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1頁
第1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2頁
第1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3頁
第1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4頁
第1講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1講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測控導航考點題號大氣的受熱過程5、6、11、12、13、14熱力環流3、4、7、8,9、10、13大氣的程度運動1、2、14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19·山東濟南模擬以下圖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壓面天氣圖。讀圖,答復12題:1.等壓面上A點的風向應是 A.東北風 B.西北風C.西南風 D.東南風2.這種情況下決定風向的力是A.程度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B.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C.程度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D.程度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解析:1.B2.A圖中5 100米到

2、5 800米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壓面上的等高線,海拔高處說明等壓面上凸,氣壓較高;海拔較低處說明等壓面下凹,氣壓較低,由圖中可讀出該高空程度面南部、西南部氣壓高,北部氣壓低,又因在5 000米左右的高空,摩擦力很小,故在程度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北風風向大致與圖中等高線平行。 2019·河北石家莊模擬讀“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氣壓圖單位:hPa,答復34題:3.假設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構成熱力環流,那么流動方向為A.OPMNOB.POMNPC.MNPOMD.NMOPN4.下面圖中正確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是解析:3.A4.A第3題,氣流總是由高壓區流向低壓

3、區,那么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根據熱力環流圖可判斷,圖中M、N為近地面兩點、O、P為高空兩點,且O、P分別對應位于N、M上空;M地氣壓高,說明是近地面氣溫較低處,氣流由P下沉至M;那么N為近地面氣溫較高處,氣流由N上升至O。故A項正確。第4題,圖中顯示N地為近地面熱低壓區,故氣溫高于兩側、氣壓低于兩側同一高度,那么A項正確。蔬菜大棚是一種框架覆膜構造,人們可以根據蔬菜生長的需要對自然條件進展人工調節,可有效進步蔬菜的產量和質量。以下圖為蔬菜大棚示意圖。據此答復56題:5.某段時間,我國南方的菜農一般只給大棚覆蓋黑色尼龍網。其目的是A.削弱太陽輻射以減少蔬菜水分蒸騰B.減少地面輻射以

4、防止夜間溫度過低C.增加大氣逆輻射以進步土壤的溫度D.增強地面輻射以進步白天氣溫6.我國北方地區在某個季節,菜農往往給大棚覆上多層保溫塑料膜,夜間加蓋草被。該季節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5.A6.D第5題,“黑色可以削弱到達大棚內部的太陽輻射,使得內部溫度相對較低,減少蔬菜水分蒸騰。第6題,我國北方冬季氣溫比春季、秋季更低;大棚上覆蓋多層保溫塑料膜,夜間加蓋草被,有利于減少大棚內部熱量的散失,保證室內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2019·湖北武漢模擬霧是近地面大氣層中出現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圖中甲地經常出現濃霧迷漫的現象。據此答復78題:7.以下四幅圖中,與山谷

5、出現濃霧時段的環流特征相符的是8.圖中甲地山谷濃霧彌漫數日不散,主要是因為A.太陽輻射較弱B.氣溫較低C.暖濕水汽充足D.風力較弱解析:7.C8.D第7題,山谷地區,白天吹谷風,風是從谷地沿兩側山坡吹的上升氣流,谷地中心是下沉氣流,不會形成霧,B、D錯。夜晚吹山風,冷氣流沿兩側山坡下吹,谷地中心是上升氣流,底層受冷氣流影響快速降溫,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溫狀態,容易出現濃霧天氣。C對,A錯。第8題,濃霧天氣出現條件,一是有逆溫現象,二是靜風天氣。太陽輻射較弱、氣溫較低、暖濕水汽充足對霧形成有影響,但不是濃霧持續幾天的原因,A、B、C錯。風力較弱,不能吹散濃霧,是導致該天氣持續時間長的主要原因,D對。

6、2019·黑龍江哈三中模擬以下圖為某濱海地區某日某時等壓面垂直剖面圖相鄰兩個等壓面氣壓差相等。讀圖,答復910題:9.圖中A.比氣溫高 B.比氣溫低C.比氣壓低 D.比氣壓高10.圖中A.海陸間氣壓差異的成因與南亞西南季風的成因一樣B.地受來自海洋潮濕氣流影響形成對流雨C.近地面氣流流向為:D.等壓面分布狀況一般出如今夏季的白天解析:9.D10.C第9題,垂直方向上,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氣壓也降低,因此比氣溫低,比氣壓高;圖中海洋等壓面向近地面彎曲,陸地等壓面向高空彎曲,表示同一程度面海洋氣壓低、陸地氣壓高,近地面比氣壓高,故氣溫高、氣壓低,氣溫低、氣壓高,因此比氣溫高;根據圖中等

7、壓面的分布,氣壓比高。第10題,南亞西南季風的成因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挪動;地受下沉氣流影響,降水少;地氣壓高于地,風從大陸吹向海洋,C正確;圖中等壓面的分布是陸地氣壓高,氣溫低,假設是夏季,應該出如今夜間。2019·福建福州模擬讀“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氣溫日變化示意圖,答復1112題:11.圖中a、b、c三條曲線分別表示A.氣溫、地面輻射、太陽輻射B.太陽輻射、氣溫、地面輻射C.地面輻射、太陽輻射、氣溫D.氣溫、太陽輻射、地面輻射12.圖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A.1月 B.5月C.7月 D.10月解析:11.D12.C第11題,讀圖,橫軸表示一天的時間,太陽輻射只在白天存

8、在,所以b是太陽輻射。太陽輻射使地面增溫,地面輻射是大氣的主要直接的熱源,所以地面輻射最高值比氣溫最高值出現的時間早。所以a是氣溫,c是地面輻射,D對。第12題,根據圖中太陽輻射出現的時間段分析,北京日出早于6時,日落晚于18時,晝長約15小時,且日平均氣溫在29左右,此時北半球為夏季,最可能是7月份。二、非選擇題共52分13.2019·山東濰坊模擬希望中學地理實驗小組對某城市四個住宅小區的環境進展觀察測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溫升數據并繪制了圖甲、圖乙基準溫度取某日平均溫度。根據材料和圖表,結合所學知識,答復以下問題:28分材料一幾種下墊面的吸收率。下墊面瀝青道路混

9、凝土磚石吸收率0.90.950.650.90.60.80.650.8材料二溫升值與吸收率的關系。材料三溫升值與風速的關系。1根據材料一、二,分析下墊面的吸收率對小區溫升值的影響及原因。12分2根據材料三分析風速與熱島強度的關系與原因。8分3分析該實驗小組研究成果對小區建筑規劃和設計有何啟發?8分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一中數據和材料二中曲線分析,下墊面吸收率與小區溫升值呈正相關關系,這主要是因為近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第2題,根據材料三分析,風速與熱島強度呈負相關關系。風速越大,溫升值越小,城市熱島效應越弱,反之越強。第3題,通過該實驗小組研究成果可以指導城市小區建筑規劃和設計,主要從地面鋪裝、

10、通風等方面進展分析答復。答案:1影響:下墊面吸收率小的小區的溫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區。原因:大氣增溫的熱源主要來源于地面輻射,不同下墊面,吸收率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墊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量較少,因此它通過地面輻射和對流釋放到空氣中的熱量較少,引起的溫升幅度小。12分2關系:風速與熱島強度呈負相關風速越大,熱島強度越小。原因:風速越大,空氣流動性越強,由風帶走的熱量也越多,城市熱島效應越弱。8分3盡量使用對太陽輻射吸收率較小的建筑材料減少使用對太陽輻射吸收率較大的瀝青、混凝土來鋪裝地面;通過合理布置小區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適當,加強小區的自然通風,有利于城區的熱量散失到郊區,從而有效減輕小區

11、“熱島效應。8分14.2019·江西九江質檢讀“世界某區域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答復以下問題:24分1判斷圖中最大氣壓差可能的數值。6分2此日,O和P兩地風力大小差異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3比較此日P、Q兩地氣溫日較差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知圖示區域內,最小氣壓值為990995 hPa,最大氣壓值在1 0401 045 hPa,故圖示氣壓差為4555 hPa。第2題,O處等壓線稀疏,且位于陸地上摩擦力較大,風力較小;P處等壓線密集,且位于海洋上摩擦力較小,風力較大。第3題,Q處為高壓中心,又位于陸地上,多晴朗天氣,氣溫日較差較大;P地位于低壓中心,又位于海洋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