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安徽省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礦業權整合可行性論證報告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二一五年四月;- 1 -安徽省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礦業權整合可行性論證報告 項 目 申 報 單 位: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單 位 負 責 人:李如贊 編 寫 人:陳上衛 報 告 審 核:吳曉兵 提 交 單 位: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提 交 日 期:二一五年四月目 錄第一章 礦業權基本情況1一、勘查開采現狀1二、歷史沿革2第二章 礦區自然地理、礦區地質特征3一、礦區自然地理3二、礦區地質特征4第三章 參與整合的礦業權范圍內資源儲量、分布情況9一、資源儲量情況9二、資源儲量分布情況10第四章 利用原生產系統開采預獲新增資
2、源儲量的可行性10第五章 是否可以設置一個新采礦權的評述12一、新立采礦權可行性評述12二、開采礦種12三、評述結果12第六章 簡要結論13附 件 目 錄 1、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許可證副本(復印件) 2、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石灰巖勘探探礦許可證副本(復印件) 3、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營業執照(復印件) 4、承諾書附 圖 目 錄1、 安徽省銅陵縣棋子沖金礦整合區礦業權設置現狀圖 1:2000 2、 安徽省銅陵縣棋子沖金礦整合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圖 1:2000 3、安徽省銅陵縣天門鎮周邊礦業權設置分布圖 1:10000 第一章 礦業權基本情況一、勘查開采現狀銅陵縣棋子沖整合區位于銅陵縣天門鎮境內,
3、區內擬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整合的礦種主要為金礦、石灰石礦,擬進行整合的礦權分別為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的“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權和“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及水泥用石灰巖礦勘探”探礦權,詳細情況如下:1、“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權證號:C3400002010064210068989采礦權人: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地址:安徽省銅陵市銅陵縣天門鎮金塔村礦山名稱: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經濟類型:合作經營企業(港澳臺)開采礦種:金礦、多金屬礦開采方式:露天開采生產規模:5萬噸/年礦區面積:0.2734平方公里有限期限:2013年8月19日至2016年8月19日礦區范圍由6個拐點圈定,拐點坐標見下:點號19
4、54北京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X(米)Y(米)X(米)Y(米)K13417960.00039590654.0003417912.40039590603.890K23417960.00039591358.0003417912.40039591307.900K33417568.00039591200.0003417520.40039591149.900K43417563.00039590850.0003417515.40039590799.900K53417180.00039590853.0003417132.40039590802.900K63417180.00039590780.000341
5、7132.40039590729.900礦區面積0.2734平方千米,開采深度:+306米至+100米 2、“安徽省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石灰巖礦勘探”探礦權證號:T34120080502008597探礦權人: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勘查項目名稱:安徽省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石灰巖礦勘探地理位置:安徽省銅陵縣天門鎮境內亮石山圖幅號:H50E007016勘查面積:0.43平方公里有限期限:2013年8月13日至2015年9月21日勘查單位:安徽金聯地礦科技有限公司礦區范圍由13個拐點圈定,拐點坐標如下: 探礦許可證拐點坐標(西安80坐標系) 點號X(米)Y(米)X(米)Y(米)1117
6、76;565830°52303417515.41439590800.5892117°572530°52303417521.54739591517.8683117°572530°52283417459.94839591518.3964117°572730°52283417460.40539591571.5295117°572730°52003416598.02539591578.9346117°571630°52003416595.52039591286.6847117°571
7、630°52043416718.71739591285.6308117°572330°52053416751.11039591471.3419117°572330°52173417120.70139591468.17110117°571130°52153417056.37239591149.89411117°570430°52153417054.78439590963.92512117°570430°52143417023.98539590964.18813117°56583
8、0°52133416991.82739590805.048上述礦業權均在有效期內,權屬范圍無爭議。二、歷史沿革1、“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權九十年代后期有個體在勘查區采金礦,后因金品位低而放棄。2007年由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申報,于2007年6月25日由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頒發該采礦證。有效期從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許可證號為3400000710218。礦山始建于2008年5月,礦山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年(礦石量),采礦方式為露天開采;選礦方法為堆浸生產;經過多年開采,截止2014年12月31日,礦山累計生產礦石約41萬噸,礦山采剝比為10.1,礦石利用率近100%,金回
9、收率近80%。 2、“安徽省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石灰巖礦勘探”探礦權該礦權最早由自然人曹昌明于2002年2月8日申請取得探礦權,證號3400000210028,勘查礦種為鐵(金)礦,勘查面積0.59平方公里;2003年11月3日皖探轉200312號批準轉讓給葛傳武,2006年3月9日扣除與采礦權重疊部分后批準延續,證號3400000630066,縮小勘查面積為0.43平方公里;2008年5月25日批準延續;2009年5月27日批準延續并提高到詳查,證號T34120080502008597,有效期至2010年5月27日。2009年6月16日葛傳武與受讓方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探礦權轉讓
10、合同,獲省廳批準,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于2009年9月提交了變更勘查礦種的申請(增加石灰巖礦種),獲批準。由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勘查至今。第二章 礦區自然地理、礦區地質特征一、礦區自然地理本區地處長江南岸,礦區地貌為“兩溝夾一脊”,東部為盛沖,有盛沖河與盛沖水庫組成一溝,西部為棋子沖,有朱村河與東風水庫組成一溝;中間為低山丘陵剝蝕至侵蝕地貌。礦區地勢中間高、兩側低,山體多呈北東走向,與區域構造線一致。礦區內最高點為亮石山標高316.8米,最低點外郞坑村口標高48.1米,相對高差269.7米。地處亞熱帶的北緣,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雨量豐沛,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長,無霜期
11、240天,濕度大,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1244mm(集中于48月),最大年降雨量1941.0mm(1983),最小年降雨量697.9mm(1978)平均降雨天數136天,最大日降雨量173.4mm(1983.6.20);暴雨時限一般在4至9月,以7、8月最多。區內經濟作物主要為丹皮、花生、棉花等。礦業開發相當發達,周邊礦山較多。區內交通方便,水資源豐富,電力由華東電網供電,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二、礦區地質特征礦區位于永村橋大成山背斜南西段南東翼,郎坑李家宕逆斷層東側;出露志留系中統墳頭組三疊系下統和龍山組及第四系全新統;褶皺構造、斷裂構造不甚發育;區內巖漿巖不發育,花崗閃長巖沿F1斷裂帶呈巖枝
12、狀出露及閃斜煌斑巖穿插于黃龍組、船山組,棲霞組灰巖中;圍巖蝕變強烈,與金礦化關系密切。1、地層礦區地表主要出露地層有:三疊系下統殷坑組、和龍山組,二疊系上統大隆組、龍潭組,下統孤峰組、棲霞組,石炭系上統船山組、中統黃龍組、下統高驪山組及泥盆系上統五通組,志留系上統茅山組、中統墳頭組和第四系地層。現由老到新分別敘述如下:志留系(S)中統墳頭組(S2f):頂部巖性灰綠、黃褐色長石石英細砂與灰白、黃褐色粉砂巖互層,夾含白云母粉砂巖;底部灰綠色、黃綠色粉砂質頁巖夾泥質頁巖,本段實測厚度97.7米。上統茅山組(S3m):下部為黃綠色含粉砂質頁巖、頁巖,頁理清楚,局部含泥質結核,底部為灰綠-灰褐色長石石英
13、細砂巖,夾少量頁巖;上部為灰褐、灰綠色中厚層長石石英砂巖、細砂巖、粉砂巖及粉砂質頁巖互層,偶夾頁巖及紫紅色細砂巖。厚度303米,是區內主要金礦賦礦層位,與下伏志留系中統墳頭組整合接觸。、泥盆系(D)本區泥盆系地層僅有上統五通組(D3w):主要巖性為灰黃、灰褐、灰白色淺灰色中厚層狀石英細砂巖,局部石英巖,夾淺灰、灰黃、灰綠色薄中厚層含白云母粉砂巖、含白云母粉砂質頁巖。上部見一層厚0.61.0米的石英細礫巖,其上為厚約2米的薄中厚層粉砂巖、粉砂質頁巖。上部地層普遍具黃鐵礦化,近地表處為褐鐵礦化。受西部大斷層影響,巖石裂隙發育,是區內金礦的主要賦礦層位。該層厚度大于80米,與下伏志留系上統茅山組假整
14、合接觸。、石炭系(C)下統高驪山組(C1g):中、下部:灰黃、灰白白色中厚層狀石英砂巖,局部石英巖,夾淺灰、灰黃、灰綠色薄中厚層含白云母粉砂巖、含白云母粉砂質頁巖。上部:底部為一層厚0.61.0m的石英細砂巖,其上為厚約2米的薄中厚層粉砂巖、粉砂質頁巖。上部地層普遍含黃鐵礦(氧化后則為褐鐵礦),粒徑大者可達25mm,一般0.51.0mm,呈浸染狀或微層理分布,該層分布于礦區的中部,出露較好,厚度大于1424米,與下伏泥盆系上統五通組假整合接觸。該層頂部與黃龍組接觸處有一層褐鐵礦,但厚度小,是區內主要的含鐵礦層位。該組地層巖性較軟,易破碎,受擠壓可形成小褶曲,與下伏地層五通組呈假整合接觸。中統黃
15、龍組(C2h):主要巖性為灰淺灰色中厚層狀白云質灰巖,底部白云質灰巖中含泥砂質,局部可見乳白色石英細礫巖,與下伏地層高驪山組假整合接觸,厚3350米。上統船山組(C3c):巖性下部主要為淺灰灰白色厚層狀純灰巖;上部為淺灰色厚層狀灰巖和球狀灰巖,球粒具定向性,粒徑一般23mm,分布不均勻,與下伏黃龍組假整合接觸,厚1318米,是區內水泥用石灰巖礦的主要賦礦層位。、二疊系(P)下統棲霞組(P1q):下部為深灰灰黑色厚層狀瀝青質灰巖,底部有一層厚約0.51.0米的灰黃色粉砂質頁巖;上部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含燧石結核灰巖,與下伏船山組假整合接觸。厚250米左右,是區內水泥用石灰巖礦的主要賦礦層位。下統
16、孤峰組(P1g):下部為紫紅、灰、灰黃色頁巖,含錳頁巖,含磷錳礦及磷結核;上部為灰黑、黑色燧石層、硅質頁巖,夾硅質灰巖和頁巖,與下伏棲霞組為假整合接觸。厚155米。上統龍潭組(P2l):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的含煤頁巖,分布于礦區西部,主要巖性為:下部為灰色頁巖,底部為含礫粘土巖,局部夾褐鐵礦透鏡體;中部為灰白色厚層含長石石英細砂巖;上部為灰、淺灰色粉砂質頁巖、泥質粉砂巖、頁巖夾粉砂質細砂巖、炭質頁巖及煤層。厚度5771米,與下伏孤峰組地層呈假整合接觸。上統大隆組(P2d):本組與龍潭組相伴,分布于礦區西部。下部為灰黑色、黑色薄層鈣質硅質巖、硅質巖夾淺紫紅色泥質頁巖及灰巖透鏡體。上部為灰黑色含鈣
17、質硅質巖、硅質頁巖夾頁巖、炭質頁巖及生物碎屑灰巖透鏡體。與下伏龍潭組地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三疊系(T)下統殷坑組(T1y):下部黃色鈣質頁巖夾灰巖透鏡體,上部淺灰色厚層灰巖夾黃綠色鈣質頁巖。實測厚度218.61米。下統和龍山組(T1h):下部淺灰色含礫條帶泥質灰巖,上部灰色礫屑石灰巖。實測厚度103.51米。、第四系(Q)主要為殘、坡積層,由棕紅-黃褐色亞粘土、碎石塊組成,厚度024米不等,分布在山麓低洼處。 2、構造、褶皺永村橋大成山背斜位于新屋里向斜北西,以盛沖瑤山斷裂與舒家店背斜為界。背斜軸向變化較大,南西段為70°80°,中段則轉成30°左右,郎坑李家宕
18、逆斷層北東,向東轉成45°左右。礦區范圍內,軸部由志留系上統茅山組組成,兩翼地層齊全,泥盆系至三疊系中統均見。郎坑李家宕逆斷層之南西,近軸部地層倒轉,軸面傾向北西;北東部分兩翼產狀正常,北西翼較南東翼傾角陡,軸面陡,南東翼成構造階地。樞紐向北東傾伏,傾伏角約5°左右。礦區位于永村橋大成山背斜南西段的南東翼,礦區范圍內呈單斜構造,從南西向北東,地層走向變化較大,由近南北轉至近東西,再轉至北東向,傾向由近東轉至近南,再轉至南東,傾角25°35°,變化較大。 、斷層F1斷層縱貫全區,系主干斷裂,切穿永村橋背斜北東端;走向350°,傾向北東、斷層面較陡
19、且有彎曲約70°北東盤上升。查區范圍內沿斷層發育2050米寬的構造角礫巖帶,屬左旋平移斷層,平面錯距34千米,沿斷裂帶有巖體侵入,局部充填有黃鐵礦、及鐵帽。F2斷層走向北西、為F1同期的次級斷裂構造,走向300°330°,傾向北東。屬平移逆斷層,平面錯距大于400米,沿斷裂帶有鐵帽充填。北東向破碎帶,受F1、F2斷裂及褶皺共同影響,據工程揭露由三條不等寬的斷裂破碎帶(F3、F4、F5)組成。其中F3破碎帶規模最大,總長約630米,兩端分別受制于F1、F2斷層;寬1455米;走向5560°,傾向南東,傾角約5070°,為號金礦體賦存部位。F4破碎
20、帶位于F3、F5破碎帶之間,長約330米,南西端受制于F1斷層;寬1020米;走向6070°,傾向南東,傾角約5070°,為號金礦體賦存部位。F5破碎帶位于F4破碎帶南側,規模最小,長約300米,南西端亦受制于F1斷層;寬525米;走向6075°,傾向南東,傾角約5070°,為號金礦體賦存部位。沿上述斷裂發育構造角礫巖,破碎帶內的角礫巖由粉砂巖、細砂巖等原巖破碎而成,角礫大小懸殊,呈棱角狀,原巖碎屑膠結、泥質膠結和接觸式膠結、少量為硅質褐鐵礦膠結。巖石普遍具不同程度的硅化,局部具碳酸鹽化,屬正斷層;具張扭性質。據以往淺鉆揭露斷層北側有隱伏的花崗閃長巖小巖
21、枝侵入。棋子沖礦段金礦體即產于沿斷層發育的構造角礫巖帶中。 3、巖漿巖礦區巖漿巖不發育,在礦區西部見花崗閃長巖,呈脈狀產出。巖石呈淺灰色,半自形粒狀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份有斜長石、普通角閃石、石英、鉀長石等。亮石山探礦權中部見閃斜煌斑巖,走向長440米,走向由近南北轉至近東西,呈脈狀穿插于棲霞組及船山組灰巖中。巖石呈黃褐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閃斜煌斑巖穿插在水泥用石灰巖礦體中,對礦石質量影響不大,但破壞礦體的連續分布。第三章 參與整合的礦業權范圍內資源儲量、分布情況一、資源儲量情況根據以往地質勘查工作及儲量核實成果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1、棋子沖采礦權累計查明氧化金礦資源儲量(111b
22、+121b+333類)金礦石量75.69萬噸,金金屬量505.79千克,金平均品位0.67g/t。保有(122b+333類)金礦石量33.19萬噸,金金屬量219.20千克,金平均品位0.66g/t。2、亮石山探礦權 累計查明氧化+原生金礦資源儲量(331+332+333類)金礦石量543.55萬噸,金屬量6686.42千克,金平均品位1.23g/t。保有氧化金礦(331+332+333類)金礦石量486.12萬噸,金金屬量5737.96千克, 金平均品位1.18g/t;原生金礦查明(333類)金礦石量57.43萬噸,金金屬量948.46千克,金平均品位1.65g/t。累計查明石灰巖資源儲量(
23、331+332+333類)礦石量2679.81 萬噸。3、擬整合區資源儲量 區內保有氧化金礦(122b+331+332+333類)金礦石量519.31萬噸,金金屬量5957.17Kg,金平均品位1.15g/t;原生金礦(333類)金礦石量57.43萬噸,金金屬量948.46千克,金平均品位1.65g/t。保有石灰巖資源儲量(331+332+333類)礦石量2679.81萬噸。二、資源儲量分布情況二宗礦業權毗鄰,且礦體最近距離為棋子沖礦號礦體與亮石山號主礦體間距17.5米,最遠距離為棋子沖礦號礦體與亮石山號主礦體間245米,資源儲量分布情況如下:1、金礦:擬整合區共有金礦體38個。其中棋子沖采礦
24、權內3個:編號分別為、;亮石山探礦權內35個,編號分別為(35),主要金礦體一個,編號為;次要礦體3個,編號分別為、。棋子沖礦區、號金礦體賦存于志留系上統茅山組內北東向破碎帶內,受斷裂破碎帶構造控制;亮石山礦區(35)號金礦體多賦存于志留系上統茅山組、泥盆系上統五通組砂巖內,少數賦存于石炭系下統高驪山組中。2、石灰巖礦:礦區共有石灰巖礦體1個,編號為號,分布于亮石山探礦權內。礦體賦存于二疊系下統棲霞組、石炭系上統船山組和中統黃龍組內。第四章 利用原生產系統開采預獲新增資源儲量的可行性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現有采礦生產規模5萬t/a,選礦(堆浸)生產規模為50萬t/a,破碎加工系統能力50萬t/a。二
25、礦權毗鄰,且礦體間最近距離僅十多米,現有礦區道路貫穿整個整合范圍,堆浸場地、破碎系統及輔助工業設施分布在整合區西邊。截止2014年底,棋子沖金礦界內保有金礦石量33.17萬噸,亮石山探礦權內保有金礦資源儲量543.55萬噸,合計金礦資源儲量為576.74萬噸。另亮石山礦權內石灰巖號礦體位于整合區南部,資源總量2679.81萬噸,且部分石灰巖礦體為金礦體頂板,作為金礦體的剝離物。根據整合后礦權內各礦體分布特點,可劃分二開采區進行開采:1、北部金礦開采區擬整合礦區共有金礦體38個。其中棋子沖礦區3個:編號分別為、;亮石山礦區35個:編號分別為(35),主要金礦體一個,編號為;次要礦體3個,編號分別
26、為、。整合區內礦體最近距離為棋子沖礦號礦體與亮石山號主礦體間17.5米,最遠距離為棋子沖礦號礦體與亮石山號主礦體間245米。另外,棋子沖金礦為露天開采,如保證安全臺階設置,采礦權內無法全部采出33.19萬噸保有資源儲量,同時如果亮石山另設采礦權也無法采出本范圍內所有資源量。故將亮石山探礦權內的金礦體劃入棋子沖金礦開采區是合理的,作為擬整合區北部金礦開采區。本采區利用棋子沖金礦采礦和選礦加工系統是可行的。2、南部石灰石開采區亮石山探權的石灰巖礦體1個,編號為號礦體,分布于擬整合區南部,作為南部石灰石開采區,為新增采場。通過兩礦權整合,使該礦區資源開發布局更趨合理,資源配置狀況得以改進,金礦和石灰
27、石礦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率明顯提高,礦山安全生產條件和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原礦山開采、加工、污水處理、環境保護等生產系統和輔助生產系統得到充分利用,便于實現綠色礦山各項規劃。第五章 是否可以設置一個新采礦權的評述一、新立采礦權可行性評述“安徽省銅陵縣亮石山鐵(金)礦、石灰巖礦勘探”探礦權,由探礦權轉采礦權開采主體為(35)號金礦體和號石灰巖礦體,新立采礦權(二個采礦權共存)存在以下問題:1、亮石山探礦權內的號金礦體與棋子沖金礦太近,僅17.5米,露天開采時相互影響,按照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16423-2006中的爆破安全距離規定:山坡露天開采為200米,凹陷露天為300米,爆破安全警戒范圍互相
28、重疊,不利于安全生產;2、銅陵縣亮石山探礦權北部為銅陵縣棋子沖金礦,東部為為安徽省銅陵縣仰天宕鉛鋅金礦普查,南西方向為安徽省銅陵縣外郎坑鉛鋅多金屬礦普查,中間空白區被棋子沖金礦選礦加工場地所占用,另立采礦權無法實施加工作業;3、銅陵縣亮石山探礦權如果重設立采礦權,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規定:如確保安全,二礦界之間距離不小于300米,則二礦權各退150米,并按照露天開采設計的露天開采境界不超過礦界原則,二礦山都無法開采,不利于礦產資源的利用。二、開采礦種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開采礦種為金礦、多金屬礦,銅陵縣亮石山礦權開采礦種為金礦、石灰礦,開采礦種基本相近,開采方式相同。三、評述結果綜上所述,銅陵縣
29、亮石山探礦權無論設立什么開采規模,新立采礦權不合理,將其并入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權是合理的。(建議增加整合是合理的理由:1、金礦和水泥用灰巖都開采,綜合開采綜合利用,剝離物減少了;2、設置一個礦權,避免了兩個礦權的開采安全隱患。第六章 簡要結論1、結合國家產業規劃、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優化礦產資源開發結構和布局,針對本區二礦現狀特點,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模開采、安全生產的原則,由礦業權人實行內部統一規劃,將原兩個礦區進行資源整合成立“銅陵縣棋子沖金礦、石灰石礦”整合區。整合期間采礦權人債權債務和整合費用本企業自行解決。整合后設置一宗規模為年開采金礦50萬t/a和石灰石礦100萬t/a的采
30、礦權,二礦權同屬于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對整合區進行資源儲量核實,對新增資源量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采礦權和探礦權價款評估,經確認后繳納,采取協議方式出讓采礦權。整合后實行統一開采,規模經營,礦山安全效益、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嚴格執行資源綜合利用原則。資源整合后,進一步查明整個礦區的資源狀況,在充分了解掌握整個礦區資源狀況下,進行規劃和開發利用設計,對礦石進行加工處理,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2、整合礦區采礦權設置整合礦區擬設采礦權1個,整合后礦山名稱為:銅陵縣棋子沖金礦,采礦權人為:銅陵冠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整合后礦山開采礦種為金礦、石灰巖礦,開采方式為露天、地下
31、開采。 整合后礦區范圍內初步預測保有氧化+原生金礦資源儲量576.74萬噸,金金屬量6014.60千克;保有石灰巖資源儲量2679.81萬噸。擬整合的礦區范圍由15個拐點圈定,開采標高:+315m-35m,面積0.7673km2,拐點坐標如下:建議擬整合礦權證范圍拐點坐標點號1954北京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X(米)Y(米)X(米)Y(米)13417960.00039590654.0003417912.40039590603.89023417960.00039591358.0003417912.40039591307.90033417568.00039591200.0003417520.40
32、039591149.900434175699683417521.54739591517.86853417507.54339591568.4963417459.94839591518.39663417507.99939591621.6283417460.40539591571.52973416645.62539591629.0273416598.02539591578.93483416643.12239591336.7793416595.52039591286.68493417131.41039591335.7403417083.81039591285.63010341
33、7103.97239591199.9943417056.37239591149.894113417102.38539591014.0263417054.78439590963.925123417071.58639591014.2883417023.98539590964.188133417039.43039590855.1493416991.82739590805.048143417180.00039590853.0003417132.40039590802.900153417180.00039590780.0003417132.40039590729.9003、關于整合范圍的說明 由于亮石山探礦權南部范圍呈條帶狀,露天開采時作業面狹窄,難以布置采礦安全平臺,整合后影響后期石灰石礦資源的整理開發利用,根據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模開采、安全生產的原則,故本次將該探礦權南部西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87-2025船舶與海上技術海上環境保護船舶燃油消耗數據收集規范
- GB/T 38205.2-2025液壓傳動16 MPa系列單出桿缸的安裝尺寸第2部分:缸徑25 mm~220 mm緊湊型系列
- 考試過程中情緒管理的重要性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軟件開發合作協議
- 項目管理考試的前瞻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四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設計 部編版必修1
- 2025年金融理財師考試倫理決策思維訓練及試題答案
- 提高項目管理考試自信的有效途徑與試題答案
- 財務報表分析與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金融市場法規和監管試題及答案
- 西游記閱讀指導課評課
- 2024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3-2024學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一(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CHT 9008.2-2010 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數字高程模型
- 測量學-第五版-配套課件
- 2024年-色彩混合空間混合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考試必背1000題及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孕產婦建卡管理
- 公職人員打牌檢討書3000字
- 綠色船舶能源與動力系統
- 新生兒先心病篩查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