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_第1頁
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_第2頁
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_第3頁
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_第4頁
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源縣如何成功轉型為經濟強縣寬城縣有序開發、跨越發展的調查與思考東北大學 秦潔 蔣學英 秦皇島市委研究室 鄭連虎全國有很多資源大縣,但資源大縣并不必然能夠成功躍升為經濟強縣。河北寬城縣的經驗很有普遍意義。曾經是傳統內陸山區農業縣的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也是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省移民大縣。從2002年到2006年,寬城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省排名從第114位攀升到第14位,四年時間前移了100位;2007年又前移到第13位。2008年,在同樣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奧運期間限產限運的影響,但他們用兩季時間完成了三季的任務,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24.9億元,增長22.4%;全部財政收入15.6億元,

2、增長3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77元,分別增長16.5%、10.9%。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全市首位,全省排名有望進一步前移。難能可貴的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寬城科技、教育、衛生、民政等項工作跨入國家先進行列,連續多年環保工作全省優秀,連續多年未發生赴省進京集體訪和紀檢集體訪。分析寬城跨越發展的經驗,不在于他們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而在于采取了得當的發展思路和措施。可資借鑒的做法有:一、以“工業突破”帶動大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寬城跨越,關鍵是“工業突破”。揚長避短才能脫穎而出。一直是傳統山區農業縣的寬城,在農業優先還是工業優先上

3、曾進行過艱難的抉擇,最終選準了工業強縣、以工業突破帶動大發展的戰略思路。他們充分依托自身資源優勢,把“做大做強冶金、重點開發非金屬建材、優化提升黃金、培育壯大農業龍頭、大力發展兩頭在外企業”作為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的支撐點和著力點,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持之以恒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使該縣工業經濟飛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利稅由2002年的9.6億元、3.2億元、0.87億元迅猛增長到2008年的270億元、96.4億元、4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六年翻了四番多。起步是“鋼鐵突破”。2003年組織縣內千名股東集資7200萬元,建設了兩座冶煉高爐,引來外市資金2.16億元,開始了由初級采選向冶煉乃至制造

4、業延伸的突破。目前正在爭取與承鋼合作500萬噸釩鈦特鋼基地等重大項目,爭取打造出有市場知名度的“寬城制造”。崛起于“多元支撐”。“工業突破”促進了工業崛起,他們同時積極謀劃培育多個產業鏈條,發展一批先導性產業和后續主導產業,形成集群優勢,擴大輻射擴散效應,帶動縣域經濟形成優勢主導產業支撐明顯、傳統基礎產業穩步跟進、新興接續產業迅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二、牢握發展的主動權,有序開發造就大企業、大產業、大財源和持續大跨越在確定發展思路和選擇突破方向等關鍵機遇期,寬城縣委、縣政府不頂風、不跟風、巧借風,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手段,牢牢把握了發展的主動權。主動謀劃解決“基礎設施落后,單靠市場

5、資源配置難以自發實現突破”的發展瓶頸,在全市率先深化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在“非典”特殊時期堅持上大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在冶金業快速發展時叫停非法小采選來支持發展集團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在國家宏觀調控過程中搶抓機遇,贏得先機。他們尤其牢牢把握了工業突破特別是“冶金突破”的主動權。一是堅持就地轉化。不走初級開采、單純出售自然資源的傳統思路,而是有序開發,以資源引項目、以產權引資金、以存量引增量,使項目落地生根、滾雪球般增長,并不斷提升產業檔次和經濟素質,逐步把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正是作為主導的冶金產業從初級開發,不斷向冶煉、型材高端方向延展,拉動了全縣經濟翻番倍增。目前,工業經

6、濟對財政的貢獻率達80%以上,其中冶金是貢獻主體。二是堅持規模開發。通過推動組建大集團,形成捆綁優勢,掌握鋼鐵產業發展的主動權。要求新上鐵選企業必須具備自己的主體礦山,實現“采選合一”(正是這一機制,確保了稅收不流失,企業壯大快、抗風險能力強。2008年以來寬城的礦業沒停產,原因就在于“采選合一”模式保證了企業資源匹配、不脫節。兆豐公司憑借“采選煉”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敢于在鐵精粉暴漲時新上鋼廠,敢于在鋼鐵市場低迷時投產,并且能夠在金融危機中堅持生產并盈利)。經整合組建的11家企業集團,迅速壯大到擁有固定資產近百億元,所控制資源占全縣可開采資源總量的90%,擁有了抵抗產業波動、擴能升級的強大實力

7、。三是抓延伸、配套產業,做衍生文章。在大上項目的同時,把工作的著力點由求大求多轉到求優求強求特,加快由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邁進,由上游初級產品向下游制成品延伸,推進重點企業規模升級、管理升級、產業升級。冶金產業已形成采、選、煉、鑄、軋一體的產業鏈條和規模企業群體,具備600多萬噸鐵精粉、300萬噸鋼鐵、25萬噸特色鋼管和萬噸金屬復合材料的產能。與此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一產和三產也實現局部突破,不斷形成新的產業支撐,正在形成以特鋼為基礎的“根系發達、主干強壯、枝繁葉茂”的產業發展格局。三、大手筆抓重大項目,迅速崛起立業、立縣產業通過抓重大項目,在較短時間內促成產業快速崛起,改變產業格局。農業方

8、面,兩大戰略項目每年就將給全縣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2007年成功引進四川新希望集團總投資20億元的“百萬頭生豬基地”項目,將建成1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及輻射華北、東北的全國重要種豬基地,年可實現產值30億元,全縣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恒泰集團投資的萬噸板栗深加工及配套項目,是全國最大的板栗深加工企業,產品暢銷美國等5個國家,全部達產后,將帶動4萬農戶致富,年人均增收1000元。工業方面,僅11家鐵選企業集團就擁有固定資產近百億元;未雨綢繆把工作重點放在鋼延產業上,建成盛豐鋼鐵、帝圣復合材料、大成鑄造、隆城鋼管等一批重點項目。通過總投資40億元的帝圣不銹鋼復合材料園區建設,打造北方最大的金

9、屬復合材料基地。2008年工業經濟已撐起全縣財政收入的80%。目前正在進行前期配套準備工作的與承鋼合作500萬噸釩鈦特鋼基地項目,將使“寬城鋼鐵”更上新臺階。四、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引資2008年,寬城居民存款余額已經達到61億元,全縣民營企業達到287家,民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十強行列。但寬城沒有滿足于此,仍然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引資,走開放借力提升之路。一是更新理念。破除“搞開放就是引資金”的狹隘觀念,在加強引資的同時,加大高級人才和新興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的引進力度。二是創新機制。建立點對點、點對面等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機制,加強小團組、靶向性招商活動,組建了鋼延、黃金、金屬鎂、水產品加工等招商小團

10、組,提高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三是對接上級政策。盯住投資重點,精心謀劃項目,明晰跑辦路徑。要求凡是與當前國家擴大內需“十項措施”有關的部門和鄉鎮,目前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跑項目,每個干部都動員起來,集中精力跑辦。做足做好縣慶文章,謀劃了民族中學、雙洞子水電站、核電等重大項目(在幾年前的一次省政府民族經濟現場辦公中,寬城就爭取省直部門扶持項目88個,資金2.89億元,申報國家項目7個、涉及資金3870萬元)。四是“借船出海、借力提升”。與浙江嘉興秀洲結成友好縣區,在“9.25”第八屆(國際)文化旅游商貿洽談會上簽訂了總投資42億元的投資合同。2008年引進資金13億元,引進經濟、技術項目74個,引

11、進人才688人。五、注重載體建設,持續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寬城始終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前提性工作來抓,在一個沒有一寸鐵路、一條二級路的貧困山區小縣創造出一流的發展環境,成為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紛紛流入聚集的“洼地”。一是強化城鎮載體。把縣城定位從“山水園林縣級市”提升到“獨具特色的山水園林中等城市”,成為全市首家被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培育發展的中等城市。建成區從2000年約4平方公里,到2010年要達到15平方公里。2001年以來,累計投入30多億元,實施重點城建項目150多個。僅2008年就實施重點項目41個,完成投資7億元。打造了峪耳崖等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二

12、是完善基礎設施。科技、教育、衛生、民政等項工作跨入國家先進行列,衛生、教育、交通設施達到全省縣級先進水平。規劃了20平方公里的龍城產業聚集區,探索建立鄉鎮招商引資財稅分成新機制,調動資源匱乏、區位不優鄉鎮引資入園的積極性,建成縣內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新平臺、全民的創業園和吸引承接京津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基地。三是保護生態環境。制定“綠色礦業”規劃,出臺了尾礦綠化技術要點,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大規模礦業秩序集中整頓,大力改善生態環境。連續多年環保工作全省優秀。2008年,森林覆蓋率達60.1%,居全省第四位。六、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以觀念突破促進大發展寬城堅持“發展大計、觀念先行”,努力克服“鐵精

13、粉情結和路徑依賴”思想,始終走在全市解放思想的最前沿和體制改革的最前沿。從2000年開始,連續兩年在全縣干部群眾中開展了“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大討論,在全市率先完成縣屬國有企業改制,盤活了當時十分寶貴的4億多元資金,激發了創業活力。從2003年開始,及時開展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力破小進則滿、小富即安思想,樹立了搶抓大機遇、謀求大發展的主動意識。省七次黨代會之后,進行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提出爭創全省十強縣、全國百強縣的新目標。2008年,提出“堅持科學發展、推進二次創業”的構想,全民創業的氛圍日漸濃厚,全縣上下形成了“機關創事業、百姓創家業、能人創大業、人人創新業”的良好氛圍。正是持續的思想大解

14、放,激發了寬城人永攀高峰、敢于突破“不可能”思維局限、勇于在困難面前創造奇跡、追求卓越的膽略和氣魄,鍛造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干部隊伍,成長起一批有魄力、善經營、能挑重擔的民營企業家,培養出了眾多會致富、能領富的創業帶頭人,鑄寫了跨越發展的“寬城速度”。一是創新思路。國家限制普通鋼鐵產能,他們就做特色鋼鐵的文章;國家淘汰落后產能,他們就在先進產能上下功夫,不斷為搶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奠定基礎。推動寬城由山區內陸型經濟向沿海開放型經濟轉變,走出一條“山區的區位、沿海的意識、全國的水準”的發展之路。二是創新機制。大膽創新“采選”合一模式,成就了寬城的集團經濟;果斷探索養豬“風險金制度”,促成了行業龍頭新希望集團項目最終落戶。三是創新工作模式。打破常規分工,用“一崗雙責”辦法,成立了工業、農業、社會事業和穩定四個領導小組,將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