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存中的玻璃化轉變_第1頁
食品保存中的玻璃化轉變_第2頁
食品保存中的玻璃化轉變_第3頁
食品保存中的玻璃化轉變_第4頁
食品保存中的玻璃化轉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品和食品材料的玻璃化轉變在各種含水量食品中,玻璃態、玻璃化轉變溫度、以及玻璃化轉變溫度與貯藏溫度的差值,同食品加工和貯存穩定性密切相關。水是一種增塑劑,對玻璃化轉變溫度影響很大,食品含水量越高,玻璃化轉變溫度越低,玻璃化的實現也越困難。一晶態和非晶態 當溫度降低時,液態轉變成固態。固態有兩種不同的狀態晶態和非晶態。晶態和非晶態在宏觀上都呈現固態特征,具有確定的體積和形狀。但在微觀結構上存在差別。兩者的本質不同在于微觀粒子分子、原子或離子的排列不同。凡是物質中的微觀粒子(分子、原子或離子)呈有序排列為晶態。如果物質中的微觀粒子呈不規則排列,只具有“近程有序”、不具有晶態的“遠程有序”的結構特征

2、。它是一種非晶態的無定形結構(non-crystalline or amorphous)。融化物質在冷卻過程中不發生結晶的無機物質稱為玻璃(glass),后來擴大為將其它非晶態均稱為玻璃態(glassy),玻璃態也可看作是一種過冷的液體。X-ray衍射結果表明,玻璃態物質與液態曲線很相似,二者同屬“近程有序,遠程無序”的結構。只不過玻璃態比液態“近程有序”程度更高而已。二玻璃化過程和結晶過程1 .結晶過程結晶過程是在某一確定溫度Tm(稱為凝固溫度或熔融溫度)下進行的,結晶過程中放出相變熱,相變前后體積V,熵S都發生非連續變化,體積V(T)在結晶時突然收縮。一般冷卻速率比較低的時候產生結晶。所以

3、結晶相變又稱為一級相變。2 .玻璃化過程當熔化物質在冷卻時經過凝固點并不發生相變(即不產生結晶),液態一直可以保持到很低的溫度Tg,到達Tg,液態轉變為玻璃態。在玻璃化過程中,物質不放出熱。此時體積V(T)變化的斜率變小,這意味著體積不會發生突然收縮,而是產生連續變化。如果冷卻速率非常高,冷卻過程中不會產生結晶而是形成玻璃態。因此液態冷卻時形成晶態還是玻璃態,主要取決于動力學因素,即冷卻速率大小,當冷卻速率足夠快,溫度足夠低,幾乎所有材料都能從液態過冷轉變為玻璃態。當冷卻速率大于結晶的成核速率和晶體長大速率,那么液態過冷固化成玻璃態。因此玻璃化轉變溫度Tg不是取決于熱力學因素,而是取決于動力學

4、因素。從兩個方面可以證實:1. 非晶態固體(玻璃態)的形成取決于冷卻速率。2. 玻璃化轉變溫度高低隨冷卻速率的變化而變化,冷卻速率越高,其玻璃化轉變溫度越高,反之則較低。所以液體在冷卻過程中,最終固化形成晶態還是玻璃態,是兩種速率過程即結晶的成核速率和晶體的長大速率同冷卻速率(溫度下降速率)相互競爭的結果。當發生玻璃化轉變時,熱容Cp和體積V隨溫度變化的曲線的斜率發生變化,三種典型的高聚物的Tg與TM如圖3、4和5所示。3.玻璃態粘度玻璃態可以看作為凝固了的過冷液體,它的粘度很大,h>10121014Pa·s。從圖7中看到,橫坐標是相對溫度,即融化溫度與實際溫度之比Tm/T,縱

5、坐標是logh。一般將h>1014 Pa·s作為玻璃態的一個判斷標志。而對應h=1014Pa·s的溫度稱為玻璃化轉變溫度Tg(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簡稱為玻化溫度。當TTg時,稱為玻璃態區。由于玻璃態區粘度極大,因此分子運動速率非常低(幾乎為0),分子不可能進行有規則排列形成晶體。三最大冷凍濃縮溶液的玻璃化轉變溫度1玻璃化轉變溫度定義當食品中水分含量20%時,其玻璃化轉變溫度0,一般用Tg表示。當食品中水分含量20%時,由于冷卻速率(降溫速率)不可能達到很高,因此不能實現完全玻璃化。此時玻璃化轉變溫度指最大冷凍濃縮溶液發生玻璃化轉

6、變時的溫度,定義為Tg。由于玻璃態固體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動力學因素,即冷卻速率的大小。因此只要冷卻速率足夠快,且達到足夠低的溫度。幾乎所有材料都能從液體過冷到玻璃態的固體。“足夠低”是指在冷卻過程中,迅速通過Tg<T<Tm這個區域而不發生結晶,這種玻璃化為完全的玻璃化。完全玻璃態是指整個樣品都形成了玻璃態,這是食品材料和食品低溫玻璃態保存的最理想的狀態。因為此時細胞內外完全避免了結晶。但在不同的冷卻條件下(即不同的冷卻速率)、不同的初始濃度下,可達到兩種不同的玻璃態,一種是完全的玻璃態,一種是部分結晶的玻璃態。溶液濃度對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影響較大,如圖8所示:溶液濃度為0時(即純水),

7、Tg= -135,隨溶液濃度增大,Tg也隨之提高。當初始濃度為F的溶液(F點),從室溫開始冷卻時,隨溫度的下降,溶液過冷達到P點后開始析出冰晶,由于結晶放熱,使溶液局部溫度升高,由于冰晶不斷析出,剩下溶液的濃度不斷提高,因此冰點不斷下降,這樣,溶液就沿著平衡的熔融曲線(凝固曲線)不斷析出冰晶,而冰晶周圍剩余的未凍結溶液的濃度隨溫度下降而不斷升高。當溫度一直下降到熔融線與玻璃化轉變曲線的交點時,溶液中剩余的水分將不再結晶(稱不可結冰的水),此時的溶液達到最大冷凍濃縮狀態(maxmally frozen-concentrated state)。這種狀態下,溶液濃度較高,它們以非晶態基質(matri

8、x)的形式包圍在冰晶周圍,不需要很大的冷卻速率即可使最大凍結濃縮溶液實現玻璃化,最終形成鑲嵌著冰晶的玻璃態,這是一種具有部分冰晶的玻璃態,這個過程稱為部分玻璃化過程。Tg稱為最大凍結濃縮溶液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也可稱為部分玻璃化轉變溫度,相應的溶液濃度為Cg, Tg和Cg這兩個參數在食品研究中被廣泛地應用,成為當今人們研究的熱點。因此玻璃化轉變主要取決于冷卻速率和溶液濃度,最終可得到兩種不同的玻璃化結果,一種是形成部分結晶的玻璃態,另一種是形成完全的玻璃態。實現完全玻璃化轉變有兩條途徑,一是采用快速冷卻方法,另一是在低濃度下實現玻璃化。在高聚物科學中,一般小于玻璃化轉變溫度時所處的狀態稱為玻璃態

9、,大于玻璃化轉變溫度時所處的狀態稱為橡膠態,如圖9所示:2玻璃態與橡膠態的區別從客觀上講,玻璃態與橡膠態存在顯著的差別:a玻璃態的粘度1012 Pa·s橡膠態的粘度:103 Pa·s粘度的差別在于聚合物鏈運動的差別引起。b玻璃態的自由體積很小,而橡膠態的自由體積較大。所謂自由體積是指分子已占體積外的體積。由于橡膠態的自由體積大大增加,使較大的分子也能發生移動,分子擴散速率隨之增大,反應速率非常快。而在玻璃態中,受擴散控制的反應速率十分緩慢,幾乎為0。3WLF方程和Arrhenuis方程玻璃態和橡膠態的反應速率可用定量的形式描述,即采用WLF方程和Arrhenuis方程進行定

10、量描述。Arrhenuis方程:h=h0exp(-Ea/RT)h:粘度h0:溫度為T0時的h值Ea:活化能R:理想氣體常數T:絕對溫度適用于玻璃態及Tg+100溫度范圍內。WLF方程:lg(h/rT)/(hg/rgTg)= -C1(T-Tg)/C2+(T-Tg)r:密度rg,hg:分別為Tg時的密度和粘度C1,C2:物質常數C1=17.44 C2=51.6適用于橡膠態。在玻璃態下冰晶的生長速率為1mm/103年,在橡膠態,冰晶的生長速率為1mm/3.6天。因此當溶液處于比玻璃化轉變溫度高21的橡膠態時,反應速率為玻璃態的105倍,因此在橡膠態冰晶生長的速率是很大的,極易造成食品質量的下降。圖1

11、0說明了WLF方程和Arrhenuis方程所描述反應速度差異。如果將食品保存在玻璃態下,避免了結晶產生,使得食品在較長的貯藏時間內處于穩定狀態。例如細胞的低溫保存,可使細胞存活率提高。隨溫度下降,細胞外不斷析出冰晶,細胞外溶液濃度增大,細胞內的水分不斷滲透到細胞外并繼續析出冰晶,這樣致使細胞外剩余溶液及細胞內溶液濃度不斷提高。直至達到Tg,避免產生冰晶,到達玻璃態后,細胞外冰晶不足以擠傷細胞,而玻璃態又抑制了擴散速率,使細胞存活率大大提高。四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測定方法由于在玻璃化轉變過程中會發生熱、力、電性質的變化,因此測定玻璃化轉變的方法很多,如DSC(Differential Scannin

12、g Calorimetry)曲線反映玻璃化轉變過程中熱容(Cp)變化,DMA(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反映樣品在玻璃化轉變過程中的流變性質變化,TDEA(Thermal Dielectrical Analysis)反映了樣品在玻璃化轉變過程中介電性質的變化。1DSC方法DSC是最為常用的測定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方法。但DSC測量時存在缺陷,由于玻璃化轉變時吸熱強度低,因而DSC曲線上發生玻璃化轉變的臺階小。判斷玻璃化轉變的一個標準是看Cp是否發生突變,例如圖11中,在A種情況下,DSC曲線回到了基線。這說明不是玻璃化轉變,在B種情況下,DSC曲線不再與基線相交,這是

13、發生了玻璃化轉變的一個特征。2Tg的確定方法玻璃化轉變一般是在一個溫度區域,而不是一確定的溫度。所以玻璃化轉變溫度Tg的確定,目前尚無統一的方法,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觀點。1995年,Roos總結了三種根據DSC加熱曲線判定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方法。如圖12所示,整個玻璃化過程發生在-46-35范圍內。第一種方法是取始點溫度為玻璃化轉變溫度Tg0,第二種方法是取中點溫度Tgm為玻璃化轉變溫度,第三種方法是取終點溫度Tgc為玻璃化轉變溫度,實際上習慣取Tg0或Tgm。3退火處理對Tg的影響DSC加熱曲線的玻璃化轉變的臺階一般不太明顯,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與被測物質本身性質有關,有的物質玻璃化轉變較

14、明顯,有的物質玻璃化轉變不明顯或根本測不到。二是沒有經過退火處理。退火處理將對DSC曲線有很大的影響,例如,25%濃度的蔗糖溶液,經退火處理與未經退火處理的DSC加熱曲線有一定的差異。1. 以5/min降溫至-80,然后以 5/min升溫至25,2. 以5/min降溫至-80。經退火處理:以5/min升溫至-25,以5/min降溫至-50,在此溫度下恒溫60min,以5/min升溫至25。兩種情況DSC曲線如下:從圖13和14可以看出,玻璃化轉變的臺階不同,未退火的臺階較低,經退火的臺階較大。而且兩條曲線上Tg值分別為-36.4和-34.8,有一定差異。不論是液體,還是固體,體積包括兩個部分,

15、一部分是分子已占體積,另一部分為“自由”體積(未被占據的體積),它由空穴造成,或是由分子的無序排列引起分子堆砌缺陷造成的,這部分自由體積可提供分子活動的空間,以使分子從一種構象轉變到另一種構象。自由體積是可供高聚物鏈段運動所需的體積,玻璃化轉變溫度是這樣一個溫度,當其溫度降低時,自由體積收縮,當自由體積收縮到沒有足夠的空間供分子鏈段運動時的臨界溫度,即為玻璃化轉變溫度。在玻璃化轉變溫度下,分子鏈段運動基本凍結,當升溫到達Tg后,分子鏈段才開始運動,熱容變大,因而基線向吸熱一側偏移。在玻璃化轉變時,自由體積雖較凍結,但凍結程度受轉變過程中冷卻條件的影響,如在玻璃化轉變溫度附近處理較長時間,體積收

16、縮完全,組織致密,當再度升溫時,自由體積增大,熱容產生變化,處理時間越長,則自由體積越小,組織越致密,熱容變化也越大,因此玻璃化轉變的臺階越明顯。由于玻璃化轉變主要是基線的偏移。要求儀器的穩定性好,基線平直,并有較高的靈敏度。如果轉變不明顯,樣品進行退火處理可以強化轉變前后自由體積的差別。經過退火處理的溶液已達到最大凍結濃縮狀態,即A點,其玻璃化轉變溫度為Tg,而未經退火處理的溶液中尚有部分水沒有來得及結晶,可能處于圖中某一點B,B點雖然沒有達到最大凍結濃縮狀態,但該溶液濃度(w/w%)也較高,也能實現玻璃化轉變。其玻化溫度是TgB< Tg(圖15)。五、 玻璃態保存1995年Reid采用DSC測量了近二十種水果、蔬菜及魚類的Tg,果蔬中含水量高達90%左右,如草莓汁液的Tg為-42.5(圖16)。低溫保存分為冷藏(Chilling storage)和凍藏(Frozen storage),在冷藏條件下草莓的質量下降很快,例如草莓貯藏在0-5,濕度9095%,則其貯藏期為57天。如果草莓在-18或更低溫度下凍藏,貯藏期達12個月。如果將草莓在玻璃態下保存,那么草莓質量有更大程度的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