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_第1頁
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_第2頁
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_第3頁
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_第4頁
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小談元曲的起源與發展 詩、詞、曲,原本同宗,而且一開始都是能夠伴隨音樂歌唱的,后來文字才慢慢獨立。詞又被稱為詩余,曲也是從詞發展而來。 元曲在宋末元初之際首先出現在我國北方,隨后傳至全國。 元曲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受到當時元、金等少數民族的影響。語言、音樂的融合。使得原來的宋詞不能很好的適合新的音律和語言。 尤其是在宋末元初之際的一些曲,往往詞的特點很明顯,比如元好問這首驟雨打新荷。 雙調驟雨打新荷 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蹙紅羅。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瓊珠亂灑,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

2、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這首曲可以說完全是首詞,曲牌本來叫小圣樂,但因這首太出名,人們就用其中的名句驟雨過,瓊珠亂灑,打遍新荷,另起了個驟雨打新荷的名字。原來的名字倒被淡忘了。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雜劇。 先說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 小令,正如上面所說,從詞發展而來。 詞中也有很多寫幾首作為一組,表達一個內容的情況,曲中也有。 曲中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我不知術語叫什么,就是把兩三個曲牌連在一起寫。比如雁兒落兼得勝令(先是雁兒落然后是得勝令)、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先是罵玉郎然后是感皇恩最后是采茶歌)等。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字數,利于表達稍

3、微多一些的內容。可以看作是套數的前身。 套數的出現,給元曲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開始能夠比較詳細的描述一件事情,比如高祖還鄉這樣的故事。可看作元雜劇前身。 再說元雜劇。套數雖然能夠描述一些故事,但還是不夠。難以詳細描寫一個情節曲折、人物眾多的故事,比如像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這樣的故事。這就需要并出現了篇幅更大的元雜劇。 元雜劇隨后又演化成了后來的戲劇。與戲曲同時的還有明清的小說,這些小說的題材,包括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等,在元雜劇中都已初步成型。 再提一點的,就是從元雜劇的出現,實際上已經脫離了詩-詞-曲這樣的發展主線。甚至從套數開始,就有這樣的傾向。 詩言志,詩中是帶有強烈本我色彩的,抒發和表達的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詞和曲(小令)也一樣,雖然詩詞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客觀的描寫,比如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許。在描寫船上采蓮的女子,但本我還是存在的。我們能感覺到,本我就站在岸邊或者不遠的船上,在那里看著這一幕。這里的本我沒有站在畫面正中間,但依然在畫中。 到了元雜劇甚至某些套數中,就不一樣了,作品中的本我已然很淡,淡到消失不見了。這就和后來的戲劇、小說趨于一致,作品中看不到本我。作者的本我消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