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分層測評 第4章 第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_第1頁
學業分層測評 第4章 第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_第2頁
學業分層測評 第4章 第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_第3頁
學業分層測評 第4章 第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_第4頁
學業分層測評 第4章 第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業分層測評十四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多項選擇以下關于運動的某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正確的選項是A假如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那么,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一定為零B假如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零,那么合外力一定為零 C假如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不為零,那么物體動能一定發生變化D假如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零,那么物體動能一定發生變化【解析】合外力為零,根據功的決定因素知合外力一定不做功,A對合外力的功為零,可能是在合外力方向上沒有發生位移,但合外力不一定為零,B錯根據動能定理,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一定等于物體的動能變化,即合外力做功,物體的動能一定變化,合外力不做功,物體的

2、動能一定不會發生變化,C對,D錯【答案】AC2汽車在平直公路上由靜止開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汽車速度到達vm時關閉發動機,汽車繼續運動一段時間后停頓,其速度圖象如圖4­3­9所示,假設汽車加速行駛時其牽引力做功為W1,汽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抑制阻力做功W2,那么W1與W2的比值為 【導學號:35390067】圖4­3­9A41B31C21D11【解析】對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由初速度與末速度大小皆為零,那么知合外力做功為零,即W1W20,所以選項D正確【答案】D3甲、乙兩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m甲和m乙,并且m甲2m乙,它們與程度桌面的動摩擦因數一樣,當它們以一

3、樣的初動能在桌面上滑動時,它們滑行的最大間隔 之比為A11B21C12D1【解析】由動能定理得mg·s0Ek0,即s,那么s甲s乙m乙m甲12.【答案】C4一質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的輕繩懸掛于O點小球在程度力F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很緩慢地挪動到Q點,如圖4­3­10所示,那么力F所做的功為圖4­3­10Amglcos BFlsin Cmgllcos DFlcos 【解析】小球的運動過程是緩慢的,因此任一時刻都可看作是平衡狀態,因此F的大小不斷變大,F做的功是變力功小球上升過程只有重力mg和F這兩個力做功,由動能定理得WFmgl1cos 0.

4、所以WFmgl1cos 【答案】C5如圖4­3­11所示,光滑斜面的頂端固定一彈簧,一物體向右滑行,并沖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設物體在斜面最低點A的速度為v,壓縮彈簧至C點時彈簧最短,C點距地面高度為h,那么從A到C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做功是圖4­3­11Amghmv2 B.mv2mghCmghDmghmv2【解析】由A到C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可得:mghW0mv2所以Wmghmv2,所以A正確【答案】A6將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拋出過程中阻力大小恒為重力的0.2倍求:1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體落回拋出點時的速度大小【解析】1上升過程,由動能

5、定理mghfh0mv將f0.2mg聯立可得:h.2全過程,由動能定理:2fhmv2mv聯立可得:vv0.【答案】12v0才能提升7多項選擇在平直公路上,汽車由靜止開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速度到達vmax后,立即關閉發動機直至靜止,v­t圖象如圖4­3­12所示,設汽車的牽引力為F,受到的摩擦力為f,全程中牽引力做功為W1,抑制摩擦力做功為W2,那么 【導學號:35390068】圖4­3­12AFf13BW1W211CFf41DW1W213【解析】對汽車運動的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1W2Ek0,所以W1W2,選項B正確,選項D錯誤;由圖象知s1

6、s214.由動能定理得Fs1fs20,所以Ff41,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答案】BC8質量為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運動過程,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為6 V、50 Hz的交流電源,如圖4­3­13所示,紙帶上O點為重物自由下落時紙帶打點的起點,選取的計數點A、B、C、D、E、F、G依次間隔一個點圖中未畫出,各計數點與O點之間的間隔 依次為31.4、70.6、125.4、195.9、282.1、383.8、501.2,單位為mm.那么:圖4­3­131求出B、C、D、E、F各點速度,并填入下表:計數點BCDEFv/m·s1

7、2求出物體下落時從O點到圖中各點過程中重力所做的功,并填入下表:計數點BCDEFW/J3適中選擇坐標軸,在圖4­3­14中作出物體重力做的功與物體速度之間的關系圖象圖中縱坐標表示_,橫坐標表示_,由圖可得重力所做的功與_成_關系圖4­3­14【解析】1各點速度可由公式v求出vB m/s1.18 m/s同理vC1.57 m/s,vD1.96 m/s,vE2.35 m/s,vF2.74 m/s.2重力做的功由Wmgx求出WBmg1×9.8×70.6×103 J0.69 J同理WC1.23 J,WD1.92 J,WE2.76 J,

8、WF3.76 J.【答案】11.181.571.962.352.7420.691.231.922.763.763如下圖重力做的功WG物體速度的平方v2物體速度的平方v2正比9質量為m的小球系于輕繩一端,在豎直平面內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設某時刻小球通過軌跡的最低點,此時繩子的作用力為7mg,此后小球繼續做圓周運動,經過半個圓周恰好通過最高點,求在此過程中小球抑制阻力所做的功【解析】在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知:F1mg在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知:mg在由最低點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mg·2RWfmvmv解得:WfmgR.【答案】mgR10如圖4­3­15所示,ABCD為一豎直平面內的軌道,其中BC程度,A點比BC高出10 m,BC長1 m,AB和CD軌道光滑一質量為1 kg的物體,從A點以4 m/s的速度開場運動,經過BC后滑到高出C點10.3 m的D點速度為零g取10 m/s2求: 【導學號:35390069】圖4­3­151物體與BC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2物體第5次經過B點時的速度;3物體最后停頓的位置距B點多少米【解析】1由動能定理得mghHmgsBC0mv,解得0.5.2物體第5次經過B點時,物體在BC上滑動了4次,由動能定理得mgH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