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1頁
蘋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2頁
蘋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3頁
蘋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蘋果銹病的發生與防治        摘要介紹蘋果銹病的癥狀、病原特性,分析該病的發生和發病原因,進一步明確影響其流行的氣候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出綜合防治措施,以為該病的防治提供。 關鍵詞蘋果銹病;發生;綜合防治 蘋果銹病又叫赤星病、羊胡子病、羊毛疔、蘋檜銹病,是由擔子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屬轉主寄生菌,基轉主寄主為檜柏、歐洲刺柏、高塔柏、龍柏、翠柏等松柏科的林木1。該病既可危害蘋果,又可危害沙果、山定子、海棠、梨等果樹。病重時可造成落葉,削弱樹勢,影響果品產量和品質。2010年,蘋果銹病在膠東地區大面積發生,且有加速

2、蔓延的趨勢。發病特點是病情重、傳播快、面積大。通過對蘋果銹病的癥狀、病原特性進行田間調查,分析該病暴發的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 1危害癥狀 蘋果銹病主要危害蘋果、梨、沙果、山定子、海棠等果樹的幼葉、葉柄、新梢和幼果等綠色幼嫩組織。 1.1幼果受害 幼果染病,多在萼洼附近產生圓形橙黃色斑點后著生黑色的小點,病部稍凹陷,直徑1 cm左右,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病斑變為黑褐色,產生灰黃色細管狀的銹孢子器(毛狀物),病果生長緩慢或停滯,多呈畸形并早落。 1.2葉片受害 葉片正面病斑開始為桔紅色12 mm的小圓點,隨著病斑的擴大,中間顏色變深(橙黃色),外圍顏色變淡(淡黃色),最外面形成黃綠色暈圈,并在

3、中間長出黃色小點(性孢子器),分泌蜜露(黃色黏液即性孢子),隨后變為黑色小點。病斑擴大到1 cm左右,病部葉肉肥厚變硬,正面稍凹陷,葉背面隆起并長出叢生的黃褐色毛狀物(銹孢子器)。不久,銹孢子器頂端破裂,散出黃色粉末(銹孢子)。最后,病斑變黑干枯,毛狀物脫落。 1.3新梢、果梗、葉柄受害 病斑多為紡錘形,橙黃色,初期病斑上刻生橙黃色后變黑色小點,后期病部凹陷龜裂,易從病部折斷。 1.4檜柏受害 蘋果銹病的銹孢子78月隨風傳播侵染檜柏小枝形成直徑35 mm的球形癭瘤。來年春季癭瘤出現深褐色舌狀孢子角。 2發生規律 蘋果銹病病原為山田膠銹菌或稱蘋果東方膠銹(Gymno-sporangium mad

4、ai Miyabe),屬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目真菌,是一種轉主寄生菌2。病菌需要在2類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產生4種類型孢子,在蘋果樹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在檜柏等柏科植物上產生冬孢子和擔孢子。蘋果葉片正面產生性孢子器、性孢子。性孢子無色,單胞,紡錘形。葉背面產生銹孢子器、銹孢子。銹孢子球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單胞,膜厚,有瘤狀突起。冬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是1528 ,萌發時需要有水膜。 78月蘋果銹病的銹孢子成熟后隨風傳播到檜柏上,病菌以菌絲體在檜柏枝條上的菌癭中越冬,翌春菌癭產出冬孢子,冬孢子成熟后,遇水(主要是降雨)膨脹,萌發后形成擔孢子,隨風傳播(有效傳播距離為1.55.0 km),散

5、落在蘋果幼葉、新梢、幼果上,遇雨水萌發成芽管,從氣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侵染后,葉面先形成桔紅色小點后變為橙黃色病斑,病斑表面長出性孢子器和性孢子,在葉背面形成銹孢子器和銹孢子。 病菌侵入蘋果幼嫩組織的潛育期長短與氣溫和葉齡有密切關系,一般為1318 d。溫度越高,葉齡越小,潛育期越短,展葉后25 d以上的葉片一般不受感染。擔孢子每年侵染1次,無再侵染。 3發病條件 3.1寄主條件 蘋果銹病屬轉主寄生病菌,必須在轉主寄主上才能完成病害的循環,若蘋果園周圍沒有轉主寄主,則銹病不能發生。換言之只有蘋果等水果類和檜柏類林木同時存在的地方蘋果銹病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才能造成危害,所以蘋果園周圍檜柏類林

6、木的有無是決定果園能否發生該病的先決條件3。因此,如果檜柏、歐洲刺柏、高塔柏、龍柏、翠柏等松柏科林木與蘋果園近距離種植,則蘋果銹病就可能發生或大發生。蘋果銹病發生的輕重與蘋果園周圍5 km范圍內的檜柏等轉寄主數量關系密切。檜柏類林木種植面積越大,侵染源越多,銹病發生危害越嚴重;在擔孢子傳播的有效距離內,轉主寄主與蘋果園距離越近,蘋果園銹病發生越重。在有檜柏等越冬寄主存在的情況下,轉主寄主上的越冬菌原數量多,有充足的侵染來源,病害發生就重;若越冬病菌數量少,則病害發生就輕。這也是膠東地區由西向東發病逐漸嚴重的主要原因。 3.2氣候條件 蘋果銹病流行與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氣溫、降雨、風力是決定病害

7、流行的3個主要條件,春季多雨、多風和溫度適宜情況下,果園周圍栽種檜柏極易造成銹病大流行。春雨多,氣溫低,病害輕,春旱則發病輕4。而春雨多,氣溫合適,發病就重,每年發病的遲早和輕重決定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的雨期早晚和有無。風力決定孢子傳播的有效距離,檜柏類林木位置、發病季節的風向則與侵染的范圍有關。在蘋果展葉后,如天氣陰雨連綿,連續降雨,有利于病菌擴散、傳播和侵染;相反,這段時間天氣干旱,雨水稀少,則不利于銹病傳播和侵染,銹病的發生就相對較輕或很少發生。5月降雨超過50 mm,在有越冬菌源的情況下極易暴發蘋果銹病。 4發生原因 2010年,膠東地區蘋果銹病發生普遍,重度發生達33%以上,輕度發

8、生6%8%左右,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 4.1轉主寄主增多 由于近些年來公路兩側檜柏類林木的栽植數量增多,加之造林和綠化面積逐年擴大,在不少地域和路段都栽有檜柏等林木,給蘋果銹病病原菌在檜柏上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環境,這是2010年蘋果銹病發生嚴重的內在原因。 1         4.2氣候條件助推 多雨多風、溫度適宜是2010年蘋果銹病發生嚴重的外部條件。蘋果銹病的發生與5月降雨量呈正相關,不論是土壤濕度還是空氣濕度都有利于蘋果銹病的擴散蔓延。今年,雖然物候期推遲近15 d,但在蘋果芽萌發、幼葉初展到幼果

9、期,招遠市有多次降雨過程,分別為4月21、26、27日降雨7.0、4.5、8.5 mm,5月16、17、20、22日降雨15.0、18.0、18.5、2.0 mm,5月降雨量達到53.5 mm,多次降雨伴有大風,5月雨后溫度1827 ,造成大范圍發生蘋果銹病。5月30日降雨后,6月1日發生蘋果銹病,6月3日泛濫發生。 4.3防治技術缺失 多年來蘋果銹病因發生程度輕、面積小,未給果農造成損失,以致有許多果農不重視甚至不認識蘋果銹病,一旦大面積發生,導致用藥不當,防效差。蘋果銹病藥劑防治的2個關鍵時期是蘋果萌芽前和開花前,果農有的不噴干枝藥,特別是近幾年幾乎不噴石硫合劑,有的不噴花前藥,有的把干枝

10、藥和花前藥合為1遍噴布,錯過了防治的最佳時期。 5綜合防治措施 由于蘋果銹病病菌具有轉主寄生和循環中無再侵染的特點,必須在轉主寄主上才能完成病害的循環,因此通過消滅轉主寄主、控制轉主寄主上的病原菌和及時噴藥保護防治就能有效地防止蘋果銹病的泛濫發生5。 5.1盡可能鏟除或減少轉主寄主 如果蘋果園周圍沒有轉主寄主,銹病就不能發生。因此,蘋果園附近5 km以內不應栽植檜柏、龍柏和翠檜等蘋果銹病的轉主寄主,應砍除少量已栽植的檜柏等植物,以切斷其侵染循環。新建蘋果園選址應遠離檜柏類樹多的風景區、育林區。 5.2控制冬孢子萌發和銹孢子侵染 不宜砍除檜柏類樹時,應于冬季檢查菌癭、“膠花”是否出現,及時剪除,

11、集中銷毀。早春下雨前在檜柏等樹上噴12次34°Bé石硫合劑,控制冬孢子萌發。其次,蘋果發芽前(3月上旬)在蘋果樹上噴施5°Bé石硫合劑l2次,以滅除轉主寄主傳播的冬孢子。花露紅期應噴布1遍唑類殺菌劑。 5.3合理選用藥劑早防治 蘋果樹發芽后至幼果期,在蘋果樹的嫩葉、新梢或幼果上發現蘋果銹病病斑時,應立即噴施唑類殺菌劑12次,防止病原菌傳播蔓延。供選擇的藥劑有: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43%戊唑醇水乳劑或懸浮劑4 0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2 500倍液、12.5%腈菌唑水乳劑2 000倍液,其中較安全的是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噴藥后2 d病斑不再擴展,邊緣顏色開始變淺逐漸變為黃綠色,15 d后病斑向葉正面形成厚硬的瘤狀突起,突起黃褐色,邊緣黃綠色,最后突起變黑褐色。 5.4做好蘋果銹病的病情預測預報 從冬季開始,密切監測蘋果銹病病原菌在檜柏等寄主上的越冬情況和早春的發病情況,結合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及時準確地發布病情預報,指導果農開展防治。 6 1 盧凱潔,趙多長,伏松平.蘋果銹病嚴重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果樹,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