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實驗范例_第1頁
高頻實驗范例_第2頁
高頻實驗范例_第3頁
高頻實驗范例_第4頁
高頻實驗范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KGPZ-1A型高頻電子線路實驗教學系統實驗范例(供參考)號板(一) 晶體濾波器(選做實驗三)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0,Y衰減:10 Y增幅適當 掃頻寬度:約0.3MHz 掃頻中心頻率10.7MHz觀察晶體濾波器帶通幅頻特性,要求估算晶體濾波器衰減量和帶寬。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10.7MHz載波,幅度達到最大接入J1,在J2處觀察載波輸出,然后改變載波頻率,觀察載波輸出情況,要求估算晶體濾波器衰減量和帶寬。F(MHz)10.68510.6910.710.71U0(mVP-P)3020011030(二)陶瓷濾波器(選做實驗三)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0,Y衰減:10 Y增

2、幅適當 掃頻寬度:約1MHz 掃頻中心頻率10.7MHz觀察陶瓷濾波器帶通幅頻特性,要求估算陶瓷濾波器衰減量和帶寬。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10.7MHz載波,幅度達到最大接入J1,在J2處觀察載波輸出,然后改變載波頻率,觀察載波輸出情況,要求估算陶瓷濾波器衰減量和帶寬。F(MHz)10.410.510.610.710.810.9U0(mVP-P)5030048045040080(三)LC串聯諧振(選做實驗四)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6dB,Y衰減:10 Y增幅適當 掃頻寬度:約10MHz 掃頻中心頻率6.5MHz觀察LC串聯諧振帶通幅頻特性,要求估算LC串聯諧振回路吸收量和帶

3、寬。(可改變W1分別估算)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6.5MHz載波接入J1,在J2處觀察載波吸收情況,然后改變載波頻率,觀察載波輸出情況,要求估算LC串聯吸收回路對6.5MHz載波的吸收量和吸收點帶寬。F(MHz)55.566.26.46.677.58U0(mVP-P)(四)LC并聯諧振(選做實驗四)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10dB,Y衰減:10 Y增幅適當 掃頻寬度:約8MHz 掃頻中心頻率10.7MHz觀察LC并聯諧振帶通幅頻特性,要求估算LC并聯諧振回路Q值和帶寬。(可改變W2分別估算)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10.7MHz載波接入J1,在J2處觀察

4、載波輸出情況,然后改變載波頻率,觀察載波輸出情況,要求估算LC并聯回路對10.7MHz載波的頻率響應和計算帶寬。F(MHz)8.599.51010.110.210.310.410.5U0(mVP-P)6095140270330390450460420F(MHz)10.610.710.810.91111.111.51213U0(mVP-P)35030026023020018014011075(五)低通濾波器(選做實驗三)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10dB,Y衰減:10 Y增幅適當 掃頻寬度:約5MHz 掃頻中心頻率2.5MHz W3逆時針最大觀察5MHz低通濾波器帶通幅頻特性,要求估算5MHz低通濾

5、波器諧振Q值和帶寬。(可改變W3分別估算)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400KHz載波接入J1,在J2處觀察載波輸出情況,然后改變載波頻率(400KHz5.5MHz),觀察載波輸出情況,要求估算5MHz低通濾波器的頻率特性和計算帶寬。F(KHz)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U0(mVP-P)F(MHz)1.522.533.544.555.5U0(mVP-P)號板(一)單調諧小信號放大(實驗一)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39dB,Y衰減:10 Y增幅固定 掃頻寬度:約15MHz 掃頻中心頻率12MHz用檢波探頭在J1處觀察12MHz單調諧幅頻曲線,單峰

6、,放大器增益30dB,帶寬估計:0.7MHz(W3調至曲線最高)。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按實驗指導書方法做,放大器增益50倍(26dB)帶寬計算和選擇性按實驗指導書方法做。MHz=0.8MHz選擇性:15.4MHz -9.8MHz=5.6MHz 矩形系數:(二)雙調諧小信號放大(實驗一)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49dB,Y衰減:10 Y增幅固定 掃頻寬度:約0.1MHz 掃頻中心頻率0.5MHz用檢波探頭在J6處觀察465KHz雙調諧幅頻曲線,雙峰,放大器增益40dB(W4調至曲線最高)。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465KHz、100mVp-p載波信號從J5輸入,在J6

7、處用示波器觀察(12.5Vp-p),放大45dB。(三)集成陶瓷選頻放大(實驗二、實驗十六)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39dB,Y衰減:10 Y增幅固定 掃頻寬度:3MHz 掃頻中心頻率4.5MHz用檢波探頭在J6處觀察465KHz雙調諧幅頻曲線,雙峰,放大器增益40dB(W4調至曲線最高)。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465KHz、100mVp-p載波信號從J5輸入,在J6處用示波器觀察(12.5Vp-p),放大45dB。計算得到選頻放大器增益30dB,通頻帶約500KHzAGC調整掃頻輸出:衰減30dB,測量集成塊5腳AGC控制電壓S1開環時,調W1,5腳直流電壓 增益最高 增益

8、最低然后保持5.80VS1閉環時,保持W1不變,掃頻輸出-10dB,調W2,5腳直流電壓至4.87V,即起控,分別在0dB、-10dB、-20dB、-30dB檢查S1開環,閉環情況(觀察掃頻儀波形)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輸入信號4.5MHz、10300mVp-p載波信號變化S1開環,調節W1至TH5 6V,做開環實驗;然后S1閉環,做S1閉環實驗(按實驗指導書做)號板一、三點式正弦波振蕩器(實驗六)S1全部斷開,S2的1撥下2撥上,用示波器觀察J1的波形(正弦波輸出),頻率應為4.5MHz(調CC1),W2調至最大,T1亦能調到最大值。實驗步驟按實驗指導書做。二、晶體振蕩器(實驗七)

9、S1全部斷開,S2的1撥上2撥下,用示波器觀察J1的波形(正弦波輸出),調節RA1,使其振蕩,頻率應為4.19MHz,W2調至最大,T1亦能調到最大值。實驗步驟按實驗指導書做。三、壓控振蕩器(實驗七)S1的1或2撥上,S2的1撥下2撥上,用示波器觀察J1的波形(正弦波輸出),W1能改變其頻率和幅度。實驗步驟按實驗指導書做。四、晶體壓控振蕩器(實驗七)S1的1或2撥上,S2的1撥上2撥下,用示波器觀察J1的波形(正弦波輸出),調節RA1,使其振蕩,W1能改變其頻率。實驗步驟按實驗指導書做。五、變容二極管調頻實驗(實驗十三)將電路接成壓控振蕩器靜態調制特性:實驗步驟按實驗指導書做。動態測試,在J2

10、處加入音頻信號1KHz、2.5Vp-p時觀察調頻頻偏情況,5Vp-p時再觀察調頻頻偏情況。號板一、模擬乘法器調幅(AM、DSB、SSB)(實驗十一)1.靜態工作點調測:首先調節W1,使1、4腳的電位差為0V。測量各腳電壓管腳電壓2.J1輸入載波信號,峰峰值,J2端輸入音頻信號,先使峰峰值,調節平衡電位器W1,使輸出V(此時),再逐漸增大,則輸出信號V的幅度逐漸增大(不超過60mVp-p),示波器上出現如圖11-3所示的抑制載波的調幅信號。圖11-3 抑制載波調幅波形3調節平衡電位器W1,使輸出信號V的幅度發生變化,出現如圖13-4所示的有載波調幅信號的波形,記下AM波對應和,并計算調幅度。圖1

11、1-4 普通調幅波波形4.觀察SSB,步驟同3,從J6處觀察輸出波形。5.加大,觀察波形變化,比較全載波調幅、抑止載波雙邊帶調幅和單邊帶調幅的波形。二、包絡檢波及同步檢波實驗(實驗十二)1.二極管包絡檢波1)解調全載波調幅信號從J2處輸入465KHz、峰峰值的已調波。將開關S1的1撥上(2撥下),S2的2撥上(1撥下),將示波器接入TH5處,觀察到正常的音頻信號。2)觀察對角切割失真保持以上輸出,將開關S1的2撥上(1撥下),檢波負載電阻由2.2K變為51K,在TH5處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并記錄,可以觀察到對角切割失真的波形。3)觀察底部切割失真將開關開關S1的1撥上(2撥下),S2的1撥上(2撥

12、下),在TH5處觀察底部失真的波形。2.同步檢波1)首先由高訊儀輸出465KHz、500mVp-p的載波至AM調制的J1,由低訊儀輸出1KHz、60mVp-p的音頻信號至AM調制的J5,調節W1分別獲得調制度分別為30%,100%及100%的調幅波輸入至J1,然后再由高訊儀另一輸出口輸出465KHz、500mVp-p的載波至J8,調節W3和W4,在J9分別觀察同步檢波輸出的音頻信號。2)調節W1得到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幅信號,在J9處觀察同步檢波輸出后的音頻信號。3.三極管檢波調幅信號同同步檢波。產生的30%調幅波輸入至J7,調節W5,在J10觀察解調后的音頻信號。(400mVp-p)號板一、正

13、交鑒頻(實驗十四)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26dB,Y衰減:10 Y增幅最大 掃頻寬度:約2MHz 掃頻中心頻率4.5MHz采用開路探頭觀察S曲線,調節L1,使S曲線中點落在4.5MHz上。(增益17dB)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方法是將峰峰值,左右、調制信號的頻率的調頻信號從J6端輸入,按下“FM”開關,將“FM頻偏”旋鈕旋到適中,輸出端獲得的低頻調制信號的波形失真最小,幅度最大。(2Vp-p)二、鎖相鑒頻(實驗十四)1.將峰峰值左右,調制信號的頻率的調頻信號從J4輸入,將S1的3撥上,改變,觀察J2輸出的解調信號。三、模擬鎖相環(實驗十五)1.鎖相環自由振蕩頻率的測量波形頻率(MHz

14、)幅度()S11C20S12C47S13C120S14C10002.同步帶和捕捉帶的測量將S1的3撥上,調節RA1至VCO自由振蕩頻率(J1的量)4.5MHz,J3和J5用連接線連接。將峰峰值左右,調制信號的頻率的調頻信號從J4輸入,在J2用示波器觀察解調后的音頻信號,改變載波頻率,根據示波器1K音頻波形變化的情況找出、,四點頻率分別是5.07MHz、4.66MHz、3.86MHz、4.21MHz。號板(一)雙調諧回路斜率鑒頻(選做實驗一)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30dB,Y衰減:10 Y增幅最大 Y軸輸入采用開路探頭 掃頻寬度:約2MHz 掃頻中心頻率4.5MHz觀察S曲線,要求調節L1和L2

15、,得到中心頻率為4.5MHz波形對稱的S曲線。)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4.5MHz調頻波(內調制,帶寬調節最大)接入J1,在J1處觀察FM波,在J1處觀察解調后的1K音頻波形。 將輸入信號改為正弦高頻信號,其頻率為4.5MHz±50KHz(間隔50KHz),測出輸出電壓,記于下表。(KHz)4350440044504500455046004650VRL(二)脈沖計數式鑒頻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高訊儀輸出、0.8MHz調頻波(外調制,外加音頻信號400Hz、,帶寬調節最大)接入J3,在J4處觀察解調后的400Hz音頻波形(雙蹤觀察),注意W1調最大。號板

16、(該板需用轉換頭)一、雙平衡混頻器(實驗三)掃頻儀:輸出探頭接TH3,檢波探頭接TH4掃頻輸出:衰減49dB,Y衰減:10 Y增幅最大 掃頻寬度:約5MHz 掃頻中心頻率12.5MHz調節T4,觀察12.5MHz輸出特性曲線,測得Q2增益40dB。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1.TH3輸入是將載波、,在TH4測量放大載波信號。2.將將、(由3號板的J1提供,開關S2的1撥上2撥下,S1全部撥下)的射頻電壓加到J5端,將(由高頻信號源提供)、的本振信號加到J2端,在TH3觀察混頻波形。二、模擬乘法混頻(實驗四)1.高訊儀的信號做本振信號,將頻率(幅度左右)的本振信號從J8處輸入(本振輸入處)

17、,在相乘混頻器的輸出端J9處用雙蹤示波器觀察輸出中頻信號波形(無)。2.將頻率(幅度左右)的高頻信號(由3號板提供)的射頻信號加到J7處,用示波器觀察J9處中頻信號波形(頻率為、)。3.用示波器觀察TH6和TH9處的波形。4.改變高頻信號電壓幅度,用示波器觀察,記錄輸出中頻電壓的幅值。VSP-P(mV)200300400ViP-P(mV)3704004205改變本振信號電壓幅度,用示波器觀測,記錄輸出中頻電壓的幅值。VLP-P(mV)200300400500600ViP-P(mV)6. 、7.鏡象干涉頻率的觀察(需外接信號源代替號板)緩慢將外接信號源的輸出頻率從4.19MHz調至13.2MHz

18、,用示波器雙蹤觀測載波中頻波形變化,并驗證下列關系:鏡象-載波=2中頻8.混頻的綜合觀察(需外接信號源代替號板)令外接信號源輸出一個由1K音頻信號調制的載波頻率為4.2MHz的調幅波,作為本實驗的載波輸入,本振信號不變,用示波器對比觀察J9處的調制信號波形。三、三極管變頻(實驗五)1測試變頻三極管工作點調節RA1,使得TP4對地電壓為1.5V,測出V值為2.15V(實測穩壓管兩端電壓為3.75V)。2調諧中頻頻率雙邊可變電容調諧盤順時針調到最大值,然后在TP2處串聯4700Pf獨石電容接入465KHz、50mVp-p的高頻信號、用無感起子調試中周T3,用示波器觀測輸出波形,如在TH5處觀察到最

19、大幅度波形輸出,則電路諧振在465KHz。3調整頻率范圍調整頻率范圍是通過調整本機振蕩線圈T2和振蕩回路的補償電容來實現的。本實驗在TH10處輸入高頻載波信號,在TH5處觀察中頻輸出波形接收頻率范圍為535KHz1605KHz。號板一、 非線性丙類功率放大器實驗(實驗八)(一)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36dB,Y衰減:10 Y增幅最大 掃頻寬度:約8MHz 掃頻中心頻率12.5MHzTH3輸入,TH5接檢波探頭(放大28dB,帶寬0.5MHz左右),調節W1和RA3至幅度最大,調節T6和T4至中心頻率12.5MHz。高訊儀和示波器:(探頭衰減10)1測試調諧特性在J3處輸入頻率12.5MHz(的

20、高頻信號,調節W1和中周T6,使TP6處信號的電壓幅值為2V左右,S1全部開路,改變輸入信號頻率,從9MHz15MHz(以1MHz為步進)記錄TP6處的輸出電壓值,填入下表。9MHz10MHz11MHz12MHz13MHz14MHz15MHzV2測試負載特性在J3處輸入頻率12.5MHz(的高頻信號,調節W1使TP6處信號約為2V,調節中周使回路調諧(調諧標準:TH4處波形為對稱雙峰)。將負載電阻轉換開關S1依次從1-4撥動,用示波器觀測相應的值和波形,描繪相應的波形,分析負載對工作狀態的影響。820330100VV的波形3觀察激勵電壓變化對工作狀態的影響先調節T4將波形調到凹頂波形,然后使輸

21、入信號由大到小變化,用示波器觀察波形的變化(觀測波形即觀測波形,)。二、線性寬帶功率放大器(實驗九)1調整靜態工作點不加輸入信號,用萬用表的電壓檔(20V)檔測量三極管Q1的射級電壓(即射級電阻R8兩端電壓),調整基極偏置電阻使V0.53V;測量三極管Q2的射級電壓(即射極電阻R11兩端電壓),調整基極偏置電阻使V1.50V,根據電路計算靜態工作點。2.掃頻儀法掃頻輸出:衰減29dB,Y衰減:100 Y增幅最大 掃頻寬度:約20MHz 掃頻中心頻率10MHz測得5MHz增益40dB,帶寬約10MHz(需調整RA1和RA2)3.測量電壓增益在J1輸入頻率為11.5MHz,的高頻信號,用示波器輸入

22、信號的峰峰值V(THI處觀察),測輸出信號的峰峰值為V(TH2處觀察),則小信號放大的電壓放大倍數為。4. 用點頻法測量放大器的頻率特性將峰峰值100V左右的高頻信號從J1處送入,以0.1MHz步進從1MHz到1.6MHz,再以1MHz步進從2MHz到50MHz,記錄輸出電壓V。自行設計表格,將數據填入表格中。三、 集成線性寬帶功率放大掃頻儀:掃頻輸出衰減25dB,Y衰減:10 Y增幅適中帶寬50MHz,增益19dB。四、集電極調幅實驗(實驗十)1從J3處輸入頻率為010.7MHz(峰峰值為200V)的高頻信號(在TH3處觀察),首先調節T6使TH6處波形最大,再調諧T4使諧振回路T4、C15

23、諧振,在TH5處觀察。2從J5處輸入1KHz(峰峰值50V)音頻信號(在TH8處觀察),將撥碼開關S1的1撥上,從TH5處觀察輸出波形。號板(一)限幅電路(選做實驗二)1將正弦波信號(音頻信號)從J1輸入,從TH1處觀察輸入信號的波形,從TH2處觀察輸出波形,改變輸入信號的幅度(使幅度在100V2.5V之間變化)觀察輸出波形的變化,并對比輸入波形,記下輸出波形變化情況。2同步驟1,將正弦波改為三角波,對比正弦波限幅情況。(二)直流電平移動(選做實驗二)1將正弦波信號(音頻信號,1KHz,2Vp-p)從J2輸入,調節電位器W1,在TH4處觀察直流電平移動情況,約0-10V左右,而調節W2,直流電

24、平不受影響。2.W1保持在TH4 0V的情況下,調節W2,在TH5處觀察直流電平移動情況,直流電平在0V-10V之間變化。3.W1保持在TH4 0V的情況下,調節W2,在TH6處觀察直流電平移動情況,直流電平在-5V-10V之間變化。4.在TH7處觀察直流電平,調節W2,直流電平保持在一個固定位置上。(三)波形變換(選做實驗二)1任意波變方波函數信號發生器選擇三角波、頻率為1KHz、幅度為4Vp-p,接入J3,在TH9處觀察方波。2方波變脈沖波在任意波變方波基礎上,在TH13處觀察脈沖波,幅度為20Vp-p,脈寬為50。3方波變三角波在任意波變方波基礎上,將開關S2的1撥上,在TH11處觀察三

25、角波。4脈沖波變鋸齒波在任意波變方波基礎上,將三角波頻率改為8.5KHz,將開關S2的1撥下、2撥上,改變W3,在TH11處觀察鋸齒波。5.三角波變正弦波在方波變三角波基礎上,改變W3,在TH12處觀察三角波變正弦波。號板一、檢查音源電路選通SW的2,接入音樂片,調節W2,在TH9處可觀察到最大的音頻幅度為。二、音頻1K、從J1處輸入,調節W1在TH2處觀察功放情況()三、鎖相環分頻器1.TH8處的頻率為4M的方波(由CRY1產生)2.S1的5撥上,TH5(參考輸出)為400KHz的方波。3.連接J3和J4,S2的5撥上,在TH6處觀測到40KHz的分頻輸出信號。綜合實驗一 中波調幅發射機組裝及調試1將模塊10的的2撥上,即選通音樂信號,經放大從J6輸出,調節使J6處信號峰峰值為200V左右,連接J6和J5將音頻放大信號送入模擬乘法器的調制信號輸入端。同時將1MHz(峰峰值500V左右)的載波從J1端輸入。2調節使得有載波出現,調節從J3處觀察輸出波形,使調幅度適中。3將AM調制的輸出端(J3)連到集成線性寬帶功率放大器的輸入端J7,從TH9處可以觀察到放大的波形。4將已經放大的高頻調制信號連到模塊10的天線發射端TX1,并按下開關J2,這樣就將高頻調制信號從天線發射出去了,觀察TH3處波形。J3處波形TH3處波形:放大的調幅波,峰峰值約1.5V左右。綜合實驗二 超外差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