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_第1頁
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_第2頁
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_第3頁
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_第4頁
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加強家校溝通 形成教育合力【摘要】本文從家長和學校兩方面入手,對當前家校溝通隔閡困局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并在這基礎上提出了老師應該采取怎樣的溝通策略,才能消除溝通障礙,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化對立為合力,建立切實有效的家校聯動機制。【關鍵詞】中職學校 溝通障礙 家校溝通 溝通策略一、引言: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學校,則是孩子成長的階梯,是培養人、塑造人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構成社會教育體系中的兩個關鍵元素,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蘇霍姆斯基說:“最完美的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但由于學校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常

2、常導致雙方信息上的不對稱,甚至出現家校隔閡的不良局面。此類問題在中職學校尤為突出。二、家校溝通障礙成因分析:(一)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常犯的幾點錯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專家曾經對北京的1800多名家長,進行了近3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家庭存在對子女教養不當的問題。不少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戲言:每個“問題學生”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長”。其實仔細想想,這句話也并非全無道理。家庭教育的失敗,往往會導致學校教育的事倍功半。家長在管教子女過程中,常犯錯誤如下:1. 束手無策。我們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不少家長自身文化修養不高,對子女教育方面認識粗淺,常常有心無力,無從下手。2. 急

3、于求成。部分父母,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常有“學而仕則優”的思想。對于子女的期望過高,抱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他們眼中只有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其他天賦特長,無法接受個性與共性的差異。3. 溺愛護短。有些家長對子女過于偏袒,當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時,總是第一時間出面袒護,充當子女的保護傘,甚至將子女犯錯的原因歸咎到別人身上。殊不知溺愛其實是最無知的愛,孩子會因此而失去最基本的承受挫折和承擔責任的能力。4. 簡單粗暴。此類型家長脾氣暴躁,易怒,經常用責罵代替教育,從來不會顧及子女的內心感受和需要。隨著年齡的成長,子女的態度常常由恐懼變為叛逆,對家庭、對老師充滿敵意和不信任。5. 撒手不管。部

4、分家長在子女教育過程中,經歷了幻想、沖動、搖擺、迷惘后,最終選擇了放棄,干脆撒手不管,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拋給學校,家長的不作為,最終導致孩子因缺少關注而失去目標,自暴自棄。(二)在家校合作和溝通過程中,老師常犯的幾點錯誤:老師作為連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對于家校合作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日常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有些老師由于自身經驗欠缺,情緒不夠穩定等原因,常常會犯下一些錯誤,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1. 手足無措,漫無目的。有些老師在與家長交談前,毫無準備,談話的目的性不夠強,整個過程被家長牽著鼻子走,甚至偏離主題。由于對家長的預料不夠,往往容易被被家長的某幾句狠話堵住,變得啞口無言。這將大大

5、影響家長對老師的信任。2. 急于求成。有些老師總是奢望通過與家長的一次談話,就能改變學生的現狀。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完全沒有考慮到目標應該分步實現。老師的這種浮躁表現,無疑是給雙方的溝通增加了難度。3. 被動,屈服,無原則。有些老師在面對難纏的家長時,常常處于屈服被動的狀態,理不直氣不壯,立場搖擺不定,毫無原則立場,甚至出現前言不對后語,自相矛盾的現象。最終導致老師的話在家長心中毫無說服力。4. 高高在上。有些老師,在面對家長時,總是一副教育權威的架子,在家長面前從不低頭,明明做錯了卻不敢承認,推卸責任。5. 言語過激,忽視家長感受。有些老師不太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喜歡動不動就向

6、家長告狀,甚至當眾數落其子女的不是。這樣的話,容易傷害到家長的自尊心,甚至會造成學生和家長對老師的反感。三、在家校溝通過程中,老師應該采取的策略:家校之間要建立良性聯動機制,有效的溝通是關鍵。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藝術,除了要講求真誠以外,還必須講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最終贏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同。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不打沒準備的仗。每次與家長交流,無論是電話還是面談,都應該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越細,談話所達到的效果就越明顯。準備工作應該分三步走:首先,應該明確本次談話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其次,應該摸清學生的家庭背景,例如,可從學生的言行來揣摩家長的性格,

7、從以往的交談記錄來分析家長的態度,從平時與學生交談中了解其家庭成員情況、父母職業、健康等情況。最后,針對家長的實際情況,分清主次、有步驟地制定談話策略,在談話過程中要顧及家長的感受,切忌刺痛個別家長的“死穴”,如:單親家庭、離異、疾病等。第二,先求同,再求異。想要贏得家長的認同,在孩子的教育上與家長取得共識,首先,溝通雙方必須打開一個話題,雙方都能夠在此話題上敞開心扉地交流。如果家長每提出一個觀點,都被馬上駁斥,那么必然會導致家長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一言不發,最終變成無話可聊,這樣的交流過程肯定是失敗的。所以,在談話過程中,老師不能夠急于表達反對聲音,應該先肯定家長所提出的正確觀點,盡量與家長取得

8、共識,然后記住家長的一些錯誤觀點,最后慢慢逐一辨析。總之,不能讓家長從一開始就覺得,老師是站在他的對立面上。第三,多肯定,多鼓勵,少告狀。沒有鼓勵和肯定,任何人都會失去自信。家長也是,假如老師每次與老師的交談,都是以告狀為主,那么,再配合的家長也會因此而失去耐心。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多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去加以放大,并且要把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告知家長。適當的鼓勵,是一種投資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第四,重新樹立信心,呼喚責任感。不少家長,是帶著遺憾讓子女報讀中職學校的,他們深受應試教育的打擊,加之對中職教育模式的不理解,常常會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信心。面對此類家長,班主任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讓他們恢復信心

9、上,呼喚起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責任感。在溝通過程中,一方面,可讓家長多了解子女的專業發展方向,增強他們對子女未來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多舉例子,比如,匯報班上幾個資質不如其子女的學生事例,如今所取得的進步,激發家長期望。又舉例,放任和不重視,而誘發其他不良后果。第五,放低姿態。在家校溝通的過程中,老師與家長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雖然家長可能不懂太多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但他們無疑是學生最親近的人,在教育其子女方面,或許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虛心聽取家長的聲音,有助于激發老師的靈感。因此,約談家長的時候,老師不應該是下命令、布置任務,而是交流和分享,老師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多擺事實,講道理,用道理來說服家長,

10、而不是用老師的身份去壓家長。第六,明苦心,定立場,求理解。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應該是一次情感上的交流,必須讓家長知道老師對其孩子的重視,深深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用心良苦,盡量做到以情動人。同時,老師應該向家長表明自身的立場,不能因為個別家長的胡攪蠻纏而開綠燈。班主任要讓家長理解自己的難處,體諒老師所面對的是整個班的學生,需要一視同仁。第七,耐性傾聽,尋找突破口。耐心傾聽是對人的一種尊重,更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技巧。任何人的講話都很難做到滴水不漏,家長也是。因此在家長講話的時候,班主任必須要耐心傾聽,從中尋找到說服家長的突破點,然后把話說到問題的關鍵點上,做到以理服人。我班的一個L學生家長,在一次談話過程

11、中,他把學生犯錯的責任歸結到班主任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上,并對我進行了連番指責,在仔細聽完家長的話后,我問了他一句:“L先生,上次家長會好像你缺席了,而且事后也沒有給我打過電話,我的名片你有保存著嗎?”“哦,你的名片我弄掉了”一句話,形勢馬上出現逆轉,家長再也蠻橫不起了。第八,先揚后抑。苦口良藥的概念已經有點過時了,用糖衣包裹藥品,不會影響藥效,反而讓苦藥更容易入口,被吸收。假如每次老師都第一時間匯報不足,提缺點,這容易使家長對老師產生誤解,認為老師只會挑毛病,家長甚至會懷疑老師是不是在針對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必然會對老師失去耐心。因此,在和家長聊子女最近表現時,不妨采取先揚后抑的策略,如先匯報近期進步情況,肯定家長的作用,再點評一下其子女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建議家長在哪些方面加以協助。這樣的話,所收到的效果會更明顯。四、結束語家校合作,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要使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