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_第1頁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_第2頁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_第3頁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_第4頁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準確鑒定電動車型別之我見郭健一些網友對于對于個別交通事故案件中涉案的電動車,到底屬于非機動車還是機動車的問題向我咨詢,也有的就如何鑒定車輛型別的問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我認為,鑒定發生事故的電動車是否屬于非機動車,應當:一、清楚法律對非機動車的定義我認為,不要一看是電動車就認為是電動自行車,把它歸為非機動車范疇,而應當搞清楚法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規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可見靠電瓶驅動的交

2、通工具,只有在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有關國家標準的,才屬于非機動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技術要求”是這樣規定的:第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km/h”。第規定:“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重量),應不大于40Kg”。第規定:“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30min的腳踏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Km”。不符合上述標準,就不是電動自行車,不屬于非機動車范疇。二、要清楚法律對機動車的定義并不是所有電動車就一定是非機動車。超過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就不屬于非機動車,而屬于機動車范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

3、百一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第3.5條對“摩托車”是這樣規定的: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大于50km/h,或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大于50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可合稱為三輪摩托車)。第3.6條規定:“輕便摩托車”: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50km/h,且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不大于50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輪輕便摩托車,但不包括最高

4、設計車速不大于20km/h的電驅動的兩輪車輛。從上述法律和國家標準的規定可以看出:設計最高時速大于20公里且小于50公里的電瓶車,達到了輕便摩托車的國家標準;設計最高時速大于50公里的電動車,達到了摩托車的國家標準,二者都應當屬于機動車范疇。三、關于認定交通事故案件中的電動車類別的方式1、應當以其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來認定不應當以其在事故發生時的行駛速度來作出認定。實踐中,超過設計時速行駛的情形是很多的。如果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時速低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非機動車。設計最高時速超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機動車。對于涉案的電動車在事故發生時超過法律規定的行駛速度

5、,可以按照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并可按照其對于事故的發生所起的作用程度作為認定事故責任的根據。2、如果沒有出廠說明書可供鑒定的,應當委托專門鑒定機構鑒定,以鑒定的結論進行認定從網友咨詢反映的問題中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辦案交警沒有委托鑒定機構,僅憑經驗判斷就做出車輛型別屬性的認定,這樣不但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而且多不被當事人接受,引起上訪不斷。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四、準確認定電動車型別的意義準確認定電動車的型別,是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是確認車輛駕駛人是否具有法律規定的駕駛資格的需要。如果涉案的電動車屬于機動車,車輛駕駛人則應當具有相應的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件

6、,如果屬于非機動車則不需要。2、是區分駕駛人罪與非罪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以上規定說明,車輛駕駛人只有駕駛的是機動車輛并符合上述規定的時候,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駕駛的是非機動車,即使具有上述事實,也不構成交通肇事罪。3、是受害人可得利益能否獲得最大實現的需要如果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一方,

7、那么只有在受到機動車的侵害,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受害人受到非機動車的侵害,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如果受害人遇到沒有賠償能力的賠償義務人時,交強險的賠償無疑能夠使受害人的可得利益得到最大的實現。還有,即使屬于機動車范疇的電動車沒有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也應當承擔交強險責任限額內的賠償責任。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更大的保證。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郭健關于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網上多有討論。經常有當事人來咨詢。我根據本人對法律條款的理解,結合交通事故各種情況的特點,總結出如下的計算辦法,供當事人參考。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的,訴訟時效的期間

8、是1年。訴訟時效起算的時間是:1、協商損害賠償爭議,但未達成協議的。(1)自行協商,但未達成一致的,從達不成一致意見之日起計算;(2)交警適用簡易程序當場調解,但未達成一致的,從接到交警當場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計算;(3)交警適用一般程序調解,但未達成一致的,從接到交警制作的終結調解書之日起計算。2、協商損害賠償爭議,達成一致,但一方到期不履行的,從協議書約定履行的時間屆滿之日起計算。3、未協商損害賠償爭議的。(1)未達到傷殘的,從醫療終結時間屆滿之日起計算;(2)達到傷殘的,從傷殘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計算;(3)死亡的,自受送達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計算;4、肇事逃逸的,從接到交通警察

9、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或者從確定車輛所有人、實際支配人和肇事人之日起算。5、未在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交警隊處理,交警隊決定不予受理的,從接到交警隊送達的不予受理通知書之日起計算。6、需要康復治療、后續治療的,從康復和后續治療費實際發生之日起計算。7、其他未列情形的,從接到相關的法律文書之日起計算。附 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相關法律規定1、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第137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第139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

10、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140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96條 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11、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第九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后生效;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終結書

12、送交各方當事人。5、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公安部令第104號第六十六條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各方當事人簽字,分別送達各方當事人。調解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一)調解依據;(二)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基本事實和損失情況;(三)損害賠償的項目和數額;(四)各方的損害賠償責任及比例;(五)賠償履行方式和期限;(六)調解日期。經調解各方當事人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調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送達各方當事人。6、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公安部 公交管2008277號第八十一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六條的規定,在規定的期限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參加調解的各方當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