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經濟學課程論文題目:對消費者行為理論的評析學號:2015014729 姓名: 呼 夢 婷班級:電 商 152 班摘要本文在需求、供給與價格平衡的基礎上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動機,通過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研究消費者如何實現效用最大化,從而進行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中推導出需求曲線。并進一步分析價格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關鍵詞需求曲線、消費者行為動機和選擇、效用最大化、消費者均衡、效用。正文1. 效用案例1:兔子和貓爭論著一個問題: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好吃。 兔子搶著說: “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青草,那股清香味兒,遠遠勝過蘿卜。特別是春天的青草
2、,吃起來還甜滋滋的。我一說就要流口水。” 貓不同意這個意見,他說: “我認為世界上沒有比老鼠更好吃的東西了。你想想,那鮮嫩的肉,柔軟的皮,嚼起來又酥又松。只有最幸福的動物,才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好東西。” 他們兩個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爭論了好久,還是得不到解決。最后只好去找猴子來評個理。猴子聽了他們的兩種意見,都不同意,他說:“你們都是十足的傻瓜蛋,連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都不知道。我告訴你們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嗨!說起桃子,我的口水只能往肚里咽(y
3、4;n),那個甜蜜味兒,誰吃了誰都會高興得唱歌。你們這回該記住了吧,世界上最好吃的是桃子。” 貓聽了直搖頭,他說: “我以為你要說別的什么,沒想到你會說桃子,那玩意毛刷刷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十個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算了吧,我可不相信你的話。” 兔子聽了沒有說什么,不過,他心里這樣嘀咕:“要是說桃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那么為什么我寧肯吃青草呢?”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東西最好吃?思考: 雖然兔子、貓和猴子在面對“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的”定義有不同的觀點,但當青草、老鼠、桃子分別面對兔子、貓和猴子時卻發揮了相同的作用,都滿足了兔子、貓和老鼠的需求。&
4、#160; 概述:效用是消費者從消費某種商品時感受到的滿足程度。一種商品對消費者是否有效用或效用大小,不僅取決于商品或服務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欲望的能力,還取決于消費者是否具有消費該商品或服務的欲望,以及消費對其滿足程度的自我感受。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滿足自己欲望的一種主觀心理評價。基數效用與序數效用效用是消費者從消費某種商品時感受到的滿足程度,那么,如果消費者消費了一定數量的商品,他到底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滿足呢?這就有一個“滿足程度”,即效用大小的度量問題。圍繞這一問題,經濟學家提出兩種不同的效用概念,
5、一種是基數效用;另一種是序數效用。與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的區別相適應,形成了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兩種方法,一種是基數效用論采用的邊際效用分析法,另一種是序數效用論采用的無差異曲線分析法。基數效用論假定效用可以用基數計量,并可以加總求和。這種假定是以人們能夠說出每件商品的效用為前提的。但效用具有主觀性,每個人對商品的效用的需求大小不同,每個人也不知道每一件商品的準確效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消費者根本不必知道每件商品的效用大小,只需要知道商品哪件商品能使自己得到較大的滿足就可以了,又或者是可以能夠排出自己偏好次序即可。因此,基數效用論的假定過于嚴格,很難合乎現實。而序數效用論就很好的規避了這一問題。序
6、數效用論者認為,效用的大小無法用單位具體度量,效用大小的比較只能通過順序或等級表示,即消費者只能回答那一種消費的效用是第一的。那一種消費的效用是第二的。基數效用論:邊際效用分析圖1基數效用論將效用分為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總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一定數量的商品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總和。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理論上來說邊際效用為零時,總效用最大。右圖為TU與MU關系(TU:總效用函數;MU:邊際效用函數)。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內容: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種商品連續增加的
7、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案例:吃三個面包的感覺 美國總統羅斯福連任三屆后,曾有記者問他有何感想,總統一言不發,只是拿出一塊三明治面包讓記者吃,這位記者不明白總統的用意,又不便問,只好吃了。接著總統拿出第二塊,記者還是勉強吃了。緊接著總統拿出第三塊,記者為了不撐破肚皮,趕緊婉言謝絕。這時羅斯福總統微微一笑:“現在你知道我連任三屆總統的滋味了吧,這個故事揭示了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原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思考: 為什么記者不再吃第三個面包?是因為再吃不會增加效用,反而是負效用。比如,水是非常寶貴的,沒有水,人們就會死亡,但是你連
8、續喝超過了你能飲用的數量時,那么多余的水就沒有什么用途了,再喝邊際價值幾乎為零,或是在零以下。現在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都有體驗“天天吃著山珍海味也吃不出當年餃子的香味”。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設想如果不是遞減而是遞增會是什么結果,吃一萬個面包也不飽。吸毒就接近效用遞增,毒吸的越多越上隱。吸毒的人覺得吸毒比其它消費相比認為毒品給他的享受超過了其它的各種享受。所以吸毒的人會賣掉家產,拋妻棄子,寧可食不充饑,衣不遮體,毒卻不可不吸。所以說,幸虧我們生活在效用遞減的世界里,在購買消費達到一定數量后因效用遞減就會停止下來。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為消費某種商品而更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其購買該商品
9、時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差額。消費者剩余是邊際效用遞減的直接結果。消費者剩余的概念還指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享受著巨大的特權。每個人都能以低價購買大量品種繁多且非常有用的商品。案例 :你所購買的東西值不值 你在商場里看中了一件上衣,100元的價格,你在購買時肯定要向賣衣服的人砍價,問 80元賣不賣,賣衣服的理解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往往會同意讓些利,促使你盡快決斷,否則你就會有到其它柜臺看看的念頭。討價還價可能在 90元成交。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嗎?顯然不是,這實際是你對這件衣服的主觀評價而已,就是為所購買的物品支付的最高價格。如果市場價格高于你
10、愿意支付的價格,你就會放棄購買,覺得不值,這時你的消費者剩余是負數,你就不會購買了;相反如果市場價格低于你愿意支付的價格,你就會購買,覺得很值,這時就有了消費者剩余。還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并不總是能夠得到消費者剩余的。在競爭不充分的情形下,廠商可以對某些消費者提價,使這種利益歸廠商所有。更有甚者,有些商家所賣商品并不明碼標價,消費者去購買商品時就漫天要價,然后再與消費者討價還價。消費者要想在討價還價中獲得消費者剩余,在平時就必須注意游覽和觀察各種商品的價格和供求情況,在購買重要商品時至少要貨比三家并與其賣主討價還價,最終恰到好處地拍板成交,獲得消費者剩余。分析: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從商品的消
11、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超過他實際付出的價格部分。簡單地公式是: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愿意付出的價格消費者實際付出的價格。消費者剩余是主觀的,并不是消費者實際貨幣收入的增加,僅僅是一種心理上滿足的感覺。買了消費者剩余為負的感覺也不是金錢的實際損失,無非就是心理上挨宰的感覺而已。就是我們對所購買的東西說值不值的含義。序數效用論:無差異曲線分析無差異曲線是指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水平的兩種商品的這種不數量的組合的軌跡。為了簡化分析,假定消費者只消費兩種商品。這樣,就可以直接在平面圖上討論無差異曲線。消費者均衡消費者行為理論的核心問題是消費者均衡問題。消費者均衡是指在消費者收入既定,他面臨的各種可供選擇的商品的
12、價格也既定的情況下,把其有限收入分配在這些商品的的購買中,獲得了總效用最大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消費者行為的動機就是追求消費者均衡。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1、價格變化:價格消費曲線 在其他條件均保持不變時,商品的價格的變化會使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位置發生變動,并由此可以得到價格消費曲線。它是在消費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與某一種商品的不同價格水平相聯系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 2、收入變化:收入消費曲線 在其他條件不變而只有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發生變化時,也會改變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量的位置
13、,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費曲線。它是在消費著的偏好和商品的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與消費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聯系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 3、消費者的均衡 是研究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條件下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消費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種商品的限制下選購一定數量的各種商品,以達到最滿意的程度。 消費者均衡實現的限制條件 消費者均衡實現的限制條件是:消費者用全部收入所購買的各種物品所帶來的邊際效用,與為購買這些物品所支付的價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說每單位貨幣所得到的邊際效用都相等。假設消費者的收入為M,消費者
14、購買并消費X與Y兩種物品,X與Y的價格為Px與Py,所購買的X與Y的數量分別為Qx與Qy,X與Y所帶來的邊際效用為MUx與MUy,每1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為MUm,這樣,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可寫為: Px * Qx + Py * Qy = M (1) MUx
15、;/ Px = MUy / Py = MUm (2) 上述(1)式是消費者均衡的收入約束條件,說明收入是既定的,購買與物品的支出不能超過收入總額M,也不能小于收入總額M。超過收入的購買是無法實現的,而小于收入的購買也達不到既定收入時的效用最大化。(2)式是消費者均衡實現的評價條件,即所購買的X與Y物品帶來的邊際效用與其價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說,每一單位貨
16、幣不論用購買X還是Y商品,所得到的邊際效用都相等。不確定條件下的消費者行為選擇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消費者在進行選擇行為時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在消費者知道自己某種行為決策的各種可能的結果時,如果消費者還知道各種可能的結果發生的概率,則可以稱這種不確定的情況為風險。根據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度基本上把他們分為三類,即風險規避者、風險中性者和風險喜好者。一般的說,人們都不愿意冒風險,即更多的人是風險規避者。降低消費不確定的活動會導致經濟福利的改善。這是由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決定的。然而,按照風險規避和邊際效用遞減的原理,消費者更愿意選擇有把握的事。人們所從事的許多活動都面臨著風險,對于那些風險規避者來說,有三種常見的方法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分別是多樣化、購買保險、獲取更多的信息。采取其中任何一種,都會降低所面臨的風險。總結效用是消費者消費商品時所得到的滿足程度,取決于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消費者均衡研究消費者的收入既定,他面臨的商品的價格確定時,應該如何把他的既定收入安排在各種商品的購買上,已獲得總效用水平最高。消費者行為的動機是追求消費者均衡,這種動機決定了他的需求曲線。基數效用論者分析消費者行為建立在邊際效用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 《 羅斯福新政 》 教學設計
- 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項羽之死教案設計
- 精算師備考攻略完美版2024
- 產后知識宣教課件
- 2025年河南省駐馬店地區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歷年真題)
- 2025年甘肅省武威地區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綜合探究二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教學設計
- 2025至2030年中國中空吹塑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不銹鋼拉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勞動項目十 修補圖書(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勞動二年級下冊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7課《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第1課時 虎門銷煙 課件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編版
- DB13-T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規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宣教》課件
- 江蘇省蘇北四市(徐州、宿遷、淮安、連云港) 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灌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3篇)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表(2024版)
- 2025年廣西南寧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指導中心招聘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