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六 化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備考攻略)物質的分類、歸納、推理、控制變量法、對比法、實驗的設計與評價是中考的常考點,各種題型均有涉及,其中分類、歸納、推理、實驗的設計與評價在選擇題中考查,控制變量法、對比法一般用填空題或探究題或簡單計算題進行考查,近幾年來的中考中都用以上涉及的內容,考查對化學概念、定律等的靈活應用,考查分值在26分。預計2018年仍將采用選擇題或實驗探究題,對此專題的內容進行考查,考查分值在25分。(2015年第4題,2016年第8題)從近幾年中考考查情況看,考查分類、歸納和推理、實驗的設計與評價,對比法、控制變量法等內容都有涉及,它包括的知識面寬、知識點多,涉及到整個教材的各
2、個知識層面。在中考前的訓練中,應明確化學概念,并能熟練地掌握各知識點間的區別和聯系,對各層面的化學知識以點、線、面發散推進,全面掌握,考前練好基本功,以應對中考對此專題所涉及的內容的考查。,典例剖析)分類和歸納【例1】 (2017,遵義匯川一模)類比歸納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B在稀硫酸中有H和SO,所以稀硫酸能導電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D草木灰和碳酸氫銨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將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解析】A.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但同種元素可組成混合物,如:O2和O3,錯誤;B.稀硫
3、酸中含有H和SO,稀硫酸可以導電,正確;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但化學性質有很大的區別,錯誤;D.草木灰和碳酸氫銨混合能發生反應,生成氨氣,損失肥效,而不是增加肥效,錯誤。【答案】B1(2017,陜西)推理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D)A化合物中含不同種元素,所以含不同種元素的物質都是化合物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凈化空氣,所以碳單質都能凈化空氣CCO2、 SO2均可與堿溶液反應,所以非金屬氧化物一定能與堿溶液反應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甲烷前一定要驗純2(2017,天水)類推是學習化學時常用的思維方式,以下類推結果正確的是(C)A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則含有碳元素的物質
4、一定是有機物B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則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一定是堿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D碳酸鹽遇酸有氣體產生,則與酸反應產生氣體的一定是碳酸鹽對比法和控制變量法【例2】 (2017,遵義匯川一模)實驗設計是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請根據下列實驗要求回答相關問題:【活動與探究一】用對比實驗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一,)實驗二,)(1)實驗一中振蕩3個礦泉水塑料瓶,觀察到塑料瓶變癟的程度為A>B>C,其中變渾濁的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對比A瓶與_(選填“B”或“C”)瓶的實驗現象,可證明CO2能與NaOH發生反應。(2)實
5、驗二觀察到C裝置中發生的現象是_,結論是_(用語言表示)。【活動與探究二】用控制變量方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實驗三,)實驗四,)(3)實驗三目的是探究_對硝酸鉀溶液溶解性的影響;實驗四是探究_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的緣故;對比A瓶與C瓶的實驗現象,可證明CO2能與NaOH發生反應,因為它們變癟的程度不同;(2)實驗二觀察到C裝置中發生的現象是: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而干燥的不變;結論是: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紅;(3)實驗三目的是探究溫度對硝酸鉀溶解性的影響;實驗四是探究溶劑
6、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答案】(1)CO2Ca(OH)2=CaCO3H2O; C;(2)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而干燥的不變;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紅;(3)溫度;溶劑種類3(2017,赤峰)下列探究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B),A.探究Fe、Cu、Ag,的金屬活動性),),C.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D.探究鐵生銹的條件)4“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完相關的化學知識后,做了如圖所示實驗,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上述實驗,未利用對比實驗方法的是_E_。(2)通過實驗A,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_。(3
7、)對于實驗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中的鐵釘明顯銹蝕,中的鐵釘無明顯變化,由此得出: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_氧氣和水_直接接觸。(4)實驗C是利用體積相同并充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等量的水(瓶)和氫氧化鈉溶液(瓶)進行實驗,根據塑料瓶_變癟_的程度不同,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CO22NaOH=Na2CO3H2O_,所以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5)實驗D的燒杯中呈現的現象能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燒杯中液體是濃鹽酸,且燒杯中液體是滴有酚酞的稀氫氧化鈉溶液時,一段時間后,燒杯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是_由紅色逐漸變淺,最后變成無色_。由該現象不僅說明分子是
8、不斷運動的,而且說明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HClNaOH=NaClH2O_。,備考攻關)1.(2017,青島)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B堿能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能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物質不一定是堿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D有機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2(2017,蘭州)歸納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下列歸納全部正確的是(C)A.操作順序B.生活化學制取O2停止加熱時,先熄滅酒
9、精燈,后撤導管配制溶液需經過計算、稱量、溶解等碳酸氫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氫氧化鈉可用來改良酸性土鑲C.解釋說明D.化學鑒別稀有氣體作保護氣,因為其化學性質穩定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因為其具有還原性看顏色鑒別羊毛纖維和棉纖維帶火星的小木條鑒別O2和CO23.(2017,黃石)推理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D)A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物質一定是酸B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總數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也不變D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所以金屬腐蝕過程中一定伴隨能量變化4化學概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
10、如圖所示關系的是(A)ABCDX化合反應物理變化溶質分子Y氧化反應化學變化溶液離子5(2017,泰安)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C)編號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探究CO2與NaOH溶液能否發生反應6.利用結構圖對一些化學概念進行梳理是常用的學習方法,某同學用如圖表示了一些概念間的關系,試回答:若圖中A、B、C代表酸、堿、鹽三類物質,則大圈可代表_化合物_。7對物質進行歸納、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1)如圖是一位同學整理的有關CO2的知識網絡圖。物質的化學式是_C2H5OH_;物質的組成元素有_三_種;物質中的陽離子符號是_Na_;寫出CO2轉化為物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科版四年級下冊3 我當安全宣傳員教案
- 高一自我鑒定800字(16篇)
- 用工勞動合同集錦(15篇)
- 中考30天沖刺計劃(4篇)
- 學生評語參考(15篇)
- Unit 2 No Rules,No Order Section B 2a - 2c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車輛租賃合同模板(19篇)3
- 貫徹STEAM教育理念進行“船的研究”項目式學習
- 家長會心得體會范文(18篇)
- 中學生如何控煙-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第二實驗中學人教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
- 居間合同協議書范本標準版
- 2024年孝感市(中心)人民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VL3000系列高性能矢量型變頻器用戶手冊上海沃陸電氣有限公司
- 極端天氣應急
- 家具采購安裝方案、家具采購服務方案和計劃
- 2023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招聘筆試真題
- 影視產業人才培養-洞察分析
- 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與治療評析
- 度假酒店的規劃與開發
- 《中國文化遺產》課件
- 酒店管理授權委托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