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開課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積的變化規律?課堂實錄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第3335頁的例4和練習六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探究并掌握“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積也隨著乘幾的變化規律,能靈敏應用這條規律推算。 2使學生經歷觀察、比較、猜測、驗證和歸納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嘗試用符號和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概括和表達才能;積累探究學習經歷,培養合情推理才能。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與別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與別人合作的習慣和意識;進一步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究性與創造性,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與確定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
2、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究并掌握“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積也隨著乘幾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究和發現數學規律的根本方法。 教具準備: 小組探究活動記錄單、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提出猜測 1猜數。 1課件出示:15873×7111111 15873×14? 2學生猜一猜第二題的乘積。 2提出猜測。 1提問:你們是怎么猜的? 生:因為14是7的2倍,所以積就是111111的2倍。 師:看來不是憑空猜測的,你們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兩道算式都是什么算式? 師:一道完好的乘法算式中有哪幾個部分? 生:一個乘數、另一個乘數、積
3、 2引導:比一比兩道算式,這三個部分有沒有都發生變化?誰沒有變?誰變了?怎么變的? 學生觀察后說出,第二道乘法算式與第一道相比,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2,積可能會是原來的積乘2。 3在全班交流的根底上,形成初步的共識: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幾。 二、舉例驗證,探究規律 1用一樣的例子初步驗證。 1引出例題。 談話:同學們猜得是否正確,乘法算式中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呢?我們來舉例驗證。尋找規律不妨從簡單的例子開場。如今我們就以20×3這個乘法算式為例來研究。在這個算式中,兩個乘數分別是20和3,乘積是60 老師課件依次出示。按照我們的猜測,應該怎樣變
4、化這個算式呢? 生:讓其中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再計算出如今的積,并將得到的積與原題進展比較 2驗證:第一個乘數不變,第二個乘數乘幾,積也跟著乘幾。 共同驗證:如今我們先讓第一個乘數20不變,第二個乘數3乘上2,根據剛剛同學們的猜測,積會怎樣?是原來的積乘2我們算一算看看是不是這樣。3×26,如今的兩個乘數分別為20和6,20×6120。和原來的積60相比怎么樣?是原來的積60乘2和我們的猜測相符嗎? 獨立驗證:假如第一個乘數20不變,第二個乘數3乘上10呢?請你自己來驗證。 學生驗證后得出:第一個乘數不變,第二個乘數乘10,積就是原來的積乘10。 第一個乘數20不
5、變,第二個乘數還可以乘幾?會有同樣的規律嗎? 學生自己舉例驗證。 歸納:你讓乘數乘了幾?有這樣的規律嗎?還可以乘哪些數? 生:提出0、1等特殊數時,一起驗證。 小結:乘的數可以是任意的一個數,即使是乘上特殊的數,也符合規律。我們可以說,第一個乘數不變,第二個乘數乘幾,積也乘幾。 3驗證:第二個乘數不變,第一個乘數乘幾,積也跟著乘幾。 引導:變化的乘數變換一下,假如第二個乘數不變,第一個乘數乘上一個數,積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嗎? 表格出示下面兩欄,學生獨立驗證。 小結:第二個乘數不變,第一個乘數乘幾,積也跟著乘幾。 4歸納:變化的乘數既可以是第一個乘數,也可以是第二個乘數,我們可以概括地說,一個乘數
6、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積也乘幾。 2用不同的例子再次驗證。 引導:剛剛我們舉出的例子符合這一猜測,那么如今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認為這個猜測一定正確?引導學生想到一個乘法算式的例子還很少,要是任意舉出的例子都符合這一規律,才能確認猜測是正確的。 邊出示探究記錄單邊提出要求:請四人小組商定一個乘法算式作為例子,像剛剛一樣讓乘數發生變化,再計算驗證,看看是不是都有這樣的規律。 學生小組合作舉例驗證,填寫表格,并交流想法。 請幾組說說舉例驗證的情況。全班反響:你們任意所舉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剛剛的猜測?這樣的例子舉得完嗎?能舉出不符合規律的例子嗎? 確認猜測:我們舉出的所有例子全部都符合我們的猜測,并且也舉
7、不出一個反例。由此我們可以確認猜測是成立的。這就是乘法算式中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3形成規律。 1你能用自己的話完好地說說我們發現的規律嗎? 2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把這條規律表示出來嗎? 學生在練習紙上表示規律。 展示學生作品并點評。 小結:有的同學用圖形表示,有的同學用符號來表示,也有同學用語言來概括,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我們發現的規律。 演示并交流:老師也想用圖形動態地表示出這條積的變化規律。 交流:我們用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代表兩個乘數,這兩個乘數的乘積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假如長方形的寬不變,長×2,面積也×2;長×3,面積也×3;長×a,面積也&
8、#215;a。面積的變化過程也就相當于乘法算式中什么的變化?怎么變? 三、穩固規律,深化認知 1根據每組第一題的積,很快說出下面兩題的積。 24×372 7×15105 16×580 24×30 7×150 16×20 24×300 7×1500 16×35 2導入題,揭疑。 115873×7111111 15873×14? 提問:剛剛同學們猜的答案正確嗎?需要計算來驗證嗎?你能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推算給大家聽嗎? 交流:同學們一開場的直覺還是很準確的,許多偉大的數學發現一開場也都是數學
9、家們偶爾間產生的數學直覺。可是,直覺不全都是正確的,只是一種猜測或假設,需要通過舉例驗證或嚴格的證明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15873× 提問:中填入哪些數你能很快說出積是多少? 四、回憶反思,延伸拓展要練說,得練聽。聽是說的前提,聽得準確,才有條件正確模擬,才能不斷地掌握高一級程度的語言。我在教學中,注意聽說結合,訓練幼兒聽的才能,課堂上,我特別重視老師的語言,我對幼兒說話,注意聲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揚有致,富有吸引力,這樣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當我發現有的幼兒不專心聽別人發言時,就隨時表揚那些靜聽的幼兒,或是讓他重復別人說過的內容,抓住教育時機,要求他們專心聽,用心記。平時我還通過各
10、種興趣活動,培養幼兒邊聽邊記,邊聽邊想,邊聽邊說的才能,如聽詞對詞,聽詞句說意思,聽句子辯正誤,聽故事講述故事,聽謎語猜謎底,聽智力故事,動腦筋,出主意,聽兒歌上句,接兒歌下句等,這樣幼兒學得生動活潑,輕松愉快,既訓練了聽的才能,強化了記憶,又開展了思維,為說打下了根底。 1你能說說我們是怎么得到這條規律的嗎?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方書院、皇室,也稱老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 生回憶所學,穩固知識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飲料分銷代理合同
- 2025銷售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公司服裝供貨合同
- 2025維修合同 設備維修合同
- 2025辦公室租賃合同附加協議
- 瓷磚銷售類勞動合同協議
- 班干部任職合同協議
- 病人護理中介合同協議
- 電力作業人員合同協議
- 皮卡配件供貨合同協議
- 非洲自然災害
- 2023詩詞大會知識競賽200題題庫(含答案)
-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
- 2023借款協議書Word模板
- 生產設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年產30萬噸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藝設計畢業論文
- 無障礙公共設施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 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綜合考復習題
- 石家莊市存量房買賣合同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版教學設計第六章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
- 自來水廠調試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