面時腰向后,前輪浮起,進過凸起路面頂部。4.吸收沖擊并著地。后輪開始上凸狀物時,彎曲手腕吸收沖擊。把手推向前時,前輪就會順利著地。凹凸的路面較大的地方,移動體重來吸收沖擊。根據凸凹情況,把車向后或者向前來調整,腳蹬也跟著情況調整。按圖順序:(1)走進凹處時加速度,向前推前輪;(2)踏蹬并調節速度;(3)上去時握把向身邊拉,上身俯蓋車體.(十三)CORNERRING 拐彎山地車的拐彎主要是傾斜車體來進行的。1、技巧(1)拐彎時必須慢速:進入拐彎處以前,速

20、度要盡量降低。拐彎的中途剎車時,車體會橫方向滑行,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需要相當的技巧。若遇到非剎車不可的情況時,放松后輪。前后輪都需要剎車時,車體起身后才能進行。(2)眼睛要直視拐彎的出口處:車體是跟著眼睛直視的方向前進的,因此視線要向著你要前進的方向。(3)踏蹬:拐角的彎度不太大時,可以踏蹬,但在拐彎處,原則上放低外側的腳蹬來轉彎。 如上圖:在非公路上拐彎時,經常發生后輪滑行,此時握把轉向逆方向。(上圖)LEAN.WITH:車體和身體的傾斜方向一致,這是基本的拐彎姿勢。(中圖)LEAN.OUT:車體向內側,身體向外側。適合于尚未弄清楚拐彎處全貌情況,或者非常靠近拐彎處時采用的姿勢。(下圖)LE

21、AN.IN:身體的重心比車體更向IN的方向傾斜。這種姿勢適合于較易滑行而車體不能過于傾斜的場合,以身體的傾斜來抑制離心力。2、拐彎的練習(1)在平地上放置目標物件,然后沿著它拐彎。讓后輪滑行并調整,通過這種練習掌握后輪的滑行及保持均衡等技巧。開始練習時只讓后輪滑行,習慣之后,以90度、 180度的彎度練習。通過練習左右方向的拐彎也能夠自在地進行。(2)練習時把空缶等物件等距離排列,或者利用馬路上的按一定間隔種植的樹等。練習把手的轉換動作,拐彎后馬上調整好姿勢,轉入第二個拐彎.。拐彎時內側的膝要打開(如圖),以便支持全身。 上面第一張圖是沿著在路上壓出來的車轍拐彎。非常危險!上面第二張圖片是利用

22、車轍拐彎的極壞的例子。利用車轍拐彎,但是太靠近車轍時,前輪會上升到路面,或者后輪會移開。十四)STANDING STILL 站在車上停止的姿勢站立在山地車上,停止不動的狀態下保持平衡叫做STANDING。自行車行走時不會倒,但停止不動時難于掌握平衡,因此通過STANDING STILL的練習來掌握平衡是非常好的,這種技巧將會在非公路上參選時發揮它的威力。1、技巧轉把手至45度,放松手臂,剎前后輪,把力量放在較容易使用力氣的腳上(右腳或左腳)。圖片說明:(1)旋轉把手至45度,剎前后輪。(2)平衡的調整是:向內側倒時,把手向內側并踏蹬。向外側倒時把手回復原狀。第一步:首先盡可能慢慢走,為防止走的

23、快,剎前后輪。右腳(或左腳)為基點,相當于時鐘的24點鐘之間的位置小步踏蹬。第二步:慢慢走、停止(停止瞬間也可以),此時把手轉向正在踩蹬側45度較容易保持平衡。將會失去平衡時不是腳著地,而是踏蹬向前并保持平衡。停止時把右腳(或左腳)的腳蹬稍微向上(時鐘的2點鐘方向)時,可以立刻踏蹬。第三步:以向前向后來保持平衡。第四步:經過練習后,要能夠做到:從座著的姿勢站立,放手,以站立停止不動的姿勢來操作山地車。 有些人很難掌握該技巧,請試一試如上(圖片)的練習,把前輪以直角推壓墻壁等物來練習。(十五)RIDGE 在獨木橋上騎行這又是掌握平衡要領的練習。若能掌握好該要領,走山路時將發揮作用。 可以利用街道

24、上的一些路障(如圖片),最好是高2030cm,寬2025cm的路障,(小心來往的車輛!)開始時走12m,逐漸增加距離。技巧視線始終注視前方,只顧看車胎就不能保持平衡。車體保持直線狀態,由身體來維持平衡。剎車時會有拖拉的感覺,腳會感到有些阻抗。速度盡可能要慢。不能用把手調整平衡,用腰和膝蓋來調整平衡。十六)WHEEL LIFT 提高前輪的姿勢提高前輪稱為WHEEL LIFT;提高后輪稱為JACKNIFE。提高前輪也是掌握平衡的技巧,這并不是簡單地提高前輪就可以,該動作應該是移動體重使前輪提升。掌握好該技巧,可以挑戰上落階梯、超越橫向放置的原木等。技巧1.要輕的齒輪比。2.盡可能減速。3.彎曲膝蓋

25、,重心向前,俯身。4.右腳或者左腳(比較有力氣的腳),從頂部踏蹬下去時,整個身體好像往后升高般感覺。繼續踏蹬的同時伸直身體。利用踏蹬力及體重的移動來舉起前輪。此時千萬不要設法提升把手來舉高前輪。5.舉起前輪后,繼續踏蹬,保持平衡,由踏蹬和剎后輪來保持前輪的高度。6.感覺到舉得過高好像會向后摔倒時,在后面落車。或者剎后輪,降落前輪。(1)儲蓄力量。 (2)踏蹬 。 (3)繼續踏蹬。 (1)減速,上半身下沉;(2)邊起上身邊開始踏蹬;(3)踏蹬舉前輪;(4)利用踏蹬及后剎車。 如上圖,假若前輪過于舉高 感覺到會向后摔倒時,在后面落車。(十七)HOPPING 跳躍技巧跳躍是山地車技巧不可欠少的技巧。

26、假若能夠掌握好跳躍技巧,階梯間的上下;在狹窄的小巷轉方向;避開障礙物;站立姿勢時的平衡的轉換等用途很廣,能夠掌握好跳躍技巧,山地車技巧則向前邁一大步。跳躍的基本動作移動體重,利用輪胎的彈性來跳躍。前輪由把手決定方向;后輪由腳蹬決定方向。進入跳躍的動作:1).應該以站立的姿勢開始進入,把手要保持直線狀態。2).腳蹬與地面呈平行。3).剎前后輪。本文內容:1、向前跳2、向后跳3、前后同時跳4、以跳躍姿勢向前飛5、以跳躍姿勢向后飛6、以跳躍姿勢向橫方向飛7、提升前輪跳躍下面分別介紹各種跳躍技巧。1、向前跳躍的技巧 如圖:(1)壓著把手的要領來稍微彎膝蓋;(2)把前輪壓著地面的要領來伸直手臂,利用其反

27、作用力,使前輪浮起;(3)吸收沖擊力跳躍(絕不可以把手拉向身邊)。向前跳躍的技巧:以向前跳躍來移動前輪1).跳躍的動作同于舉高前輪;2).身體移向移動的方向;3).此時,車體要移向相反一側;4).移動了的車體回復原狀似地移動山地車。繼續該動作,則是跳躍.旋轉。2、向后跳躍的技巧如圖:(1)剎前后輪;(2)身體向前傾斜;(3)腳蹬向后壓,然后做開始提升后輪的姿勢;(4)向前扭轉握把時,后輪提升得更多。向后跳躍的技巧剎前后輪,壓后輪,然后像是失去其力量似地把身體俯向把手,就可提起后輪。腳掌心(不著地部位)放在腳蹬上,同時向后邊推。后跳躍來移動后輪1).同于后跳躍,體重放在前輪上。2).移動著的腳蹬

28、放在前面時,較容易移動。3).把后方的腳蹬,向移動方向踢的要領來推。3、前后同時跳躍的技巧 (1)彎曲肘及膝蓋,降低重心;(2)一口氣起身,兩輪離地;(3)以腳蹬向后推壓的要領拉上來。握把扭向前方(身體下沉,像吸收沖擊力般著地)。、以跳躍姿勢向前飛 (1)身體稍微向前沉下;(2)以前后同時跳躍的要領,提升車體(飛向斜前方),握把扭向前;(3)即刻盡量向前推車體(起身向前推時,把扭了的手脖子盡量回復原狀是關鍵);(4)一口氣向前推。5、以跳躍姿勢向后飛 (1)彎曲膝蓋及肘,降低重心;(2)向斜后方一口氣起身;(3)把車體向后壓下;(4)以膝蓋及肘來吸收沖擊力,著地。6、以跳躍姿勢橫方向飛7、提升

29、前輪跳躍 (1)從舉高前輪開始做起(或者輕舉起后輪,利用反作力提起前輪)。(2)剎車,上半身向后傾斜。(3)稍微彎曲膝蓋及肘,降低重心。(4)一口氣起身,跳。 如圖,把前輪放到高處,然后移動身體跳。(1)開始時把負荷加在前輪上讓它穩定。(2)逐漸把重心向后移,前輪離開。剎前后輪較為穩定。重復練習。假若升得太高,放開前剎,否則會向前摔倒。 (1)以站立姿勢助走;(2)腰要下沉;(3)慢慢剎前輪伸直身體(前剎不可以立刻用力剎,否則會向前摔倒);(4)為了防止手臂彎曲,用力支撐身體; (5)鞍座要迅速滑過股間;(6)再推壓把手,后輪會舉得更高(二十)JACKKNIFE TURN 舉高后輪.旋轉技巧該

30、花式動作在比賽中很少用到,但是通過練習能夠提高平衡技巧。該動作只不過是在JACKNIFE的基礎上加了旋轉技巧,但是兩者要領是有些不同的。技巧助走與動作1).曲柄與地面平行。2).開始練習時速度可以慢些,習慣以后適當加快速度。3).旋轉方向的腳移到后面。剎車1).把手轉向旋轉方向,同時剎前輪。開始旋轉1).以把手為中心像是扭腰般的要領,用后輪踢地面。后輪不要舉得過高。2).此時重心盡量放在把手上。3).勾上去般的要領壓腳蹬。扭轉腰來完全旋轉1).維持提升后輪的同時扭轉腰,盡可能把后輪向后飛。2).不要彎曲手臂,身體向前傾斜。3).最后扭轉腰,把手轉向逆方向。練習時從90度開始進行,逐漸增加幅度,

31、但是要注意練習得過度,有時后輪會彎曲 如圖(從右至左):(1)以站立姿勢助走,起動把手,彎曲膝蓋壓后輪;(2)剎前后輪,身體向前伸。后輪不要過高,力量轉向旋轉上;(3)體重放在把手上,用后腳壓后輪;(4)扭腰使把手轉向逆方向;(5)把手轉向逆方向;(6)180度旋轉的關鍵是腰的動作。(二十一)STAIR CASE 上下臺階的技巧臺階有各種類型,如不同高度、寬度、有助走距離的地方及沒有助走距離的地方;有連續的及無連續的;有上有下等等。山地車技巧中上下臺階是必需掌握的技巧。假若已經掌握好本文前述的移動身體及平衡要領,上下臺階的技巧并不困難。本文內容1.上臺階 (低級臺階)2.上臺階 (中、高級臺階

32、)3.下臺階1.上臺階(低級臺階)的技巧*稍微加向上的力量就很容易越過較低的臺階。關鍵是掌握好上臺階時的踏蹬的要領。單純提高前輪來上臺階是容易失敗的。*練習時最好從20cm高的臺階開始進行。方法1).稍微離開臺階,直角對著臺階。2).齒輪比要輕。3).助走要慢(inner/inner)。4).腳蹬碰到臺階時放出最大的能量,因此所用的腳應該習慣使力的腳。5).與踏蹬的同時,上身稍微往后。這樣前負荷會變輕,輪胎容易爬上臺階。6).后輪碰到臺階的瞬間,上半身向前伸同時踏蹬。假若已經能掌握好慢慢上臺階的要領,試一試下述動作。在上臺階前舉起前輪,并把它放在臺階上。齒輪比最好是inner/inner。習慣

33、該動作后,逐漸提高速度。如圖:(1)以減速靠近階梯。腳蹬的位置在上方,上半身向前移動;(2)碰到臺階的瞬間踏蹬,上半身向后;(3)腳蹬的位置為了下一步的踏蹬而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4)后輪碰到臺階的瞬間,起身并踏蹬。2.上臺階(中、高等級臺階)的技巧在山地車攀爬競技中被稱為steer case的上臺階競技,與低臺階的場合不同,不能只靠踏蹬上臺階。不單是不能上臺階,齒輪將會碰到臺階的邊緣而彎曲。該項目的練習應注重前輪的放置方法,體重的移動,二次踏蹬。開始練習時從30cm高度較好。如圖:(1)上半身下沉,準備舉高車輪;(2)起上半身,用力踏蹬;(3)前輪向臺階的同時身體也向著臺階;(4)把前輪放在臺階的瞬間身體下沉壓車子。此時剎前輪(一瞬間);(5)向前跳躍的要領身體向上伸,把車拉上去。向后踏蹬時,后輪跟上來;(6)把拉上來的車子向前推。技巧1).齒輪應采用較容易把前輪舉起的齒輪比,雖然有個人差異,center/inner;或者inner/inner較適合。2).助走(走路般的慢速度)。3).以直角進入臺階。4).以舉起前輪的要領推高前輪。5).放在離臺階邊緣56cm處。重復練習以上的動作。6).把前輪放置在臺階的同時,下沉上半身把體重加在前/后輪上。7).此時腳蹬的位置,應該是再次回復到舉起前輪時的位置上。(想把踏蹬的腳回復到原狀,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