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_第1頁
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_第2頁
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_第3頁
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_第4頁
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0061單選題(共50 題,共 100 分)1. 真菌對哪種因素抵抗力不強()A 干燥B 陽光C 紫外線D 濕熱E 磺胺參考答案:D2. 引起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細菌是()A 表皮葡萄球菌B 流感嗜血桿菌C 布氏桿菌D 綠膿桿菌E 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參考答案:E3. 酒精消毒的最適宜濃度是()A 100 B 90 C 95 D 80 E 75 參考答案:E4. 抗原的異物性是指()A 結構發生改變的自身物質B 同種異體物質C 異種物質D 胚胎期未曾與機體免疫細胞接觸過的物質E 成分與自身相異或胚胎期未曾與機體免疫細胞接觸過的物質參考答案:C5. 脊髓灰質炎病人的傳染

2、性排泄物主要是()A 糞便B 血液C 鼻咽分泌物D 尿液E 唾液參考答案:A6. 能引起人類猩紅熱的主要毒性物質()A M 蛋白B 溶血素C 鏈激酶D 透明質酸酶E 致熱外毒素(紅疹毒素)參考答案:E7. 針對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IgM 抗體水平具有診斷意義是因為()A IgM 抗體比其它抗體容易檢測出B 微生物感染常引起高水平的IgM 抗體的免疫應答C 相對高水平的IgM 抗體常常同近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關D IgM 抗體對防止相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比其它抗體更具有保護性E IgM 抗體具有更好的特異性參考答案:C8. 脊髓灰質炎病毒在體內的播散是通過()A 糞便B 血液C 細胞D 尿液E 唾液

3、參考答案:B9. 可通過垂直傳播感染胎兒的病毒是()A 流感病毒B 脊髓灰質炎病毒C 狂犬病病毒D 風疹病毒E 麻疹病毒參考答案:D10. 脾臟的功能不包括()A 成熟T、 B 細胞定居的場所B 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C 過濾淋巴液的作用D 過濾血液的作用E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質參考答案:C11. HLAII 類分子主要表達于()A T 細胞表面B APC 表面C 紅細胞表面D 肝細胞表面E 神經細胞表面參考答案:B12. 病毒潛伏感染的特點是()A 無顯性感染期B 急性感染時查不到病毒C 潛伏期體內查不到抗體D 潛伏期抗體陽性但分離不到病毒E 潛伏期可分離出病毒但抗體陰性參考答案:D13.女性患

4、陰道炎,曾因治療其他疾病長期使用過激素類藥物。微生物學檢查:泌 尿生殖道分泌物標本鏡檢可見有假菌絲的酵母型菌。引起此病的病原體是(A 無芽胞厭氧菌B 衣原體C 解脲脲原體D 白假絲酵母菌E 梅毒螺旋體參考答案:D14. 對病毒包膜描述錯誤的是()A 化學成分主要為蛋白質、脂類B 表面突起稱為殼粒C 可保護病毒D 包膜的成分均由病毒基因組編碼E 具有免疫原性參考答案:D15. TCR 的雙識別是指()A同時識別MHC類分子和MHC!類分子B 同時識別抗原分子的T 細胞表位和B 細胞表位C 同時識別抗原肽和mIg 的復合物D同時識別抗原肽和 MHO子E同時識別Ig a和Ig 3參考答案:D16.

5、病毒的復制周期為()A 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B 吸附、脫殼、穿入、生物合成、裝配釋放C 穿入、吸附、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D 吸附、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E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裝配釋放參考答案:A17. 屬于內源性感染的是()A 厭氧芽胞梭菌感染B 無芽胞厭氧菌感染C 淋病奈瑟菌感染D 霍亂弧菌感染E 傷寒沙門菌感染參考答案:B18. 屬于IV型超敏反應的疾病是()A 新生兒溶血癥B 支氣管哮喘C 血清病D 接觸性皮炎E 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參考答案:D19. 目前尚未發現與 HLA分子有關的疾病是()A 強直性脊柱炎B 頸椎病C I 型糖尿病D 類風濕性關節炎E 多發性硬

6、化癥參考答案:B20. 再次體液免疫應答產生的抗體主要是()A IgGB IgAC IgED IgME IgD參考答案:A21. 下列不與人類腫瘤密切相關的病毒是()A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巨細胞病毒D EB 病毒E 單純皰疹病參考答案:A22. 不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是()A 人乳頭瘤病毒B 單純皰疹病毒2 型C 乙型肝炎病毒D 流感病毒E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參考答案:D23. 對外毒素特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B 抗原性強C 可脫毒制備類毒素D 耐熱E 毒性強烈且有選擇性參考答案:D24. 3-6 個月的嬰兒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為缺乏()A sIgA

7、B IgGC IgMD IgDE IgE參考答案:A25. 發育成熟的T 細胞還未接受抗原刺激時稱為()A效應T細胞B初始T細胞C 調節性 T 細胞D 細胞毒T 細胞E 記憶性T 細胞參考答案:B26. 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體是()A 原體B 肺炎支原體C 解脲脲原體D 唾液支原體E 發酵支原體參考答案:C27. 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無菌的部位是()A 血液B 皮膚C 口腔D 腸道E 尿道參考答案:A28. 下列超敏反應性疾病中, 補體不參與的是()A 溶血性貧血B 重癥肌無力C 腎小球腎炎D 血清過敏性休克E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參考答案:D29. 骨髓的功能不包括()A 一切血細胞的發源地B

8、 免疫細胞的發源地C T 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D B 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E 再次免疫應答中產生抗體的場所參考答案:C30. 卡介苗是()A 經甲醛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B 加熱處理后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C 發生了抗原變異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D 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E 保持免疫原性,減毒的活的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參考答案:D31. 經過蚊叮咬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是()A 狂犬病毒B 新型隱球菌C 乙型腦炎病毒D 流行性腦膜炎球菌E 脊髓灰質炎病毒參考答案:C32. 沙眼的病原體是()A 支原體B 衣原體C 立克次體D 螺旋體E 放線菌參考答案:B33. 以下與 I

9、II 型超敏反應性疾病無關的機制是()A 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B 免疫復合物在血管壁沉積C 激活補體活化產生大量C3a、 C5aD 大量淋巴細胞局部浸潤E 大量 IC 形成參考答案:D34. 紫外線殺菌法適用于()A 牛奶B培養基C 手術室空氣D 皮膚E 注射器參考答案:C35. 能在無生命培養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是()A 立克次體B 衣原體C 支原體D 螺旋體E 細菌參考答案:C36. 可高度傳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A HBsAg、 HBcAg、 HBeAgB HBsAg、抗 HBa 抗 HBcC HBsAg、抗 HBs、HBeAgD HBsAg、抗 HBc、HBeAgE HBeAg、

10、抗 HBs、抗 HBc參考答案:D37. 下列無動力的細菌是()A 霍亂弧菌B 傷寒沙門菌C 大腸埃希菌D 痢疾志賀菌E 奇異變形桿菌參考答案:D38. HIV 的傳播途徑中不包括()A同性或異性間的性接觸B藥隱者共用污染 HIV的注射器C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觸D母嬰垂直或圍產期接觸傳播E輸入污染血液和血制品參考答案:C39. 以下微生物具有特殊的發育周期的是()A螺旋體B衣原體C立克次體D支原體E放線菌參考答案:B40. 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釋是()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乙型肝炎恢復期D無癥狀抗原攜帶者E血清有強傳染性參考答案:C41. 屬于

11、II型超敏反應的疾病是()A系統性紅斑狼瘡B溶血性貧血C過敏性鼻炎D血清病E尊麻疹參考答案:B42. 真菌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或成分是()A細胞壁B細胞核C線粒體D內質網E葉綠素參考答案:E43. 受感染后機體最早產生的抗體類型是()A IgAB IgGC IgMD IgDE IgE參考答案:C44. 內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包括()A發熱B白細胞反應C 選擇性作用于靶細胞,引起特殊癥狀D DICE 休克參考答案:C45. 生發中心中主要含有()A 初始 B 細胞B初始T細胞C 抗原刺激后的B 細胞D 抗原刺激后的T 細胞E 漿細胞參考答案:C46. 胸腺依賴性抗原的特點為()A 僅 T 細胞對其發生反應B 在胸腺中產生的C 該抗原僅存在于T 細胞上D 對此抗原不發生體液免疫反應E 只有在 T 細胞輔助下才能刺激B 細胞激活并產生抗體參考答案:E47. 具有黏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是()A 細胞膜B 莢膜C 菌毛D 鞭毛E 芽孢參考答案:C48. 白假絲酵母菌常引起()A 皮膚癬病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