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_第1頁
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_第2頁
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_第3頁
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_第4頁
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分析摘要:文章主要介紹了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和影響因素,以及垃圾滲濾液對城市的危害性。從而進一步針對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重點介紹一種運行管理簡單,成本低,適應力強的“生物法+膜法”的處理系統,并提出其技術在處理中應當注意的問題,為人們提供有效的參考。關鍵詞:城市垃圾 , 滲濾液,處理技術 , 問題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landfill

2、leachate treatment to the harm of the city. thus furtheranalyzes urban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points, introduces an operation management simple, low cost, adaptable “biological method + membrane law” handling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ing of att

3、ention shall be paid to the problem, providing people with effective reference.key words: the city garbage, leacha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blem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垃圾量也隨之增加,垃圾的妥善處理已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大多數城市采用衛生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垃圾滲濾液。液滲濾液具有水質復雜、水量波動大、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高等污染特性,其一旦進入外部環境就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若滲濾液處理不當,不僅會污染土壤和地

4、表水源,甚至會污染地下水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因此,垃圾滲濾液的有效處理勢在必行。1 城市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及影響因素1.1 垃圾滲濾液的來源垃圾滲濾液,又稱滲瀝水或浸出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雨水的淋浴,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濾出來的污水,滲濾液的來源于降水、垃圾含有的水和微生物厭氧分解產生的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是高濃度有機廢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或未達標排放,會對周圍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1.2 垃圾滲濾液的影響因素影響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量的主要因素有:1)垃圾自身因素,即垃圾含水量和飽和持水量,一般垃圾中有機物含量越高,則所含的水量就越

5、多,相應的垃圾滲濾液量就越多;2)氣候因素,即降水量和蒸發量,降水量越大,蒸發量越小,則垃圾產生的滲濾液就越多;3)土地因素,包括地形、地質、地貌、植被等,這些主要決定入滲量和排滲量,入滲量越大,排滲量越小,則垃圾產生的滲濾液量就可能越多;4)時間因素,上述 3 個因素都有時間的積累效應。2 垃圾滲濾液的危害滲濾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氨氮、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有害有毒成分。其表現特征為:水質波動大,成分復雜,生物可降解性隨填埋場場齡的增加而逐漸降低,金屬離子含量低,污染物濃度高,持續時間長,流量小而且不均勻。如果垃圾滲濾液處理不當就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僅會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甚至會污染地下

6、水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巨大傷害與威脅。3 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技術要點分析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實施后,對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控制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滲濾液水質水量受各種因素影響而變得非常復雜,存在大量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物,目前滲濾液的處理工藝主要有土地處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等,但采用單一工藝處理,往往只能在某些指標上取得好效果,很難使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因此滲濾液的處理工藝不是一種方法能夠完成的,而是多種方法的組合工藝。目前,滲濾液處理的組合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生化反應為主的“生物法+膜法(納濾/反滲透)”處理系統;另外一種是以dt盤式膜組件為主的高

7、壓膜過濾工藝。dt盤式膜組件是獨家代理工藝,過濾原理即為常見卷式反滲透膜過濾的原理,本文重點介紹“生物法+膜法”的處理系統。生化法處理設備和運行管理簡單,成本低,對水質和水量的變化有很好的適應能力,適合我國生化垃圾有機物含量高、滲濾液可生化能力較高的特點,當前得到了廣泛應用。3.1 早期生物處理工藝早期的滲濾液處理工藝缺乏設計經驗,對滲濾液的水質特性考慮不夠充分,處理工藝主要參照城市污水處理工藝,選擇生物法中的氧化溝,sbr及接觸氧化工藝的比較多,由于這些工藝在曝氣量、停留時間上考慮的不足,最后導致了運行的失敗。例如某城市滲濾液處理廠選擇“厭氧+氧化溝+沉淀池”的處理工藝,要求出水達到gb16

8、889-1997二級標準,但是由于滲濾液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大,尤其隨著填埋場時間的增長,可生化性低,導致出水不能穩定達標;昆山市第三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采用的是“厭氧+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運行過程中進水水質遠低于設計值,結果造成厭氧效果大幅下降,整個系統出水無法達標。3.2 膜生物反應器(mbr)應用針對早期生化法在滲濾液處理上的不足,mbr系統在設計生化反應部分時充分考慮滲濾液的水質特性,以反硝化池和硝化池為主,在停留時間、池體深度以及曝氣量方面,充分滿足滲濾液中有機物降解的需要。膜技術在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極大關注。膜生物法(mbr)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集膜過濾和生物處

9、理于一體的新型、高效的處理技術,在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物廢水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mf和uf基礎上研發的mbr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生化反應末端的泥水分離過程,利用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應器中,實現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齡的完全分離,使生化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從3-5g/l提高到10-20g/l,從而提高了反應器的容積負荷,使反應器容積減小,大大提高了生化系統的運行效果。3.3 膜處理技術膜處理技術包括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和反滲透膜(ro)等,常用于二級處理后的深度處理,多以微濾(mf)、超濾(uf)代替沉淀、過濾、吸附、除菌等常規深度處理中的預處理,以納濾(nf)、反滲透(ro)進行水的軟化和脫鹽。在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中,由于滲濾液的生化性較差,單獨依靠生化反應和mbr系統并不能完全實現水質達標排放,因此mbr的出水需要進一步深度處理。根據目前的處理技術,mbr出水還可通過nf或ro系統進一步處理,ro和nf都能去除細菌、微生物、溶解鹽等,但ro效果更好。一般ro和nf之前的進水都必須進行預處理,對ss及濁度都有明確的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