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答案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_第1頁
模擬電子技術答案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_第2頁
模擬電子技術答案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_第3頁
模擬電子技術答案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_第4頁
模擬電子技術答案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第6章放大電路中的反饋自測題一、已知交流負反饋由四種組態:A.電壓串聯負反饋:B一電壓并聯負反饋;C.電流串聯負反饋;D.電流并聯負反饋。選擇合適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內。L欲得到電流-電壓轉換電路,應在放大電路中引入(B)。2 .欲將電壓信號轉換成與之成比例的電流信號,應在放大電路中引入(C)。3 .欲減小電路從信號源索取的電流,增大帶負載能力,應在放大電路中引入(A)。4 .欲從信號源獲得更大的電流,并穩定輸出電流,應在放大電路中引入(D)。二、判斷圖T6.2所示各電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饋:若引入了反饋,則判斷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若引入了交流負反饋,則判斷是哪種組態的負反饋,并求出反饋系數和

2、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4或。設圖中所有電容對交流信號均可視為短路。解:圖(a)所示電路中引入了電流串聯負反饋。反饋系數和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分別為:%=些=?:%=幽。1nR,+R)+RI%uFR,R式中取為電流表的等效電阻。圖(b)所示電路中引入了電壓并聯負反饋。反饋系數和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分別為:=:%=%=上巨.必=一區uo氏5i禹iF&&圖(c)所示電路中引入了電壓串聯負反饋。反饋系數和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分別為:=1%=%六%=1l】FUUj圖(d)所示電路中引入了正反饋。三、電路如圖T6.3所示。圖 T6.3精品文檔(1)正確

3、接入信號源和反饋,使電路的輸入電阻增大,輸出電阻減小;(2)若|4|=2=20,則氏應取多少F歐?解:(1)應引入電壓串聯負反饋,如解圖T6.3所示。因 A%1 +二= 20,故 Rf =19019。解圖T6.3四、已知一個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放大電路的對數幅頻特性如圖T6.4所示,反饋網絡由純電阻組成。試問:若要求電路穩定工作,即不產生自激振蕩,則反餓系數的上限值為多少分貝?簡述理由。解:因為5105Hz時,201gAi=40dB,0A=T80°;為使此時201g|AF|vO,則需,201g|F|<-40dB,即|F|vlO-2。習題6.1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1)對于放大

4、電路,所謂開環是指(B)。A.無信號源B.無反饋通路C.無電源D.無負載而所謂閉環是指(B)A.考慮信號源內阻B.存在反饋通路C.接入電源D.接入負載(2)在輸入量不變的情況3若引入反饋后(D),則說明引入的反饋是負反饋。A.輸入電阻增大B一輸出量增大C凈輸入量增大D.凈輸入量減小(3)直流負反饋是指(C)。A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所引入的負反饋B只有放大直流信號時才有的負反饋C.在直流通路中的負反饋(4)交流負反饋是指(C)。A.阻容耦合放大電路中所引入的負反饋B.只有放大交流信號時才有的負反饋C在交流通路中的負反饋(5)為了實現下列目的,應引入A.直流反饋B.交流反饋穩定靜態工作點,應引入(A

5、);穩定放大倍數,應引入(B):改變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應引入(B);抑制溫漂,應引入(A);展寬頻帶,應引入(B)。6.2 選擇合適答案填入空內。D.并聯應引入(A)負反饋: 應引入(B)負反饋; 應引入(C)負反饋: 應引入(D)負反饋; 應引入(B)負反饋; 應引入(A)負反饋:A.電壓B.電流C.串聯為了穩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壓,為了穩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流,為了增大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4)為了減小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為了增大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6)為了減小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6.3 卜列說法是否正確,用W”和“x”表示判斷結果填入括號內。(1)只要在放大電路中引入反饋,就一定能使其性

6、能得到改善。(x)(2)放大電路的級數越多,引入的負反饋越強,電路的放大倍數也就越穩定。(x)(3)反饋量僅僅決定于輸出量。(Y)(4)既然電流負反饋穩定輸出電流,那么必然穩定輸出電壓。(x)6.4 判斷圖P6.4所示各電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饋,是直流反饋還是交流反饋,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設圖中所有電容對交流信號均可視為短路。圖P6.4解:圖(a)所示電路中引入了直流負反饋。圖(b)所示電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饋。圖(c)所示電路中引入了直流負反饋。圖(d)、(e)、(g)、(h)所示各電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負反饋。6.5 電路如圖P6.5所示,要求同題6.4。解:圖(a)引入了交、直流負反饋圖(

7、b)引入了交、直流負反饋。圖(c)所示電路中通過引入直流負反饋;通過氏、Q和4、氏并聯引入交流負反饋:通過C?、4引入交流正反饋。圖(d)引入了交、直流負反饋。圖(e)引入了交、直流負反饋。圖所示電路中通過氏和R?引入宜流負反饋,通過R引入交、直流負反饋。6.6 分別判斷圖6.4(d)(h)所示各電路中引入了哪種組態的交流負反饋,并計算它們的反饋系數。解:各電路中引入交流負反饋的組態及反饋系數分別如下:(d)電流并聯負反饋:F“=ip/io=1(e)電壓串聯負反饋:Fuu=uF/u0=-(f)電壓串聯負反饋: =uF /u0=l(g)電壓串聯負反饋:Fuu =UF /u0 =(h)電壓串聯負反

8、饋:Fuu=uF/u0=-6.7 分別判斷圖P6.5(a)、(b)、(e)、(f)所示各電路中引入了哪種組態的交流負反饋。解:(a)電壓并聯負反饋:(b)電壓串聯負反饋:(e)電流并聯負反饋:電流串聯負反饋。6.8 分別估算圖6.4(d)Hh)所示各電路在理想運放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解:各電路在理想運放條件下的電壓放大倍數如下:(d)電流并聯負反饋:4=Ho=UiI禺1禺B(e)電壓串聯負反饋:5UfBuu(f)電壓串聯負反饋:%=1=1U,uf電壓串聯負反饋:入='=旦=1+85UfR(h)電壓串聯負反饋:Af=%=14-UjUfR6.9分別估算圖6.5(a)、(b)、(e)、所

9、示各電路在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解:各電路在深度負反饋條件卜.的電壓放大倍數如卜.:(a)電壓并聯負反饋:4f=5IRR(b)電壓串聯負反饋:&=苧%*=。+看)電流并聯負反饋yl*半守處副皇電流串聯負反饋:.Uf=R4=R?工=票XV)十十Ix十£|十i。3/NA)一3+%+/)但及尺)6.10 電路如圖P6.10所示,已知集成運放為理想運放,最大輸出電壓幅值為±14V。填空:電壓放大倍數A1f = Au0 /Auj11電路引入了電壓串聯(填入反饋組態)交流負反饋,電路的輸入電阻趨近于爭窮大,設UL1V,則Uo=J1V;若Rj開路,則u。變為LV;若&a

10、mp;短路,則uo變為上V;若R?開路,則Uo變為上V:若R?短路,則.變為_丫。試問:已知一個負反饋放大電路A=105J=2x10(1)=?;(2)若A的相對變化率為20%,則&的相對變化率為多少?解:(1)因為AF=2OO>>1 ,所以:» = 500F(2)根據題目所給數據,可知:dAfT=1 dA1+AF A 1 + 1O5x2x1O-36.12 已知一個電壓串聯負反饋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20,其基本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上的相對變化率為io%,Af的相對變化率小于01%,試問f和人各為多少?解:由義=S,得:A1+AFA1+AF=/=10%/0.1

11、%=100»lo(屬深度負反饋)AAf所以:F«=0.05oA20由以上兩式可得:A=«=2000F0.056.13 已知負反饋放大電路的A=。(1+V)(1+V)2試分析:為了使放大電路能夠穩定工作(即不產生自激振蕩),反饋系數的上限值為多少?解:根據放大倍數表達式可知,放大電路高頻段仃三個戳止頻率分別為4i=104HZ,.=弓3=05Hz因為尤2=尢3=10電,所以,在f=后=fL3=10,HZ時,國約為60dB,附加相移約為-180°,為了使f=g=晶時的201gl間小于OdB,即不滿足自激振蕩的幅值條件,反饋系數201gl耳的上限值應為-60dB

12、,叫目的上限值為10工6.14 以集成運放作為放大電路,引入合適的負反饋,分別達到下列目的,要求畫出電路圖來。(1)實現電流一電壓轉換電路:(2)實現電壓一電流轉換電路(3)實現輸入電阻高、輸出電壓穩定的電壓放大電路:(4)實現輸入電阻低、輸出電流穩定的電流放大電路。解:可實現題目(4)要求的參考電路分別如解圖P6.14(a)(b)©(d)所示。解圖P6.146.15 電路如圖P6.15所示。(1)試通過電阻引入合適的交流負反饋,使輸入電壓w轉換成穩定的輸出電流k;(2)若 =05V時, = 010mA,則反饋電阻均應取多少?解:(D引入電流串聯包反饋,通過電阻R將三極管的發射極與T

13、2管的柵極連接起來,如解圖P6.15所示。(2)首先求解F,再根據*上求解R-F=uFKRio1B+Rf+RmioK+Rf+R%FmRR代入數據所以 R =18.5kQo10+Rf+1.5_10(niA)10x1.55(V)6.16 圖P6.16(a)所示放大電路AF的波特圖如圖(b)所示“(1)判斷該電路是否會產生自激振蕩?簡述理由。(2)若電路產生了自激振蕩,則應采取什么措施消振?要求在圖(a)中畫出來。(3)若僅有一個50pF電容,分別接在三個三極管的基極和地之間均未能消振,則將其接在何處有可能消振?為什么?解:(1)電路一定會產生自激振蕩。因為在f=103Hz時,附加相移為由0;在f=

14、104Hz時,附加相移為-135。;在f=l()5Hz時,附加相移為-225,因此附加相移為-180。的頻率在104Hz103Hz之間,此時|與|0,故一定會產生自激振蕩。(2)可在晶體管T2的基極與地之間加消振電容。(注:方法不唯一)(3)可在晶體管T2的基極和集電極之間加消振電容。因為根據密勒定理,等效在基極與地之間的電容比實際電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6.17 試分析如圖P6.17所示各電路中是否引入了正反饋(即構成自舉電路),如行,則在電路中標出,并簡述正反饋起什么作用。設電路中所有電容對交流信號均可視為短路。(b)圖P6.17解:圖(a)所示電路中通過C?、R3引入了正反饋,作用是提

15、高輸入電阻,改善跟隨特性。圖(b)所示電路中通過C?、R3引入了正反饋,作用是提高第二級跟隨范圍,增大放大倍數,使輸出的正方向電壓有可能高于電源電壓。6.18 在圖P6.18所示電路中,己知A為電流反饋型集成運放,試問:(1)中頻電壓放大倍數:(2)上限截止頻率。解:畫出圖P6.18所示電路中集成運放的等效電路如解圖P6.18所示。因為r。很小,反相輸入端電位為:將集成運放的內部電路替換為教材中圖675所示電路(參閱P310P311),可得:I;=j6X2Uo而I文+玄-立.“3+氏)U0_U(R+Rf)Uo_.IIIJL-H-IU.RRfRRfRfRRfRf°-rJrrJ.u即:A=-7q(1+Ux,.(i)A=i+t;(2)上限截止頻率為:fH=-R27rRfC6.19 測試NPN型晶體管穿透電流的電路如圖P6.19所示。(1)電路中引入了哪種反饋?測試晶體管穿透電流的原理是什么?(2)選擇合適的R.在Multisim環境卜.測試晶體管的穿透電流。圖P6.19解:(1)電路中引入了電壓并聯負反饋:圖中可見,1"。=*=8.R(2)由于小功率管的Leo在NA數量級,R的選擇范圍應在幾百kH數量級。補充1.電路如補圖P6.1所示,試說明電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