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苯-甲苯分離過程浮閥精餾塔的設計摘要:本設計對苯-甲苯分離過程浮閥精餾塔裝置進行了設計,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工作:1、精餾塔設計方案的確定。2、對生產的主要設備-浮閥塔進行了工藝設計計算,其中包括:精餾塔的物料衡算;塔板數的確定;精餾塔的工藝條件及有關物性數據的計算;精餾塔的塔體工藝尺寸計算;精餾塔塔板的主要工藝尺寸的計算:精餾塔塔板的流體力學驗算:精餾塔塔板的負荷性能圖;塔頂冷凝器的冷凝熱和塔釜再沸器的汽化熱計算。3、繪制了生產工藝流程圖和精餾塔設計條件圖。4、對設計過程中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和評述。從本設計中,我們組的隊員學到了很多;團隊合作,討論完善,總結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關鍵詞:苯-甲
2、苯;浮閥塔;工藝設計計算;流程圖;工藝條件簡圖目錄前言1、設計方案的確定1.1設計流程的說明1.2操作方案的說明1.3本設計中符號的說明2、精餾塔物料衡算2.1物料衡算示意圖2.2全塔物料衡算3、塔板數的確定3.1理論塔板數NT的求取3.1.1繪制苯-甲苯物系x-y圖 3.1.2求精餾塔的氣、液相負荷 3.1.3操作線方程 3.1.4圖解法求理論塔板數3.2實際塔板數的求取4、精餾段有關物性數據以及主要工藝尺寸的計算4.1精餾塔有關物性數據的計算4.1.1操作壓力計算4.1.2操作溫度計算4.1.3平均摩爾質量計算4.1.4平均密度計算4.1.5液體平均粘度計算4.1.6液體平均表面張力計算4
3、.2精餾塔的塔體工藝尺寸計算4.2.1精餾段塔徑的計算4.2.2精餾塔的有效高度的計算4.3塔板主要工藝尺寸的計算4.3.1溢流裝置計算4.3.2塔板計算4.4塔板的流體力學驗算4.4.1塔板壓降的計算4.4.2液面落差的計算4.4.3液沫夾帶的計算4.4.4漏液的計算4.5塔板負荷性能圖的繪制4.5.1過量液沫夾帶線4.5.2液泛線4.5.3液相負荷上限線4.5.4漏液線4.5.5液相負荷下限線4.5.6塔板負荷性能圖4.6提餾段各參數匯總4.7塔頂冷凝器的冷凝熱和塔釜再沸器的汽化熱的計算 4.7.1冷凝器的選型冷凝器的冷凝熱計算 4.7.3再沸器的汽化熱計算5、塔附件設計計算5.1接管5.
4、2法蘭5.3筒體與封頭5.4裙座5.5人孔數目6、塔總體高度設計7、浮閥精餾塔工藝設計結果討論7.1漏液7.2液泛7.3液體停留時間7.4流型7.5板距與塔高7.6回流比的影響7.7塔板效率的影響因素7.8換熱器的選擇7.9傳熱介質的選擇8、附錄8.1精餾系統的物料流程圖8.2精餾塔的工藝條件簡圖9、參考文獻10、致謝前言化工生產中所處理的原料,中間產物,粗產品幾乎都是由若干組分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質。生產中為了滿足儲存,運輸,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時常需要將這些混合物分離為較純凈或幾乎純態的物質。芳香族化合物是化工生產中的重要的原材料,而苯和甲苯是各有其重要作用。苯是化工工業和
5、醫藥工業的重要基本原料,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相對密度0.8794g/cm3 (20)。沸點80.1在常溫常壓下是無色透明的液體,并具強烈的特殊芳香氣味,有毒。苯遇熱、明火易燃燒、爆炸。常態下,苯的蒸氣密度為2.77,蒸氣壓13.33kPa(26.1)。可用來制備染料,樹脂,農藥,合成藥物,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和洗滌劑等等;甲苯不僅是有機化工合成的優良溶劑,而且可以合成異氰酸酯,甲酚等化工產品,其分子式CH3(C6H5),分子量92.14,相對密度0.866g/cm3(20)。沸點110.63。在常溫下呈液體狀,無色、易燃。可以用來制造三硝基甲苯,苯甲酸,對苯二甲酸,防腐劑,泡沫塑料
6、,合成纖維等。精餾是分離液體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種單元操作,在化工,煉油,石油化工等工業得到廣泛應用。精餾過程在能量計的驅動下,使氣,液兩相多次直接接觸和分離,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揮發度的不同,使揮發組分由液相向氣相轉移,難揮發組分由氣相向液相轉移。實現原料混合物中各組成分離該過程是同時進行傳質傳熱的過程。本次設計任務為設計一定處理量的精餾塔,實現苯-甲苯的分離。分離苯與甲苯的生產工藝有:精餾法,膜分離法,萃取法。但苯-甲苯體系比較容易分離,待處理料液清潔,因此采用精餾法。而浮閥塔漏液少,傳質情況好,氣液負荷有較大的變動余地,故采用浮閥精餾塔。 浮閥塔是20世紀50年代初開發的一種新塔型,其特點
7、是在篩板塔基礎上,在每個篩孔處安置一個可上下移動的閥片。當篩孔氣速高時,閥片被頂起、上升,孔速低時,閥片因自重而下降。閥片升降位置隨氣流量大小作自動調節,從而使進入液層的氣速基本穩定。又因氣體在閥片下側水平方向進入液層,既減少液沫夾帶量,又延長氣液接觸時間,故收到很好的傳質效果。浮閥塔的生產能力比泡罩塔約大20%-40%,操作彈性可達7-9,板效率比泡罩塔約高15%,制造費用為泡罩塔的60%-80%,為篩板塔的120%-130%。浮閥塔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造價低,塔板開孔率大,生產能力大,其缺點是處理易結焦、高粘度的物料時,閥片易與塔板粘結;在操作過程中有時會發生閥片脫落或卡死等現象,
8、使塔板效率和操作彈性下降。1、設計方案的確定本課程設計體系為苯甲苯混合物,采用常壓操作連續精餾流程,篩板塔,總板效率ET=0.5;原料組成為冷液進料,(苯的摩爾分率,下同),分離要求塔頂產品,塔釜產品,過冷液體進料q=1.06,塔頂采用全凝器,冷凝液在泡點下部分回流至塔內,其余部分經產品冷卻器冷卻后送儲罐。R=3.2。塔釜采用間接蒸汽加熱,塔釜產品冷卻后送儲罐。1.1設計流程的說明精餾裝置包括精餾塔,原料預熱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卻器和產品冷凝器等設備。熱量自塔釜輸入,物料在塔內經多次部分汽化與與部分冷凝器進行精餾分離,由冷凝器和冷卻器中的冷卻介質將余熱帶走。在此過程中,熱能利用率很低,為
9、此,在確定流程裝置時應考慮余熱的利用,注意節能。另外,為保持塔的操作穩定性,流程中除用泵直接送入塔原料外,也可以采用高位槽送料以免受泵操作波動的影響。塔頂冷凝裝置根據生產狀況采用全凝器,以便于準確地控制回流比。若后繼裝置使用氣態物料,則宜用全分凝器。總而言之確定流程時要較全面,合理的兼顧設備,操作費用操作控制及安全因素。1.2操作方案的說明本設計任務為分離苯甲苯混合物。對于二元混合物的分離,應采用連續精餾流程。設計中采用冷液(溫度75)進料。塔頂上升蒸汽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器在泡點下一部分回流到塔內,其余部分經產品冷卻器冷卻后送入儲罐。該物系屬于易分離物系,操作回流比為3.2。塔釜采用間接蒸汽
10、加熱,塔底產品冷卻送到儲罐。1.3本設計中符號的說明2、精餾塔物料衡算2.1物料衡算示意圖D,XDF,XFW,XW圖2.1全塔物料衡算2.2全塔物料衡算已知:,F=180kmol/h取XD=0.995,XW=0.005總物料: F = D + W易揮發組分: FXF = DXD + WXW解得: D=53.64(kmol/h)W=126.36(kmol/h)表2.1精餾塔的物料衡算表進料F出料DW組分kmol/h摩爾分率kmol/h摩爾分率kmol/h摩爾分率苯540.3053.37180.9950.63180.005甲苯1260.700.26820.005125.72820.995總量180
11、153.641126.3613、塔板數的確定3.1理論塔板數NT的求取苯甲苯物系屬理想物系,可采用圖解法求理論塔板數NT。3.1.1繪制苯-甲苯物系x-y圖由手冊查得,苯-甲苯物系的氣液平衡數據,繪出x-y 圖。表3.1苯-甲苯物系的氣液平衡數據溫度110.6106.1102.298.695.292.1x(%)08.820.23039.748.9y(%)021.2375061.871溫度89.486.884.482.381.280.2x(%)59.27080.390.395100y(%)78.985.391.495.797.9100圖3.1苯-甲苯物系的x-y圖原料液的汽化潛熱rm= 0.30
12、380kJ/(1kg/78kg/mol)= 889222862 = 31754 kJ/mol知 xf = 0.30時,液體的泡點為98.6,則平均溫度= 359.95 K查手冊得86.8下苯和甲苯的比熱為2.76kJ/(kgK),故原料液的比熱為:Cp = 2.760.3782.760.792= 242.192 kJ/(kmolK)得q線方程:3.1.2求精餾塔的氣、液相負荷L=RD=3.253.64=171.648 kmol/hV=(R+1)D=(3.2+1)53.64=225.228 kmol/h=L+qF=171.648+1.18180=384.048 kmol/h=V+(q-1)F=2
13、25.228+(1.18-1)180=257.628 kmol/h3.1.3操作線方程、精餾段操作線方程、提餾段操作線方程兩線交點坐標:(0.3127,0.4753)3.1.4圖解法求理論塔板數采用圖解法求理論塔板數,如圖3.1所示。求解結果:總理論塔板數=24(包括塔釜)進料位置:NF=13(包括塔釜)3.2實際理論塔板數的求取、精餾段實際塔板數N精=(NT-NF)/ET=(24-13)/0.5=22、提餾段實際塔板數N提=(NF-1)/ET=(13-1)/0.5=24實際板數為=22+24=46進料位置為24塊4、精餾段有關物性數據以及主要工藝尺寸的計算4.1.1操作壓力的計算、塔頂操作壓
14、力:取每層塔板壓降P=0.7kPa、進料板壓力:、精餾段平均壓力:(120.7+105.3)/2=113kPa、塔底壓力:105.3+460.7=137.5kPa、提餾段平均壓力:(105.3+137.5)/2=121.4kPa4.1.2操作溫度計算依據操作壓力,由泡點方程通過試差法計算出泡點溫度,其中苯、甲苯的飽和蒸汽壓由安托因(Antoine)方程計算,計算過程略。安托因方程:lgP0=A-B/(t+C)由物性手冊查得苯(A)甲苯(B)理想物系。二者的安托因方程分別為:lgP0=6.9061211/(t+220.8) (a)lgP0=6.9551345/(t+219.5) (b)由試差法得
15、:塔頂溫度:tD=81.42進料溫度:tF =75(已知)塔底溫度:tW=119.76精餾段平均溫度:tm=(tD+tF)/2=(81.42+75)/2=78.21提餾段平均溫度:(75+119.65)/2=97.3254.1.3平均摩爾質量計算、塔頂平均摩爾質量由y1=xD=0.995(見圖3.1),得x1=0.987 =0.99578.11+(1-0.995)92.14=78.18kg/kmol =0.98778.11+(1-0.987)92.14=78.29kg/kmol、進料板平均摩爾質量由圖解理論板(見圖3.1),由xF=0.320,查得yF=0.480=0.48078.11+(1-
16、0.480)92.14=85.41kg/kmol =0.32078.11+(1-0.320)92.14=87.65kg/kmol、塔底平均摩爾質量yW=0.005,xW=0.002=0.00578.11+(1-0.005)92.14=92.07kg/kmol =0.00278.11+(1-0.002)92.14=92.11kg/kmol、精餾段平均摩爾質量=(+)/2=(78.18+85.41)/2=81.80kg/kmol =(+)/2=(78.29+87.65)/2=82.97kg/kmol、提餾段平均摩爾質量=(+)/2=(85.41+92.07)/2=88.74kg/kmol =(+)
17、/2=(87.65+92.11)/2=89.88kg/kmol4.1.4平均密度計算1)氣相平均密度計算精餾段:提餾段:2)液相平均密度計算液相平均密度由下式計算:塔頂液相平均密度的計算:由tD=81.42,查手冊得=805.50kg/m; =807.5 kg/m進料板液相平均密度:由tF=75,查手冊得=810.50kg/m;=812.6kg/m進料板液相質量分率:精餾段液相平均密度:塔底液相平均密度由tW=119.76,查得=770.50kg/m;=770.60kg/m提餾段的平均密度(770.60+812.04)/2=791.32kg/m4.1.5液相平均粘度計算液相平均粘度依下式計算,
18、即1)塔頂液相平均粘度的計算由tD=81.42,查手冊得A=0.295 mPas ;B=0.321 mPas= 0.995lg(0.295)+ (1-0.995)lg(0.321)=0.295mPas2)進料板液相平均粘度的計算由tF=75,查手冊得A=0.302 mPas ;B=0.334 mPas= 0.995lg(0.302)+ (1-0.995)lg(0.334)=0.302mPas3)精餾段液相平均粘度為4)提餾段液相平均粘度由tW=119.76,查得A=0.201 mPas ;B=0.231mPas= 0.005lg(0.201)+ (1-0.005)lg(0.231)=0.231
19、mPas提餾段液相平均粘度(0.231+0.302)/2=0.2665mPas4.1.6 液體平均表面張力計算液相平均表面張力依下式計算,即1)塔頂液相平均表面張力的計算由tD=81.42,查手冊得=21.00mN/m; =21.25mN/m=0.99521.00+0.00521.25=21.00mN/m2)進料板液相平均表面張力的計算由tF=75,查手冊得=21.96mN/m; =22.11mN/m=0.321.96+0.722.11=22.07mN/m3)精餾段液相平均表面張力為4)塔底液相表面張力由tW=119.76,查得=16.36mN/m; =17.36mN/m=0.00516.36
20、+0.99517.36=17.355mN/m提餾段液相平均表面張力=(17.355+22.07)/2=19.7125mN/m4.2 精餾塔的塔體工藝尺寸計算4.2.1 精餾段塔徑的計算精餾段的氣、液相體積流率分別為:提餾段的氣、液相體積流率分別為:,C20由查圖的橫坐標為取板間距HT=0.40m,板上液層高度hL=0.06m ,則HThL= 0.400.06 = 0.34m由Smith關聯圖查得C20=0.0754=取安全系數為0.7,則空塔系數為:u=0.7umax=0.71.221=0.8547m/s按標準塔徑圓整后為 D1.6m 塔截面積為:實際空塔氣速為:m/s4.2.2 精餾塔的有效
21、高度的計算1)精餾段有效高度為:Z精=(N精-1)HT=(22-1)0.4=8.4m2)提餾段有效高度為:Z提=(N提-1)HT=(24-1)0.4=9.2m所以精餾塔的有效高度為Z= Z精+ Z提+0.8=8.4+9.2=17.6m4.3 塔板主要工藝尺寸的計算4.3.1 溢流裝置計算因塔徑D1.6m,可選用單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盤。各項計算如下:1)堰長LW取LW=0.66D=0.661.6=1.056m2)溢流堰高度hw hw=hLhOW選用平直堰,堰上層高度hOW由下式計算近似取E=1,則取板上清液層高度hL=0.06m故hw=hLhOW=0.06-0.022=0.038m3)
22、弓形降液管寬度Wd和截面積Af由=0.66,查弓形降液管參數圖得=0.0722;=0.124=0.0722=0.07222.01=0.1451m0.124D=0.1241.6=0.1984m驗算液體在降液管中停留時間,即5s故降液管設計合理4)降液管底隙高度h0取,0.038-0.03040=0.0076m0.006m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設計合理選用凹形受液盤,深度hw=50mm4.3.2塔板布置與浮閥數目及排列1)塔板的分塊因1400mmD1600mm,故塔板采用分塊式,查表4.2表4.2塔板分布數塔徑mm8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塔板分塊數3456得
23、塔板分為4塊選用F1型重閥,閥孔直徑dO=39mm,底邊孔心距t=75mm精餾段計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2孔速浮閥數,取201個2)邊緣寬度確定取,3)開孔區面積計算開孔區面積計算其中故3)篩孔計算及其排列浮閥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排的孔心距t=75mm=0.075m估算其排間距hh=考慮到塔的直徑較大,必須采用分塊式塔板,而各塊板的支撐與銜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區面積,故取t=90mm=0.09m按t=0.075m, t=0.09m,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排得閥數203個按N=203個重新核算孔速及閥控動能因數氣速11.873-5s降液管底隙高度hO0.027-0.006=0.021m塔板布置及浮閥數目,浮閥排列取閥孔動能因子FO=12孔速浮閥數,取216個2)邊緣寬度確定取,3)開孔區面積計算開孔區面積計算其中故3)篩孔計算及其排列浮閥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取同一排的孔心距t=75mm=0.075m估算其排間距hh=考慮到塔的直徑較大,必須采用分塊式塔板,而各塊板的支撐與銜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區面積,故取t=80mm=0.08m按t=0.075m, t=0.08m以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排得閥數239個按N=239個重新核算孔速及閥控動能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質檢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2025年初三適應性監測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長寧區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4月摸底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南通市安海中學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學期自主檢測試題(2)化學試題含解析
- 裝修電工施工合同范本
- 喀喇沁旗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戰略規劃咨詢合同
- 甲乙丙三方設備購買租賃合同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測試卷(B)(含答案)
- 東湖老陳醋營銷計劃書
- 腦出血急救和護理課件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土的滲透性完整版本
- 強化業務運營管理優化業務流程的工作總結及計劃
- 2023災難現場脊柱和骨盆損傷評估與處理要求
- 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醫師考核登記表
- 云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沼氣污染治理及綜合利用項目環評報告
-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藝術
- 養殖場防疫管理制度(五篇)
- 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皮膚試驗指導原則(2021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