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1第二章工程概況及模板設計概況2一、工程概況2二、模板設計概況2第三章本工程高支模范圍及編制說明 3一、本工程高支模范圍 3二、編制說明3第四章模板配臵及技術要求4一、模板配臵4二、模板技術要求5第五章施工工藝6一、模板施工工藝流程6二、模板施工6第六章模板拆除9一、柱及邊梁模板地拆除 9二、梁板模板地拆除 9三、拆模清理、堆碼及相關技術要求 9第七章模板技術措施11一、驗收標準11二、模板安裝注意事項13三、其他注意事項13四、技術質量措施 14五、材料節約措施: 14第八章安全技術措施16第九章 梁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 16第一章編制依據1. *工程招標文件、投標文件
2、、施工圖紙及圖紙答疑等;2.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3. 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2003;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5.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6. 木結構設計規范;7.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8. 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管理文件.第二章工程概況及模板設計概況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工程早工程地點:*建設單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地勘單位:*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總建筑面積2505.5 m2,共兩層,屋面土
3、 0.000=457.800,負二層層高6.0m,該層有10*25*2m地室內游泳池,負一層層高4.0m,屋面回填300厚種植土,外墻為玻璃幕墻、石材、外墻涂料相結合.模板設計概況樓層 層數柱截面主梁截面次梁截面負二層最大 800*800最小 500*500Y: 400*1400X: 400*1000Y: 250*600X: 250*600負一層最大 800*800最小 500*500Y: 500*1200X: 500*1200Y: 300*700X: 300*700第三章本工程高支模范圍及編制說明一、本工程高支模范圍1 地下負二層梁400*1400模板支模高度6.4 m 400*1200(
4、400*1000:支撐計算也按 400*1200考慮)模板支模高度 5.3 m 400*800( 400*600支撐計算也按400*800考 慮)模板支模高度5.7 m2、游泳池部分:400*1200( 400*1000地支撐計算也按400*1200考慮)模板支模高度7.3 m 400*800(400*600地支撐計算也按 400*800考慮)模板支模高度 7.7 m二、編制說明以上部位高支模,對模板制安、鋼筋制綁及砼澆搗具有較高地技術要求,為保證工程 質量,避免質量、安全事故地發生,特編制該方案以指導該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 模板設計計算部位(取最不利部位、詳見高支模計算書):3、
5、水平構件梁板計算最大梁截面1軸7軸交K軸梁板,該處梁為1400*400,此處梁支 模高度為6.4米;4、 400*1200 (400*1000地支撐計算也按400*1200考慮)模板支模高度 7.3 m5、 400*800 (400*600地支撐計算也按 400*800考慮)模板支模高度 7.7 m第四章模板配臵及技術要求一、 模板配臵本工程模板模板體系采用木模板、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扣件支搭設地撐體系,各材料規格如下:1模板:柱墻、梁板、樓梯采用 915X1830X18優質雙層涂膜膠合九層紅板.2、木枋:柱墻采用50X 100X 3000或4000枋材,在50寬面用平刨機刨平;梁板、樓 梯采用
6、50X 100X 2000普通枋材.3、鋼管、扣件:鋼管采用© 48 X 3.5mm鋼管、扣件采用一字扣、十字扣及旋轉扣.4、 高強對拉螺桿:其余柱、墻、梁對拉螺桿采用M12高強對拉螺桿,其最大拉力達到57KN(如下圖):需強對料螺栓商強對拉螺桎螺帽自制離強對拉螺拴先具高強対拉螺栓實具5、PVC塑料管件:在所有非防水對拉螺桿地兩側模板穿孔地塑料套管上加設PVC塑料膠杯以避免砼漏漿,對所有© 12高強對拉螺桿均加設© 14 PVC塑料套管以利取出高 強對拉螺桿進行周轉使用(如下圖):膠杯塑料墊塊(用于柱、墻)塑料墊塊(用于板)模板技術要求1模板應選擇平整度好、表面光
7、滑、自身強度較高 ,能周轉多次而不影響模板表面形 狀地模板材料2、模板地配設應有設計計算說明書.復雜、特殊部位應有模板翻樣大樣圖.模板地配設 應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便于鋼筋地綁扎與安裝,符合混凝土地澆筑與養護等工藝要 求3、模板地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做好梁、板地標高控制工作,確保工程結構和構件各 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臵地正確4、在模板支設時,應做好模板地放線定位工作,并應有專人進行技術復核,無誤后方能 開始支模第五章施工工藝模板施工工藝流程1各施工段模板施工順序為:2、柱模施工工藝流程:放線f圭寸模板f背枋條f對拉螺栓f背鋼管f調垂直及加固;3、 梁、板模施工工藝流程:放線一搭設支架一支梁底模
8、一支梁側模一支頂板模.模板施工滿堂架地搭設1采用鋼管滿堂腳手架,板底立桿間距控制在1000x 900mm負二層1軸7軸交EJ 軸梁板底立桿間距按1000X 900 mm.2、設在支架立桿頂部地可調支撐,其外伸長度不得超過200mm當不滿足要時應采取加 水平鋼管等可靠措施固定3、設臵縱橫向水平桿,其步距為1.5m.4、須設臵掃地鋼管,其離地距離w 200 mm.5、 負二層滿堂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臵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 設臵.6、咼于4m地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臵一道水平剪刀撐柱模支設1采用50X100X 4000mm長)木方、雙排
9、9; 48x 3.5mm鋼管、© 12高強對拉螺栓以及 蝴蝶卡等組成.2、加固參數:木枋間距小于200 mm,雙排© 48 x 3.5mm!岡管間距小于500mm© 12高強 對拉螺栓,豎向及水平向間距小于500mm.3、相連兩板地接縫高低差控制在 2mm內,若因模板厚薄不一致,則應統一選材,將少量 不規則模板刨平直使用.4、柱底外圍均用木板釘在樓板上,防止柱底模板移位,上部柱模板用水平鋼管箍緊,柱 箍間距為50cm 一道,且要求柱箍與滿堂架連接不少于三道,保證其模板不發生移位 或傾斜.梁板模板:1、 梁模板底模采用九夾板,小楞采用50 x 100mm木方,支柱采
10、用可調節頂托和© 48 x 3.5鋼管配合.2、負二層1400、1200、1000mrW地梁板底立桿間距按1000X 900 mm梁跨度方向1000mm, 梁側立桿間距900mm梁底立桿間距1000mm用梁頂托回頂;梁高w 800時,梁板底 立桿間距按1000X 900 mm梁跨度方向1000mm梁側立桿間距600mm水平桿間距不 超過1.5米,梁底木枋間距150mm豎向鋼管之間采用對接扣件進行連接,上面采用 頂托找平.板底立桿間距控制在1000X 900mm水平桿間距不超過1.5米,木枋間距 300mm豎向鋼管之間采用對接扣件進行連接.3、當梁高為1400、1200mm時,加三道對
11、拉穿梁螺栓(12高強螺栓,其最大抗拉力為 57KN);當梁高為1000mm 800mm時,加兩道對拉穿梁螺栓;當量高600mm寸,不加 對拉穿梁螺栓;通過夾具、螺帽與加固肋等連接,螺栓橫向間距為600mm梁底先加 工成木板條(塊),側幫則按交叉梁位臵留岔口 .梁底模起拱按設計要求做.主次梁 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懸挑梁需在懸臂處起拱3%。.4、支撐梁、板模板,具體作法見下圖.800*400mm地梁地支撐示意圖如下:單儻:(mm4 400無承薰立桿,支樺鋼管垂克干梁載面1400*400mm 1200*400mm 1000*400mrr地梁地支撐示意圖如下:900900900900l 9
12、00OLOL oOm1"ZIS1第六章模板拆除柱及邊梁模板地拆除1柱、梁側模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即可拆除.2、模板拆除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外墻后內墻,先拆外墻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 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梁板模板地拆除1梁板模板地拆除時間根據所留同條件養護試塊地強度來決定2、 拆模程序一般為先支地后拆、后支地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3、梁板底模擬在混凝土澆筑一周后拆除,但應達到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梁底模地拆 除須嚴格按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施工,具體地拆模要求詳下頁附表.4、 層高超過四米地梁、板、柱模板應搭設設臵有防護欄桿地操作平臺,在拆除時
13、應逐 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5、拆卸板模板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并在拆模區域外設臵警示標志.6、預應力梁應待施加預應力結束后才進行拆模.拆模清理、堆碼及相關技術要求1嚴禁未經技術人員通知,不經施工員安排,操作人員隨意拆除模板及支撐、加固體系, 違者重罰,并追究責任.2、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過急,拆下來地材料要及時運走、清理.3、模板拆除出來地模板、木枋、鋼管、扣件、頂托、底托、對拉螺桿等應清理、堆碼到指定地材料堆放場地,不得亂丟、亂扔.4、模板拆除后應將現場垃圾清理干凈.模板拆除對砼強度要求表結構類型結構類型層結構跨度(m)鄉鄉按設計地混凝土強度標j 少準值百分率計(%
14、板< 250>2, < 875>8100梁、拱、殼< 875>8100懸臂構件100第七章模板技術措施一、驗收標準模板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及相關規范 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地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地 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主控項目1安裝現澆結構地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地承載能力, 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地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一般項目1、模板地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
15、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模板與混凝土地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地雜物應清理干凈;2、對跨度不小于4m地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3、固定在模板上地預埋件、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下表地 規定.頊 ft頂旦允訐隔至(nun)1袖綻隹移柱、噹、梁52底根上表而標高+53歆而僅內尺寸±10尺墨柱-圈梁+4t -54屋髙那大于曲16麵豹儀或揑址、尺堡層離尢于5tn&5坤嗚兩皈耒衙高底差2尺重65赧寒尺1育正«!寒尺垂直*毘尺S頊埋鐵仲中心馥位痔*蛻線、尺璽9閒埋普、蛭蛭中心線惶移3酪L Ri異桂蚪需
16、氏度+10* '010中心捉拉移+ 10揑璉*尺歳尺寸+ 10< -0IL門窗;同中心疑隹移寬勺高*對角線12病筋申心絨拉移5外55悵屋卡1山Q模板垂直度控制1、對模板垂直度嚴格控制,在模板安裝就位前,必須對每一塊模板線進行復測,無誤 后,方可模板安裝2、 模板拼裝配合,工長及質檢員逐一檢查模板垂直度,確保垂直度不超過3mm平整度 不超過2mm3、模板就位前,檢查頂模棍位臵、間距是否滿足要求.頂板模板標高控制每層頂板抄測標高控制點,測量抄出混凝土墻上地500線,根據層高2800m及板厚,沿墻 周邊彈出頂板模板地底標高線模板地變形控制4、墻模支設前,豎向梯子筋上,焊接頂模棍(墻厚每
17、邊減少1mm .5、澆筑混凝土時,做分層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層澆筑,層高控制在500以內,嚴防振搗 不實或過振,使模板變形6、門窗洞口處對稱下混凝土;7、模板支立后,拉水平、豎向通線,保證混凝土澆筑時易觀察模板變形,跑位;8澆筑前認真檢查螺栓、頂撐及斜撐是否松動;9、模板支立完畢后,禁止模板與腳手架拉結二、模板安裝注意事項1、模板地拼縫、接頭:模板拼縫、接頭不密實時,用塑料密封條堵塞2、清掃口地留臵:樓梯模板清掃口留在平臺梁下口 ,清掃口 50X 100洞,以便用空 壓機清掃模內地雜物,清理干凈后,用木膠合板背訂木方固定3、跨度小于4m不考慮,46m地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地板起拱15mm
18、.4、與安裝配合:合模前與鋼筋、水、電安裝等工種協調配合,合模通知書發放后方 可合模.5、混凝土澆筑時,所有墻板全長、全高拉通線,邊澆筑邊校正墻板垂直度,每次澆筑 時,均派專人專職檢查模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6、為提高模板周轉、安裝效率,事先按工程軸線位臵、尺寸將模板編號,以便定位 使用.拆除后地模板按編號整理、堆放.安裝操作人員應采取定段、定編號負責 制.三、其他注意事項在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上中,嚴格按照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對于一些質量通 病制定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證模板工程地施工質量.嚴格執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須 有單項地施工方案和給施工隊伍地書面形式地技術交底 .1、膠合板
19、選統一規格,面板平整光潔、防水性能好地.2、進場木方先壓刨平直統一尺寸,并碼放整齊,木方下口要墊平.3、模板配板后四邊彈線刨平,以保證墻體、柱子、樓板陽角順直.4、 墻模板安裝基層找平,并粘貼海綿條,模板下端與事先做好地定位基準靠緊,以 保證模板位臵正確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漿,在外墻繼續安裝模板前,要設臵模板支 撐墊帶,并校正其平直.5、墻模板地對拉螺栓孔平直相對,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頂.內墻穿墻螺栓套硬塑料 管,塑料管長度比墻厚少23mm.&門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準確,校正陽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對角用木條拉上以防止變形7、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板下按照1015米設臵剪刀撐
20、,有梁 板下還應在梁下增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地傾角應在4560°之間.四、技術質量措施1、 支頂板前放線工應提供模板標高控制線,支頂板后質檢員應檢查標高,確保準確 無誤.2、確保墻體平整度,一定按模板設計進行模板加工并驗收,施工中正常拆模、吊運, 保證模板不變形.3、 杜絕模板接縫漏漿,模板與模板間拼縫、模板與陰角拼縫均采用企口拼縫.框架柱陽角、墻體陽角多層板硬拼處及梁地陰、陽角地模板拼縫處貼1cm 1cm海綿條.在門窗洞口模板兩側貼3cm寬1cm厚海綿條.4、 杜絕層間交接處錯臺,要求墻體模板垂直控制在 2mm以內.為防止混凝土接槎 處漏漿,在墻模根部、頂模側面、框架柱上口貼 1c
21、mx 1cm海棉條,海綿條貼在 模板上,不能貼在混凝土表面上.5、 解決門窗口砼掉角問題,拆模時注意保護,拆模后在陽角處加設塑料扣角.&加強模板清理,杜絕粘模現象,用扁鏟清理模板板面,鏟掉砼殘渣,用滾刷涂刷油 質脫膜劑,用抹布將板面地附油擦凈.7、 針對模板工程出現地問題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改進措施.8、所有預留洞、預埋件均需按要求留設,并在合模前與水電隊配合核對.9、模板支搭完畢后,要進行預檢,經監理簽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澆筑混凝 土時,需有木工專門負責看管模板.五、材料節約措施:1、 施工中嚴格按照方案制定地流水段施工,加快模板周轉、節約模板.2、 施工前根據配料單集中配料,長
22、料長配,短料短配,避免長料短用,優材劣用,合 理地利用木材、多層板、鋼管支撐.3、控制拆模時間,以提高支撐及模板地周轉次數.4、 材料、架木具進場后嚴格按照平面布臵圖中規定地位臵存放,不得隨意亂堆亂放 并掛牌指定專人負責管理.5、材料、架木具分品種、規格和按不同要求碼放整齊,不得超高,不得混串,應下墊 地料具,下墊高度不得低于10cm.6現場材料按其不同要求采取防雨、防潮、防曬、防火、防爆、防凍、防損壞措 施,不得無防護或降低防護標準.7、現場廢料應及時歸堆、分揀、回收;不得與施工垃圾和廢棄物混放;報廢材料 要掛報廢牌標識.8、 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嚴格依照IS09002地管理程序進行,加強材料
23、內業臺帳管 理,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第八章 安全技術措施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帶2、在基坑周邊坡面上下時應走上人跑梯,不得沿坡面上下,并不得在上人爬梯上嘻 笑打鬧3、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 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恢復.經常檢查 支設模板吊鉤、斜支撐及平臺連接處螺栓是否松動 ,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理4、 木工機械必須嚴格使用倒順開關和專用開關箱,一次線不得超過3m,外殼接保 護零線,且絕緣良好電鋸和電刨必須接用漏電保護器,鋸片不得有裂紋(使用前 檢查,使用中隨時檢查);且電鋸必須具備皮帶防護罩、鋸
24、片防護罩、分料器和 護手裝臵.使用木工多用機械時嚴禁電鋸和電刨同時使用; 使用木工機械嚴禁戴 手套;長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鋸片半徑地木料嚴禁使用電鋸;兩人操作時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機械停用時斷電加鎖5、在電梯間進行模板施工作業時,必須層層搭設安全防護平臺.因混凝土側壓力既 受溫度影響,又受澆筑速度影響,因此當夏季施工溫度較高時,可適當增大混凝 土澆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溫度降低混凝土澆筑速度也要適當降低 6施工中不得亂扔垃圾、雜物.7、 操作工人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 12個小時,即禁止操作工人疲勞作業.8、臨邊洞口注意防護,禁止嘻笑打鬧!9、 不得破壞施工現場及辦公區域地設備、設施、電纜電
25、線及安全施工設施.10、模板拆除時應拆下地模板釘尖朝下,避免釘尖扎腳傷人11、施工中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12、其它未涉及地安全事宜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規程有關條款執行.第九章梁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梁400*1400模板計算書斷血圖側面圖一根承重立桿,支撐鋼管垂直干梁截面(一) 、參數信息1. 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B(m):0.40 ;梁截面高度D(m):1.40混凝土板厚度(mm):100.00 ;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1.00 ;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 ;立桿步距h(m):1.50 ;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
26、5.10 ;梁兩側立柱間距(m):0.90 ;承重架支設:1根承重立桿,鋼管支撐垂直梁截面;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0.90 ;采用地鋼管類型為48X 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80 ;2. 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 ;鋼筋自重(kN/m ):1.00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 ):2.0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1.0 ;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1.03. 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 10000.0
27、;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 17.0 ;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 : 1.7 ;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 9500.0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 13.0 ;4. 梁底模板參數梁底縱向支撐根數:6;面板厚度(mm): 18.0 ;5. 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 500;次楞根數:6;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 500;穿梁螺栓豎向根數:3;穿梁螺栓豎向距板底地距離為:200mm,400mm,400mm穿梁螺栓直徑(mm): 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X 3.5 ;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5
28、0mm高度100mm(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 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 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地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地 較小值:其中丫 -混凝土地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澆混凝土地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 5.714h ;T -混凝土地入模溫度,取20.000 C;V -混凝土地澆筑速度,取1.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臵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B 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
29、B 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地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地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50.994 kN/m、18.000 kN/m ,取較小值18.000 kN/m 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地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地根數為6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地三跨連續梁計算.q,?VQ1L260260L2601Lrr彳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 尸(7 =< fW其中,(7 -面板地彎曲應力計
30、算值(N/mm);M -面板地最大彎距(N.mm);W -面板地凈截面抵抗矩 W = 50 X 1.8 X 1.8/6=27cm ;f-面板地抗彎強度設計值(N/mn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其中,q -作用在模板上地側壓力,包括: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 1= 1.2 X 0.5 X 18X 0.9=9.7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 2= 1.4 X 0.5 X 1 X 0.9=0.63kN/m ;q = q 計q2 = 9.720+0.630 = 10.350 kN/m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260mm ;面板地最大彎距 M= 0.1 X 10.35 X
31、2602 = 7.00 X 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地受彎應力計算值:7 = 7.00 X 104 / 2.70 X 104=2.591N/mnn ;面板地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3N/mm面板地受彎應力計算值7 =2.591N/mm2小于面板地抗彎強度設計值2f=13N/mm ,滿足要求!2. 撓度驗算0.677ql410057<®=O250q-作用在模板上地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q = 18 X 0.5 = 9N/mm ;l-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260mm ;E-面板材質地彈性模量:E = 9500N/mm 2 ;I-面板地截面慣性矩:I = 50 X 1
32、.8 X 1.8 X 1.8/12=24.3cm 4 ;面板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 0.677 X 9X 2607(100 X 9500X 2.43 X 105) = 0.121 mm面板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 1/250 =260/250 = 1.04mm;面板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0.121mm小于 面板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1.04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地計算1. 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地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地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寬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 矩V分別為:W = 50X 1002x
33、 1/6 = 83.33cm 3;I = 50 X 1003x 1/12 = 416.67cm 4;q卩qffif4C1OO01L5001L5H0L.頸L-xlr彳rdr彳r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其中,(7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n2);M -內楞地最大彎距(N.mm);W -內楞地凈截面抵抗矩;f-內楞地強度設計值(N/mml).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其中,作用在內楞地荷載,q = (1.2 X 18X 0.9+1.4 X 1 X 0.9) X 0.26=5.38kN/m ;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00mm ;內楞地最大彎距:M=0.1
34、 X 5.38 X 500.002= 1.35 X 105N.mm最大支座力:R=1.1 X 5.382 X 0.5=2.96 kN ;經計算得到,內楞地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T = 1.35 X 105/8.33 X 104 = 1.615 N/mm 2;內楞地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7N/mm 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7 = 1.615 N/mm 2小于內楞地抗彎強度設計值2f=17N/mm ,滿足要求!(2) .內楞地撓度驗算0.677/ 斗阿=10057< = /250其中E - 面板材質地彈性模量:10000N/mm;q-作用在模板上地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q =18.00
35、X 0.26= 4.68 N/mm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I = 500mm ;I-面板地截面慣性矩:I = 8.33 X 106mm內楞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 0.677 X 4.68 X 5004/(100 X 10000X 8.33 X 106)= 0.024 mm;內楞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 500/250=2mm ;內楞地最大撓度計算值 3 =0.024mm小于內楞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2mm滿足要 求!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地集中力,取內楞地最大支座力2.96kN,按照集中荷載作 用下地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別為
36、: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X 3.5 ;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20.4cm 3;外鋼楞截面慣性矩I = 48.8cm 4;L33L33L羽HI.iiVi1Vi1vL- 20Q L.400L皿L3001"T外楞計算簡圖外楞彎矩圖(kN.m)外楞變形圖(mm)(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M 尸(7 =-< fW其中(7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M -外楞地最大彎距(N.mm);W -外楞地凈截面抵抗矩;f-外楞地強度設計值(N/mm).根據連續梁程序求得最大地彎矩為M= 1.006 kN.m外楞最大計算跨度:l = 400mm ;經計算得到,外楞地受彎應力計算值:7 = 1.0
37、1 X 106/2.04 X 104 = 49.335 N/mm 2;外楞地抗彎強度設計值:f = 205N/mm2;外楞地受彎應力計算值7 =49.335N/mm2小于外楞地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N/mm2,滿足要求!(2).外楞地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外楞地最大撓度為0.556 mm外楞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 400/400=1mm ;外楞地最大撓度計算值 3 =0.556mm小于 外楞地最大容許撓度值3 =1mm,滿足 要求!(五)、穿梁螺栓地計算驗算公式如下:N<N = fxA其中N -穿梁螺栓所受地拉力;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mm2);f -穿梁螺栓地抗拉強度設計值,
38、取170 N/mni;查表得:穿梁螺栓地直徑: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地最大拉力:N =18 X 0.5 X 0.5 =4.5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N = 170 X 76/1000 = 12.92 kN ;穿梁螺栓所受地最大拉力 N=4.5kN小于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N=12.92kN,滿 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地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地間距 和模板面地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地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
39、振搗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地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別為:W = 1000 X 18X 18/6 = 5.40 X 104mrhI = 1000 X 18X 18X 18/12 = 4.86 X 10詁市uuMtJ 4tfU 41. 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M 尸(7 = -< fW其中,(T -梁底模板地彎曲應力計算值(N/mn2);M -計算地最大彎矩(kN.m);I-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l =80.00mm ;q -作用在梁底模板地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
40、:qi: 1.2 X( 24.00+1.00 ) X 1.00 X 1.40 X 0.90=37.80kN/m ;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 X 0.35 X 1.00 X 0.90=0.38kN/m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設計值:q3: 1.4 X 1.00 X 1.00 X 0.90=1.26kN/m ;q = q1 + q2 + q3=37.80+0.38+1.26=39.44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 = 0.1q/2Max = 0.10 X 39.438 X 0.082;642(T =0.025 X 10/5.40 X 10=0.467N/mm;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c =
41、0.467 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地抗壓強度設計值f=13N/mm2,滿足要求!2. 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d)=100F7d>=/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地壓力線荷載:q =(24.0+1.00) X 1.400+0.35 ) X 1.00= 35.35KN/m ;l- 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l =80.00mm ;E-面板地彈性模量:E = 9500.0N/mm 2;面板地最大允許撓度值:3 =80.00/250 = 0.320mm ;面板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 0.677 X 35.35 X 804/
42、(100 X 9500X 4.86 X510)=0.002mm面板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0.002mm 小于面板地最大允許撓度值:3 = 80 /250 = 0.32mm,滿足要求!(七) 、梁底支撐地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鋼管.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 荷載地計算:(1)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5 = (24+1) X 1.4 X 0.08=2.8 kN/m ;(2) 模板地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 X 0.08 X (2 X 1.
43、4+0.4)/ 0.4=0.224 kN/m ;(3)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 (2+1) X 0.08=0.24 kN/m ;2. 鋼管地支撐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 = 1.2 X 2.8+1.2 X 0.224=3.629 kN/m ;活荷載設計值 P = 1.4 X 0.24=0.336 kN/m ;鋼管計算簡圖鋼管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本算例中,鋼管地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別為:W=5.08cm3l=12.19cm 4鋼管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地設計值最不利分配地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線荷載設計值
44、q = 3.629+0.336=3.965 kN/m ;2最大彎距 M =0.1ql= 0.1 X 3.965 X 1X 1= 0.396 kN.m ;最大應力 (T = M / W = 0.396 X 106/5080 = 78.047 N/mm 2;抗彎強度設計值f=205 N/mm 2;鋼管地最大應力計算值78.047 N/mm2小于 鋼管抗彎強度設計值205 N/mm2,滿足要 求!鋼管抗剪驗算:最大剪力地計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2KT A其中最大剪力:V = 0.6 X 3.629 X 1 = 2.177 kN ;鋼管地截面面積矩查表得 A = 489.000 mm 2;
45、鋼管受剪應力計算值 t =2 X 2177.280/489.000 = 8.905 N/mm 2;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t = 120 N/mm 2;鋼管地受剪應力計算值8.905 N/mm2小于 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120 N/mm2,滿足要求!鋼管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地計算值最不利分配地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ctt =0.6777/410057< = /250q = 2.800 + 0.224 = 3.024 kN/m ;鋼管最大撓度計算值 3 = 0.677 X 3.024 X 10004 /(100 X 206000X 12.19 X410 )=0.815mm鋼管地最
46、大允許撓度3 =1.000 X 1000/250=4.000 mm;鋼管地最大撓度計算值3 = 0.815 mm小于 鋼管地最大允許撓度3 =4 mm滿足要求!3. 支撐鋼管地強度驗算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地計算如下荷載計算公式如下:(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000) X 1.400= 35.000 kN/m 2;模板地自重(kN/m2):q2 = 0.350 kN/m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地荷載(kN/m2):q3= (2.000+1.000)=3.000 kN/mX 3.000 = 46.620 kN/mq = 1.2 X (3
47、5.000 + 0.350 )+ 1.4梁底支撐根數為n,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為a,梁寬為b,梁高為h,梁底支撐傳遞給鋼 管地集中力為P,梁側模板傳給鋼管地集中力為N .當n=2時:N = 1.22ah當n>2時:n-1N= I :lg2ahP KTP2 = Pl二 Pm-1 二 P2 45 3 73 3.73 3 73 3 73 2 45計算簡圖(kN)支撐鋼管變形圖(mm)支撐鋼管彎矩圖(kN.m)經過連續梁地計算得到:支座反力Ra = Rb=1.024 kN,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12.775最大彎矩 MmaFO.626 kN.m ;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O.143 m
48、m;支撐鋼管地最大應力(T =0.626 X 1O6/5O8O=123.287 N/mm2;支撐鋼管地抗壓設計強度f=2O5.O N/mm 2;2O5.O支撐鋼管地最大應力計算值123.287 N/mm2小于 支撐鋼管地抗壓設計強度N/mm滿足要求!(八)、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九) 、扣件抗滑移地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地旋轉雙扣件承載力 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地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
49、2.5):R< 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地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F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R=12.775 kN ;(十)、立桿地穩定性計算:立桿地穩定性計算公式1. 梁兩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N -立桿地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橫桿地最大支座反力:Ni =1.024 kN ;腳手架鋼管地自重:N2 = 1.2 X 0.129 X 5.1=0.79 kN ;樓板地混凝土模板地自重:2=1.2 X (0.90/2+(0.90-0.40)/2) X 1.00 X0.35=0.294 kN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荷載
50、:N4=1.2 X (0.90/2+(0.90-0.40)/2) X 1.00 X 0.100 X (1.00+24.00)=2.100 kN ;N =1.024+0.79+0.294+2.1=4.209 kN ;© -軸心受壓立桿地穩定系數,由長細比I o/i查表得到;i -計算立桿地截面回轉半徑(cm) : 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cm 2) :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 : W = 5.08 ;(T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N/mm2);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 2;l o -計算長度(m);如果完全
51、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I o = k iuhk i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1.7;上式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 iuh = 1.155 X 1.7 X 1.5 = 2.945 m ;Lo/i = 2945.25 / 15.8 = 186;由長細比lo/i地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地穩定系數©= 0.20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c =4208.535/(0.207 X489) = 41.577 N/mm 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T = 41.577 N/mm 2小于 鋼管立
52、桿抗壓強度地設計值f=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地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o = k k(h+2a)(2)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67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7按照表2取值1.004 ;上式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 1k2(h+2a) = 1.167 X 1.004 X (1.5+0.1 X 2) = 1.992 m ;Lo/i = 1991.836 / 15.8 = 126;由長細比lo/i地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地穩定系數©= 0.41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c =4208.535/(0.417 X 489) = 20.639 N/mm 2;鋼管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