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指數習題課答案_第1頁
統計指數習題課答案_第2頁
統計指數習題課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堂練習答案:1.根據題目所給資料計算有關數據,列入下表:(1)見上表中個體價格指數、個體銷量指數。(2)由上表數據可計算:銷售額指數上式說明銷售額增長了3.24%,銷售額增加值為p1q1-p0q0=1400000-1356000=44000(元)。銷售量指數計算表明銷量上升了0.44%,導致銷售額增加了p0q1-p0q0=1362000-1356000=6000(元)。銷售價格指數計算表明商品價格漲了2.79%,導致銷售額增加了p1q1-p0q1=1400000-1362000=38000(元)從相對數分析,由于銷售量上升了0.44%,銷售價格增漲了2.79%,導致銷售額增漲了3.24%。從

2、絕對數分析,銷售量上升導致銷售額增加6000元,銷售價格上升導致銷售額增加了38000元;使總銷售額增加了6000+38000=44000元。2.按題目所給資料計算有關數據如下:(1)產量總指數說明產量上升了20%,導致產值增加了p0q1-p0q0=2592000-2160000=432000(元)(2)由于報告期三種產品產值比基期增加536000元,所以報告期產值為:p1q1=p0q0+536000=2160000+536000=2696000(元)那么三種產品出廠價格總指數為說明出廠價格增漲了4.01%,導致產值增加了p1q1-p0q1=2696000-2592000=104000(元)(

3、3)產值總指數為產值增漲了24.81%,這是由于產量增漲20%,導致產值增加432000元;出廠價格上升4.01%,導致產值增加104000元,使得產值總共增加了432000+104000=536000元。3.根據題目所給資料,計算有關資料如下:由表中數據,可計算三種產品產量總指數為:即三種產品產量增漲了14.5%,引起產值增加了Kqp0q0-p0q0=1145-1000=145(萬元)。4.計算有關資料如下:(1)由表中數據,計算出單位成本指數為:即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成本降低了4.21%,由此節約成本為1300-1357.14= -57.14萬元。(2)產量總指數為:即產量上升了8.57%,

4、引起生產費用增加了1357.14-1250=107.14萬元。(3)生產費用總指數為:說明第二季度生產費用比第一季度上升了4%,生產費用增加了1300-1250=50萬元。這是由于產量提高8.57%,使生產費用增加107.14萬元,成本降低4.21%,使生產費用減少57.14萬元共同影響的結果。5.按照指數體系中相關指數的關系計算如下:(1)由 糧食總產量=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可得如下結果:單位面積產量指數=糧食產量指數/播種面積指數=112%/109%=102.75%即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了2.75%。(2)銷售額=銷售量×銷售價格,因此銷售量指數=銷售額指數/銷售價格指

5、數=110%/95%=115.79%即銷售量應增加15.79%。 (3)生產費用=產量×單位產品成本,所以產品成本指數=生產費用指數/產量指數=112.9%/113.6%=99.38%即2006年成本比2005年下降了0.62%。 (4)工資總額=職工人數×平均工資水平,因此工資總額指數=職工人數指數×工資水平指數=102%×103.2%=105.26%該廠工資總額增長了5.26%。6.由題意知,零售物價指數為:(1)由所給數據知商品銷售量指數為:所以,零售額指數=商品銷量指數×零售物價指數=106.9%×130%=138.97%,即零售額將增加38.97%。(2)若報告期居民用于購買商品的支出不變,則有p1q1=p0q0。即居民消費額額指數=100%。從而有居民消費額指數=100%=購買量指數×零售物價指數所以,商品購買量指數=100%/零售物價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