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分析_第1頁
南美白對蝦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分析_第2頁
南美白對蝦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分析_第3頁
南美白對蝦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美白對蝦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分析工廠化養蝦占地少,產量高,效益好,可以避免傳統養蝦方式帶來的蝦病和水體污染,減少天氣對養殖的不利影響。我國沿海的養殖經過多年的發展,工廠化養蝦具有一定的基礎,部分地區工廠化養殖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總體上基本采用“水泥池溫室大棚”為核心的精養模式。經濟效益較好,但還存在曝氣設備能耗過高、廢水多數得不到有效處理等問題。歐美等西方國家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方面所作的諸多嘗試和研究,值得我們借鑒。在蝦病肆虐的當下,全程可控的工廠化養殖或許是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就單一養殖品種而言,南美白對蝦在2008 年的全球產值是最高的,達90 億美元。蝦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產品貿易商

2、品,約占 15%的世界水產品貿易總額。目前對蝦養殖受到蝦病的困擾,從20 世紀 90 年代起,厄瓜多爾、泰國、中國等地受到日益嚴重的對蝦疾病威脅。據估算,90 年代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病害原因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十億美元。對蝦工廠化養殖是用工業手段控制池內生態環境,為對蝦創造一個最佳的生存和生活條件。在高密度集約化的放養條件下,投放優質飼料,促進對蝦順利成長,爭取較高經濟效益的養殖模式。在蝦病肆虐的當下,全程可控的工廠化養殖或許是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歐美等西方國家在工廠化循環水對蝦養殖系統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嘗試和研究。工廠化養殖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形式:流水養殖、半封閉循環水養殖和全封閉循環水養殖

3、。流水式養殖的全過程均實現開放式流水,用過的水不再回收處理,流水交換量為每天 6-15 次;半封閉循環水養殖方式對養殖用水不是完全開放,而是對部分養殖廢水經沉淀、過濾、消毒等簡單處理后再流回養殖池重復使用;全封閉循環水養殖方式的養殖用水經過城店、過濾、去除可溶性有害物、消毒等處理,再根據對蝦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要求,進行調溫、增氧、和補充適量的新鮮水,再重新輸送到養殖池中,反復循環使用。對蝦循環水養殖系統應能有滿足對蝦生長的水質、水溫、鹽度條件,并保證有一定的水流,促進養殖池的排污和滿足對蝦生理需求。環道式養蝦系統,佛羅里達三階段養蝦系統,以及基于微藻的循環水對蝦養殖系統等都取得了較好的養殖效果

4、。目前我國工廠化養殖系統發展水平尚處初級發展階段,近些年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工廠化對蝦養殖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水質條件和養殖習慣,因地制宜形成適宜當地推廣應用的封閉循環水養殖模式。例如在南美,多采用跑道式循環水養殖、常流水養殖、微流水式的封閉循環水養殖等模式;我國東海、黃渤海地區多采用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熱帶、亞熱帶沿海地區多采用封閉、半封閉的微換水工廠化養殖模式。我國華南沿海地區水溫高、光照時間長、海域中生物資源豐富,可根據其特點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資源,減少控溫設施降低能耗,引入微生物、富有藻類、大中型水生植物等元素,從而構建一個適宜亞熱帶地區特色的環境友好型對蝦封閉循環水

5、養殖模式。水處理技術養蝦池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有長矩形、 圓形、 長圓形、 跑道式等。 普遍認為,采用跑道式的養蝦池效果比較好,其優點是池水可在環形池中流動,一方面可使池內水質均衡,而且可將蝦糞便及殘餌及時排出池外,保持池內良好水質。一定方向的水流也符合對蝦的生理特性,有利于對蝦的生長。養蝦先養水,這個道理搞水產的人都懂。在對蝦工廠化養殖中,水處理技術也是體系中的重頭戲。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主要有物理過濾、生物處理、消毒殺菌等方法,這些方法往往根據實際情況共同使用,并對溶氧和溫度、鹽度進行人工干預。物理過濾是循環水養殖水處理中的第一個環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去處懸浮于水體中的顆粒

6、性有機物及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快速及時地去除水體中的顆粒性有機物,可以大大減輕生物處理的負荷。目前常見的物理過濾方式有沙濾、網袋式過濾、轉鼓式微濾、弧形篩網過濾等。生物處理在養殖系統中起著核心作用,良好水質靠它維持。其主要是去除水體中的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通常的生物處理是利用硝化細菌將氨氮和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消除它們的毒害作用。根據微生物生長的方式可分為懸浮式和固著式。在養殖循環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多使用固著式生長,較具代表性的系統如滴流式過濾器、浸沒式過濾器、塑料珠填料過濾器、砂粒流化床過濾器、生物轉盤過濾器、生物濾池、生物濾塔等。還有利用微藻、大型藻類、水培植物等去除氨氮

7、的,如:人工濕地技術,魚菜共生系統,魚蝦、貝、藻生態處理系統,基于微藻的對蝦養殖系統等。在高密度的養殖條件下,水體中除了存在理化性的致病因子外,還有一定數量的致病菌、條件致病菌。這不僅會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還會對養殖對蝦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系統中應配有消毒殺菌設備,利用物理、化學的措施減少致因子對對蝦的影響。常見的消毒殺菌設備有紫外線消毒器、臭氧發生器、化學消毒器等。紫外線消毒器的消毒效果稍差,但其副作用小,安全性較好;化學消毒器的消毒效果較好,但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對養殖水體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消毒則應合理把握好水體中的臭氧含量,經消毒后的水體不能立即進入養殖系統中,而應曝氣一段時間,使水體

8、中的臭氧降低到一個安全濃度才能再行使用。溶解氧是對蝦養殖生態環境中最為重要的參數。 養殖水體中溶氧的高低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對蝦的生長發育。要維持充足的溶解氧,增氧是養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常見的增氧方式有機械增氧、鼓風增氧、純氧增氧等。為了實現多茬養殖,連續生產,需要采用溫度調節裝置。一般是配備一套增溫裝置以確保養殖生產不受低溫環境的限制。較常使用的是鍋爐管道加熱系統、電熱管 ( 棒) 系統,也可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對蝦循環水養殖系統主要模式1. 美國德州跑道式養蝦系統系統主要包括:跑道式養殖池,充氧裝置,固體懸浮物去除設備( 轉鼓式微濾機和蛋白分離器) 。養殖用水通過轉鼓式

9、微濾機、蛋白分離器、生物過濾器及臭氧反應裝置處理后循環使用,在養殖池中利用射流器將純氧溶解到水中,并形成一定方向的水流。使用長 13.0m、寬 2.53m、高為 0.85m 的跑道式對蝦養殖池進行南美白對蝦養殖,在放養密度為2132 尾/m3 的情況下,養殖146d,單位面積產量為11.4kg/m3 ,收成時蝦體平均體重14g,存活率為48%。2. 臺南室內自動化循環水養蝦系統系統組成主要包括主體結構( 屋架及養蝦池 ) 、循環水處理設備、自動監控系統等。養蝦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個池的大小均為6m× 6m× 2m,養蝦水體為50m3;小蝦池 2 個,共 100m3水體;中

10、蝦池12 個,共 600m3水體;大蝦池22 個,共 1100m3水體。循環水處理設備包括物理過濾設備( 轉鼓式微濾機) 、殺菌設備 ( 量子電凝機 ) 、生物處理裝置 ( 生物濾床 ) 及增氧裝置 ( 氧氣錐 ) ;自動監控系統包括水質自動監控、自動投餌、自動加溫系統等。在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臺南分所試驗場進行了5 期養殖試驗,將草蝦及南美白對蝦養至上市規格。其中第5 期南美白對蝦養殖,放養密度為2167 尾/m3,收成量為363.6kg,養殖期為105d,單位面積產量為11.23kg/m3,收成時蝦體平均體重10.5g,存活率為 49.5%。3. 美國佛羅里達三階段養殖系統該系統包括3 個養殖

11、區: 孵化區( 11%),育苗區( 31%)和成蝦養殖區 ( 58%)。各養殖區底部通過100mm的螺紋隔板街頭相通,便于蝦的倒池。系統將對蝦養殖過程分為幼期、中期、成蝦期3 個獨立的養殖階段。每個階段是在系統中不同的養殖池完成。幼蝦最初放在1 個小的養殖池內,面積占系統總面積的10%-13%。養殖 50-60d 后,長大的蝦被轉移到第2 個養殖池,池面積占總面積的27%-30%, 50-60d 后,蝦最終被轉移到最大的養殖池,池面積占總面積的60%。再經過50-60d 養殖,蝦就可以達到上市規格。養殖池采用環道式,利用循環回水的推流,促進蝦池的排污,使蝦池中的殘餌和糞便能及時排出系統。循環水

12、處理主要采用砂濾器和生物過濾器,并且在養殖池中保持一定的微藻濃度。系統采用大水量小揚程離心式水泵提供 4.5 m3/h 的流量,從而推動水流。井水經過脫氣,生物濾器處理后進入黑暗儲水池備用。4. 美國夏威夷循環水對蝦養殖系統在蝦、微藻和貝共生的水循環養殖系統中,利用微藻吸收蝦池中溶解在水里的總氨氮,而微藻又作為系統中貝的餌料,以保持系統生物總量的平衡。利用高密度微藻水養殖對蝦可以抑制對蝦病毒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該系統包括4 個直徑 20m的蝦池, 4 組 30m× 6m矩形養貝池以及配套的水泵和管路。利用硅藻( 硅藻屬 ) 的光合作用吸收因蝦的排泄和殘餌分解產生的氨氮;硅藻還可以通過

13、水循環供給菲律賓蛤。美國夏威夷科納海灣海洋資源公司正在運行的蝦- 藻類- 貝循環水養殖系統已經證實,每天僅以10%的換水率就能實現正常運行。該系統每年每平方米水面能生產25 對親蝦和 60 萬只 6-8mm的菲律賓蛤中間體。5.35m3 半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該系統是通過一系列的氣提泵推動水流,流速約 280L/min 。養殖池排水進入微濾機經過物理過濾處理,通過氣提分別進入兩個并聯泡沫分離器。水體經過沉淀區沉淀澄清,進入逆流式生物濾池,再經二級沉淀池脫氣和臭氧殺菌,最后回流到養殖池。6.72m3 跑道式循環水養殖系統該系統是通過一系列的氣提泵推動水流,流速約 720L/min 。養殖池出水通過

14、微濾機或者繞過微濾機直接進入沉淀池。向沉淀池底通入臭氧,促進顆粒有機物絮凝聚集。沉淀的顆粒有機物通過沉淀池底部排出。水體沉淀后通過氣提通入三個并聯的生物濾池,然后進入泡沫分離/ 臭氧反應器。臭氧通過噴射器射入反應器。最后水體都進入脫氣沉淀池,然后回流到養殖池。該系統的對蝦養殖密度可高達10kg/m3。7. 濕地式對蝦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該系統養殖池為12m3,自流式是滴約4m3,潛流式濕地約4m3,對照組為一個相同的養殖池,但水體不循環。自流式濕地由0.3m 的土層和0.4m深的自流水組成。潛流式濕地含 0.6m 厚的卵石 (直徑 10-20mm,空隙率約 45%)和 0.4m 深度的潛流水層。自流式濕地高出潛流式濕地約 0.3m。兩塊濕地都種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