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 人口增長模式【范例剖析】l 下圖反映的是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其中最能代表“現代人口增長模式”【解析】A.B.C.D.【解析】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分析】2 “原始型”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是A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自然增長率C.高死亡率、高出生率、極低自然增長率然增長率3產業革命改變了人口增長類型,體現在A 人口出生率以較快速度下降B 人口死亡率以較快速度下降C.由“原始型”向“傳統型”轉變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較低的自然增長率4下圖反映了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長類型或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過渡型”的是A.B.C.
2、D 【能力檢測】一、選擇題 (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l 人口增長模式歸根結底取決于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會生產力 D.人口總數2目前,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比發達國家快的主要原因是A.生存環境比發達國家優越B.人口的死亡率比發達國家低C.生產力水平比發達國家高D.人口的出生率比發達國家高3關于人口增長模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 工業革命以前,人口增長為“低一低一低”模式B 農業文明時期,人口增長為“低一低一高”模式C.產業革命時期,人口增長為“高一低一高”模式D 后工業化時期,人口增長為“高一高一低”模式4影響死亡率變化的主要社會環境因素是經濟因素政治因
3、素醫療衛生條件生育政策D A. B. C.5 .人口增長模式決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總數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會生產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遷移數量6 .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于A.生產力發展水平B.人口出生率的大小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D.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7 .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再生產類型是A.現代型 B.原始型C.傳統型D.過渡型8 .關于人口增長模式地區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A.發達國家或地區人口增長模式屬于“現代型”B.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增長模式均屬于“過渡型”C.我國人口增長模式為“傳統型”D.大
4、洋洲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模式為“原始型”9.根據各州人口狀況和下列資料,正確的結論是地區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長率()1 . 92. 80. 30. 72. 21. 2人口總數(億)36. 837. 847. 293. 105. 190. 3*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歐洲的新增長人口最少世界新增長人口至少 50 %分布在亞洲拉丁美洲的新增長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A. B. C. D.10 .新中國人口增長大致屬于哪種模式A.原始型和傳統型B.傳統型和過渡型C.過渡型和接近現代型D .傳統型和現代型11上題中兩個階段人口增長模式轉變迅速的原因是A
5、醫療衛生事業進步B 社會經濟迅速發展C.科技文化教育發展D.人口政策的有力實施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2下列有關人口增長的說明,正確的是A 19 世紀中期甲國人口急劇減少B 20 世紀初期乙國人口增長最快C.甲國可能是歐洲發達國家D 乙國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國13下列有關人口問題及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 甲國人口增長過快,是因為經濟發展迅速B.最近乙國人口增長過于緩慢,城市人口明顯減少C.乙國人口增長過快,是出生率過于偏高D.最近甲國人口增長過于緩慢,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4 .表示我國的是A. aB. bC. cD. d15 .急需引進大量青壯年勞動力的國家是A. aB.
6、bC. cD. d2000年11月實施了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人口增加得到了有效控制, 人口增長模式在部分地區已經轉變為現代人口增長模式。據此回答下面兩題。16 .短文中的部分地區指的是A.黔、魯、京、浙、蘇B.豫、新、京、浙、蘇C.渝、京、津、瓊、滬 D.滬、京、津、蘇、浙17 .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者的關系決定A.人口的總數量B.人口的性別比例C.人口的增長模式D.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二、綜合題18 .讀1997年各大洲的人口增長情況表,分析回答:大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非洲41. 42. 6北美洲1. 50. 90. 6拉丁美洲2. 50. 71 . 8亞洲
7、2. 40. 81 . 6歐洲11. 2-0. 2大洋洲1. 90. 81 . 1(1)表中出生率最高的是I非 洲,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I非 洲,原因是20世紀末期該地區經濟發展與醫療衛生水平此大洲人口增長模式屬于過渡模式(2)表中出生率最低的是洲I,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是洲I,原因是該地區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與生育觀念的現代模式(“低一低一低”模式O此大洲人口增長模式屬于(3)表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口 洲,原因是經濟、生活及醫療衛生水平仍偏表中死亡率排第 2位的是 M洲I,原因是人口老齡化19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出現在1960年前后,結合其他學科知識,分析其原因
8、是三年自然災害嚴格實施計劃(2)7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20.閱讀、分析下列人口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990 年1992 年1994 年%地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上海1. 130. 640. 500. 730. 670. 050. 580. 70-0. 12山西2. 230. 631 . 610. 960. 691. 271. 750. 671 . 08y肅2. 290. 601 . 691 . 940. 661. 272. 080. 681 . 40匈牙利1. 211. 41-0. 201 . 221. 44-0. 221
9、. 131. 44-0. 31韓國1. 640. 621 . 021 . 540. 580. 961. 600. 601 . 00印度3. 291. 182. 112. 931. 021. 912. 901. 001 . 90尼日利亞4. 651. 403. 254. 301. 402. 904. 501. 503. 00(1)上海、山西、甘肅三省市的人口增長模式各屬于哪種類型卜海.現代模式或低一低一低模式山西:I “高一低一高”模式,并在向現代模式轉一.廿聿 I "高一低一高”模式,并在向現代模式轉 甘肅:I。(2)上海199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8%,是全國第一個出現負增長
10、的省級行政單位。試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21 .讀世界人口增長圖,回答下列問題:從時間上看,18世紀中期以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同為模式;工業革命后,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改變為局一低一局 模式;1940年以后,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為高一低一高模式;此時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為低一低一低模式。(2)從空間上看,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人口增長,其主要原因是二戰后,發展中國家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醫療衛生水平進步,死亡O(3)從全球范圍看,當前世界上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增長過快,人口與環境矛盾突, 解決這 一問題 的首要 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探究拓展】22 .讀柱狀圖,分析回答:(
11、1)上海市人口增長幅度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從人口增長考慮,其主要的原因是I外來流動人口的增加。結合你所了解的生產生活實際,分析其對上海發展的影響:有利的 方 面I增強社會活力, 存 在 的 問 題I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經濟秩序會造成一些壓力;給社會治安和計劃生育管理 O(2)與全國相比,在人口年齡構成中,上海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的 老齡化 更嚴 重;分析該人 口問題給上海帶來的社會問題有: |青壯年負擔過重及贍養照顧眾多孤寡老。你 認為解 決這些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有 |關心照顧老人,建立社會保障、社區服務 1O23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材料一 盡管從1973年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已
12、累計少出生人口3億以上,但按目前的人口基數和人口出生率, 預計2010年人口將達到14億,到2050年將達到16億,這時才 有可能實現零增長。材料二新中國人口增長圖。材料三 我國人口形勢嚴峻,為了摸清全國人口狀況,國家組織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 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國務院還強調對三資企業和娛樂場所要認真清查登記。(1)新中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是。A.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B.年齡結構輕、農村人口比重大C.人口文化素質低D.老齡人口比重大E.城市人口比重大F.文盲人口越來越少,文化素質越來越高(2)新中國人口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改變,目前正由高一低一高模式向低一低一低模式過渡。(3)到
13、2000年,我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約為30%,與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比重是很小(大或小)的。(4)第五次人口普查與前幾次相比,盡管投入人力物力多,但統計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國內人口流動大,流動快O(5)為了緩和人口壓力,我國應采取下圖人口增長模式中的24 .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建國后我國人口狀況變化的是卜圖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變動資料,據圖回答下面兩題。25 .這四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按由低到高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B.C.D.26 .四個城市中人口機械增長最多的是ASB.C.D.下圖是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據此判斷下面兩題。27 .與德國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國家應該是ASB
14、.C.D.28 .人口增長模式屬于“過度型”的國家是ASB.C.D.卜圖是某四國人口金字塔示意圖,完成下面三題。29可能出現人口就業壓力較大和勞動力不足的國家分別是D A 國、 C 國D D 國A A 國、 D 國 B B 國、 C 國 C C 國、 D 國30近年來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國家是A A 國B B 國C C 國31最近曾有戰爭發生的國家是A.A國 B.B國 C. C國 D.D國32分析加爾各答、紐約、倫敦、墨西哥城四個超級大城市人口增長趨勢圖(見下圖 ) ,指出下列四組選項中,城市名稱排列與圖中順序相同的是A 加爾各答墨西哥城紐約倫敦B.墨西哥城C.墨西哥城D.倫敦倫敦倫敦墨西哥城
15、紐約加爾各答加爾各答紐約紐約加爾各答33.深圳市在預測未來人口數量時主要考慮A.人口的自然增長率B.人口的出生率C.人口的死亡率D.人口的遷移率34.1下圖是甲、乙兩國人口變化曲線圖,下列有關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A . 19世紀中期甲國人口急劇減少8. 20世紀中后期乙國人口增長較快C.在歐洲發達國家中,出現了與甲國相同的情況D,乙國老年人口比重高于甲國35 .讀下表,回答問題:芬蘭1785-1976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統計人口階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A. 1785-17903. 83. 20. 5B. 1825-18303. 82. 41. 4C. 1910
16、-19152. 91 . 71. 2D. 1970-19761 . 31 . 00. 3A階段人口增長為向向低 模式。(2)B 和 C 階段人口增長為 身一低一身模式。其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迅速(3)D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為一低一低一低。其原因是【答案】(4)芬蘭1785 1976年A、B、C、D四個階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特征,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I轉變過程 。36 .下圖為新中國人口自然變動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950 2000年間,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年份的數值約為 3(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的年份是A. 1960-1961 年間B. 1959-1960
17、年間C. 1957-1958 年間D. 1949-1950 年間根據圖上曲線延伸的變化,未來 1020年內將會出現A.人口總量穩定B.人口老齡化加速C.人口自然增長率約在1. 7%左右D.人口總量逐漸減少37 .讀人口增長模式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I白然增長率、,(1)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斜線部分表示I 口八、巳b十,甘算方法是I出生率減去死亡率。(2)圖中處于人口增長過渡模式階段的是I G D (填字母);目前按經濟發展水平,I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從總體上看屬于該類型。(3)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處于較低增長階段的是A丁丁(填字母),它們的根本區別是【答案】(4)圖中
18、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緩慢的是階段E(填字母)。(5)我國人口增長已接近“ 現代型”增長模式,即處于圖中rD階段向E(填字母)階段轉變的過程。這種轉變主要是因為我國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而取得的。38 .下圖中、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讀圖完成下列要求。r(i)四個國家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填代號),該國應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I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2)四個國家中,人口出現負增長的是(填代號),該國可能位于I 口'洲I ;該國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有可能面臨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社會福利和保障負39 .讀下圖“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回答問題。, 一|很高(1)圖中A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I彳艮局 ,處于人口再生產類(2)圖中B段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變,C段死亡進一步下降,I出生率也開始下降,到 D段I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穩定下來,I出生率也趨于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普遍偏低。(3)圖中D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都彳氐 ,處于人口再生產類型的“ |現代型 ”階段,世代更替|緩慢,人口年齡結構呈現 I老年 型。(4)我國由于大力開展 I計劃生育 工作,人口增長速度較,目前,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稀土金屬壓延加工中的質量改進方法選擇與實施考核試卷
- 游樂設施施工中的安全文化建設考核試卷
- 木片在紙漿生產中的優化研究考核試卷
- 搪瓷制品的環保生產與廢棄物處理考核試卷
- 生態保護宣傳教育策略考核試卷
- 青浦區高三語文二模2021作文
- 電飯煲煮飯不熟應對考核試卷
-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初三語文中考模擬考試試卷(含答案)
- 家用電器具的材料腐蝕與防護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行業熱點問題研究動向與趨勢預測考核試卷
- 面粉代理合同協議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單位聯考《職業能力測試》真題及答案
- 基金從業人員資格歷年真題答案2024
- 2025年江蘇揚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市松江區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帶答案)
- 2025年中考英語考點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2025年貴州國企: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樁基行業企業宣傳
- 2025屆名校學術聯盟高三下學期模擬沖刺政治試題及答案
- 心肺復蘇操作2025版
- 第二單元閱讀綜合實踐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