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開平碉樓,位于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新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自明朝(1368年1644年)以來,開平因位于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臺風暴雨,洪澇災
2、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明末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社會動蕩,盜匪常常襲擾百姓,為保護村民的安全,蘆庵公的第四個兒子,關子瑞在井頭里村興建了一座瑞云樓。這座樓非常堅固,有防洪和防盜兩項功能,一有洪水暴發或賊寇擾亂,井頭里村和毗鄰的三門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樓躲避。民國元年(1912年)到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余人。其中,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在
3、僑居國請人設計好碉樓藍圖,帶回家鄉建造,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后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截止到2007年) 。歷史 鋼筋水泥樓:整座碉樓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鋼筋建成,建成之后,極為堅固耐用,但由于當時的建筑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也有的在內面的樓層用木閣組成。 青磚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筑3種。內泥外青磚。這種碉樓,在泥墻外表鑲上一層青磚,這樣,不但美觀,而且可以延長碉樓的使用壽命。內水泥外青磚。這種碉樓的墻,表面看上去是青磚建筑,其實是里、外青磚包皮,中間用
4、少量鋼筋和水泥,使樓較為堅固,但又比全部用鋼筋水泥省錢,且保持美觀的特點。青磚樓。全部用青磚砌成,比較經濟、美觀、耐用,適應南方雨水多的特點。 泥樓:泥樓包括泥磚樓和黃泥夯筑樓兩種。泥磚樓是將泥做成一個個泥磚曬干后用作建筑材料。為了延長泥磚的使用壽命,工匠們在建筑泥樓時,往往在泥磚墻外面,抹上一層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沖刷,從而起到保護和加固的作用。黃泥夯筑的碉樓是用黃泥、石灰、砂、紅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為原料,然后用兩塊大木板夯筑成墻。這樣夯筑而成的黃泥墻,一般有1尺多厚,其堅固程度可與鋼筋水泥墻相比。 石樓:石樓用山石或鵝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卻堅固耐用,這種碉樓數量極少,主要分
5、布在大沙等山區。按建筑材料分眾樓: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占開平碉樓的26。居樓: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御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志。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占62%。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于提前發
6、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占開平碉樓的12%。按使用功能分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的獨特建筑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在開平建筑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筑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筑等。藝術價值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筑,遠遠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臨下地防御。開平碉樓的墻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墻或火攻,窗戶比民居開口小
7、,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 開平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于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筑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臺頂等形式。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分為柱廊式、平臺式、退臺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開平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
8、每層相當于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于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特點清初設立開平縣,赤坎由新會縣分割而來,當時有二十六個自然村,民國時期增加到二百三十多個。在晚清,大約有四萬多人生活在這六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國時期發展到七萬多人。赤坎古鎮的鎮區面積只有三平方公里,民國時期長期在這里定居生活的人大致有五六千。那時潭江是通往赤坎的主要通道。赤坎古鎮因地處開平境內的潭江上游而成為與中下游的長沙、水口鎮齊名的水路交通樞紐,定期有航班通往縣外的澳門、廣州、東莞、佛山、江門、新會、臺山以及順德的陳村、大良、佳洲,中山的小攬,恩平的君堂
9、等三十九個港口,還與縣內的蒼城、馬岡、樓岡、長沙、水口、赤水、塘口、四九、東山、百合等二十三個鄉鎮碼頭相連,其客貨水運航線之多足同樣作為水運樞紐的長沙鎮和水口鎮不能相比的。在赤坎鎮渡口之下,還有十三個二級渡口(當地叫“橫水渡”)分布在各鄉,形成了區內的水運交通網。赤坎古鎮南樓南樓高五層,外面布滿彈孔。司徒氏七烈士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25日憑此樓抗擊日軍,堅守7天7夜的英雄事跡,南樓也因而成為僑鄉人民堅貞不屈、為國捐軀的不朽歷史見證,開平民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降龍村位于百合鎮,該村的碉樓保存完好,堪稱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村里的13座碉樓都藏在竹林中,站在碉樓民居前的樓頂遠望,可以看到
10、從竹海中這里那里冒出頂的碉樓頂、穹蓋、羅馬柱,讓人想起臥虎藏龍里的竹林。其中,該村碉樓最具代表性的是天祿樓。天祿樓,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29戶村民集資興建,為典型的眾樓。該樓高7層21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第1至5層共有29個房間,每個集資戶各有1間,當時每到傍晚,集資戶男丁均入住樓里以防匪盜綁架;第6層為公共活動空間,第7層為瞭望亭。登樓環顧,四周景色美不勝收。據記載,1963年、1965年、1968年開平連續發生3次大水災,洪水漫過民居屋頂,村民登樓得以避難。馬降龍村落馬降龍村落立村之初,該村只有兩間民居,周圍均是農田,后購田者漸多,又陸續興建了一些民居。鴉片戰爭后,人民生活困苦,
11、加上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需要大批的勞力,來華招募勞工,開邑地區很多人離鄉別井,到國外謀生,自力村人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旅居海外。他們賺了錢,便紛紛回來購田置業,爾后又返回國外,如此循環往復。20世紀20年代間,因土匪猖獗、洪澇頻繁等原因,一些華僑、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積蓄興建碉樓和居廬。碉樓的樓身高大,多為四五層,其中標準層二至三層。墻體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磚的,門、窗皆為較厚鐵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磚是樓岡產的外,鐵枝、鐵板、水泥等均是從外國進口的。碉樓的上部結構有四面懸挑、四角懸挑、正面懸挑、后面懸挑。建筑風格方面,很多帶有外國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臺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
12、。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樓一般都設有槍眼,先是配置鵝卵石、堿水、水槍等工具,后又有華僑從外國購回槍械。配置水槍的目的是,因水槍里裝有堿水,當土匪靠近樓體時噴射匪徒的眼睛,使其喪失戰斗力。自力村碉樓自力村碉樓迎龍樓 坐落在開平市赤坎鎮三門里村的迎龍樓,東距開平市6千米,是開平市現存最早的碉樓,為關氏家族所建。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關氏家族立村之初,這里是一片蘆葦叢生,水鳥群集的低洼之地。為防洪澇,關氏十七世祖關圣徒夫婦獻出家庭積蓄,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建起了迎龍樓。它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152m2,磚木結構,樓高11.4m,為全村制高點。樓頂的建筑形體沒有受到外來
13、因素的影響,非常傳統,是開平碉樓最原始的模式,代表了開平碉樓的早期形態,保存完好瑞石樓 號稱“開平第一樓”的瑞石樓,坐落在開平市蜆岡鎮錦江里村后左側。樓高九層,占地92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牢固非常。 該樓是中西建筑風格完好結合的典型。在整體的西方建筑風格中,樓主著意加進一些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因素,這在窗框、窗楣圖案和六層圍墻外墻的圖案、灰雕中得到了體現。中式結構,在樓的內部結構和陳設中得到充分的表現。內部布置、用具和擺設是嶺南傳統的樣式。每層都有從香港購買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風,上面雕刻著篆、隸、楷、行、草各種字體的諸如“花開富貴,竹報平安”、“雀屏中目,鴻案齊眉”等內容的對聯,傳統文化氣
14、息濃厚。 瑞石樓是開平市內眾多碉樓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樓,堪稱開平碉樓之最。方氏燈樓該樓高5層18.4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層以下為值班人員食宿之處,第4層為挑臺敞廊,第5層為西洋式穹窿頂的亭閣,樓內配備值班預警的西方早期發電機、探照燈、槍械等,是典型的更樓。方氏燈樓歷史上為古宅鄉的方氏民眾防備北面馬岡一帶的土匪襲擊起到了積極的預警防衛作用。 立園: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的私人園林。開平立園以人名作園名,有“立樹立人”的含義。 開平立園從1926年動工建設,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約19600平方米,集傳統園藝、西洋建筑、江南水鄉特色于一體,其獨特建筑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是中國較為完整的中西結合的名園。 立園可分為三部分: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三個區用人工河或圍墻分隔,又巧妙地用橋亭或通天回廊將三個區連成一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亭臺樓榭,布局幽雅,獨具匠心,令人有巧奪天工之感。整個立園不但在建筑物構圖獨異,而種植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歷史七下2.8《金與南宋的對峙》授課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山坡羊·潼關懷古教案
-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節 電阻的測量教案
- 服務員培訓計劃
-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實驗小學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試語文試題1744934665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11 蟋蟀的住宅教案
- 初中湘教版第六章 認識大洲第二節 非洲教學設計
- 人教版(2024)生活需要法律教學設計
- 人教版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學設計
- 2024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單位崗位合集(8月)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CHT 8023-2011 機載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規范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 幼兒園中班韻律《阿凡提尋寶記》課件
- 海面之下:海洋生物形態圖鑒
- 手衛生與無菌操作
- 質量經理能力培訓課件
- 《辦公室用語》課件
- 光伏并網前單位工程驗收報告-2023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復習資料-研究生
- 除濕防潮施工方案
- 基于PLC的自動化立體倉庫控制系統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