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計算設置學平法之九砌體結構的計算設置介紹 磚混結構的特點:承重主要是磚、砌塊,混凝土的馬牙槎柱、拉結筋與圈梁一起使建筑更整體、更堅固。目前,框架結構中磚混部分,主要是用于填充墻、跨度較大墻、陽臺、屋面女兒墻、出屋面構筑物等。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是先扎好構造柱鋼筋,再砌墻,布置砌體加筋、圈梁、過梁,最后澆注構造柱混凝土,或者分段澆注。在框架結構中,一般是在有構造柱位置,框架梁頂和底預留鋼筋,在框架柱上預留砌體拉結筋。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磚混結構中各構件的特點及鋼筋的計算:一、算量基本方法:一、構造柱:構造柱的計算與框架柱是有區別的。框
2、架柱各構造都可參照03G101圖籍計算,而構造柱較多是大樣直接給出了長度等值,所以構造柱創造性很大,基本沒有嚴格的規范,但是也有規律可循。構造柱分類:砌體結構計算設置中,第8項【是否屬于磚混結構】。選擇“是”,按照磚混結構構造柱計算;選擇“否”,按照框架填充墻構造柱計算。下面就分別介紹兩種結構中構造柱的算法:(一)磚混結構:1.基礎層:(1)縱筋構造柱下有混凝土基礎或圈梁,構造柱則以混凝土基礎或圈梁生根,縱筋插筋長度=基礎深度混凝土基礎厚度或圈梁高度+Lae+Lle;構造柱內縱筋的錨固長度Lae、搭接長度Lle在03G363圖籍第5頁中給出了取值: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錨固長度Lae搭接長度Lle
3、B12 C20 480 600B14 C20 560 700B16 C20 640 800A12 C20 420 480A14 C20 490 560A16 C20 560 640根據03G363圖籍第22頁,構造柱錨入混凝土基礎。在軟件中,通過【節點設置】中【構造柱遇混凝土基礎插筋節點】來實現,見下圖:其中節點二是按傳統算法,即伸至基底彎折,與框架柱相似,但此處的彎折一般會在總說明或備注里給出,而不需要像框架柱那樣
4、去判斷。構造柱下無混凝土基礎或圈梁時,構造柱伸入基礎磚墻內。底層縱筋長度=500+室內外高差+Lle (其中:Lle是樓層(首層)地面標高以上的搭接長度)根據03G363圖籍第20頁在軟件中,通過【節點設置】中【構造柱遇非混凝土基礎插筋節點】來實現,見下圖: 綁扎:底層縱筋長度=LaE(當前層當前位置柱頂標高當前層當前位置柱底標高-保護層)+上層露出長度+LlE焊接:底層縱筋長度=LaE(當前層當前位置柱頂標高-當前層當前位置柱底標高-保護層)+上層露出長度(2)箍筋:長度=(b-2*保護層+h-2
5、*保護層)*2+2*彎折長度+8*d構造柱遇混凝土基礎:根數=2(取計算設置中的設定值)+ceil(基礎層高-基礎厚度-起步)/加密間距)+1 注:當(基礎層高-h)<=0時,N=2(取計算設置中的設定值)構造柱遇非混凝土基礎:根數=ceil((LaE-起步)/加密間距)+12.中間層:(1)縱筋截面無變化:中間層鋼筋連續通過:縱筋長度=層高+搭接(綁扎),縱筋長度=層高-500+500(焊接)截面有變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樓層變截面,即相鄰樓層的截面發生變化,一種是層內變截面,即同一樓層柱截面發生變化。不同的情況對應不同的節點。樓層變截面:層內變截面:軟件提供的節點設置【構造
6、柱變截面無節點構造】下部柱縱筋:伸至變截面柱減保護層后彎折,彎折取節點圖中所輸入的值,初始默認為200;彎折長度=c-保護層+200上部柱縱筋:從變截面處開始錨固入下部柱內,錨固長度為節點圖中所輸入的值,默認為lae(2)箍筋加密長度應按照計算設置中第4項進行計算;節點區:構造柱遇到梁(包含圈梁或非圈梁)時,均考慮節點加密,根數=ceil(上加密長度/加密間距)+1+ceil((下加密長度-起步)/加密間距)+1+ceil(節點高/加密間距)+ceil(柱高度-上加密長度-下加密長度-節點高)/間距-1注:起步取計算設置中第6項的值,當柱高<=上加密+下加密+節點高時,則構造柱全長加密。
7、3.頂層:根據03G363圖集第6頁的構造圖,構造柱縱筋錨入圈梁內Lae。軟件提供【頂層錨固節點一】,柱縱筋=層高-節點高+錨固根據03G363圖集第7頁的構造圖,構造柱縱筋伸至柱頂彎折,彎折長度默認為Lae。軟件提供【頂層錨固節點二】,柱縱筋=層高-保護層+節點設置中的頂層彎折(二)框架填充墻結構:填充墻構造柱的計算需要考慮其做法,一般有3種做法,軟件見第14項設置:1.預留鋼筋做法:在主體結構樓板混凝土澆筑前,根據建筑施工圖確定好構造柱的位置,在構造柱的底部預留插筋,插筋露出板面的長度滿足搭接長度即可。在構造柱的頂面梁底或板底位置的梁底模板或板底模板上打孔預留插筋。后期二次結構施工時,將構
8、造柱縱筋與上下預留的鋼筋進行搭接,來實現構造柱與上下部梁的拉結。插筋的錨固長度由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注明,插筋露出與構造柱縱筋的搭接長度由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注明,搭接區箍筋問距不超過100mm。對于采用上下部均預留鋼筋的做法,計算設置中第10項,選擇“否”,如下圖所示:計算結果如下。上下均預留一段鋼筋,與中間縱筋搭接,如下圖所示:選擇“是”,上下采用預留鋼筋,遇非圈梁貫通,如下圖所示:2.植筋做法: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做二次結構時根據所放出的填充墻線位置,在主體結構上用電鉆在構造柱縱筋位置進行打孔,然后用結構膠采用植筋的方式進行構造柱鋼筋與肢體結構的連結施工,來實現構造柱與上下部梁
9、的拉結,做法如下圖所示:在軟件中,我們對應的設置見下圖所示:以中間層的構造柱為例,來查看計算結果,如下圖所示:按照植筋做法示意圖中所示,每一層的縱筋分為3段,上下部植筋和中間的縱筋搭接。如上圖計算結果所示,“全部縱筋.1”,表示柱中間層凈高部分的鋼筋長度,“構造柱植筋.1”表示上下部與圈梁連接的植筋長度,分為和中間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3.預留埋件做法:在主體結構樓板混凝土澆筑前,根據建筑施工圖確定好構造柱的位置,在每層構造柱在下部梁中預埋插筋,插筋的錨固長度由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注明,插筋露出與構造柱縱筋的搭接長度由設計人員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注明,搭接區箍筋問距不超過100mm,來
10、實現構造柱與下部梁的拉結。在每層構造柱頂端主體結構框架(非框架)梁底或板底位置放置預埋件。后期二次結構施工時,將其縱筋水平彎折后與上部梁中底部預埋的鐵件焊接,來實現構造柱與上部梁的拉結;焊接長度單面焊時不小于10d,雙面焊時不小于5d,d為構造柱縱向鋼筋直徑。為滿足構造枉不限制上下梁相對變形的要求,當構造柱混凝上澆至距梁底200mm時,換成水泥砂漿澆至主體框架梁底。這樣構造柱頂部在上下梁有相對變形時具有一定的可壓縮性,從而不會影響上下梁的相對變形。具體做法見下圖所示:在軟件中,我們對應的設置見下圖所示:以中間層的構造柱為例,來查看計算結果,如下圖所示:“全部縱筋.1”表示縱筋與下部預留鋼筋搭接
11、,并且上部與預埋件焊接,彎折長度為10d?!皹嬙熘A留鋼筋.1”表示下部預留鋼筋的計算,長度為端部彎折和與縱筋的搭接長度之和。箍筋:長度:同磚混結構中構造柱的算法根數:加密長度同磚混結構中構造柱取值,但填充墻構造柱遇非圈梁不考慮節點內箍筋;遇圈梁時根據計算設置考慮圈梁內是否加密,默認不加密。 根數=ceil(上加密長度/加密間距)+1+ceil((下加密長度-起步)/加密間距)+1+ceil(柱高度-上加密長度-下加密長度-節點高)/間距-1注:起步取計算設置中“構造柱第一個箍筋距樓面的距離”的值,當柱高<=上加密+下加密+節點高時,則構造柱全長加密二、圈梁圈梁常
12、常出現在磚混結構中,主要起拉接作用。在框架結構中,當其層高超過4.5m時,按設計需要也會在樓層1/2層高處設置一道圈梁,俗稱臥梁。圈梁依據所在位置不同,分為外墻圈梁和內墻圈梁,但是無論哪種圈梁,其配筋都不復雜:通常分為縱筋和箍筋,另外圈梁在墻體轉角處還會設置轉角筋、附加箍筋等。1.縱筋:(1)L相交拐角處縱筋的處理:一般傳統做法,外側縱筋連續通過,內側縱筋錨入相鄰圈梁內或構造柱內La(見下圖節點1),另一種傳統算法為內、外側縱筋均伸至端部彎折,彎折長度Lw取圖中所輸入的值(見下圖節點2) (2)當圈梁丁字相交時,傳統算法是縱筋錨入相鄰圈梁內或縱筋伸
13、至端部彎折,彎折長度Lw取節點圖中輸入的數值,見下圖所示: (3)一字相交時,傳統算法是縱筋伸至端部彎折,見下圖所示: 2.斜筋: 長度=(圈梁寬度-保護層)/sin45+(圈梁寬度-保護層)/sin45+2*彎折長度(取計算設置中的值) 數量=屬性中定義的數量 3.放射箍筋: b邊=sqrt(圈梁寬度/2*保護層)2+(圈梁寬度/2
14、*保護層)2) (sqrt為開方) h邊=圈梁高度-2*保護層 箍筋長度=(b邊+h邊)*2+2*11.9*d 數量=屬性中定義的數量 注:.不同放射位置的箍筋長度計算是不一樣的,軟件計算時進行了區分 .當圈梁拐角處有構造柱時,則軟件不計算放射箍筋4.圈梁箍筋:按圖紙截面尺寸,根據箍筋公式進行計算;5.側面鋼筋:在磚混結構中,圈梁的高度少會大于450mm高,存在側面縱筋的情況很少。但是磚混結構中往往會存在簡支梁,高度大于450mm是要設置側面縱筋。側面縱筋,通常和框架梁同理,當梁高大于450mm時需要設置側面
15、縱筋。有側面鋼筋時,在圈梁構件的其他屬性里定義,與框架梁不同的是,不分構造筋和抗扭筋,直接輸入根數+級別+直徑即可。計算方法是凈長+錨固值,錨固值一般為15d,可以在計算設置第24項中設置。有側面縱筋,就會存在拉筋,拉筋配置參照計算設置第18項。6.圈梁鋼筋做法:工程中,有很多二次結構中的圈梁與框架柱、剪力墻、梁、基礎梁相連接,此時對圈梁就有一定的做法要求,目前在施工現場通常采用以下3種做法:預留鋼筋、預埋件、植筋。下面就一一介紹其算法:(1)預留鋼筋做法:縱筋長度=Lae(取計算設置中的錨固深度值)+Lc(與圈梁縱筋進行搭接的長度) (2)預埋件做法:圈梁縱
16、筋與預埋件焊接,焊接長度Lw取計算設置中的設置的第28項、第29項; (3)植筋做法:植筋長度=計算設置中(植筋錨固深度)綁扎:植筋錨固深度zjsd+綁扎長度lle,非綁扎:植筋錨固深度zjsd+露出長度Lc 三、砌體加筋砌體加筋布置在磚墻內,與構造柱或框架柱連接,起到了很好的拉結作用,是整個墻整體性,柔性更好。1.砌體通長筋:砌體通長筋是每隔一定間距布置,用砂漿跟磚砌體砌筑在一起。長度=凈長-保護層+彎折-保護層+彎折根數=(砌體凈高-2*s/2)/間距說明:(1)計算砌體凈高時按實際布置高度進行計算
17、,實際高度指當前位置扣除梁(考慮梁的原位標注)、板、基礎構件后的實際高度。當前位置存在磚墻時,則優先按磚墻的凈高度計算;如當前位置無板、梁、基礎、墻 、柱時,則按層高計算。(2)數量算法還應根據計算設置的算法確定,計算高度還需要扣減上下的起步距離。2.橫向短筋:長度=凈長-2*保護層根數=(凈長-2*起步)/間距*通長筋根數3.砌體加筋:砌體加筋分為L形、T形、十字形、一字形4種形式。砌體加筋的長度計算中,錨固、彎折等取軟件計算設置中的值;根數計算同砌體通長筋。無洞口時:外墻拐角:外側筋:長度=拉筋伸入墻內長度+磚墻厚度-bhc+拉筋伸入墻內長度+磚墻厚度-bhc+2*彎折長度Lw,
18、; 內側筋:長度=2*(拉筋伸入墻內長度+錨固長度la+彎折長度Lw)+磚墻厚度-2*bhc參見圖集03G363第10頁所示:內墻拐角:長度=2*(拉筋伸入墻內長度+錨固長度La+彎折長度Lw)+構造柱截面b(h)-2*bhc參見圖集03G363第11頁所示:有洞口時:當砌體加筋遇洞口且洞口邊無暗柱時,按鋼筋伸到洞口邊減保護層處理;當砌體加筋遇洞口且洞口邊有構造柱時,按鋼筋伸入洞口邊構造柱里一個錨固la計算。4.砌體加筋做法:L形、T形、十字形、一字形4種形式均增加了植筋做法,以L-5植筋為例進行說明:長度=植
19、筋深度+1000+彎折長度(植筋深度取計算設置第40項值)四、過梁過梁一般出現在磚混結構中,包括預制標準過梁、磚過梁、現澆過梁。過梁的形式也是各種各樣的,矩形,拱形等等。標準過梁的鋼筋計算時,可以查閱04G322-4等標準過梁圖籍,查表即可獲得過梁的鋼筋重量。過梁一般布置在門窗洞口上方,洞口下方也可能設置過梁。1.縱筋:兩端無構造柱時,長度=洞口寬度+2*伸入墻內的長度(軟件默認為250)兩端有構造柱時,長度=洞口寬度+2*錨固La2.箍筋:長度=(梁寬-2*bhc+梁高-2*bhc)*2+2*彎折長度+8d當兩端無構造柱時:N=ceil(洞口寬度+2*伸入墻內長度-2*起步)/間距+1當兩端
20、有構造柱時:N=ceil(洞口寬度-2*起步/間距)+13.過梁鋼筋做法:過梁同樣有預留鋼筋、預埋件、植筋三種做法,算法同圈梁,此處不再贅述。二、軟件計算設置:一、構造柱2.構造柱縱筋露出長度:默認按規范計算:連接形式為綁扎,則露出長度為0;連接方式為焊接或機械連接,則露出長度為500。如圖:來源:03G101-1第70頁;說明:構造柱中間層的縱筋計算公式一般為:縱筋長度=層高+搭接(綁扎),縱筋長度=層高-500+500(焊接)。平法規定,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露出長度不同。軟件提供兩種輸入格式:具體數值0,5000或數字(0,200*d(d-縱筋直徑)影響范圍:縱筋長度計算3.基礎錨固區內的
21、構造柱箍筋數量:默認2根來源:參照框架柱說明:軟件中可輸入0,50間的整數影響范圍:基礎內箍筋的數量4.構造柱箍筋加密長度:默認按規范計算:上加密:max(450,CG/6),下加密:max(CG/6,Li,450)。如圖:來源:03G363第6頁說明:軟件中可輸入格式:支持代碼:d-鋼筋直徑、la-錨固長度、li-搭接長度、bhc-保護層 、CG-層高;支持函數:max、min;支持運算符:+、-、*、/影響范圍:箍筋根數計算5.構造柱箍筋彎勾角度:說明:默認135°。軟件提供三種選擇:135°、90°、180°影響范圍:構造柱箍筋的長度;箍筋135度
22、的彎鉤=平直段(10d或75mm的大值)+1.9d箍筋90度的彎鉤=平直段(10d或75mm的大值)+0.5d箍筋180度的彎鉤=平直段(10d或75mm的大值)+3.25d直筋180度的彎鉤=平直段(10d或75mm的大值)+2*6.25D6.構造柱第一個箍筋距樓板面的距離:默認50。來源:參照框架柱說明:輸入格式:0,500間的整數。影響范圍:箍筋的數量7.構造柱縱筋搭接接頭錯開百分率:來源:03G101-1第34頁和00G101第25頁。說明:軟件提供四種選擇:0、25%、50%、100%。修改此項會影響鋼筋的搭接長度,選擇0時按00G101計算。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3G10
23、1時,默認50%;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0G101時,默認0。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不同的接頭率決定不同的搭接長度修正系數;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錨固長度;接頭率越大,修正系數越大,需要的搭接長度越長。8.是否屬于磚混結構:默認為否。軟件提供兩種選擇,選擇“是”時按磚混結構構造柱計算,選擇“否”時按框架填充墻構造計算。說明:此設置對計算有影響:選是時,構造柱遇到梁(包含圈梁或非圈梁),均考慮節點加密;選否時,構造柱遇到非圈梁不考慮節點加密。當層高<=下加密長度+上加密長度+圈梁高時,則構造柱全長加密;影響范圍:箍筋根數9.構造柱遇圈梁時箍筋是否加密:說明:默認為否。此設置僅針
24、對框架填充墻有效。影響范圍:箍筋根數10.構造柱遇非圈梁是否貫通:說明:默認選是。此設置僅針對框架填充墻且柱相鄰節點的做法為預留鋼筋時有效,對磚混結構中的構造柱或非磚混結構中構造柱做法為植筋、預埋件的情況無效 非圈梁包括框架結構中的框架梁、非框架梁等,及過梁、暗梁、連梁。影響范圍:影響非磚混結構中,填充墻構造柱做法為預留鋼筋時,構造柱的縱筋長度。選是:縱筋長度=層高+搭接(綁扎),縱筋長度=層高-500+500(焊接);選否:縱筋長度=層高-500-梁高+錨固11.圓形箍筋的搭接長度:來源:03G101-1第40頁和00G101第29頁
25、說明:當圓形箍筋長度超過搭接設置中設定的值時,需要進行搭接。軟件提供兩種選擇: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3G101時,默認:max(lae,300),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0G101時,默認:max(50*d,300)。也可以直接輸入,輸入格式:(0,200數值*d(d-鋼筋直徑)或(0,1000具體數值或lae(lae-錨固長度)。影響范圍:圓形箍筋長度12.螺旋箍筋是否連續通過:來源:常用算法說明:此設置僅針對磚混結構?!笆恰保簭幕A到頂層各增加一圈半的水平段,層間搭接長度取計算設置“圓形箍筋搭接長度”;“否”:每段配筋的上下各增加一圈半的水平段箍筋長度=每圈長度*n+搭接
26、長度 (n:螺旋箍筋的圈數)不連續通過時,n=(層高-起步-bhc)/間距連續通過時:底層柱:n=(層高-起步)/間距,中間層柱:n= 層高 / 間距, 頂層柱:n=(層高-保護層)/間距影響范圍:螺旋箍筋的根數13.構造柱箍筋根數計算方式: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向上取整+1,提供(四舍五入+1)、(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七種選擇; 影響范圍:螺旋箍筋根數14.填充墻構造柱做法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下部預留鋼筋,上部預留埋件。軟件提供五種選擇:下部預留鋼筋,上部預留埋件、下部預留鋼筋,上部植筋、上下部均預留鋼筋、上
27、下部均預留埋件、上下部均采用植筋影響范圍:縱筋長度15.使用預埋件時構造柱端部縱筋彎折長度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10*d。提供兩種輸入格式:數字(0,200*d、(0,10000間數值。當計算設置第14項選預留埋件時,此設置才起作用影響范圍:縱筋長度16.植筋錨固深度: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10*d。提供兩種輸入格式:數字(0,200*d、(0,10000間數值。當計算設置第14項選采用植筋時,此設置才起作用影響范圍:縱筋長度三、圈梁18.圈梁拉筋配置:來源:來源03G101-1第64頁、00G101第45頁。說明: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當梁寬<=350時,拉筋直
28、徑為6mm影響范圍:拉筋計算19.圈梁L形相交斜加筋彎折長度: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為250,提供三種輸入格式:數字(0,10*lae、數字(0,200*d、(0,10000間數值影響范圍:斜加筋長度。長度=(圈梁寬度-保護層)/sin45+(圈梁寬度-保護層)/sin45+2*彎折長度+2*彎鉤(一級鋼)20.圈梁箍筋距構造柱邊緣的距離: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為50。輸入格式:0,500間整數。影響范圍:箍筋根數。21.圈梁縱筋搭接接頭錯開百分率:來源:03G101-1第34頁和00G101第25頁。說明:軟件提供四種選擇:0、25%、50%、100%。修改此項會影響鋼筋的搭接長度,選擇
29、0時按00G101計算。 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3G101時,默認50%;當【工程信息】-【計算規則】選00G101時,默認0。影響范圍:縱筋的長度;不同的接頭率決定不同的搭接長度修正系數;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錨固長度;接頭率越大,修正系數越大,需要的搭接長度越長22.圈梁箍筋彎勾角度:同構造柱23.L形相交時圈梁中部鋼筋是否連續通過: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選是。提軟件供兩種選擇:是和否。此設置僅針對兩圈梁配筋相同且L形相交節點為節點一時有效。當拐角兩向均相同時,是則中間部位的鋼筋算法同外側縱筋,否則將中間部位多出的鋼筋按內側縱筋計算影響范圍:縱筋長度。
30、24.圈梁側面縱筋的錨固長度: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15*d。提供兩種輸入格式:數字(0,200*d(d-鋼筋直徑)、0,10000間數值影響范圍:側面縱筋長度25.圈梁箍筋根數計算方式:同構造柱26.圈梁靠近構造柱的加密范圍: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為0。提供一種輸入格式:0,5000間數值。影響范圍:箍筋根數。根數=(Ceil(加密范圍-50<箍筋距構造柱邊緣的距離>)/加密間距+1)*2+Ceil(ln-2*加密范圍)/間距-1 27.圈梁箍筋的加密間距: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100。提供兩種輸入格式:0,5000間數值、s/(0,5間數字(s-圈梁的箍筋間距)影響范圍:箍筋根數28.填充墻圈梁端部連接構造:來源:常用算法說明:默認預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院護士簡短個人總結范文(18篇)
- 《邏輯學就是思維論》課件
- 《財務流程優化與創新》課件
- 初中軍訓總結1000字(16篇)
- 元旦活動發言稿范文(15篇)
- 人教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第六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第二課南方地區-富庶的四川盆地教學設計
- 小學數學4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設計
- 2025年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工作總結(9篇)
- 全國粵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二節《設計滅火機器人》教學設計
- 年會收獲與感悟簡短(4篇)
- 2024年輔警招聘考試試題庫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電纜敷設施工技術經驗分享與案例分析重難點施工技術分享與討論
- 航天禁(限)用工藝目錄(2021版)-發文稿(公開)
- MOOC 機械設計基礎-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極兔速遞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考評員考試題庫附答案(基礎題)
- GB/T 4937.34-2024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34部分:功率循環
- GB/T 21372-2024硅酸鹽水泥熟料
- 教學方法導論教師培訓課件
- TCALC 003-2023 手術室患者人文關懷管理規范
- 小學低年級心理健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