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損傷MRI診斷_第1頁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損傷MRI診斷_第2頁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損傷MRI診斷_第3頁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損傷MRI診斷_第4頁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損傷MRI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RIMRI膝關節半月板病變的膝關節半月板病變的影像學診斷影像學診斷.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 MM 呈“C”形或半月形,前、后角相距較遠,前窄后寬 LM 略呈 “O ”形,周徑小而面積大,中部寬而后部略窄 MM與LM各覆蓋相應脛骨平臺關節面的外周2/3 外緣厚與關節囊相連接.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冠狀位冠狀位.外側盤狀半月板外側盤狀半月板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 呈“C”形或半月形,前、后角相距較遠,前窄后寬 前角薄而尖,以細腱附著于脛骨髁間前區,位于ACL附著點前 后角寬而厚,附著于髁間后區,居LM后角附著點與PCL起點之間 MM內側緣與關節囊

2、的纖維層及TCL的深層緊密相連,膝前部關節囊深層纖維將半月板前緣與脛骨髁以縱行纖維相連,形成冠狀韌帶PCL關節囊內側副紉帶關節囊ACLWribergHumphryMM髕下脂肪橫紉帶.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 前角附著于脛骨外側髁間隆起前方,恰好在ACL之后,后角附著于脛骨外側裸間隆起后方,位于MM后角附著點之前 LM中、后1/3交界處的外緣有溝容納腘肌腱通過并與之相貼,與FCL不相連 半月板股骨韌帶,LM后角發出一條纖維帶參與PCL,在接近PCL時再分為兩束分別居PCL的前、后方,向上伴隨PCL止于股骨內髁,前側者稱Humphry韌帶,后側者稱Wrisberg韌帶腘肌腱腓側副紉帶LMHumphry

3、WrisbergPCLACL.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 纖維軟骨膠原纖維、粘多糖和糖旦白 纖維細胞和纖維軟骨細胞散在分布于嗜酸膠原纖維構成的有機基質內 膠原纖維束呈半圓拱形排列,縱向走行的纖維在半月板周緣部分占主要,并被放射狀、垂直和斜行走行的纖維鎖加固 有利于吸收應力,表面和脛骨平臺平行部分有放射狀纖維排列以增加強度防止半月板劈裂.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半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半月板間內斜紉帶半月板間外斜紉帶半月板間橫紉帶ACLPCLWrisbergHumphryMMLM關節囊冠狀紉帶腘肌腱外側副紉帶WrisbergHumphry橫紉帶PCLMMLM內側副紉帶ACL. 半月板的MRI掃描技術要點 半

4、月板的正常影像解剖 半月板損傷的半月板損傷的MRIMRI改變改變分類分類創傷性正常結構異常外力創傷性正常結構異常外力退變性異常結構正常外力退變性異常結構正常外力, ,后角多見,水平撕后角多見,水平撕裂多見裂多見MRIMRI表現表現常見的半月板撕裂類型常見的半月板撕裂類型按血管分區按血管分區按撕裂方向和外觀,垂直、水平、復雜性按撕裂方向和外觀,垂直、水平、復雜性 少見的半月板撕裂少見的半月板撕裂.20123I型半月板內球形高信號II型半月板內線狀高信號,未累及半月板的關節面III型半月板內高信號累及半月板的關節面其生物力學特性取決于半月板組織的材料性質和解剖特點,最終由半月板的固態基質和組織液所

5、決定Negendank 注意到,30歲以上,大部分出現半月板信號增高.基于MRI信號.半月板窗.后角桶柄狀撕裂后角桶柄狀撕裂,雙雙PCL征征.半月板關節囊分離并反轉(reverse and separation of meniscus articular capsule).后交叉韌帶損傷.后交叉韌帶損傷.PDSPIR+C半月板囊腫.后交叉韌帶損傷伴囊腫.內側副韌帶損傷.二、關節面軟骨 結構與組成: 軟骨細胞 細胞外基質 水 膠原纖維 II型 蛋白多糖 氨基葡聚糖(GAG) 依據膠原排列方向和分布差異,軟骨由淺及深可分為切線層、移行層、輻射層和鈣化層 無血管、神經纖維和淋巴組織,主要依靠關節液的

6、彌散提供營養.軟骨基質結構示意圖,四層組織學結構:表層表層膠原纖維緊密相連并且平行排列;過渡層過渡層的膠原纖維隨機排列成粗斜束狀;放射層放射層的纖維與表面垂直排列,象錨一樣將未鈣化的軟骨拴固在鈣化區域或軟骨下層。軟骨細胞從表層到深層逐漸增成熟,水分逐漸減少,蛋白多糖含量逐漸增加.形態學成像.序列 FS-TSE T2-trufi-3d-we T2-me3d-we. FS-TSE:厚層,但能夠清晰辨別軟骨及滑液、軟骨下骨等結構輪廓,掃描時間短(3:38),可應用于常規檢查 T2-ME3D-WE:軟骨信噪比最高,但顯示軟骨及滑液間對比欠佳 T2-TRUFI-3D-WE:擁有較高的軟骨SNR及較好的軟

7、骨/其他組織CNR,為推薦的最佳序列.生理學成像 延遲增強成像(dGEMRIC) T2*Map.MR關節軟骨生理性成像技術 主要用來評價關節軟骨基質成分變化 按照觀察對象不同,可將其分成與蛋白多糖、膠原和水含量相關的三類技術.與蛋白多糖相關的MR技術 延遲增強成像 T1成像 Na譜成像.延遲增強成像(dGEMRIC) 原理 帶負電荷的GAG是軟骨內固定電荷密度(fixedchargedensity,FCD)的主要來源,軟骨退變時逐漸丟失,此時若軟骨周圍存在對比劑GD-DTPA2-負電荷,則GD-DTPA2-進入退變軟骨內,使局部軟骨T1弛豫值下降. 技術與方法u 較為常用的方案是在雙倍劑量 G

8、D-DTPA2- 靜脈內注射后立即進行主動關節運動,23小時后進行多次翻轉恢復擾相自旋回波序列成像并建立T1圖像曲線,以色階或灰階后處理方式產生參數圖(T1map)u研究表明考慮dGEMRIC的對比能力及延遲時間以0.2 mmolkg的GD-DTPA2-濃度為較好的選擇uTiderius等認為是注射對比劑后股軟骨信號達高峰時間為12h內,推薦dGEMRIC選擇注射對比劑后2h為最佳時間窗.雙翻轉角GRE序列顯示軟骨完整連續,信號柔和,map中呈均勻藍色正常組. OA組股骨內側髁髕股關節軟骨變薄、缺損,軟骨下骨質裸露.T1成像 主要評價處于射頻脈沖磁場中組織自旋弛豫值T1 實驗表明蛋白多糖丟失與

9、T1值延長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因此T1成像可用于標記軟骨蛋白多糖分布 目前較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標準TSE或GRE序列前加用自旋鎖定的預脈沖進行預磁化 不需要靜脈內注射對比劑,也不需要進行關節運動和長時間等待,因此可部分替代dGEMRIC.Na譜成像 與dGEMRIC的原理相同,23Na帶有正電荷,因此局部23Na濃度與FCD有直接的關系,鈉分布圖可以顯示蛋白多糖崩解區域 研究顯示OA軟骨的GAG降解區域 23Na 譜信號強度下降50%以上 由于需要采集鈉譜信號的前置放大器和雙調諧線圈等特殊硬件設備,該技術目前尚難以應用于臨床。.與膠原纖維相關MR技術 T2/T2*map成像 磁化轉移成像(ma

10、gnetic transfer imaging,MTI).T2/T2*map成像 原理 退變軟骨膠原纖維破壞、膠原成分改變及排列方式改變,軟骨組織中水含量相對增多,T2 值延長,測量T2 值空間分布可揭示水異常區和膠原纖維方向改變。. 技術與方法 采用多回波SE或GRE序列,用相同的TR時間和多個不同的TE時間進行掃描,獲得系列T2/T2* 加權圖像,然后用公式S(t)=S0exp(-t/T2)計算圖像中每個體素的T2/T2* 值,并重構成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彩色階或灰階T2/T2* 弛豫時間圖像。. 正常組OA組. 關節軟骨的T2/T2* 值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與軟骨結構的各向異性(即魔角效應

11、)、膠原排列方向、膠原和水、糖胺聚糖含量有關 正常人關節軟骨各部分的T2* 值淺層比深層高 OA 早期橫向弛豫時間的延長即T2/T2* 值增加。軟骨T2/T2* 弛豫時間增加與軟骨超微結構破壞具有相關性.磁化轉移成像(MTI) 由膠原纖維相關結合性氫原子和存在于水分子中的游離氫原子的不同自旋狀態,高度分化的軟骨組織具有磁化轉移效應 成像時首先利用非共振射頻脈沖飽和結合性氫原子,然后再變換自由水自旋以測定組織的磁化轉移率 具有完整膠原框架的軟骨存在大量的水合大分子藕聯,因此正常軟骨磁化轉移率顯著低于出現膠原崩解的軟骨 該技術存在減影偽影及在個體間和同個體不同時期差異性,定量數據推廣意義受到限制.反映軟骨內水分布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