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工工程程地地質質勘勘察察報報告告【 【詳詳細細勘勘察察】 】1 前言前言1.11.1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橋梁全長約 40m,寬約 5m,跨越小河涌,橋梁擬采用鉆(沖)孔嵌巖樁基礎,樁直徑為 1200mm。1.21.2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本次勘察屬詳細勘察階段,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等級為一級場地(復雜場地) ,地基等級為一級地基(復雜地基)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市政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一級,巖土條件復雜程度等級為一級,市政工程的勘察等級為甲級。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 50223-2008)的
2、規定,本項目工程抗震設防類別屬標準設防類(丙類) 。按公路工程抗震規范 (JTG B02-2013)的規定,擬建橋梁抗震設防類別屬 C 類。1.31.3 勘察目的及要求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據設計條件交接單要求:1.3.1、查明橋位區各墩臺和主要防護構筑特范圍內及其鄰近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層結構、基巖的巖性構造、風化程度及深度、斷層的位置,破碎帶寬度及填充情況和含水性,并對地基條件進行評價,提供巖土物理、力學參數(包括地基系數的比例系數m 的范圍)及驗算基底抗傾覆和抗滑穩定性所需的參數,對地基持力層、橋梁基礎埋深、采用結構類型提出建議,并對施工條件進行評價。1.3.2、查明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
3、型、性質、空間分布范圍、發生和誘發條件、發展趨勢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計算參數、整治措施以及隱蔽空洞對墩臺的影響。1.3.3、對橋址區域穩定性進行評價,給出各土層的剪切波速、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場地類別及特征周期等抗震設計所需的參數。1.3.4、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水位變化幅度與規律,評價地下水對擬建工2程的影響。1.3.5、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橋涵施工和使用期間可能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1.3.6、工程地質勘察以鉆探為主結合工程地質調查。本橋墩臺采用端承樁,墩臺下鉆孔在中風化層基巖下深度不得小于 10m,鉆孔數量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C20-2
4、011)執行。1.3.7、查明橋位鄰近重要建筑物的具體位置、荷載、結構、基礎形式及埋深,地下設施的分布及埋深,評價擬建工程基礎施工過程中對相鄰建筑物安全性的影響。1.41.4 應提供的主要勘察成果應提供的主要勘察成果1.4.1 勘探點的平面位置圖;1.4.2 地質剖面圖及柱狀圖;1.4.3 巖土物理力學實驗成果表;1.4.4 提供各巖土層樁的極限側摩阻力和極限端承載力;1.4.5 根據不同的結構形式分別提供地基土物理性質指標、地基土力學性質指標及設計參數表;1.4.6 其他專用性圖件等。1.51.5 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依據和技術標準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依據和技術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
5、212001) (2009 年版)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 (GB 50585-2010)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土工試驗方法標準 (GB/T50123-199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0362001)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 5021894)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廣東省標準)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79-2012)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
6、T B02-01-2008)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G B02201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程(JTG E412005)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G/T B07012006)軟土地區巖土工程勘察規程 (JGJ 83-2011)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 (CECS 99:98)(2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 (2010 年版) 。1.61.6 勘察工作布置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由設計方布設鉆孔 2 個(均為水上鉆孔) ,孔距 28m,其中控制性鉆孔及一般性鉆孔各
7、 1 個,鉆孔孔位按設計圖紙位置,用全站儀實地測放。實際鉆探位置詳見圖1(鉆孔平面位置圖) ,控制性鉆孔需進行取土及標貫試驗。1.71.7 勘察工作方法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及完成工作量接受委托后,我院于 2014 年 10 月 12 日組織了 1 臺 XY-1 型工程鉆機進場勘察,于同年 10 月 17 日完成勘察外業工作。勘察過程采用全孔段取芯法,用泥漿、鋼管護壁回轉鉆進工藝。原位測試為標準貫入試驗,采用 63.5kg 自動脫鉤落錘進行錘擊。勘察過程中粘性土取土器類型為敞口厚壁取土器,淤泥類土采用薄壁取土器,砂類土采用原狀取砂器,取樣方法為快速靜力連續壓入法,結合重錘少擊法,土試樣質量等
8、級:淤泥類土為級、粘性土和砂類土為級。原狀土樣及時蠟封,防止濕度變化,運輸過程中盡量避免振動;水樣中加入 23g 大理石粉,固定游離 CO2,以便分析侵蝕 CO2。共完成實物工作量見表 1 及附表 1。表表 1 完完成成工工作作量量統統計計表表4序號工 作 內 容單位工作量1鉆 探水 上m/孔72.20/22采取土樣及測試件53采取巖石樣及測試件54原位標準貫入試驗次85鉆孔坐標及孔口高程測量孔(點)26巖芯彩色照片孔21.81.8 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坐標系統、高程系統本場地勘察采用南海坐標系,高程系統為 1985 國家高程系,鉆孔位置及高程由專業測量工程師用全站儀實地測定,勘探點數據一覽表詳
9、見附表 1。本次勘察各項外業工作均作了詳細記錄,各類資料內容翔實,工作成果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本次土工測試樣及水質分析樣由廣東省佛山地質局實驗室協助完成;巖石抗壓樣的測試工作由佛山市明正建筑檢測有限公司協助完成。2 區域地質簡況區域地質簡況2.1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勘察場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太行路豐崗大橋西橋頭,交通便利,場地地形較為平整,地面高程變化在 1.23.62m 之間,地貌上位于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腹地。2.22.2 地質構造地質構造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本場地位于華南準地臺(一級單位)湘桂粵贛褶皺帶(二級單位)中之粵中坳褶束(三級單位) 。場區地層主要為人工填筑
10、土層(Qme) 、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沖淤積層(Qmc) 、三疊系風化巖層(T)及石炭系風化基巖(C) 。5插圖 1 場地周邊區域地質圖(據 1:10 萬佛山市地質圖修編)據 1:10 萬佛山市幅區域地質資料顯示,與本場地地基的穩定性關系比較密切的主干斷裂有北東向石碣-羅村斷裂(見插圖 1 場地周邊區域地質圖):該斷裂走向3540,主體傾向北西,傾角 40至近直立,該斷裂北段零星出露于測水組中,據鉆孔資料,該斷裂由構造角礫巖、碎裂巖帶組成,見有細小石英脈和斷層擦痕,單條角礫巖帶寬 35m,總寬度約 4050m,斷面呈舒緩波狀,局部見擦痕、階步和鐵質薄膜,兩側巖石破碎,以構造角礫巖和硅化巖為特征,巖
11、層產狀紊亂,屬正斷層。該斷裂在新生代仍有活動,其南端著名的王借崗早第三紀火山口,出露有始新世的次橄欖玄武巖,為第四系覆蓋。該斷裂處 1863 年羅村附近曾發生 5.0 級地震,屬活動性較強的斷裂。該斷裂位于場地西北側約 5km,和本工程場地有一定的距離。2.32.3 地震活動地震活動在地震活動方面,據歷史記載,佛山地區曾發生過多次中、強地震和有感地震。1540 年 5 月 13 日南海平洲南發生 3.5 級地震;1616 年 2 月 15 日順德樂從發生 4.0 級地震;1640 年 6 月佛山城區發生 4.0 級地震;1644 年 4 月 9 日龍津發生 4.0 級地震; 1683 年 10
12、 月 10 日南海羅村發生 5.0 級地震,黃鼎、寨邊崗裂八十余丈;61748 年 12 月 12 日順德龍江坦東發生 3.0 級地震;1791 年 9 月 25 日順德勒流新基發生 4.0 級地震;1937 年 2 月 24 日石灣發生 3.0 級地震;1940 年 9 月南海橫崗發上 4.0 級地震;1976 年 11 月 20 日樂從、小布、騰沖發生 3.9 級地震,極震區烈度為 6 度,有地聲、掉瓦、缸水外潑、煙囪拉松現象,墻裂寬 0.3cm,長 1.0m。1997 年 9 月 23 日三水南邊村發生 3.7 級地震和 9 月 26 日發生 4.4 級地震。2010 年 3 月 28
13、日 13 時 27 分三水樂平和南邊村發生 2.0 級地震,震感明顯,部分房屋墻壁出現裂縫。綜上所述,本工區地震活動相對較弱,活動頻度較高,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中附錄 A 的界定,場地位于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 ,本區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 0.10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度) ,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 0.35s。3 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3.13.1 巖土層分布及其物理力學巖土層分布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性質根據鉆孔揭露,本場橋位巖土層按成因可劃分為:第四系海陸交互相
14、沉積層(Qmc)、石炭系測水組(C1c)風化基巖 2 個成因層。工程地質綜合剖面共分為 3 層(詳見附表2,下同) ,各巖土層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3.1.13.1.1 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沉積層(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 Qmcmc):為橋位主要地基土層,厚度14.918.2m。土性較為簡單,按土性物質組分及沉積層序可分為 2 個單元層和 2 個夾層:淤泥、淤泥質土層、粉質粘土層、-1 中砂夾層、-2 粉質粘土夾層。土層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3.1.1.13.1.1.1 淤泥、淤泥質土層淤泥、淤泥質土層(層號):2 個鉆孔均有分布,層厚10.5013.20m(包括夾層厚度) ,平均厚度 11.85
15、m,層頂處于河涌底,層頂標高0.40.6m。土層呈深灰色,飽和,流塑,質極軟,味臭,局部夾粉砂薄層,頂部為近代河床淤積物,含腐殖質,極易發生蠕動現象。于本層取土樣 2 件,土工試驗結果(詳見附表 3,下同):1 件為淤泥、1 件為淤泥質土。于本土層作標準貫入試驗 4 次,實測錘擊數 N12 擊,平均 N1.5 擊;7經桿長修正后 N0.81.6 擊,平均 N1.2 擊(詳見附表 4,下同) 。中砂夾層中砂夾層(層號-1-1):見于 QK1 鉆孔,剖面上呈透鏡狀分布,層厚 1.5m,層頂埋深 6.5m,層頂標高-5.10m,土層呈灰黃色,灰黃棕色,飽和,稍密,含較多細粒土,石英質,粒度不均,粒徑
16、多在 0.250.5mm 之間。于本夾層取土樣 1 件,土工試驗結果為中砂。于本土層作標準貫入試驗 1 次,實測錘擊數 N11 擊;經桿長修正后 N9.2 擊。粉質粘土夾層粉質粘土夾層(層號-2-2):見于 QK1 鉆孔,剖面上呈透鏡狀分布,層厚 3.5m,層頂埋深 8.0m,層頂標高-6.60m,土層呈灰紅色,暗紅色,可塑,局部硬塑,粘性較強。于本夾層取土樣 1 件,土工試驗結果為粉質粘土。于本土層作標準貫入試驗 1 次,實測錘擊數 N11 擊;經桿長修正后 N8.9 擊。3.1.1.23.1.1.2 粉質粘土層粉質粘土層(層號):2 個鉆孔均有分布,層厚 1.707.70m,平均厚度4.7
17、0m,層頂埋深 11.514.0m,層頂標高-12.60-10.10m。土層呈灰黃棕色,暗紅色,紅棕色,飽和,可塑,粘性較強。于本土層取土樣 1 件,土工試驗結果為粉質粘土。于本土層作標準貫入試驗 2 次, 實測錘擊數 N1113 擊,平均 N12.0 擊;經桿長修正后 N8.29.4 擊,平均N8.8 擊。3.1.23.1.2 石炭系風化基巖(石炭系風化基巖(C C):):在鉆孔揭示深度范圍內,依據其風化程度的深淺差異,將其劃分為微風化巖帶,巖層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3.1.2.13.1.2.1 微風化巖帶微風化巖帶(層號):2 個鉆孔均有揭露,揭示厚度 10.826.5m(包括溶洞夾層厚度)
18、 ,平均揭示厚度 18.65m,頂板埋深 15.719.2m,頂板高程-17.80-14.30m。巖性為石灰巖,巖石呈深灰色,灰黑色,巖質較硬,裂隙發育,方解石充填,巖芯呈柱狀、短柱狀。巖芯采取率為 7090%。場地巖溶發育,其中 QK1 鉆孔揭露有 2個溶洞,呈串珠狀,鉆探過程中有漏漿現象。于本巖層取巖石抗壓樣 5 件,巖石天然濕度單軸極限抗壓強度試驗值fr=41.661.2MPa,平均值 fr=52.96MPa,巖石堅硬程度總體為較硬巖,巖體完整程度為較破碎,巖石基本質量等級為類。溶洞溶洞:頂部溶洞為半充填式,上部為空洞,下部約 20m 以下主要由軟-可塑狀粘性土、砂、淤泥質土充填。底部溶
19、洞為充填式,充填物主要由軟-可塑狀粘性土、砂、淤泥質土組成,具體的溶洞揭露位置及其充填狀態詳見表 2。巖溶發育較復雜,設計及施工8過程中予以注意。于溶洞內取土樣 1 件,土工試驗結果為粉土。表表 2 2 鉆探揭露的溶洞情況統計表鉆探揭露的溶洞情況統計表溶洞頂底埋深底頂標高溶洞頂部厚度揭露洞高鉆 孔編 號mmmm所處地層充填狀況19.026.50-25.10-17.603.307.50微風化巖上部為空洞,下部約 20m 以下主要由軟-可塑狀粘性土、砂、淤泥質土充填QK127.4037.00-35.60-26.000.909.60微風化巖主要由軟-可塑狀粘性土、砂、淤泥質土充填3.23.2 地基土
20、的物理力學參數地基土的物理力學參數根據試驗結果及地方經驗,各巖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及容許承載力建議值見表3。表表 3 3 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及容許承載力建議值表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及容許承載力建議值表層號巖土性名稱狀態壓縮模量Es(MPa)重度(kN/m3)凝聚力c(kPa)內摩擦角 ()容許承載力fao(kPa)土石等級淤泥、淤泥質土流 塑3.2516.63.33.140-1中砂夾層稍 密12.1817.331.4180-2粉質粘土夾層可 塑7.6420.42013.5140粉質粘土可 塑3.7719.02215.0150微風化巖較硬巖30004 橋位水文地質條件橋位水文地質條件4.1
21、4.1 地下水概況地下水概況場區所在區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潮濕,雨量充沛。鉆孔為水上鉆孔未能量測其水位。經現場觀測和調查,場地地下水位與河涌有密切的水力聯系,故地下水位與河涌潮汛一致,即每年 6-9 月為高水位期,10 月份以后水位緩慢下降,1 月份水位最低,常年變化幅度在 0.5-2.5m 之間。本場區地下水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第四系沉積松散層中賦存的孔隙水,下層為基巖溶洞水。松散孔隙水含水層為第-1 層中砂夾層屬中等強透水性,厚度不大,松散層孔隙水水量一般。其頂部有微透水性的第層淤泥、淤泥質土層,具一定的承壓性,屬承壓水。賦存于第層風化基巖中的地下水屬于風化基巖溶洞水,本場地局
22、部地段巖9溶發育,且在 QK1 鉆孔鉆進過程中有漏漿現象,由此判斷本場地基巖局部溶洞發育,富水性好,局部基巖溶洞水含水量豐富。地下水主要靠河涌水及地下水循環補給,上層地下水受季節氣候影響。排泄主要靠蒸發和地下徑流。整個場區內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地下水總體較豐富。4.24.2 地表水水質及其腐蝕性判別地表水水質及其腐蝕性判別為了解本橋位地下水及地表水對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無腐蝕性,本次勘察期間于河涌取水樣 1 件,河涌水無色,透明。根據水質分析結果, PH=7.46,屬中性水,礦化度為 263.04mg/L,屬淡水,水化學類型為 ClHCO3CaNa 型水。主要腐蝕性指標詳見表 4。
23、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 版)及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各橋位地下水位于類環境中,滲透等級為 A 類,橋位地下水及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表表 4 4 地地下下水水水水質質腐腐蝕蝕性性評評價價表表腐蝕性評價指標SO42-Mg2NH4OH-總礦化度侵蝕性CO2HCO3-Cl-含量單位mg/LpH值mg/Lmmol/Lmg/L水樣試驗結果河涌水42.501.750.190.00263.047.460.001.34653.36按環境類型評價按地層滲透性評價混凝土結構微微微微微微微/長期浸水地下水評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
24、鋼筋/微附錄場地環境類型透水性A水化學類型ClHCO3CaNa 型水注:評價據國標 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 章評價標4.34.3 土的腐蝕性評價土的腐蝕性評價 為了解本場地土對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無腐蝕性,本次勘察期間于QK1 附近的岸邊取土樣 1 件作土的易溶鹽分析,其主要分析指標見下表 5 及“土中易溶鹽分析報告” 。試驗結果表明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10具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微腐蝕性。表表 5 5 土土的的腐腐蝕蝕性性評評價價表表腐蝕性評價指標SO42-Mg2Ca2+CO32-HCO3-Cl-含量單位mg/kgpH
25、值mg/kgmg/kg樣號QK1 附近岸邊71.008.7766.050.006.35216.8279.38按環境類型評價按地層滲透性評價混凝土結構微微/弱微/干濕交替評價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微總體評價:橋位地下水涌水量總體較豐富。地表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具微腐蝕性;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微腐蝕性。5 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5.15.1 場地類別判別場地類別判別根據本次鉆探資料,按行標公路工程抗震規范 (JTG B02-2013) ,選取 QK1 和QK2 鉆孔計算等效剪切波速,本橋位場地土的類型為軟弱土
26、。橋位西部覆蓋土層厚度大于 3m,小于 15m,建筑場地類別屬類,設計特征周期為 0.35s;橋位東部覆蓋土層厚度大于 15m,小于 80m,建筑場地類別屬類,設計特征周期為 0.45s(詳見表 6) 。表表 6 6 土層等效剪切波速計算一覽表(按土層等效剪切波速計算一覽表(按 JTGJTG B02-2013B02-2013)孔 號層號巖土層名稱狀 態容許承載力fao(kpa)計算厚度 di(m)土的類型剪切波速Vsi(m/s)di/vsi場地 類別(1)淤泥、淤泥質土流塑405.70 軟弱土1000.0570 (1)-1中砂夾層稍密2001.50 中軟土2000.0075(1)-2粉質粘土夾
27、層可塑1403.50中軟土1800.0194(1)淤泥、淤泥質土流塑402.50 軟弱土1000.0250 (2)粉質粘土可塑1501.70 中軟土1800.0094 計 算 數 據14.90 0.1183 QK1計 算 結 果土層等效剪切波速:se= do/t =14.90/0.1183=126.0m/s,屬軟弱土。QK2(1)淤泥、淤泥質流塑4010.5 軟弱土1000.1050 11土(2)粉質粘土可塑1507.70 中軟土1800.0428 計 算 數 據18.20 0.1478 計 算 結 果土層等效剪切波速:se= do/t =18.20/0.1478=123.1m/s,屬軟弱土。
28、5.25.2 砂土液化判別砂土液化判別本橋位有飽和稍密砂土層分布,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范 (JTG B02-2013)的要求,對地面以下 20m 內有飽和砂土時,需進行砂土液化判別。經標貫法判別結果,場地內第-1 層中砂夾層,在發生地震烈度為 7地震時,不會發生液化現象(見附表 6) 。5.35.3 場地地震動參數確定場地地震動參數確定按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場地地處抗震設防烈度 7 度區,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設計特征周期:橋位西部為0.35s,東部為 0.45s。橋位地基土發育有一定厚度軟弱土,屬不良地基土,場地土的類型為軟弱
29、土,按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的劃分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建議避開,當無法避開時,建議采取對軟土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本工程為人行橋,跨徑 40m,根據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 (JTG B02-01-2008) ,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 C 類,請按有關規范作抗震設防。5.45.4 軟土的震陷判別軟土的震陷判別橋位地基大部分區域分布有軟土,根據軟土地區巖土工程勘察規程 (JGJ83-2011)第 6.3.4 條的規定,對于抗震設防烈度 7 度區,當估算軟土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 時,可不考慮軟土震陷。本場地第(2)層淤泥、淤泥質土的估算平均剪切波速為100m/s,故本工程可不
30、考慮軟土震陷問題。6 不良地質作用、特殊性巖土不良地質作用、特殊性巖土6.16.1 不良地質作用不良地質作用據本次勘察資料,本場地在鉆探過程中未發現滑坡、土洞、塌陷及全新滑動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但在橋位西部旳基巖中發現串珠式溶洞。本次勘察在微風化石灰巖中揭露到溶洞,揭露洞高 7.59.6m,不排除存在更大溶12洞的可能。頂部溶洞為半充填式,底部溶洞為充填式,洞中充填物由軟-可塑狀粘性土、砂、淤泥質土組成,鉆探過程中漏漿,具體的溶洞揭露位置及其充填狀態詳見表 2。溶洞對樁基礎的設計和施工影響較大,設計時應保證樁端進入穩定的基巖一定的深度。溶洞地區樁基施工時容易造成掉鉆、卡錘、漏漿和塌孔等事故發生
31、,在施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并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和處理措施。并應注意沖孔樁成樁過程中由于沖擊能引起溶洞坍塌,而造成地面塌陷。在發生地震烈度為 7地震時,本場地不會發生液化。6.26.2 特殊性巖土特殊性巖土場地特殊性巖土主要為軟土。本次勘察揭露軟土層為第層淤泥、淤泥質土層,該土層壓縮性非常大,抗剪強度極低,含水量很大,加荷后變形量大,易產生滑動破壞,屬不良地基土,工程力學性能差,對地基穩定性影響較大,亦會對樁基礎產生負摩擦力。特殊性巖土對樁基的影響評價:對特殊性巖土,基礎施工時需注意。軟土層分布較廣泛,其對樁基礎主要危害是形成負摩擦力,從而降低樁基有效承載力。防治措施:在設計時考慮負摩擦力作用
32、,將承載力取值適當降低。7 場地穩定性、適宜性評價場地穩定性、適宜性評價據 1:10 萬佛山市幅區域地質資料顯示,與本場地地基的穩定性關系比較密切的主干斷裂有北東向石碣-羅村斷裂,位于場地西北側約 5km,和本工程場地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本場地地基內分布的軟土為特殊性巖土,對場地穩定性有一定影響。總體評價本場地處于地質構造相對穩定區,工程地質條件差,但屬基本穩定地基,在充分考慮不良地質作用與特殊性巖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后,基本適宜本工程建設。8 地基巖土分析與評價地基巖土分析與評價8.18.1 地基巖土分析地基巖土分析8.1.1 場地覆蓋土層主要為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沉積層,總厚度 14.9018.
33、20m,土性13較簡單,按土性物質組分及沉積層序可分為 2 個單元層和 2 個夾層,各單元層層位和層次不穩定,變化較大。 第層淤泥、淤泥質土,呈流塑狀,強度低,工程性質差,易發生剪切變形,在荷載作用下,易產生較大的沉降或不均勻沉降,屬不良地基土。 第-1 層中砂夾層,呈飽和,稍密狀,厚度薄,埋藏淺,承載力不大,不宜做橋梁樁基礎持力層。 第-2 層及第層粉質粘土層,呈可塑狀,屬良好地基土,埋藏深淺不一,承載力小,不宜做橋梁樁基礎持力層。8.1.2 風化基巖:場地隱伏基巖由石炭系石灰巖組成,基巖埋藏深淺不一,巖質較硬,屬較硬巖,巖溶發育,力學性質好,承載力大,可作嵌巖樁基持力層,但應嵌入完整巖石一
34、定深度,并確保樁底 3 倍樁徑范圍內無溶洞、無軟弱巖層。8.28.2 地基均勻性評價地基均勻性評價8.2.1 場地地基土主要為淤泥、淤泥質土、中砂、粉質粘土及基巖,層位不太穩定,但各巖土層的狀態、埋深和厚度在水平方向局部變化較大,土層力學性質較離散,壓縮模量差異較大,故地基的均勻性差,在荷載作用下易發生應力集中或應力擴散,從而導致工后產生不均勻沉降,影響穩定性。8.2.2 場地基巖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層面變化不大,巖性主要為石灰巖,基巖巖面埋藏深度不一,樁基持力層的均勻性較差。局部地段基巖發育有溶洞,工程設計與施工時應確保樁基進入設計的風化巖帶,同時應注意避免樁身歪斜、斷樁的質量事故。綜上所述,
35、本場地地基存在較厚軟弱土層,下部風化基巖屬較硬巖,巖面起伏變化較大,本場地地基為不均勻地基。9 基礎處理建議基礎處理建議9.19.1 基礎建議基礎建議場地上覆土層厚度較大,工程力學性質較差,承載力低,均不考慮作為橋梁基礎持14力層。第層微風化巖,力學性質較好,承載力較高,巖面起伏較大,可作為橋梁樁基持力層。但局部發育有溶洞,設計施工是應予以重視。綜合分析各橋位的工程地質條件,橋梁工程樁型宜選用鉆(沖)孔灌注樁樁,持力層考慮選擇穩定的微風化巖帶,嵌巖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樁徑和采用 12001500mm,樁長采用 2540m。9.29.2 樁基參數確定及單樁承載力估算樁基參數確定及單樁承載力估算根
36、據原位標準貫入試驗測試及巖、土試驗資料,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 和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樁基參數見表 7。場地橋梁基礎建議采用鉆(沖)孔灌注樁,利用穩定的微風化巖帶作樁端持力層,樁基型式可采用摩擦端承樁或端承嵌巖樁。單樁軸向受壓容許承載力Ra按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中如下公式估算。Ra=c1Apfrk+uc2ihifrki+1/2*suliqikmi 1ni 1在滿足單樁承載力的條件下,應按規范驗算樁身混凝土強度,以兩者的小值為樁基承載力值。式中 C1、C2是根據清孔情況、巖石破碎程度并適當
37、考慮了深度因素而定的系數,取值見表 8。表表 7 7 各各 巖巖 土土 層層 樁樁 基基 參參 數數 建建 議議 值值 表表鉆(沖)孔灌注樁樁側土摩阻力標準值 qik巖石天然抗壓強度 frk、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 m0或抗力系數 c0(kN/m4)層號巖土性名稱狀態(kPa)(MPa)淤泥、淤泥質土流塑153000-1中砂夾層稍密3015000-2粉質粘土夾層可塑506000粉質粘土可塑506000微風化巖較硬巖30.015000000 表表 8 8 巖石單軸抗壓強度巖石單軸抗壓強度 RaRa 及及 C1C1、C2C2 取值建議表取值建議表 159.39.3 成樁可能性評價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8、成樁可能性評價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9.3.1 成樁可能性評價:場地交通條件較好,施工設備運輸便利。河涌兩岸橋位場地較為平整,植被發育,有利于大型機械施工,臨近志高科技園,水電來源充足,施工條件具備。河涌兩岸均有重力式擋土墻,主要為混凝土碎塊及石塊,對管樁及鉆孔灌注樁有一定的影響,施工前可予以挖除。但對沖孔灌注樁影響不大。9.3.2 據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對成樁不利因素有: 淤泥分布區:施工中應采取泥漿或套管護壁,確保樁身不夾泥或縮頸。 兩岸填土分布區:施工中應采取套管護壁,確保樁孔壁不垮塌,以免造成成樁困難。 砂土分布區:施工中應采取泥漿護壁,確保樁孔壁不垮塌,以免造成成樁困難。一般來說,場地
39、成樁的不利因素只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施工前,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試成樁,對成樁效應應作好記錄,以指導工程樁的施工。溶洞分布區:樁基施工過程中易發生漏漿現象,造成塌孔、埋鉆等事故發生;空洞容易發生偏錘、飄錘等現象,造成鉆進難于進行。施工前應充分準備好袋裝砂、粘土球及塊石等,并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和處理措施。應注意沖孔樁成樁過程中由于沖擊能引起溶洞坍塌,而造成地面塌陷。9.3.3 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及文明施工,應嚴格按照國家及地區施工規程與規范進行施工。注意事項如下: 精確按照設計圖紙對樁中點進行放點; 保證樁徑滿足設計要求,樁徑誤差不得大于 0.1d(d 為樁徑)且應小于 5
40、0mm,垂直度偏差應控制在 1%,樁底沉渣厚度應小于 50mm。 沖孔樁施工時,會造成大量的泥漿,施工地段位于河涌邊,施工時要嚴格對泥漿巖石名稱樁端巖石單軸抗壓強度建議值frk (MPa)C1C2微風化巖30.00.400.03216進行清理,嚴禁將泥漿排入河涌中,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保證場地的文明施工。 應注意施工機械的燥音對周邊居民的干擾,保證場地的文明施工。 施工時應做好對其它管線的保護措施。9.49.4 地下水對樁基設計與施工的影響評價地下水對樁基設計與施工的影響評價橋位地下水以溶洞水為主,具屬承壓性,屬承壓水。當樁體穿越承壓水含水層,在施工期會引起臨近區域地下水位下降,而樁身處及
41、附近地下水位上升(沿樁周滲水) ,最終不會穩定到施工前的穩定地下水狀態。但會形成一種新的地下水平衡狀態,對樁周土層產生擾動作用,影響樁周土的抗剪強度,從而降低側摩阻力。由于承壓水力作用,地下水會沿樁周滲水,使附近地下水位上升,在沿樁周滲水的過程中常會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降低樁基承載力。總體上:地下水對嵌巖鉆(沖)灌注樁承載力影響不大,但承壓水對成樁質量有一定的影響。9.59.5 軟弱土層處理方法軟弱土層處理方法橋梁兩岸分布有人工填土,地基內分布有高壓縮性淤泥質土軟土層,應考慮負摩阻力對樁基承載力和沉降的影響。人工填土負摩阻力系數取 0.3,淤泥質土負摩阻力系數取 0.2。建議采取減少負摩阻
42、力的措施,如:(1)施工前進行擠密處理;(2)在確定單樁承載力時,若樁周有人工填土或淤泥類土時,則不計算上述土層的樁周摩擦力;(3)負摩阻力作用于樁身中性點以上側表面,因此應計算中性點以上負摩阻力形成的下拉荷載,并以下拉荷載作為外荷載的一部分驗算樁基承載力;(4)對于各樁基周圍受到不均勻堆載、不均勻降水或土層自身不均勻時,將出現不均勻沉降,各樁基因負摩阻力產生的下拉荷載和沉降也會是不均勻的,因此,需考慮負摩阻力驗算樁基沉降。10 結論與其它建議結論與其它建議10.110.1 結論結論 本場區地質構造相對穩定,基巖巖溶發育,無滑坡及全新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本場地處于地質構造相對穩定區,工程地
43、質條件差,但屬基本穩定地基,在充分考慮不良地質作用與特殊性巖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基本適宜本工程建設。17 擬建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等級為一級場地(復雜場地) ,地基等級為一級地基(復雜地基)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甲級。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市政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一級,巖土條件復雜程度等級為一級,市政工程的勘察等級為甲級。 本場區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類別為 C 類。建筑場地大部分地段發育有軟土層,屬對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本橋位場地土的類型屬軟弱土,橋位西部建筑場地類別屬
44、類,設計特征周期值為 0.35s;橋位東部建筑場地類別屬類,設計特征周期值為 0.45s。 在發生地震烈度 7 度地震時,第-1 層中砂夾層不會發生液化。 橋位地下水涌水量總體較豐富。地表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均具微腐蝕性;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具有弱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對鋼結構具有微腐蝕性。10.210.2 其它建議其它建議 橋梁兩岸人工填土的成分混雜,且不均勻,淤泥、淤泥質土厚度大,設計時應選用合理的施工機具和施工工藝,以防止樁基成孔時塌孔和縮孔。設計應考慮填土、軟土負摩阻力對樁基的影響。 本場地布局地段分布有溶洞,對樁基礎的設計和施工影響較大,設計時應保證樁端進入溶洞底部穩定的基巖一定的深度。溶洞地區樁基施工時容易造成漏漿、塌孔、偏錘等事故發生,在施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準備好袋裝砂、粘土球及塊石等) ,并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和處理措施。并應注意沖孔樁成樁過程中由于沖擊能引起溶洞坍塌,而造成地面塌陷。 若采用沖孔樁,應注意沖孔過程中,由于沖擊能引起溶洞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十二課 我做小玩具教學設計 華中師大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一單元 第1章 第1節 生物的特征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六年級音樂下冊 第四單元唱歌《愛我中華》教學設計
- 婦幼保健院醫療保健技術培訓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四章 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教學設計 中圖版
- 冀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5.3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 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六章 實數6.2 立方根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2011課標版地理七年級下:6.2 亞洲的自然環境 教學設計
-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來第一節 人的起源和發展教案配套
-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享受學習教案設計
-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共5篇)
- 脊柱常見病變的影像診斷
- 紀錄片賞析完整版
- GB/T 30103.1-2013冷庫熱工性能試驗方法第1部分:溫度和濕度檢測
- GB/T 21385-2008金屬密封球閥
- GB/T 211-2017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
- (紅皮書)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
- 工序標準工時及產能計算表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 汽車品牌馬自達課件
- (新版)內科主治醫師中級職稱(代碼303)醫學衛生資格考試題庫(真題導出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