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 學 目 標一年級下冊第20課咕咚教學設計一、日積月累(一)重點字詞:1 .應會讀字:咕咚熟掉嚇鹿逃命象野攔領2 .趣味識字:猜謎語:一頁白紙令主帥。(領)常規識字:加一加:咕咚嚇野攔領做動作:逃掉偏旁歸類:咕咚嚇組詞:熟鹿象命3 .易讀錯字:翹舌音:熟4 .應會寫字:嚇跟羊都怕家象(1)寫正確:跟怕象(2)寫美觀:指導書寫的字:嚇 跟羊都怕家象指導要點:“嚇”的口字旁寫在左半格,右邊的“下”的一橫要與口字旁的頭 部齊平。“跟”左邊足字旁的最后一筆變成提,右邊上面沒有點“羊”最后一筆豎不露頭“都”是左右結構書寫時應左邊寬右邊窄。“怕”左邊是豎心旁筆順是點、點、豎。、“家、象”書寫時下面撇之間

2、的距離要勻稱。5 .需要重點積累的詞語:咕咚 熟了可怕 跟著 熱鬧 逃命 攔住領著(二)重點讀背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二、理解運用(一)了解詞意1 .需要重點了解的詞語:咕咚可怕2 .了解詞意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課件演示法(二)重點問題:1動物們為什么跟著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3 .學生課前預習中質疑提出的問題。三、情感體驗:教育學生“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或去看看,教 學 重 難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重點:引導學生準確識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足字旁”和“豎心旁” 2個新偏旁。難點: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點要問為什么,弄清事

3、實真相教 一、教師課件一 年級下冊第20 課咕咚 預習提綱一、字詞初讀1 .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自我評價:同桌互評:小組評價:2 .生字:觀察課本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樣寫正確,寫美觀。自己試 著寫一寫。說一說你觀察到下列字容易出錯的地方。嚇跟豕象以日組詞3 .我的記字辦法多。(先加拼音,后想識字方法,再口頭組詞)咕咚 熟 掉嚇鹿 逃(8命 象野(11)攔領加一加: 做動作:偏旁歸類:猜字謎: 組詞:其他辦法:4 .典型多音字(寫出一兩個,注音組詞。)5 .在文中用橫線劃出下面類型的詞語:表小動作的: 表小動物名的: 表示聲音的:二、文本細讀1 .讀課文,說說動物們為什么跟著

4、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畫出 相關句子。2 .試著和小組內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3 .質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三、拓展延伸1 .仿寫句子。兔子一邊跑,一邊叫。我一邊(),一邊()。()一邊(),一邊()。2 .試著把2自然段背誦下來。1課時3 .課文中有許多小動物,你最喜歡誰?先說說喜歡的原因,再給它畫張 像吧!教學 內容指導預習、精講點撥欄目 設計預習提綱點撥指導導入小朋友,你們聽過,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聲音嗎 (板書課題:20咕咚)“咕咚”是一種聲音,今天我們學 習的課文就是由這個聲音引起的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 事。初 讀 課 文識 字1 .朗讀課文,達到止確流 利,不添字/、漏字

5、。自我評價:同桌互評:小組評價:2 .我的記字辦法多。(先 加拼音,后想識字方法,1.初讀課文。(1)教師范讀課文或音頻播放。(學生聽準字音、停 頓、勾回補充常規預習提綱中的內容。)(2)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3)小組內分工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其余 同學進行評價(可從是否通順,后龍添字漏字現象,平翹 舌是否準確,句子的停頓,句子的語氣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和易讀錯的字詞。(注教學 時間預習 展示 環節再口頭組詞)咕咚熟掉嚇鹿逃8命象野(11)攔領加一 加:做動作:偏旁歸類:猜字謎:組 詞 :其他辦法:3 .典型多音字(寫出一兩個,注音組詞。)4 .在文中

6、用橫線劃出下面類型的詞語:表小動作的:表小動物名稱的:表示聲音的:意糾正翹舌音及易讀錯的字:熟,拔,野,)2 .指導識字。(1)學生展示a.小組內展示,補充完善預習提綱中的相關題目(組長負責分工,完善自己小組的內容。)b.班內以小組為單位上臺進行展示,其余小組可進行補充。(可從是否正確,是否畫全兩方面來評價。)(2)教師精講點撥a.出示本課生詞:表示動作:拔腿 逃跑 掉頭 攔住領著表示動物名稱:兔子 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野牛表示聲音:咕咚b.多種形式練讀。(自由讀,同桌互讀,小組內讀)c.練一練:比比誰的反應快。電腦出示詞語,學生看看誰讀的最快。d.齊讀詞語,每個兩遍。e.指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

7、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 話。3 .交流識字方法。(1)電腦出示生字條里的生字。小組內互讀,評價。咕咚熟掉嚇鹿逃命象野攔領(2)班內選小組進行展示(其他組進行評價是否讀準 確。)(3)學生試著說識記方法(先小組內進行展示,再班 內進行展示,其他學生可以補充不同的識字方法)趣味識字(字理識字):a加一加:咕 咚嚇野攔領如:我用(加一加) 的方法認識了(咕),口加古就是咕,請大家組詞。(咕咚) 此時,其他學生可進行補充,咕還能用換一換的方法認識, “姑姑”的“姑”女字旁換成口字旁。猜字謎:一頁白紙令主帥。(領)b.做動作:逃掉如:我用(做動作)的方法認識了:逃 掉。請大家為我組詞。(逃走,掉頭)c.

8、偏旁歸類:咕 咚嚇如:我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認識了:咕 咚嚇 請大家為我組詞。(咕咚嚇人)d.我用(組詞)的方法認識了:熟鹿象命請大家跟我組詞(熟了 小鹿大象救命)我還認識了新偏旁:跟(足字旁)怕(豎心旁)學生可問:你還有沒有認識的相同偏旁的字, 請大家說一說吧!(4)易讀錯字:熟,拔,野,嚇(5)多音字:嚇(xi &)嚇人嚇(he)恐嚇(6)鞏固檢測:打亂順序搶讀生字。(7)生字組詞。朗 讀 理 解積 累 運 用1 .讀課文,說說動物們 為什么跟著兔一起跑, 野牛是怎么做的。畫出相 關句子。(1)最先聽到“咕咚” 聲的是誰?(板書:白 兔)(示圖1)聽到聲音, 小兔什么樣兒?(一)圖

9、文對照讀課文,思考:小動物們為什么跟著兔 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參考預習提綱進行匯報展 示你畫出的句子。)(二)學習第2自然段1 .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板書:白兔)(示圖 1)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2 .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自己讀一 讀。3 .什么叫“拔腿就跑” ?(板書:跑)看出了什么?小兔 為什么害怕?在小白兔心里,咕咚是怎樣的東西?這樣的 經歷你也有過嗎?4 .說一說:,我嚇得拔腿就跑。,我急得拔腿 就跑。 ,我緊張得拔腿就跑。5 .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板書:喊)誰來喊一喊?仿寫句子。根據預'習提綱學生進行投影展不。教師 及學生進行評價。兔尸

10、邊跑,一邊叫。我邊(),一邊()。6 .指導朗讀:他嚇得拔腿就跑 ,咕咚來了!” (讀出 兔子當時十分恐懼的語氣,拔腿就跑要讀得快,小兔害怕(2)野牛為什么沒有 跑?他是怎樣做的?結 果怎樣?2 .試著和小組內同學分 角色朗讀課文。3 .質疑,你肩哪些不明白 的地方?得連想也來不及想。)7 .誰能比他讀得更好?指名讀。8 .男生讀,女生讀(三)學習第五自然段。1 .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 樣?生答:因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 所以它沒有跑。2 .野牛攔住大象和其他動物,追問誰看見“咕咚” 了。結果誰都沒看見“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說它聽見 的,“咕咚”在那邊的湖里

11、。3 .指導看插圖(三),并說說圖意。舉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著冷靜地攔住大家,追問誰 看見“咕咚” 了。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伙兒后是怎樣問的?(教師指導學生用“先問 ,再問、,最后問”的句式回答。)(四)小組創意朗讀(1)學生分小組試講故事。(2)小組推選代表上講臺講故事。(3)表演故事。以八個同學為一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種 動物的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課堂 小結我們同學們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 什么,棄清事實真相)指導 書寫生字:觀察課本田字格中 的生字,想想怎樣寫正 確,寫美觀。自己試著寫 一寫。說一說你觀察到下1 .出示本課生字“嚇 跟羊都怕家象”2 .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并讓學生結合預習提綱進行展示匯報重點指導:“跟”左邊足字旁的最后一筆變成提,右邊上面列字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點。;“怕”左邊是豎心旁筆順是點、點、豎。 “家、 象”書寫時卜回撇之間的距離要勻稱。3.學生書寫,教師及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