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_第1頁
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_第2頁
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_第3頁
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_第4頁
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方案北京博創興盛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目 錄一、背景介紹- 2 -二、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和理念- 4 -三、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的先決條件、特點和目標- 5 -四、博創科技物聯網實驗室設計方案- 6 -一、背景介紹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的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

2、、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和傳統的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有其鮮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物聯網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種類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是一個信息源,不同類別的傳感器所捕獲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具有實時性,按一定的頻率周期性的采集環境信息,不斷更新數據。其次,它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泛在網絡。物聯網技術的重要基礎和核心仍舊是互聯網,通過各種有線和無線網絡與互聯網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在物聯網上的傳感

3、器定時采集的信息需要通過網絡傳輸,由于其數量極其龐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為了保障數據的正確性和及時性,必須適應各種異構網絡和協議。還有,物聯網不僅僅提供了傳感器的連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將傳感器和智能處理相結合,利用云計算、模式識別等各種智能技術,擴充其應用領域。從傳感器獲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數據,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發現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物聯網的發展歷程大致如下:1、 物聯網的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Networked Coke Machine2、 1999年 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

4、和網絡國際會議首先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個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時最早提出來的。提出了結合物品編碼、RFID和互聯網技術的解決方案。當時基于互聯網、RFID技術、EPC標準,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技術、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等,構造了一個實現全球物品信息實時共享的實物互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物聯網),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輪華夏物聯網熱潮的基礎。4、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

5、物聯網,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的定義和范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范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術的物聯網。 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通信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從輪胎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因特網主動進行交換。射頻識別技術(RFID)、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嵌入技術將到更加廣泛的應用。5、 2008年后,為了促進科技發展,尋找經濟新的增長點,各國政府開始重視下一代的技術規劃,將目光放在了物聯網上。在中國,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移動政務研討會“知識社會與創新2.0”提出移動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代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形成,并帶動了經濟社會形

6、態、創新形態的變革,推動了面向知識社會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形態的形成,創新與發展更加關注用戶、注重以人為本3。而創新2.0形態的形成又進一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6、2009年1月28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當年,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而今天,“智慧地球”戰略被不少美國人認為與當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被他們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該戰略能否掀起如當年互聯

7、網革命一樣的科技和經濟浪潮,不僅為美國關注,更為世界所關注。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中科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所時,對于物聯網應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自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其受關注程度是在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不可比擬的。 物聯網的概念與其說是一個外來概念,不如說它已經是一個“中國制造”的概念,他的覆蓋范圍與時俱進,已經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報告所指的范圍,物聯網已被貼上“中國式”標簽。二、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和理念溫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

8、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獲悉,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在2011年出臺。據介紹,物聯網的十大應用重點領域分別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1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高性能寬帶信息網,加快實現“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鄔賀銓委員建議,物聯網發展需優化布局、強化應用。首先要

9、清晰定義物聯網產業的邊界,使優惠政策有的放矢。二要在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和布局,防止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研發空白的局面出現,同時推動軍民融合和產學研用合作。第三,物聯網應用的特點是間接效益比直接效益大。應從中國的國情和人民需要出發,通過物聯網在電網、智能物流、數字醫療、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節能減排、 提高人民健康福祉、便利群眾出行。“在全球物聯網剛剛起步的今天,中國企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晶建議,加大對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示范應用的重視和投入,成立“國家物聯網識別技術和應用示范基地”。2010年初教育部下達了高校設置物聯網專業申報通知,眾多高校爭

10、相申報。由于物聯網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從技術角度,主要涉及的現有高校院系與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電子與電氣工程,電子信息與通訊,自動控制,遙感與遙測,精密儀器,電子商務等等。筆者認為,物聯網專業可能會在上述這些院系中開設。 與物聯網應用相關的專業, 如建筑與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運輸與物流,節能與環保等等,也可以考慮開設選修課或在研究生、博士生階段設置相關交叉學科的學位。 物聯網可以是一個“專業”,但不一定是一個“學科”。國內有些專家反對設置“物聯網專業”,因為定位不清,一個學校往往有好幾個院系爭奪“物聯網專業“的申報,又不是一個明確的學科,難以培養出真正的專業人才,培養出來的人可能是“萬

11、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階段,建議只作為研究生專業,像MBA一樣的模式。和目前許多高校設置的“電子商務”專業一樣,“電子商務”也有同樣的定位不清問題,我們認為,只要高校設置的物聯網專業能夠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就應該可以設置,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屬于哪個現有的“學科”。 根據目前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建立物聯網實驗室應該更強調關鍵技術的應用,以及實際案例的體現,理論結合實踐。三、物聯網綜合實驗室建設的先決條件、特點和目標先決條件: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

12、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開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概論、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工程電磁場、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網、傳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無線通信原理、無線傳感器網絡、近距無線傳輸技術、二維條碼技術、數據采集與處理等相關課程。特點:同時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兩個方面,讓學生在實驗室這個開放的平臺上盡可能多的接觸更多技術和產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實踐與創新。課程內容:由驗證型、提高型向綜合型、設計開發型和創新型逐層遞進。實

13、驗內容:由單純的教學型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向轉變;采用工程案例化教學,突出科技創新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適應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人才特點,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突出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實踐型”的人才。目標: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信息領域寬廣的專業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四、博創科技物聯網實驗室設計

14、方案博創科技物聯網實驗室建設方案特點:1、 物聯網是嵌入式、傳感器、網絡技術的一個具體應用,嵌入式技術是物聯網技術的基礎支撐技術,北京博創正是國內嵌入式教學解決方案的專家。博創科技原有的嵌入式教學解決方案中就已包含網關、傳感器、RFID、ZIGBEE、GPRS等各種物聯網元素和相關具體的實驗體系,基礎特別扎實。2、 強大的網關支持。物聯網要實現成百、上千乃至數以萬計的物體相聯,網關正如人體心臟,必需強大,否則低端網關十幾個、幾十個結點就可能造成網絡堵塞。博創的物聯網網關采用博創強大的ARM11嵌入式整體平臺,相比簡單的ARM9、XSCALE、單片機核心板式的網關通訊能力強大得多。而且完整的AR

15、M11平臺接口、外設非常豐富,還可以完成基礎的嵌入式教學需求,可謂一平臺多用途。3、 強調實驗體系搭建的教學需求。物聯網教學平臺首先要滿足高校教學的第一需求,所以平臺不只是簡單的硬件堆砌,要求所有硬件驅動暢通的前提下,建立豐富的可滿足學校教學的實驗體系,博創有十年的嵌入式教學方案解決經驗,了解高校教學需求,強調軟硬兼顧,博創有較為豐富的無聯網實驗體系。4、 傳感器專業是國家批準建立物聯網專業的一個方向。傳感技術是物聯網的一個基礎技術,博創為了配合高校物聯網專業的建設,專門搭建了一個完全開放的傳感器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傳感器種類與應用接口。5、 物聯網是一個面向應用的、多學科的綜合技術,應用市場巨

16、大。一般本科、專科教學應更強調應用,而不是過多的強調傳感器、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低層基礎技術,否則知識點太多,學生學不過來。而且物聯網的核心技術還在國外,我國一般院校更多的應該強調物聯網應用教學,多了解應用案例,以案例帶動教學更適合目前中國物聯網的教學實際情況。所以,博創的解決方案中除了基礎物聯網平臺,更強調智能家居、ETC、物聯定位、車載電腦等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實訓平臺。實驗室產品目錄:產品名稱型 號主要技術特點描述單 價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UP-CUP IOT-6410ARM體系架構、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視頻多路采集、視頻采集編解碼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無線zigbee通訊技術l 功能強大

17、的ARM11嵌入式網關l 快捷的ZigBee開發環境l 豐富的外圍傳感器l 生動的綜合演示程序13500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II型UP-CUP IOT-6410 II。該系統以強大的ARM11網關為核心,板載豐富的主流物聯網技術通訊模塊資源,包括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模塊、RFID射頻讀卡模塊、Bluetooth藍牙通訊模塊、GSM/GPRS通訊模塊。另可直接外擴其他多種通訊模塊,如WIFI、3G、GPS等l 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II型軟件配套豐富的網關和模塊基礎實驗以及生動的功能演示應用案例。16800物聯網綜合傳感器平臺UP-Sensor-sARM體系架構、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

18、無線傳感技術l 高度的模塊化設計l 可自由組合、擴展性強l 豐富的外圍傳感器l 案例豐富6000選配模塊ZigBee應用套件UP-ZigBee無線zigbee通訊技術基于無線zigbee協議,組建多結點網絡1600智能語音識別模塊UP-Speech Ctr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獨立研發的語音庫系統,實現了語音的采集識別1200CAN結點模塊UP-CanCAN總線技術通過CAN總線控制具體器件,模擬工業的自動控制系統500傳感器模塊UP-Sensors探測感應技術多種傳感器的信息采集與識別900GPS模塊UP-GPS衛星定位技術時間、經緯度、高度的識別與定位800GPRS模塊UP-GPRSGSM網絡通

19、訊技術電話撥打接聽與短信的收發7503G模塊UP-3G3G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3G網絡下的視頻傳輸1500RFID模塊UP-RFID高頻電磁波感應技術實現了具體設備的射頻感應識別400指紋識別模塊UP-FingerPrint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技術指紋的錄入,辨別、輸出900CMOS攝像頭UP-CMOS感光成像技術、視頻采集技術高速視頻信息采集400USB攝像頭UP-Camera視頻采集技術USB協議的視頻采集150藍牙模塊UP-Bluetooth module藍牙傳輸技術實現藍牙局域網傳輸文件300USB WifiUP-Wifi無線傳輸技術無線局域網間的信息傳輸350微型打印機UP-Printe

20、r串口通訊技術基于arm平臺串口輸出信息進行打印650條碼掃描儀UP-Barcode Scanner數據庫技術條形碼的采集、識別和存儲400RFID讀卡器及標簽套裝UP-RFIDSET高頻電磁波感應技術實現了具體設備的射頻感應識別1600物聯網智能家居綜合實訓系統UP-Smart Home-II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GSM通訊技術、無線zigbee傳輸技術、探測感應技術、485總線通訊技術、視頻采集傳輸技術l 結合了嵌入式應用、無線通信、手持設備、網絡視頻監控等多種最新實用技術l 實現了智能控制、遠程控制、家居安防等主要實訓功能l 可以擴展無線傳感器網絡、家庭智能網關等功能l 豐富的實訓項目案例

21、50000物聯網ETC綜合實訓系統UP-CUP ETC-I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無線傳輸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圖像處理技術,探測感應技術、高頻電磁波感應技術l 基于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物聯網教學科研設備<l 無線遙控與智能尋跡l 圖像拍照與無線傳輸12000物聯定位控制系統UP-GPSTracker衛星定位技術l 設備實時在線l 支持遠程訪問l 32位高性能、低功耗處理器l 支持工業RS485、CAN總線接口l 功能強大的地圖功能,Google Map API支持3000車載電腦實訓系統UP-CARPC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無線傳輸技術、藍牙傳輸技術、GPS衛星定位技術、DMB高

22、清數字信號采集技術、視頻監控采集技術、圖像分屏顯示技術、3G無線網絡技術等。 內置精確的導航功能,語音提示 3G無線連接方式,實現旅途中亦可網上沖浪收發郵件資源共享。 清晰的視頻與優美的音樂輕松播放,完全兼容各種格式。 集成CMMB移動電視,FM收音機廣播資源。 藍牙連接手機撥打電話,聲音直接從車內音響傳出,釋放雙手讓出行更加安全。60000視頻監控實訓系統UP-IPVIDEO嵌入式操作系統架構、多通道視頻采集技術、視頻采集編解碼技術、模擬信號輸入輸出技術l ARM11處理器,內置MFC(多媒體編解碼器)l 高清視頻分辨率可以達到D1格式,視頻格式采用H.264壓縮格式視頻流傳輸,大大降低對帶

23、寬的要求。l 具備視頻的備份和回播功能。20000物聯網教學科研平臺博創科技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UP-CUP IOT-6410)定位于高校物聯網專業應用和物聯網實驗室建設,集成多種傳感器模型以及多種無線組網模式,可運行多種物聯網網絡構架,提供了眾多實驗例程和典型應用,便于學生熟悉和掌握物聯網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博創科技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包括硬件設備、軟件資源、實驗資源三大部分。實驗資源包括基于CC2431/S3C6410X 的基礎實驗、傳感器信息采集實驗、無線信號收發實驗、Zigbee 網絡通訊實驗、及上位機軟件交互控制實驗等,可以完全滿足物聯網和嵌入式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需求。一、硬

24、件資源(一)傳感器節點廣譜氣體傳感器:用于液化氣、丁烷、丙烷、甲烷、酒精、氫氣、煙霧等烷烴類氣體的探測;􀁺 熱釋紅外傳感器:用于探測紅外特征輻射,可感知人體,小動物的熱源,適合做熱釋紅外物體運動檢測;􀁺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X、Y、Z 三方向加速度測量,測量范圍±8g 全量程線性測量、I2C 總線接口、可產生2路外部中斷;􀁺 壓力傳感器:測量范圍0-4.5kg,電阻應變型傳感器,測量精度、靈敏度高,適合做小量程高精度測量;􀁺 溫濕度傳感器:相對濕度和溫度測量、全量程校準,全靜態時序控制,數字格式輸出、有自動休眠功能

25、,體積小,功耗低;5􀁺 接近開關/紅外反射:高靈敏度觸碰開關,適合檢測觸摸和碰撞:反射式紅外傳感器,可應用循跡檢測,位置檢測等領域;􀁺 聲響開關/光敏:可檢測聲音和光照強度,并具有報警指示燈,可以應用在道路交通,樓宇聲光檢測等領域;干簧門磁/霍爾開關:機械和數字式磁敏傳感器,可用于磁場檢測;(二)ZigBee 網絡節點􀁺 使用TI 當下主流Zigbee 解決方案中推薦的處理器CC2431,內置硬件定位引擎及增強型8 位51 單片機;􀁺 含有豐富的I/O 端口、內置溫度傳感器、A/D 和各種常用外圍接口(定時器、UART、D

26、MA、中斷、AES 加密協處理器等;􀁺 符合IEEE802.15.4/ZigBee 標準規范,頻段范圍2045M-2483.5M,可自由在16 個頻段間切換。􀁺 無線數據傳輸速率約為20250 kb/s;􀁺 具有片內128K 的可編程Flash,和8K 的RAM;􀁺 工作電壓2.0V-3.6V,超低功耗,支持休眠及喚醒功能;􀁺 支持TI 官方Z-Stack2006 協議棧,兼容Z-Stack2007/Pro 協議棧,可方便快速進行二次開發;􀁺 支持TI Z-Stack 自帶的輪詢操作系統

27、,支持多任務處理;􀁺 支持Z-TOOL 軟件、Packet Sniffer 邏輯分析儀;􀁺 基于IAR 51 集成開發環境的工程仿真調試環境;􀁺 支持形狀網、樹狀網和網狀(Mesh)組網方式;􀁺 支持路由中繼功能、網絡節點自動修復功能;􀁺 可外接配合多種傳感器節點模塊,進行溫濕度、壓力、加速度、光感應、聲音檢測數據采集等;􀁺 支持外接直流電源、干電池、USB 口等供電方式;(三)嵌入式網關嵌入式網關處理器采用S3C6410X 微處理器,該處理器具有內置硬件視頻圖像編解碼器及加速器,優化的

28、外部存儲器接口、高速視頻采集子系統和高速數據傳輸通道,同時還配有8液晶觸摸屏和豐富的接口資源,可完成網絡處理作業,并運行linux 操作系統,網絡性能出色,還配有基于物聯網網關應用的綜合實例。控制器本身也可用于高端嵌入式教學,科研開發及高性能移動終端設計。􀁺 采用S3C6410X 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主頻533/667MHz;􀁺 128M Mobile DDR,128M NAND FLASH;􀁺 處理器內置OpenGL 2D/3D 圖形硬件加速器、編解碼器;􀁺 主USB2.0 OTG(HOST,CLIENT)4 個 USB

29、 HOST 1.1(HUB 擴展)􀁺 4 個UART,引出2 個RS232 口;􀁺 支持WM9713 解碼,立體聲400mW 語音輸出MIC IN,耳機;􀁺 復合視頻信號和S-Video,VGA 接口;􀁺 8 寸真彩色LCD,外帶觸摸屏,分辨率480x640, 支持LVDS 接口的LCD;􀁺 攝像頭接口,支持MT9D111 微型200 萬像素;􀁺 雙DM9000 10/100M 網卡;􀁺 SD 卡、IDE 硬盤接口;􀁺 CAN、SPI、485 總線接口

30、;􀁺 按鍵、LED 燈及外擴總線插槽接口;6(四)選配模塊􀁺 GPS 衛星定位模塊:串口輸出符合NMEA0183 協議,定位精度2.5 MCEP,可采集經緯度、高度等信息;􀁺 GPRS 無線通訊模塊:串口輸入符合AT 指令協議,可實現通話控制及短信業務等;􀁺 RFID 射頻模塊:可對短距離標簽進行鑒定和讀寫;􀁺 傳感器板模塊:可對板載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和控制;􀁺 USB 藍牙模塊:符合ClassIIV2.0 規范,可實現局域網藍牙數據無線通訊;􀁺 WIFI 無線網卡模塊

31、:54Mbps 無線網卡,可實現無線網絡數據通訊;􀁺 指紋識別模塊:滑動式觸摸指紋識別,對生物指紋進行鑒別和數據庫對比管理;􀁺 條碼掃描模塊:激光條碼掃描,可對一維條碼進行識別及管理;􀁺 微型打印機模塊:可進行字符、漢字及特殊格式的文字打印;􀁺 攝像頭模塊:可實現對攝像頭視頻的采集和處理;􀁺 RFID 讀卡器及標簽套裝:可以外接RFID 讀卡器并對標簽進行識別處理;二、軟件資源(一)無線傳感網軟件基于CC2431 基礎硬件實驗􀁺 建立IAR 集成開發環境實驗􀁺 LED

32、燈控制實驗􀁺 Timer1/Timer2/Timer3/Timer4 控制實驗􀁺 片上溫度AD 轉換實驗􀁺 模擬電壓 AD 轉換實驗􀁺 電源電壓 AD 轉換實驗􀁺 串口收發數據實驗􀁺 串口控制LED 實驗􀁺 時鐘顯示實驗􀁺 系統休眠與喚醒控制實驗基于CC2431 并配備傳感器的傳感器實驗􀁺 廣譜氣體傳感器實驗􀁺 溫濕度傳感器實驗􀁺 熱釋紅外傳感器實驗􀁺 接近開關/紅外反射實驗

33、048698;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實驗􀁺 聲響開關/光敏實驗􀁺 壓力傳感器實驗􀁺 干簧門磁/霍爾開關實驗基于CC2431 的無線網絡實驗􀁺 點對點無線通訊實驗􀁺 點對多點無線通訊實驗􀁺 TI Z-Stack 協議棧入門實驗􀁺 基于Z-Stack 的無線組網實驗7基于CC2431 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驗􀁺 基于Z-Stack 的無線數據(溫濕度)傳輸實驗􀁺 基于Z-Stack 的無線傳感網絡綜合演示系統實驗(二)嵌入式網關軟件⣶

34、98; 嵌入式linux2.6 的操作系統及外設驅動􀁺 QT/Embedded 4 嵌入式圖形界面開發工具包􀁺 嵌入式SQLite 數據庫􀁺 嵌入式WEB 網絡服務器(三) PC 數據管理與分析軟件􀁺 支持Z-TOOL 軟件􀁺 支持Packet Sniffer 邏輯分析儀軟件􀁺 嵌入式WEB 服務器的瀏覽器端HTML 文檔顯示頁面服務實驗資源覆蓋了從無線網絡處理器的基本實驗,逐步進階到無線通訊,無線數據采集,無線傳感器組網通信的高級實驗以及基于物聯網網關應用的典型案例和上位機軟件交互實驗

35、。_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II型(型號:UP-CUP IOT-6410-II)產品概述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II型(UP-CUP IOT-6410-II)是博創科技最新推出的,整合近年來物聯網技術方向總體軟硬件的資源,面向高校物聯網專業應用和物聯網相關實驗室建設的綜合實驗平臺。該系統以強大的ARM11網關為核心,板載豐富的主流物聯網技術通訊模塊資源,包括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模塊、RFID射頻讀卡模塊、Bluetooth藍牙通訊模塊、GSM/GPRS通訊模塊。另可直接外擴其他多種通訊模塊,如WIFI、3G、GPS等。物聯網嵌入式教學科研平臺II型軟件配套豐富的網關和模塊基礎實驗以及生動

36、的功能演示應用案例。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案例:該案例通過友好直觀的人機交互界面,展示了ZigBee網絡中節點的拓撲結構和傳感器狀態信息,用戶可以通過觸摸屏操作查看監視整個ZigBee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情況。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選擇ZigBee模塊配套傳感器模塊,通過我們提供的案例開發文檔,實現定制自己的應用程序。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家居應用案例:該案例以智能家居為應用對象,采用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模擬家庭中多種傳感器狀態進行監測和控制,并可通過GSM手機短信進行家居安防的報警等。智能家居藍牙數據采集案例:該案例采用藍牙模塊進行溫濕度數據的采集和顯示,藍牙主、從模塊自動配對,主模塊負責將從模塊采集的傳感器數據發送給網關設備進行處理和繪圖。藍牙數據采集ETC不停車收費系統案例:該案例以高速路不停車收費系統為應用案例,采用RFID射頻模塊進行ID卡的信息讀取,板載步進電機的轉動模擬車輛刷卡過程,生動直觀的將卡片信息顯示在人機界面中。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