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龍大道(二期)吳家莊特大橋項目部(68+90+68)m現(xiàn)澆箱梁滿堂支架方案二一三年十月目 錄一、 工程概況- 4 -二、 現(xiàn)澆箱梁支架驗算- 4 -2.1現(xiàn)澆支架- 5 -2.1.1支架計算總說明- 5 -2.1.2支架計算- 6 -2.1.3承托方木計算- 17 -2.1.4小結- 18 -2.2支架基礎- 19 -2.2.1支架基礎布置- 19 -2.2.2基底應力檢算- 19 -2.3施工過程中支架系統(tǒng)對隧道影響的分析- 19 -2.3.1挖方計算- 19 -2.3.2增加荷載計算- 20 -2.4結論- 20 -三、 支架搭設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 20 -3.1模板支架立桿、水平桿的
2、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21 -3.2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1 -3.3支架拆除要求- 22 -四、 支架預壓- 22 -4.1預壓準備工作 - 22 - 4.2預壓方案 - 23 -4.3預壓荷載計算 - 23 -4.4預壓標高測量點布置 - 25 -4.5測量結果及沉降量計算 - 26 -4.6預壓時間 - 27 - 4.7卸載 - 27 -五、 安全防護措施及安全交底- 27 -5.1安全防護措施- 27 -5.2安全交底- 28 -附圖: 吳家莊特大橋支架基礎平面圖(一) 吳家莊
3、特大橋支架基礎平面圖(二) 吳家莊特大橋支架基礎平面圖(三) 吳家莊特大橋支架基礎平面圖(四)一、 工程概況貴龍大道吳家莊特大橋起點里程K1+463.5,終點里程K2+663.5,全橋長1200m,橋面總寬32m,分左、右兩幅修建,單幅橋面寬15.75m。左幅橋中心里程為K2+264.5,孔跨式樣:17×4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68+90+68)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7×4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右幅橋中心里程為K2+244.5,孔跨式樣:15×4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2×3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68+90+68)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2
4、15;3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6×40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中支點處梁高5.6m,跨中9.68m、10.07m直線段及邊跨26.74m、28.74m直線段梁高位2.8m邊支座中心線至梁端0.70m。梁體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結構。箱梁頂寬15.75m,箱梁底寬9.0m。頂板厚度30cm,腹板厚度55110cm,底板厚度3080cm。全聯(lián)在端支點、中支點共設4個橫隔板,其中端支點橫隔板厚150cm,中支點橫隔板厚200cm。全聯(lián)采用滿堂支架法現(xiàn)澆施工。現(xiàn)澆箱梁滿堂支架布置及搭設要求采用碗扣式腳手桿搭設,使用與立桿配套的橫桿及立桿可調底座、立桿可調托撐。立桿頂縱向設10×
5、15cm方木縱向方木上設置0.1m寬、0.1m高、間距0.3m的橫向方木;橫向方木上布置大塊竹膠板底模。橫板邊角宜用4cm厚木板進行加強,防止轉角漏漿或出現(xiàn)波浪形,影響外觀。采用立桿橫橋向定型間距為600mm、900mm、1200mm,縱橋向定型間距為600mm、900mm,橫桿步距為1200mm的支架結構體系,支架縱橫均設置剪刀撐,其中橫橋向斜撐每1.8m設一道,縱橋向斜撐沿橫橋沒1.8m道。二、 現(xiàn)澆箱梁支架驗算1、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7-2003)2、橋梁施工工程師手冊 (人民交通出版社)3、橋梁施工臨時結構設計 (中國鐵道出版社)4、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5
6、、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 (JGJ 166-2008)6、施工設計相關圖紙 (鐵道第二設計院) 2.1現(xiàn)澆支架2.1.1支架計算總說明2.1.1.1 支架布置形式現(xiàn)澆梁支架采用碗扣式腳手架,相關性能需滿足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JGJ 166-2008)的要求。腳手架立桿順橋向間距分別采用0.6m及0.9m兩種距離。其中0.6m者適用于1#5#梁段、19#28#梁段、46#55#梁段、68#73#梁段;0.9m者適用于其他梁段。腳手架立桿橫橋向間距分別采用0.6m、0.9m、1.2m三種距離。其中0.6m者適用于腹板下區(qū)域;1.2m者適用于懸臂板區(qū)域;0.9m者適用于其他區(qū)域。腳手
7、架橫桿步距均采用1.2m,并增設一道掃地桿,掃地桿距離基礎頂高度不大于0.3m。腳手架需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水平、順橋向鉛錘、橫橋向鉛錘的剪刀撐,以保證支架結構整體穩(wěn)定。腳手架設置固定式底座及可調式天托。天托上設置跨度0.6m(0.9m)、0.1m寬、0.15m高的縱向方木;縱向方木上設置0.1m寬、0.1m高、間距0.3m的橫向方木;橫向方木上布置大塊竹膠板底模。圖2.1 橫斷面上支架布置示意圖2.1.1.2 注意事項1、本計算報告對支架頂縱、橫向方木僅按一般情況進行計算,實際施工時為滿足線路縱坡要求,在采用可調式頂托的基礎上,可對縱向方木設置為楔形,但其最小高度不得小于本計算報告取值。2、支架
8、布置圖中,對橫向方木按水平進行計算及繪制,實際施工時應根據(jù)路面橫向實際坡度情況進行調整。3、支架布置圖中,支架標高按線路設計標高-10cm鋪裝-8cm橋面-結構高度計算,實際施工放樣時,需根據(jù)設計標高進行調整。4、支架布置圖中未含梁體預拱度,實際施工放樣時,應根據(jù)設計提供數(shù)據(jù)進行修正。5、支架搭設完畢后,必須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堆載試驗。2.1.2支架計算2.1.2.1 荷載計算支架上作用荷載包括1)待澆注梁體自重,2)模板系統(tǒng)重,3)施工人、機具重,4)規(guī)范允許內結構超方重量,6)混凝土振搗重量。計算如下所示:待澆注梁體自重(永久荷載)根據(jù)施工設計圖紙對梁體結構各節(jié)段相關參數(shù)描述,分段換算梁體自重
9、為均布荷載。表2.1 梁段自重荷載表(僅示半跨) 截面梁段梁段長度(m)梁段重量(kN)梁重集度(kN/m)100210.7509.3727.6320.8580.3725.4432.351065.9453.65431140.7380.2653988.7329.67631009.3336.4873969.9323.3983889.2296.41093.41007.8296.411102592.8296.4121141187.7296.9131241187.7296.9141341225.8306.5151441307.1326.8161541395.1348.8171641489.2372.31
10、8173.51394.2398.319183.51492.3426.420193.51602.8457.9212031471.5490.5222131570.1523.4232221321.3660.724231.51687.71125.125241.51687.71125.1262521321.3660.7272631570.1523.4282731471.5490.529283.51602.8457.930293.51492.3426.431303.51394.2398.3323141489.2372.3333241395.1348.8343341307.1326.8353441225.8
11、306.5363541187.7296.9373641185.6296.438371.68498296.41) 模板系統(tǒng)重(永久荷載)。2) 施工人、機具重(可變荷載)。3) 規(guī)范允許內的超方重(可變荷載)。4) 混凝土振搗重量(可變荷載)。5) 荷載合計支架上總荷載強度組合按(1.2×永久荷載+1.4×可變荷載)計列,見下表。表2.2 梁段強度組合荷載表(僅示半跨) 截面梁段梁段長度(m)強度組合集度(kN/m)支架高度(m)10210.71037.4邊墩區(qū)域320.81034.6邊墩區(qū)域432.35689.511.1543596.311.2653532.011.3763
12、540.79.6873524.09.7983489.88.91093.4489.9911102489.89.112114490.58.213124490.58.314134502.67.415144528.47.316154556.46.317164586.26.118173.5619.3519183.5654.94.820193.5695.03.621203736.43.422213778.13.123222952.4中墩區(qū)域24231.51542.3中墩區(qū)域25241.51542.3中墩區(qū)域26252952.4中墩區(qū)域27263778.13.428273736.43.929283.5695
13、.04.330293.5654.94.431303.5619.34.932314586.24.933324556.45.434334528.45.435344502.65.836354490.5637364489.85.938371.68489.96.12.1.2.2 支架計算區(qū)域劃分由表2.2可知,邊跨支架總體高度大于中跨,且結構尺寸及重量相對18#橋墩基本對稱,故選擇邊跨進行計算分析。對支架高度最高的4#梁段、梁重集度最大的21#梁段、邊跨跨中13#梁段、邊跨1/4跨度的8#、17#梁段進行計算。2.1.2.3 4#梁段計算1、橫向計算區(qū)域劃分圖2.2 4#梁段4#截面區(qū)域劃分2、橫向荷載
14、分布計算由上圖可知,橫向荷載可劃分為2A1、2A2、2A3、2A4、2A5共計10個區(qū)段,每個區(qū)段范圍面積及所占1/2A的比例見下表。表2.3 梁段橫斷面荷載分布比例情況表(僅示1/2) 梁段編號A1A2A3A4A51/2 A4135000034504009568001936800487680818168016.5%42.2%11.7%23.7%6.0%100.0%3、控制性立柱選擇計算4#梁段范圍內順橋向荷載集度為596.3kN,順橋向支架間距為0.6m,則橫斷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載總重為:。表2.4 區(qū)域單根立柱荷載表(僅示1/2)4#梁段區(qū)域劃分A1A2A3A4A51/2 A立柱
15、根數(shù)33120.5荷載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載總數(shù)29.5 75.4 20.9 42.3 10.7 178.9 單桿受力9.8 25.1 20.9 21.2 21.3 由上表可知,A2區(qū)段內的單根桿件受力最大,為25.1kN。2.1.2.4 21#梁段計算1、橫向計算區(qū)域劃分圖2.3 21#梁段22#截面區(qū)域劃分2、橫向荷載分布計算由上圖可知,橫向荷載可劃分為2A1、2A2、2A3、2A4、2A5共計10個區(qū)段,每個區(qū)段范圍面積及所占1/2A的比例見下表。表2.5 梁段橫斷面荷載分布比例情況表(僅示1/2) 梁段編號A1A2A3A4A51/2 A21
16、1350000541830098720020052006324001039310013.0%52.1%9.5%19.3%6.1%100.0%3、控制性立柱選擇計算21#梁段范圍內順橋向荷載集度為778.1kN,順橋向支架間距為0.6m,則橫斷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載總重為:。表2.6 區(qū)域單根立柱荷載表(僅示1/2)21#梁段區(qū)域劃分A1A2A3A4A51/2 A立柱根數(shù)33120.5荷載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載總數(shù)38.5 98.5 27.3 55.3 13.9 233.5 單桿受力12.8 32.8 27.3 27.6 27.8 由上表可知
17、,A2區(qū)段內的單根桿件受力最大,為32.8kN。2.1.2.5 13#梁段計算1、橫向計算區(qū)域劃分圖2.4 13#梁段14#截面區(qū)域劃分2、橫向荷載分布計算由上圖可知,橫向荷載可劃分為2A1、2A2、2A3、2A4、2A5共計10個區(qū)段,每個區(qū)段范圍面積及所占1/2A的比例見下表。表2.7 梁段橫斷面荷載分布比例情況表(僅示1/2) 梁段編號A1A2A3A4A51/2 A13135000023679006480001242000535500614340022.0%38.5%10.5%20.2%8.7%100.0%3、控制性立柱選擇計算13#梁段范圍內順橋向荷載集度為502.6kN,順橋向支架間
18、距為0.9m,則橫斷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載總重為:。表2.8 區(qū)域單根立柱荷載表(僅示1/2)13#梁段區(qū)域劃分A1A2A3A4A51/2 A立柱根數(shù)33120.5荷載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載總數(shù)37.3 95.4 26.4 53.5 13.5 226.2 單桿受力12.4 31.8 26.4 26.8 27.0 由上表可知,A2區(qū)段內的單根桿件受力最大,為31.8kN。2.1.2.6 8#梁段計算1、橫向計算區(qū)域劃分圖2.5 8#梁段9#截面區(qū)域劃分2、橫向荷載分布計算由上圖可知,橫向荷載可劃分為2A1、2A2、2A3、2A4、2A5共計1
19、0個區(qū)段,每個區(qū)段范圍面積及所占1/2A的比例見下表。表2.9 梁段橫斷面荷載分布比例情況表(僅示1/2) 梁段編號A1A2A3A4A51/2 A8135000019680006240001188000570000570000023.7%34.5%10.9%20.8%10.0%100.0%3、控制性立柱選擇計算8#梁段范圍內順橋向荷載集度為489.8kN,順橋向支架間距為0.9m,則橫斷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載總重為:。表2.10 區(qū)域單根立柱荷載表(僅示1/2)8#梁段區(qū)域劃分A1A2A3A4A51/2 A立柱根數(shù)33120.5荷載比例16.5%42.2%11.7%23.7%6.0%1
20、00.0%荷載總數(shù)36.4 92.9 25.8 52.2 13.1 220.4 單桿受力12.1 31.0 25.8 26.1 26.3 由上表可知,A2區(qū)段內的單根桿件受力最大,為31.0kN。2.1.2.7 17#梁段計算1、橫向計算區(qū)域劃分圖2.6 17#梁段18#截面區(qū)域劃分2、橫向荷載分布計算由上圖可知,橫向荷載可劃分為2A1、2A2、2A3、2A4、2A5共計10個區(qū)段,每個區(qū)段范圍面積及所占1/2A的比例見下表。表2.11 梁段橫斷面荷載分布比例情況表(僅示1/2) 梁段編號A1A2A3A4A51/2 A17135000036474947888001558800569036791
21、413017.1%46.1%10.0%19.7%7.2%100.0%3、控制性立柱選擇計算17#梁段范圍內順橋向荷載集度為619.3kN,順橋向支架間距為0.6m,則橫斷面方向布置的19根立柱所受荷載總重為:。表2.12 區(qū)域單根立柱荷載表(僅示1/2)17#梁段區(qū)域劃分A1A2A3A4A51/2 A立柱根數(shù)33120.5荷載比例16.5%42.2%11.7%23.7%6.0%100.0%荷載總數(shù)30.7 78.4 21.7 44.0 11.1 185.8 單桿受力10.2 26.1 21.7 22.0 22.1 由上表可知,A2區(qū)段內的單根桿件受力最大,為26.1kN。2.1.2.8 立柱計
22、算1、控制性立桿選擇選擇21#梁段A2區(qū)域范圍內立柱柱頂力,4#梁段范圍內立柱高度10.8m、9根橫桿進行計算。、柱底豎向力計算故計算豎向力。、彎矩計算橫桿步距1.2m,故立柱計算長度偏安全選取為:。橫向基本風壓按=0.5選取,則立柱沿高度方向均布荷載為: = =2、立桿承載力檢算、穩(wěn)定系數(shù)計算。查表得穩(wěn)定系數(shù)為:。、強度檢算即該立柱強度滿足要求。2.1.3承托方木計算2.1.3.1 縱向承托方木計算由前述可以判斷,21#梁段A2區(qū)域范圍為控制性要素,故選擇21#梁段A2區(qū)域范圍內立柱柱頂力,對縱向承托方木(寬10cm、高15cm)進行計算。方木計算模型可采用跨徑為0.6m簡支梁簡化計算,木材
23、種類按針葉材A-4選取其容許應力限制。、抗彎承載能力檢算:跨中彎矩:(順紋拉應力) 、撓度檢算: 。2.1.3.2 橫向承托方木計算由前述可以判斷,21#梁段A2區(qū)域范圍為控制性要素,故選擇21#梁段A2區(qū)域范圍內立柱柱頂力,對橫向承托方木(寬10cm、高10cm)進行計算。方木計算模型可采用跨徑為0.6m簡支梁簡化計算,木材種類按針葉材A-4選取其容許應力限制。、抗彎承載能力檢算:跨中彎矩:(順紋拉應力) 、撓度檢算: 。2.1.4小結綜上所述,按設計布置的支架強度、剛度均滿足規(guī)范各項要求,按設計布置的縱橫向方木強度、剛度均滿足規(guī)范各項要求,結構安全可靠。2.2支架基礎2.2.1支架基礎布置
24、2.2.1.1 支架底座枕木設置碗扣式腳手架底座為15cm×15cm×0.8cm厚鋼板,底座下設寬度為30cm、高度不小于30cm、順橋軸向長度不小于100cm的枕木。2.2.1.2 枕木基礎設置枕木下設25cm厚C20混凝土硬化層,硬化層頂內布設間距10cm的分布鋼筋網(wǎng),鋼筋網(wǎng)直徑為12mm。4.2基底應力計算由前述可知,鋼管腳手架底計算豎向力。擴大基礎計算基底應力為:。(偏安全取0.6m枕木計算長度)基底應力檢算由橋梁設計圖紙中地質資料可知,支架基礎位于1黏土層,=180KPa,考慮到枕木底混凝土硬化層應力擴散作用,故可知,支架基底應力滿足規(guī)范要求,結構安全可靠。2.3
25、施工過程中支架系統(tǒng)對隧道影響的分析2.3.1挖方計算由橋梁設計圖紙中地面線、支架設計方案圖紙中基礎開挖線用做圖法計算挖方重量。梁體澆注施工過程中挖除土方為:。黏土容重按18kN/m3計列,則土方重量為:。2.3.2增加荷載計算2.3.2.1 上部荷載計算由表2.2可知,上部荷載強度組合總重為99738kN。2.3.2.2 支架荷載計算由3.2.8可知,每根立柱自重(含橫桿)偏安全取為0.9kN。梁長226m范圍內,偏安全的按0.6m的間距計算,立柱為377列。兩副橋32m寬度范圍內,共計38排。支架結構總重為:。2.3.2.3 增加荷載計算相當于在原狀地面線上增加了0.2m厚的土方,故可認為支
26、架施工過程對隧道無影響。2.4結論縱上所述,根據(jù)設計圖示的結構形式,進行計算與驗算,結構各項指標均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的相關要求,結構安全可靠。并且梁體施工過程中對正在施工尚未通車的隧道不會產(chǎn)生影響。三、 支架搭設施工要求及技術措施現(xiàn)澆箱梁支架采用滿堂扣件鋼管腳手架或碗口式鋼管架搭設。碗扣式腳手架底座為15cm×15cm×0.8cm厚鋼板,底座下設寬度為30cm、高度不小于30cm、順橋軸向長度不小于100cm的枕木。支架頂部設置頂托,頂托上設縱梁和橫梁,其上鋪設梁體模板。支架縱橫向設置剪力撐,以增加其整體穩(wěn)定性,支架上端與墩身間用方木塞緊。支架采用同種型號鋼管進行搭設,剪力撐、橫
27、向斜撐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并且在砼澆注和張拉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監(jiān)測和專人檢查。上報監(jiān)理檢查,經(jīng)監(jiān)理同意后,進行支架預壓:按箱梁重量120%、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載組合,確定壓載系數(shù),采用砂袋(或水袋)均勻布設堆壓于支架上進行堆載預壓,預壓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觀測點,對支架預壓及沉降觀測。3.1模板支架立桿、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1)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并規(guī)定尺寸設置縱、橫掃地桿。(2) 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立桿步距不得大于設計要求,并應設置縱橫水平拉桿。(3)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連接,嚴禁不同直徑
28、混合施用。(4) 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guī)范的要求。(5)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毫米。(6)鋼管腳手架要排列整齊和順直,并要及時設好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等。上下層立桿采用的對接扣件應按規(guī)范要求交錯布置。(7)為保證支架整體穩(wěn)定及安全,應按支架設計要點,在荷載集中處加密支架支撐。(8)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jīng)長期使用發(fā)生變形的;(9)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3.2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立桿應按設計縱橫向間距設置,不得
29、改變間距。(2)剪刀撐應縱橫設置,按設計間距布置,不得遺漏。(3)滿堂模板支架剪刀撐應由底至頂連續(xù)布置。(4)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5)組架前認真測量框架底腳距離,準確鋪設方木及安放底托。(6)支架拼裝每3層檢查每根立桿底座下是否浮動,否則應旋緊可調座或用薄鐵片墊實,在支架拼裝頭3層,每層用經(jīng)緯儀、水平儀、線墜隨時檢查立桿的垂直度及每層橫桿的水平,隨時檢查隨時調整。(7)支架拼裝時要求隨時檢查橫桿水平和立桿垂直度外,還應隨時注意水平框的直角度,不致使腳手架偏扭,立桿垂直度偏差小于0.25,頂部絕對偏差
30、小于0.05m。(8)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fā)現(xiàn)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3.3支架拆除要求(1)支模的拆除必須經(jīng)驗算復核并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及其它有關規(guī)定,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拆模前必須有拆模申請及經(jīng)審批。(2)質檢拆除時應遵循先上后下,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則,部件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時應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3)卸料時應由作業(yè)人員將各配件逐次傳遞到地面,嚴禁拋擲。(4)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yǎng),清除桿件及螺紋上的沾污物,變形嚴重的,送回修整;配件經(jīng)檢查、修正后,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存放,妥善
31、保管。(5)拆除桿件時,要互相告知,協(xié)調作業(yè),已松開連接的桿部件要及時拆除運出,避免發(fā)生誤扶誤靠。四、 支架預壓4.1預壓準備工作 1、支撐體系預壓前,應對施工區(qū)域內的不良地質的分布情況初步了解,發(fā)現(xiàn)不合格地基,要及時處理。 2、支撐體系基礎應設置排水措施,不得被雨水浸泡。 3、 支撐體系預壓前,支撐體系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支撐體系應經(jīng)過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預壓。4、 考慮到貴州龍里冬季降雨較多,砂袋容易吸水,為保持荷載的穩(wěn)定,預壓開始后必須對砂袋進行防雨覆蓋。 4.2預壓方案 1、荷載分布情況 箱梁現(xiàn)澆支架在澆注混凝土前
32、必須進行預壓,通過預壓時測量出的有關沉降數(shù)據(jù),計算出預拱度,在支架模板安裝時預留標高,以實現(xiàn)澆注完成的箱梁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由于本連續(xù)梁為變截面,最大截面高度為5.6m,最小截面高度為2.8m,現(xiàn)在分別以2.8米梁高和5.6米梁高為例計算預壓高度。 2、預壓方法 1)支架預壓按預壓單元進行分四級加載,四級加載依次為單元內預壓荷載值的20%、50%、80%和100%(均以1.2倍最大荷載計算)。 2)當縱向加載時,宜從混凝土結構跨中開始向支點處進行對稱布置;當橫向加載時,應從混凝土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 3)每級加載完成后,應先停止
33、下一級加載,并應每間隔12h對支架沉降量進行一次監(jiān)測。當支架頂部監(jiān)測點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時,再進行下一級加載 4)支架預壓可一次性卸載,預壓荷載應對稱、均衡、同步卸載。 4.3預壓荷載計算 根據(jù)總體施工方案和支架、模板專項方案,確定預壓荷載如下(未計算橋墩墩身范圍處由墩身所承受的荷載): 翼緣板范圍 1. 翼緣板砼恒載 翼緣板根部高0.6m,則 2.6×0.61.3t/m2 翼緣板懸臂端高0.2m,則 2.6×0.20.52t/m2 (1)&
34、#160;施工活載及施工靜載 根據(jù)支架、模板專項方案計算結論,應施加的施工活載和施工靜載為:0.45 t/m2 則翼緣板根部應加荷載為:1.3+0.45=1.75t/m2 翼緣板懸臂端應加荷載為:0.52+0.45=0.97t/m2 按照支架預壓重量不小于120%施工重量的要求, 對翼緣板根部支架預壓荷載為:1.2*1.75=2.1t/m2; 對翼緣板懸臂端支架預壓荷載為:1.2*0.97=1.164t/m2。3. 荷載堆碼高度 (1)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預壓荷載采用沙袋。沙袋容重按
35、1.34t/m3計算,則砌塊的堆碼高度為: 翼緣板根部堆碼高度:h2.1/1.34=1.567m; 翼緣板懸臂端堆碼高度:h1.164/1.34=0.867m;翼緣板堆碼高度由根部1.567m漸變至0.867m。 (2)箱梁頂?shù)装宸秶?#160;箱梁標準段頂板厚0.30m,在連續(xù)梁主墩處高度變化為0.70m,所以頂板計算取值為30m;箱梁直線段底板厚0.30m,箱梁變化段底板厚向橋墩方向由0.30m按二次拋物線漸變至0.8m。1. 頂?shù)装屙藕爿d 標準段頂?shù)装甯邽?.30+0.30=0.60m,則 2.6×0.60
36、1.56t/m2 二次拋物線漸變段端頭頂?shù)装甯邽?.30+0.754=1.054m,則 2.6×1.0542.740t/m22. 施工活載及施工靜載 根據(jù)支架、模板專項方案計算結論,應施加的施工活載為:0.45 t/m2,則 標準段頂?shù)装逄帒雍奢d為:P=0.45+1.56=2.01 t/m2;二次拋物線漸變段端頭頂?shù)装逄帒雍奢d為:P=0.45+2.74=3.19 t/m2; 按照支架預壓重量不小于120%施工重量的要求,對標準段頂?shù)装逄幹Ъ茴A壓荷載為:1.2*2.01=2.412t/m2;對
37、二次拋物線漸變段端頭頂?shù)装逄幹Ъ茴A壓荷載為:1.2*3.19=3.828t/m2。 3. 荷載堆碼高度 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預壓荷載采用沙袋。沙袋容重按1.34t/m3計算,則砌塊的堆碼高度為: 標準段頂?shù)装逄幎汛a高度:h2.412/1.34=1.8m; 二次拋物線漸變段端頭頂?shù)装逄幎汛a高度:h3.828/1.34=2.856m。
38、160; (3) 箱梁腹板范圍連續(xù)梁主墩墩頂處,箱梁腹板高5.6m(范圍為4m),邊墩墩頂及中跨跨中處腹板高2.8m,其余位置腹板高度按二次拋物線變化(其中距邊墩28.25m處及中跨跨中10m處為直線段高度均為2.8m
39、)。箱梁腹板跨中寬0.55m,支點處為增強梁體的抗剪能力而漸變到0.9m。 根據(jù)前面對橋墩橫梁和端橫梁的計算可知: 2.8m高的腹板處砼堆碼高度:h(2.8*2.6+0.45)*1.2/1.34=6.22m 5.6m高的腹板處砼堆碼高度:h(5.6*2.6+0.45)*1.2/1.34=13.44m 腹板寬度0.55m時,2.8m截面高堆碼高度為6.22*0.55=3.421m
40、 5.6m截面高堆碼高度為13.44*0.55=7.392m 腹板厚度變化點距邊墩為12.85m,所以腹板變化段堆碼高度由3.421m漸變至6.22m。 腹板高度漸變段砼堆碼高度按二次拋物線由3.421m漸變至7.392m。支架砂袋堆載示意圖4.4預壓標高測量點布置 1、測點分層布置 預壓測量點布置分兩層,上層布置在箱梁底方木上,用以觀測支架預壓時所發(fā)生的總沉降量,及卸載后的彈性恢復量。 下層測量點布置在連續(xù)梁底模中心的方木上,使用鋼筋加鋼尺型式布置倒尺 。、設置沉降觀測點支架搭設、立模作
41、業(yè)程序完成后,每跨向1/4跨、1/2跨、3/4跨、及前后兩支點處設置支架沉降觀測截面,每個觀測截面沿橫向對稱設置3個觀測點,從而形成一個沉降觀測網(wǎng)。觀測點采用吊尺法測量,即在觀測點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鐵釘,測量時將鋼卷尺吊在鐵釘上進行觀測。另外對應于支架沉降觀測截面,在地基處理后的基礎混凝土表面同樣設置地基沉降觀測點,以測量在預壓過程中的地基沉降量。、加載預壓及卸載支架加載預壓采用砂袋堆載進行。箱梁的底腹板和翼板模板鋪設完成后,按梁體混凝土分布情況進行預壓。加載采取分級進行,使加載過程盡量符合澆混凝土的狀態(tài)。本橋加載可分級進行,第一次加載為總壓載量的20%,第二次加載為總壓載量的50%,第三次
42、加載為總壓載量的80%,第四次加載為總壓載量的100%,第五次加載為總壓載量的120%。全部加載后,不可立即卸載,需穩(wěn)壓至少12小時后,再逐級卸載,卸載后再觀測1次,卸載前后的差值可認為是地基及支架的彈性變形,在安裝箱梁底模時設預拱度以消除之。、沉降觀測沉降觀測應貫穿于加載及卸載的整個過程,在開始加載前必須進行首次觀測,作為沉降觀測的零點,接著每加上一次荷載,加載后立即再觀測,得出施加每次荷載后的瞬間沉降,觀測工作在穩(wěn)壓時間內一直進行,一直到沉降趨于穩(wěn)定。加載及卸載必須在整個預壓范圍內分級進行,在一個連續(xù)的預壓范圍內不得分成幾段后逐段一次加載或卸載到位。每級加載及卸載均應進行測量并詳細記錄,預
43、壓結束卸載完成后,根據(jù)沉降觀測記錄,結合預拱度計算,確定模板高度。實施過程: 準確計算各施工區(qū)段的箱梁、模板、支架自重,以確定各施工區(qū)段的加載重量。 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繪制縱、橫向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圖,確定彈性變形調整值。 加載試驗結束后,請有關人員進行檢查,確定安全,可行性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5測量結果及沉降量計算 A、支架總沉降量K1 沉降觀測結果用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進行計算,排除不合理的特殊點,計算出上層可信觀測點的平均沉降數(shù)k1及沉降代表值K1,K1作為底模板預設拱度的依據(jù)。 K1=k1+2S 式中:K1-支架沉降代表值(mm);
44、60; k1-舍掉全部數(shù)據(jù)平均值±2S以外的點后,計算的沉降平均值(mm); S-均方差 B、地基沉降量K2 下層觀測點數(shù)據(jù),用上述方法計算出下層可信觀測點的平均沉降數(shù)K2,即為地基沉降量。 K2=k2+2S 式中:K2-地基沉降代表值(mm); k2-舍掉全部數(shù)據(jù)平均值±2S以外的點后,計算
45、的沉降平均值(mm); S-均方差 C、非彈性變形沉降K3 上層觀測點卸載后的數(shù)據(jù),用上述方法計算出上層可信觀測點的平均沉降數(shù)K3,即為支架及地基非彈性變形沉降總量。 K3=k3+2S 式中:K3-地基沉降代表值(mm); K3-舍掉全部數(shù)據(jù)平均值±2S以外的點后,計算的沉降平均值(mm);
46、; S-均方差 D、彈性變形量K4 支架總沉降量K1 減去非彈性變形沉降K3 即為彈性變形量。 即: K4 =K1- K3 4.6預壓時間 預壓期擬定為7天,即加載完
47、畢后,保證持續(xù)預壓7天,以滿足在施工時混凝土澆筑后所產(chǎn)生一定的強度及預應力張拉的需要。 4.7卸載 當預壓時間按規(guī)定完成,預期的測量工作進行完,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后,即可進行卸載工作,卸載時采取均勻分層拆除,保證支架在拆除過程中受力均勻。五、 安全防護措施及安全交底5.1安全防護措施為杜絕重大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的發(fā)生,把一般安全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特制定如下防護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jīng)理柴辛酉為組長的安全管理、協(xié)調小組,嚴格執(zhí)行項目經(jīng)理部制訂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chǎn)素質,并設專職安全員。(2)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取多種教育形
48、式,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建立安全保證體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經(jīng)常化。在下達生產(chǎn)任務時,必須同時下達安全技術措施。檢查工作時,必須同時檢查安全技術措施執(zhí)行情況。總結工作時,必須同時總結安全生產(chǎn)情況,提出安全生產(chǎn)要求,把安全生產(chǎn)貫穿到施工的全過程。(3)認真堅持執(zhí)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講話、安全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jiān)督崗,充分發(fā)揮安全人員的作用,對發(fā)現(xiàn)的事故隱患和危及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項,作到立即處理,做出記錄,限期改正,落實到人。(4)架子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站穩(wěn)把牢,在架子上傳遞,放置桿件時應注意失衡閃失;剪刀撐及其它整體性拉桿應隨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時安裝,以
49、確保整架穩(wěn)定;搭設中應統(tǒng)一指揮,協(xié)調作業(yè);確保支架結構的尺寸。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節(jié)點構造和緊固程度符合施工規(guī)范要求;禁止使用材質,規(guī)格不符合要求的桿配件。(5)起重指揮應站在能夠照顧全面的地點,信號要統(tǒng)一、準確;嚴禁任何人員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起重物件應使用交互捻制的鋼絲繩,有打結、變形、斷絲和銹蝕的鋼絲繩應及時按規(guī)定降低使用標準或報廢;起吊物件應合理設置溜繩。(6)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7)當有六級以上大風和雨天氣時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作業(yè),雨后穿防滑鞋作業(yè)。(8)腳手架搭設時地面設有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有專人看守,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宣威市來賓一中學2025屆初三中考“集結號”最后沖刺模擬卷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沈陽大學《中國歷史地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學院《過程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播音與主持藝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城市社會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江衛(wèi)生與健康職業(yè)學院《中國文化概要與英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新生研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科技職業(yè)學院《債權法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商貿職業(yè)學院《印度社會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師范大學《植物顯微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房地產(chǎn)市場報告 -2025年一季度廈門寫字樓和零售市場報告
- 【MOOC】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輔警招聘考試試題庫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保監(jiān)〔2005〕22號標準
- 哈工大畢業(yè)論文微型車轉向機設計與應力分析
- 哈工大陣列信號處理答案
- GB_T 17468-2019 電力變壓器選用導則(高清正版)
- 期貨投資賬戶委托管理協(xié)議
- 各分部分項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 20以內加減法--湊十法、破十法、連減法算理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