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溪溪A0號橋臺計算書(cank)_第1頁
茶園溪溪A0號橋臺計算書(cank)_第2頁
茶園溪溪A0號橋臺計算書(cank)_第3頁
茶園溪溪A0號橋臺計算書(cank)_第4頁
茶園溪溪A0號橋臺計算書(cank)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茶園溪A0號橋臺計算書目錄1技術標準與設計參數22橋臺計算23結論84修正85其他橋臺的說明81技術標準與設計參數1.1設計參數1.1.1設計荷載:公路級。1.2.1設計車速:80Km/h。1.3.1橋面寬度:整體式路基橋面總寬度:24m。1.4.1橋面縱坡:主橋縱坡為i=2.2%。1.5.1平曲線:主橋平面位于半徑為1300m的圓曲線上。 1.2設計采用的技術規范、標準1.2.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1.2.2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J D602004)1.2.3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1.2.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

2、TG D632007)1.3設計荷載取值及設計參數1.3.1混凝土自重取25KN/m31.4主要材料及設計參數1.4.1混凝土C30混凝土(臺帽、耳背墻、側墻頂)彈性模量:Ec=30000Mpa剪切模量:Gc=12000 Mpa泊松比:Vc=0.2軸心抗壓標準強度:fck=20.1 Mpa抗拉標準強度:ftk=2.01 Mpa1.4.2 C20片石混凝土(臺身、擴大基礎)抗壓極限強度MPa:7.82 Mpa抗剪極限強度MPa:1.59 Mpa2橋臺計算2.1橋臺概述橋臺臺帽、耳背墻、側墻頂均采用C30混凝土;臺身、擴大基礎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橋臺構造見下圖1:圖 12.2計算重點進行了基底應

3、力、和基底穩定的驗算。2.3計算步驟 2.3.1土壓力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第4.2.3-2條規定 土壓力按公式 式中 土容重,=18kN/m3 B橋臺計算寬度,B=24m H橋臺計算高度,H=11.45m h破棱體范圍內車輛荷載的等代均布土層厚度 系數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第4.2.3-2條規定算得:=0.301 破壞棱體破裂面與豎直線夾角的正切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 其中土內摩擦角,=30° 臺背與豎直面夾角,=0° 臺背與填土間摩擦角,=15° =+=0°+15°+30

4、6;=45° =0.6529 破壞棱體長度l=H tg=11.45x0.6529=7.47m 在l長度范圍內,可布置一輛車后四軸,在橋臺計算寬度B范圍內,布置三輛車,故G=1560 kN。 h=1640/(24x7.47x18)=0.520m E=BH(H+2h)=0.5x24x0.301x18x11.45x(11.45+2x0.520)=9298.2kN 土壓力作用點距橋臺基底距離c c=+=x=3.976m。 土壓力對橋臺基底彎矩 M=9298.2x3.976=36966.3kN*m 當臺后無活載時,h=0,土壓力計算如下: E=B=0.5x24x0.301x18x=8523.8

5、 kN c=11.45/3=3.82m M=8523.8x3.82=32532.0kN*m 2.3.2橋臺自重及臺身填土重力對其基礎底中心的偏心彎矩 1)外輪廓的近似計算 外輪廓計算可以按一下近似圖2計算 圖 2 外輪廓縱向頂長:2.5+1.2=3.7 m 外輪廓縱向底長: 4.2 m 外輪廓高9.45 m 外輪廓橫向寬度:24 m 外輪廓體積:0.5x(3.7+4.2)x9.45x24=895.9 外輪廓重力:895.9x23=20604.8 kN 對基礎外邊的力臂:(3.7x9.45x(1.85+0.5+1)+0.5x0.5x9.45x(0.667x0.5+1)/(3.7x9.45+0.5

6、x0.5x9.45)=3.22m對基礎外邊的彎矩:20604.8x3.22=66396.3kN*m2)臺帽(扣除部分)臺帽體積:1.2x0.6x24=17.3 臺帽重力:17.3x23=397.4 kN對基礎外邊的力臂:1+1.7-0.6=2.1 m對基礎外邊的彎矩:397.4x2.1=834.6 kN*m3)臺口(扣除部分)臺口體積:1.2x2.85x24=82.1 m3臺口重力:82.1x23=1887.8 kN對基礎外邊的力臂:1+1.7-0.6=2.1 m對基礎外邊的彎矩:1887.8x2.1=3964.5 kN*m4)填土(扣除部分)填土部分體積及力臂可以按圖3做近似計算圖 3填土體

7、積:(23+17.25)x9.45x0.5x0.2+(23+21.11)x3.45x0.5x1.9+0.5x1.9x6x(17.25+21.11)/2 =291.9 填土重力:291.9x23=6714.5 kN對基礎外邊的力臂:(0.2*9.45*(0.1+2.3+2.7)+1.9*3.45*(1.9/2+2.1+1)+0.5*1.9*6*(0.667*1.9+2.1+1)/(0.2*9.45+1.9*3.45+0.5*1.9*6) =4.32 m對基礎外邊的彎矩:6714.5x4.32=28994.1 kN*m5)臺身對基礎外邊彎矩合計:66396.3-934.6-3964.5-28997

8、.1=32603.1 kN*m6)臺身重力合計:20604.8-397.4-1887.8-6714.5=11605.1 kN7)臺身填土體積:291.9填土重力:291.9x18=5254.8kN對基礎外邊的力臂:4.318m對基礎外邊的彎矩:5254.8x4.318=22691.0 kN*m臺身、基礎、臺內填土重力計算表 表1部分尺寸體積(m3)重力(KN)對基礎外邊力矩(m)對基礎外邊彎矩(KN*m)臺帽17.34322.1907.2臺身11605.132603.1填土300.35254.822691.0基礎6.2x26+5.2x25291.272803.122568橋臺及臺內填土重合計:

9、432+11605.1+5254.8+7280=24571.8kN橋臺及臺內填土對基礎外邊彎矩合計:907.2+31770.9+23342.3+20801=78769.4 kN*m橋臺及臺內填土對基礎底中心力臂:0.5x6.2-78769.4/24571.8=-0.106m橋臺及臺內填土對基礎底中心彎矩:23959.9x(-0.106)=-2596.7 kN*m3.3.3恒荷載恒荷載:根據橋梁的計算提取恒荷載為6026.0 kN上部結構恒荷載對橋臺基礎的偏心距為1.04 m恒載對基礎底中心偏心彎矩6026.0x1.04=6267.1kN*m3.3.4活荷載恒荷載:根據橋梁的計算提取恒荷載為13

10、83.5 kN上部活荷載對橋臺基礎的偏心距為1.04m活載對基礎底中心偏心彎矩1383.5x1.04=1438.8 kN*m3.3.5支座摩阻力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第4.3.11條規定,支座摩阻力根據下式計算F=W式中 W作用于活動支座上由上部結構重力產生的效應 支座得摩擦系數F=W=0.06x6026.0=361.6 kN支座摩阻力對基礎底中心偏心彎矩361.6x6.6=3109.4 kN*m橋臺基礎底面外力匯總表 表2序號項目水平力(kN)豎直力(kN)彎矩(kN*m)1土壓力(有活載)9298.2369662土壓力(無活載)8523.832533上部結構恒載

11、6026.06267.14上部結構活載1383.51438.85橋臺臺身及基礎填土24572-25976支座摩阻力361.63109.47工況一1+3+4+5+69659.831981.0451858工況二2+3+58885.330598362032.3.6橋臺基礎底應力驗算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3-2007 第4.2.2-2條規定 + 基底平均壓應力 短期效應組合在基底產生的豎向力 基礎底面面積 短期效應組合在基底產生的水平力和豎向力對基底重心軸的彎矩 基礎底面偏心方向面積地抗拒 A=6.2x26=161.2 W=1/6x26x6.2x6.2=166.6 kN*m基礎底核心半

12、徑=W/A=153.8/148.8=1.03 m基礎底最大應力Pmax=31981/161.2+30598/166.6=469.7 kN*400 kN*考慮深度修正后=616kPa 符合規范要求2.3.7橋臺基礎底作用力偏心距驗算 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3-2007 第4.2.5-2條規定 式中N、M作用于基底的豎向力和所有外力(豎向力、水平力)對基底截面中心的彎矩。橋臺僅受工況二作用時e0=36203/30598=1.211.0x=1.0x1.03=1.03 不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一作用時e0=45185/9659.8=1.3691.2x=1.2x1.03=1.24 不符合規

13、范要求2.3.8橋臺基礎底抗傾覆及抗滑動穩定驗算3.8.1抗傾覆穩定驗算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3-2007 第4.4.1條規定:橋涵墩臺基礎的抗傾覆穩定,按下式計算:=式中墩臺基礎抗傾覆穩定性系數 s在截面重心至合力作用點的延長線上,自截面重心至驗算傾覆軸的距離(m)橋臺受工況一作用時=(6.2/2)/1.24=5.241.5 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二作用時=(6.2/2)/1.369=6.261.5 符合規范要求3.8.1抗滑動穩定驗算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3-2007 第4.4.2條規定:橋涵墩臺基礎的抗滑動穩定性系數按下式計算:=式中橋涵墩臺基礎抗滑動穩定性系

14、數 豎向力總和 抗滑穩定水平力總和 滑動水平力總和 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的摩擦系數由表2可以看出,其穩定性由工況一控制,故以工況一控制設計Kc(工況一)=0.5x31981.0/9658.8=1.30071.3 符合規范要求Kc(工況一)=0.5x30598/8885.3=1.351.3 符合規范要求3結論計算表明橋臺基礎底最大應力Pmax=466.1 kN*450 kN* 不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一作用時= 1.441.24 不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二作用時=1.211.03 不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一作用時=5.241.5 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工況二作用時=6.231.5 符合規范要求橋臺受控制工況作用時Kc=1.30071.3 符合規范要求4修正當H修改為10 m時,橋臺基礎底最大應力Pmax=3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