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的體裁和音樂特點_第1頁
民歌的體裁和音樂特點_第2頁
民歌的體裁和音樂特點_第3頁
民歌的體裁和音樂特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民歌的體裁和音樂特點我國各民族、各地區、各時期的民歌有如絢麗的白花遍野盛開,美不勝收。民歌的分類有多種方法,其中關于民歌音樂的分類有體裁分類和 色彩區 分類兩種方法。民歌的體裁分類是一種運用的時間比較長,從分類的結果看比較成熟,但又還存在一些繼續在討論的問題的分類方法。它是一種從民歌的藝術樣式進行分類的方法,具體來說,在分類中更多地考慮的是歌唱形式、音樂的節奏和結構等 外部 形態的特征。20 世紀 60 年代, 民族音樂概論一書將我國民歌分為勞動號子、山歌、 小調、 長歌及多聲部歌曲4 類。 80 年代,音樂學者們考慮到對我國少數民族民歌了解的還不夠深入和全面,還不宜將少數民族民歌和漢族民歌作

2、統一的分類。因此,目前我國少數民族民歌的分類角度比較多樣,而漢族民歌仍主要沿用體裁分類方法。另外,以往的體裁分類方法在各類的標準上也不夠統一,各類別之間有所交集,例如漢族的勞動號子中也有多聲部歌曲;勞動號子、山歌、小調是按照藝術樣式分類,而長歌是按照音樂結構的篇幅分類。20 世紀 80 年代中,隨著民間歌曲調查工作的廣泛與深入,漢族民歌的體裁劃分又經歷了一個百家爭鳴的階段。例如:江明惇的漢族民歌概論一書中,使用了三分法;李映明的論文民歌分類管見中,采用七分法;而由文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上海文藝出版社于1980 至 1985年出版的四卷本中國民歌中, 關于漢族民歌的體裁劃分,就有四川的四分

3、法,陜西的五分法,山東的五分法,廣西的六分法,浙江的六分法等多種體裁分類方法。體裁分類結果產生分歧的原因,是由于分類依據的不統一。從上述的不同分類結果中可以看出,這些分類法的依據既有民歌的使用場合,也有民歌的篇幅,還有民歌的社會功能等。其中漢族民歌體裁的三分法,即勞動號子、山歌和小調,分類依據主要是民間歌曲的音樂藝術形式,其中包括民間歌曲的歌唱形式、節奏形式和樂段的曲式結構。采用這樣的體裁劃分標準的理由是:第一, 民歌的體裁劃分應充分考慮其音樂類型。第二,在不同的場合,可以使用相同的音樂體裁;在相同的場合,可以使用不同的民歌體裁。場合不等同于音樂類型,場合與音樂類型的使用也不能統一。同樣,社會

4、功能與民歌體裁的音樂類型也不能統一。例如,在舞歌中、日常生活中和風俗儀式中,都可以使用小調類型的民歌;山歌既可以在山里唱,在秧田里唱,在平地上行走時唱,在民間歌唱節日中唱,還可以在茶館里唱。山歌在山里唱,既可以是勞動人民個體消愁解悶的自娛性手段,也可能是出于交際和 尋找心上人的需要。山歌在秧田里唱,是為了提高勞動的效率,減輕漫長勞動過程中的單調和乏味;而在茶館里唱,則 成為娛人的表演,成為換取報酬的商業行為。民歌有三個特點:第一,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系。民歌的 作者是人民群眾.是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為了 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愿望 而創作的。

5、在過去,勞動人民被剝奪了掌握文化的權利,不 識字、更不懂譜,但他們卻用口口相傳的方式編唱著自己的 歌曲,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如長工苦攬工人兒難傾 吐了遭受欺詐壓迫的長工的悲苦情懷;繡荷包抒發了少 女對情人的思戀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打夯號子、川 江船夫號子等,表現了勞動者在與自然作斗爭時的豪邁氣 概;花蛤蟆、冬絲娘等,唱由了兒童們游戲時天真 無邪的性格,但“有假詩人,無假山歌”。民歌所表現的人 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是最真實、最深切的。第二,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 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民歌 的創作過程和演唱過程、流傳過程是合而為一的.在傳唱的 過程中即興創作,在編創的過程中演唱、流傳,當然,傳統 民歌的創作和發展過程是緩慢的、自發的。第三.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 活的特點。民歌的音樂形式短小精干, 大多以樂段為基本 結構單位,單樂段反復而構成分節歌的結構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民歌的音樂材料和表現手法都很經濟、洗煉。民歌的音調大多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它與方 言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