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新型空調系統與除塵系統_第1頁
紡織新型空調系統與除塵系統_第2頁
紡織新型空調系統與除塵系統_第3頁
紡織新型空調系統與除塵系統_第4頁
紡織新型空調系統與除塵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畝紡織新型空調系統模式多種多樣,內容十分廣泛,在紡織生產行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滿足車間各種不同工序的相對溫濕度要求,而且在日常運行中,能合理控制某些因季節變化而導致能源的浪費,有效的控制溫濕度失調,氣流失衡等現象。從國內普通空調模式演變為新型空調系統模式,這種模式簡稱為“西歐模式”即多風機系統,它以創新的設計構思,巧妙合理的空調系統布置,自動化的控制系統,給我國紡織空調行業開辟了新天地。紡織空調除塵系統設計實施運行之效率,是對紡織生產質量的檢定,是評估紡織廠車間生產環境考核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標。1空調1.1紡部一個幾萬錠紡紗車間,從前紡到后紡:清花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絡筒,每個工序所需

2、的空調送風量各不相同,按照傳統的思路,一個前紡車間空調送風量的設計,只須設計滿足所有前紡工序的總風量,設計一套或幾套空調。但從嚴格的角度去分析,從清花到梳棉,并條及粗紗,它們的送風量標準不完全相同,從原棉開清棉梳棉并條與粗紗,它們的的過程是放濕吸濕再放濕,回潮率由抑6.5%7.5%.從這個過程來看,普通單風機空調系統很難控制對某個工序所需的送風量進行送風,即相對溫濕度很難保證。但由單個或多個風機來單獨對某道工序進行送風,通過送風檔板把風擴散到每個角落,使其送風均勻分布,更合理地對每個工序進行送風,即各工序溫濕度得以保證。從前紡到后紡各工序的送風量是不同的,當某個工序區域內達不到相應的送風換氣次

3、數時,就會造成車間飛花,灰塵比較多,它們與機器發熱上升的氣流,阻礙空調送風,對車間工作環境造成影響。所以,要求各工序換氣次數指標:清花梳棉15次/時,并條粗紗14次/時,精梳12.5次/時,細紗3035次/時,絡筒26次/時。目前,從細紗這道工序來看,國內很多紡織廠對細紗“媒灰紗”的防止比較頭疼,“煤灰紗”解決的方法不是很多,由多風機系統模式的多樣化,從而“煤灰紗”的處理基本上得到了解決。在煙草,化纖等凈化空調行業,用于凈化空氣的濾料中,某些濾料可用來防濾裝置,從根本上解決了“煤灰紗”粉塵進入空調室。利用這些濾料來處理“煤灰紗”效果相當明顯,由于它過濾時阻力較大,而且過濾風常用袋式過逋規格額定

4、風量m3/h實際風量m3/h義終阻力Pa G3粗效G4粗效F7中效F8亞高效量較小,過濾“煤灰紗”設立單獨風機過濾系統處理,在“煤灰紗”較少的季節,可設計旁路新風系統,供兩用。以下筆者設計某廠家空調系統模式并以運行中。由與兩種不同空調布置,比要節約附房面積,但從自動控制與調節的角度上分析,比二次回風的混風處理效果要好一些。多風機系統模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根據設計角度與廠房結構相結合,設計思路可設計雙層,三層及四層。雙層,大部分采用上送下回,當空調附房高度受限制,可下挖1.52米,采用外吸式轉籠過濾及濾料JM4A,進行回風處理。這種設計地溝是直通的,可減少回風阻力,對空調送風負荷相應減少,采用

5、外吸式回轉濾塵器及JM4A濾料進行回風處理,過濾面積大,負荷低,大大提高了過濾質量,進一步降低了空氣的含塵量。由于某些廠房及附房空調布置的長度受限制,但高度不限,這樣的情況對細紗空調的設計考慮為三層或四層設計,底層為回風,二層為噴淋,三層為二次混風室,四層為新風處理。1.2織部在織布車間的空調設計,織布區域換氣次數為30 32次/時,在傳統空調設計中,由于布機的發熱量較小,劍桿織機為0.6KW0.8KW,噴氣織機為4KW7KW,這樣空調設計的風量較小,一般換氣次數為26次/時左右,根據筆者對幾個布廠的空調改造中,發現車間換氣次數很小,運行中,有的用戶反應空調設計送風量偏小,有的是地溝回風不暢,

6、有的是過濾空氣質量不高等等。為什么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LUWA,LTG公司引進織布空調大小環境系統模式,對織布空調在常規的設計模更高的改進,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織布區域,織布的相對濕度一般在70%75%,而人在這樣的高濕下工作是不利的。而大小環境的設計思路解決了這一矛盾,大環境的送風對象是人,小環境的送風對象是機器。通過這樣的模式,空調區域送風就相當與在等d的情況下對兩種濕度區域送風,這樣不僅節約了能耗浪費,而且更主要的對生產帶來了保質保量。大環境的送風方式采用條縫型出風口加檔板進行工作區域擴散送風,小環境送風設于布機織軸正上方離地高度2.12.5米,對布機織軸局部送風,效果相當明顯。回風采用

7、長條縫型效果更明顯,它布置于布機徑軸正下方,與布機相平行,回風口斜面為梯形,有利于增大回風范圍,更好的處理徑軸周圍部分下落的纖維粉塵。回風地溝設計為等截面,在織布這個工序,織布用料主要以漿料為主,飛花及粉塵帶有一定的粘性,當地溝為變截面,風機全壓不夠時,就會導致回風不暢,纖維粉塵在溝道內越粘越多,甚至堵塞地溝。回風過濾采用外吸式回轉濾塵器及濾料JM4A,如用不銹鋼絲網圓盤回風,將會導致圓盤網目被漿料粉塵堵塞,糊網,導致回風不暢,送風阻力增大,從而車間無法送風,車間飛花粉塵較多,空氣含塵量較高。利用外吸轉籠過濾,增大過濾面積,過濾負荷不得大于1800M3/M2*h,采用JM4A濾料,更好地處理帶

8、粘性的粉塵。以下筆者設計某廠大小環境空調系統模式并以運行中(見下頁圖):經過以上簡單介紹多風機系統模式,對多風機系統特點說明如下:使用多風機系統,更好得對各工序單獨送風,送風效果較好,控制比較簡單。加大換氣次數,采用大送大回,使車間平均下降風速在。2.35m/S,使飛花落地,使冷風充分下降,車間整體比較干凈,提高了車間空氣的清潔度。處理“煤灰紗”設新風過濾兩道過濾裝置,過濾新風,效果明顯。多風機系統模式靈活多變,根據廠房及附房的結構要求,布置空調系統模式多樣化。2除塵系統除塵系統構成的三要素:除塵設備,管網和風機除塵設備,將空氣與其中的雜物纖塵分離的設備,結構分成兩種,一級與二級過濾裝置,一級

9、為濾網(鋼絲網,尼龍網)主要分離長纖維,二級為濾料(長毛絨,非織造布等),主要分離細雜細灰。2.1開清面與清梳聯2.1.1開清棉流程開清面采用“一抓”“一混”“一清”短流程,開清棉流程一般只需三臺主機。(圓盤抓棉機)FA035D(混開棉機)FA103(雙軸流開棉機)FA046/A092AST(振動棉箱結棉機)FA141/FA076E(單打成卷機)。(圓盤抓棉機)FA025(多倉混棉機)FA106(開棉機)FA092(振動棉箱結棉機)FA146/FA076E(單打成卷機)。2.1.2清梳聯流程(往復抓棉機)-FA103(單軸流開棉機)FA028(多倉混棉機)-FA109(清棉機)FA151(除微

10、塵機)FA221D(梳棉機)。(往復抓棉機)FI215(微塵分離器)FA125(重物分離器)FA105(單軸流開棉機)FA029(多倉混棉機)FA116(清棉機)FA156(除微塵機)FA203A(梳棉機)。(往復抓棉機)FA102B(單軸流開棉機)FA025(多倉混棉機)FAmD(精開棉機)SFA201(除微塵機)FA266(梳棉機)。(抓包機)AIREX(除塵柜)6CB(六倉混棉機)-*3RC(三液筒開棉機)FCW1(精細開棉機)FCT(除微塵機)-MK5D(梳棉機)。(抓包機)SP-MF(多功能分離裝置)MX-16(混棉機)CL-CI(清棉機)SP-F(異撿裝置)SR-DX(強力除塵機)

11、DK903(梳棉機)。(抓包機)B25(除雜機)B70(混開棉機)B51S(開棉機)C60(梳棉機)。(抓棉混棉機)B31(單打手開棉機)B143(多倉混棉機)-B36(開棉機)B49(除微塵機)CX501(梳棉機)。(自動抓棉機)MC-01單軸流開棉機)AM800(多倉混棉機)MCK-12(清棉機)FR10C(開棉機)DR-71(除微塵機)FA201B(梳棉機)。(往復抓棉機)AV-40(氣流開棉機)M6X(多倉混棉機)C1(精細開棉機)CDX-1000(除微處理機)FA201B(梳棉機)。2.2清梳聯有關設備表表1清島宏大清梳聯各單機風ft及風壓表序號機器型號位置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

12、塵排雜單機風量m3/h凈壓Pa表2鄭紡機清梳聯各單機風量及風壓表序號機器型號位置工藝排網|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塵排塵雜排雜排塵排塵雜單機風量mVh凈壓Pa表3金壇紡機清梳置各單機風置及風壓表序號機器型號位置工藝排風排塵口排雜口排塵口排雜口排塵口排雜口工藝排風排塵口排塵U單機風量m3/h凈壓Pa表4國清梳聯各單機風置風壓表表序號機器型號位置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單機風量m3/h凈壓Pa表5英國清梳聯各單機風置風壓表序號機器型號位置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排塵排雜單機風量凈壓Pa在除塵設計中,根據不同的開清棉/清梳聯設備流程風量,風壓,合理選定除塵設備及風機型號。除塵設備選型=設備排

13、塵量或吸人口的風量/除塵機組過濾面積矣llm3/m2*h,對于棉,毛,麻,化纖等不同品種紡紗情況下,應合理考慮一級網目與纖維分離壓緊器配置及二級過濾濾料的選型。主風機在達到過濾風量并適當留有余地的情況下,其全壓必須保證能克服系統內的全部阻力。主風機全壓=生產設備排放點或吸口負壓+管網系統全部阻力+除塵設備全部阻力+風機進出口部分阻力與排放阻力。除塵管路設計的基本要求:所有除塵管道保證其管道內不允許積塵,則合理配置主風機全壓及除塵管徑大小設計相當重要。在清棉工序中,工藝排風風速控制在1114m/s(根據除塵機組全壓、管路的沿程與局部等阻力消耗相結合,考慮其管路風速要求。)在清梳聯吸入棉工序中,由

14、于單軸流等設備的吸口負壓較高,在沒有考慮加接力風機的情況下,管路風速控制在1113m/s,并加調節插板。梳棉與精梳支管風速設計在1720m/S橫管與支管三通連接時,由第一臺與最后一臺之間的管徑風速設計在1113.5m/S,(管徑設計螺旋形式較好)。由于除塵管道內不允許積塵,除塵管徑設計最大不得超過700mm,最大通過風量為20000in3/h. 2.3開清棉/清梳聯除塵在清棉車間正壓運行中,為保證送風量大于濾塵風量的10%-20%,選好主風機的參數,對生產質量得以保證,特別要注意濾塵設備混風靜壓箱值,管道排雜排風及工藝排風能順利送人濾塵室,對各點風量,風壓,風速選擇要適當。做到既滿足工藝要求,

15、又節約能耗。一般混風靜壓在-750Pa以上,梳棉濾塵混風靜壓在-1lOOPa在梳棉中,梳棉機MK5等英國的梳棉機不同于其他梳棉機,機上兩個排風口分開,車肚花于蓋板花,蓋板花較為干凈,當蓋板花需要回用時,就不能與車肚花并用,在考慮除塵設備時,一般采用雙一級除塵系統。2.4精梳與氣流紡根據精梳落棉比較多的情況下,精梳除塵機組一級纖維分離壓緊器配置常用02與01,一級風機為4KW或5.5KW,參照國產精梳的落棉量,一臺02壓緊器可處理6 12臺精梳的落棉,一臺01壓緊器可處理818臺精梳的落棉。由于精梳生產過程中,梳落下短纖維較多,它們長度較長,品質較純凈,占生產的12%20%,因此,精梳落棉系統必須單獨設計,不能與清棉梳棉合用。在紡化纖面料時,由于落棉比較純凈,則除塵機組可考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