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契約法上的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初探(一)_第1頁
英美契約法上的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初探(一)_第2頁
英美契約法上的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初探(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英美契約法上的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初探(一)    On Reliance Interest and Expectation interest in Anglo-American Contract Law  關鍵詞: 信賴利益 期待利益 有效違約 損害賠償 中文摘要: 本文力圖通過案例的形式說明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在英美契約法損害賠償理論上的重要意義。文章首先分析了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在適用上的區別,在損害結果相

2、對可以確定,而個案的判決將在整體上激勵交易雙方降低交易成本的情況之下,信賴利益的適用將顯得更為合理。此后,文章以案例為依據分析了英美法上信賴利益的具體涵義,指出這一概念既指在合同成立以前,基于對先契約義務的違反而產生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合同有效成立以后論文,因一方解約而導致的類似于“恢復原狀”的損害賠償。最后,文章就波斯納的有效違約理論對英美契約法上的損害賠償原則所提出的挑戰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Key word: reliance interest expectation interest valid

3、0;contract breaking damage compensation Abstract: The author, by means of leading cases, tries to specify the importance of reliance interest and expectation interest in theory of&

4、#160;damage compensation in Anglo-American Contract Law. First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applic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reliance interest and expectation interest. When damages can be 

5、relatively definite and the judgement of some case will urges both parties to reduce cost of bargain, reliance interest is a better choice. Secondly, through some cases,&

6、#160;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reliance interest in Anglo-American Contract Law is referred to not only&nbs p;damage compensation for the breach of pre-contract obligations but also

7、 damage compensation for the breach of contract obligation. In the end, on Posner's theory of valid contract breaking, which challenges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damage com

8、pensation, the thesis gives its opposite opinion.  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在現代英美契約法的發展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焦點問題,盡管在早期的一些案例中這一問題已有所體現,但主要是出于法官自身對于事實的價值判斷,并非法律本身的固有指導,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判例并無系統理論的支持,受損失的一方能否追計信賴利益的損失頗具偶然性。 早在1861年,德國學者耶林就首倡了締約過失理論,德國法學界為此進行了激烈的論戰,結果這一理論最終為德國民法典有限的采用,也就是說只有當(一)意思表示發生錯誤;(

9、二)因給付不能而導致契約無效;(三)違法的契約之情事發生時,受損方才可以締約過失之理由請求對已方之信賴利益的補償。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信賴利益并不必然小于期待利益,當一方違反保護義務,侵害相對人身體健康或所有權而這種情形亦可認為得構成契約上過失責任時,加害人索賠償的可能遠逾期待利益的損失。1盡管此種列舉法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畢竟是立法上的一大進步。此后,希臘與意大利等國民法典先后都確立了這一原則。但在英美法國家,基于法律傳統的巨大差異和以對價以核心的自由主義契約理論的統治地位,注定這一進程是緩慢的。而后來在英美契約法中所出現的信賴利益與大陸法上以先契約義務的違反為發動依據的信賴利益相比,涵義各有

10、側重,并不相同。 合同有效成立后的信賴利益與期待利益之區分 現實生活的需要推動著法律的新陳代謝,1936年美國學者LL·富勒(fuller)和他的學生小威廉R.帕迪尤(perdue)發表了合約違約賠償金中的信賴利益一文,提出將期待利益(expectation interest)、信賴利益(reliance interest)、和無償得利(restitution interest)作為違約賠償的依據的理論。2然而,富勒所提出的信賴利益并非大陸法上所稱的基于對先契約義務的違反而發生,相反,它是契約有效成立后,一方違約,而另一方已為合同履行做了某種投入:或許他

11、已部分履行合同,甚至即使并未履行,他至少也放棄了其他交易機會,則違約方應為受損方的這種“信賴利益”的損失提供補償。而之所以在同是一方違約的情事下,受損方既可能只獲得信賴利益的補償(就象合同從未成立過一樣);也可能獲得可斯利益的補償(就象合同已履行完畢一樣),關鍵就在于受損方在合同履行后所能獲得的好處是否能確定以及相應的社會成本。3例如在1973年判決的Sullivan v. Connor一案中,原告為一演員,至被告醫生出做鼻子的整形手術,手術結果甚不理想,即使修正后仍讓被告大失所望,而整個手術過程共需花費原告622元,據此,法院判定被告需賠償原告(一)已經支付手術費622元

12、;(二)原告整形前后鼻子?巫粗鉅旒捌湟蚴質跏芏鶚唬靜揮齙男菡質跏乖嫠饈艿耐純嚶朧鶚?而法院并未判決被告補償原告若手術成功后所能增加之表演收入。因為這一部分殊難確定,對于被告的預見力提出了過高的要求,使被告乃至其同行懼于從事這一手術甚至職業;也有可能令他們采用增受手術費用等減輕風險負擔之措施,從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利于整個社會醫療事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英美契約法對于信賴利益的保護實際上還需要從宏觀的角度考量個案的判決所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對于遵循判例制度的普通法系而言,整體免疫力增強的需要必須壓制個案中可能出現的激進民主主義思想,而這正是審慎的法律精神所不可或缺的冷靜。事實上,違約損

13、害賠償的可預見性原則早在1854年的Hadley v. Baxendale一案中就已經確定。 5在該案中,原告有一面粉工廠,某日機器軸心(crankshaft)損壞,故原告請被告將損壞之軸心送至另一地區之軸心生產工廠檢定軸心之形態以更換軸心;過程中原告曾對被告說"工廠已經停工"、"軸心務必馬上送"、"愿意額外給付價金",被告則說,"如果原告能在中午前將軸心送來,則隔天就可以運到軸心生產工廠",而隔天中午以前原告就將軸心送至被告處,但因為被告之疏忽(by some n

14、eglect),數天后才將軸心送達原告,致原告工廠停工,受有損失(lost the profits they would otherwise have received.)。法院在這一判例中提出的原則使該案成為違約損害賠償領域的Leading Case,即在正常情形之下,違約者僅就其在締約階段所能夠預見到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而?煥盞睦礪壅墻逑衷諍迫繆毯吶欣械乃鷙獬砑右蘊崍隊敕梗傭緯閃俗約旱睦礪厶逑怠?BR> 為了更清楚的闡述“信賴利益”理論,我們(京師論文輔導中心)來看一看生活中常見的一個例子。一位攝影師受雇

15、為一家雜志社拍攝相關商業照片,攝影師花費了極大的成本(包括租賃一架飛機進行航拍)來完成他的這一工作。拍攝完畢之后他將該卷膠卷送至商家沖洗,問題出現了,商家此后未及沖洗即丟失了這卷膠卷。本案的困難就在于如何攝影師所應獲得賠償的范圍:是允許其取得包括拍攝成本在內的全部損失的賠償,還是僅僅將其追索限制在膠卷價格范圍之內?我們(京師論文輔導中心)的答案是后者,也就是限于賠償信賴利益。波斯納為此指出:“這一例證所表明的原則是:如果損失風險只為契約一方當事人所知,那么契約的另一方當事人就不應對可能發生的損失承擔法律責任?!?筆者以為,就本案而言,選擇將賠償陷于膠卷的微不足道的價格的原因就在于社會總成本的降低。因為,如果要求本案中的沖洗膠卷的商家賠償攝影師期待利益的,那么其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必將是在事實上鼓勵了本案中的攝影師或者任何與他處于相同地位的社會成員很少或者根本不采取任何措施以求避免類似的損失,比如保留膠卷的復制品等等-他可以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輕易的取得賠償;而與此同時,這種要求也未必能夠促使沖洗的商家采取更多的避免此類損失的預防措施,因為商家無法或者?遼僖鴨蟮某殺救隙ú煌壕淼募壑擋也扇嚶謀;朧綣碳藝餉醋雋耍庵殖殺究贍茉對洞笥誒嗨頻吶既恍允呂俜吶獬睢虼耍雜謖鏨緇岫裕酥智榭鮒屢獬爬道媯簿褪墻壕砑鄹竦吶芯魷緣酶行媯蛭庋梢鄖惺堤嶁焉閿笆魃韉拇砝嗨頻撓刑厥餳壑檔慕壕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