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意識來源于細節_第1頁
平等意識來源于細節_第2頁
平等意識來源于細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平等意識來源于細節第二節課下課后, 一名男生來到辦公室: “老師, 我想借 個杯子喝水服感冒藥。 ”我坐在椅子上, 用手指了指角落的書 柜:“喏,第一格抽屜里有,自己拿吧!”學生找到杯子,自 己倒 開水服了藥,說 : “謝謝王老師!”然后走了。上課了,是數學課 , 學生在下面做單元測試試卷,我在講 臺上 批改作業。 這時, 手中的紅色圓珠筆沒油了, 于是我輕聲 地問前 排學生: “誰有紅色圓珠筆, 借來用用?”雖然是輕聲, 但許多 學生都聽見了。 于是, 坐在前幾排的學生都爭先恐后地 從書包里 拿出文具盒, 然后以最快速度打開, 找出圓珠筆, 他 們紛紛把握 著筆的手伸向我: “老師, 用我的

2、筆吧! ”“老師, 用我的! 用我的! ”每一雙眼睛都充滿了真誠的渴望。 還是那 位課間向我 借杯子的男生反應敏捷, 坐在第四排的他幾乎是小 跑著上前, 把 筆遞到我的手中在遞給我手中之前, 他還細 心地將筆芯旋轉了 一下,把原來的藍色旋轉成紅色。這是許多年前的一幕,當然是很普通的事,但至今歷歷在 目。 盡管不一定每一個學生都向老師借過杯子,但我相信幾乎 所有 老師都曾向學生借過筆, 并享受過學生爭先恐后遞筆的熱 情。我由 這件小事往深處思考的是:為什么學生向我借杯子, 我想沒想過親 自把杯子遞給他呢?而我向學生借筆時, 為什么 學生沒有對我說: “我這里有, 自己來拿吧! ”我當然不是說,

3、我向學生借筆時學生叫我自己拿, 才是正常的;不,我認為學 生把筆遞給我是對人起碼的尊重。 問題是,學生向我借水杯時, 我為什么沒有親自把水杯遞給他呢?一一說實話, 當時我連想 都沒想過這樣做!因為在我的潛意識里, 學生畢恭畢敬地把筆 遞給 我,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們是我的學生; 而如果我把水 杯畢恭畢 敬地遞給學生,則是有失體統的,因為我是老師!為什么會這樣呢?以前我沒有這樣問過,現在我卻要問我自己。而且這樣的“為什么”還可以問許多:為什么校園里師生相逢,往往是學生先招呼老師, 而不是老師先招呼學生 (而 且 有時學生招呼老師, 老師還愛理不理的)?為什么上課前學 生畢恭 畢敬地向老師鞠躬:

4、“老師好! ”而老師往往只是敷衍 地說聲“同學們好”甚至只是“嗯” 一聲?為什么學生到醫 院看望 老師不過是“應有禮貌”,而如果老師到醫院看望病中 的學生就成 了難能可貴的“事跡”?為什么老師去家訪時, 學 生總會為老師搬來椅子,而學生來到辦公室很少享受“請坐” 的 “待遇”?為什么學生違反了校紀被處分是“理所當然”, 而老師 犯了錯誤接受班規懲罰就成了“品德高尚”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師生是不平等的。師生平等與否,往往通過一些司空見慣的細節表現出來, 而且 這些細節都是不經意的,但也許恰恰通過許多“不經意” 的“細 節”,我們就正在為未來培養著公民或順民。說到“平等”,得消除一個誤解。

5、因為有人一看到“平 等”, 特別是“師生平等”就會感到不安:“老師和學生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怎么可能絕對平等呢?我們不是提倡尊師重 教 嗎?怎么能夠平等呢? ”這就是我所說的“誤解”。 我們從 來沒 有說過“絕對平等”, 因為“絕對平等”是不可能的, 也 不存在。每一個人的出生背景、智力水平、學歷程度、經濟狀 況、 社會分工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一樣,怎么可能“絕對平 等”。老師 進教室上課要領工資,學生進教室上課還得交學費 (義務教育除 外),這怎么可能“平等”?但是我們這里說的 的“平等”指的是 人與人之間生命價值的平等、 思想尊嚴的平 等、社會機遇的平等和政治權利的平等。 這和我們通常說的人

6、 與人之間(包括師生之間)應該提倡的師生長幼禮儀禮貌是兩 碼 事,更與我們“尊師重教”傳統不是一回事。我們這里是民主教育的背景下談“平等”的, 這里的“平 等”是民主生活方式的一種體現, 是一種公民意識的培養。 因 為既然民主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那么這種態度在日常生活 中,更多地是表現為人際之間的平等。 讓學生從小在心靈深處 確立平等觀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這種“平等” , 這是我 們教 育的分內之事。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 現代社會生活要求 人與人之 間擁有人格上的獨立與平等。 還要使學生了解公民權 利與義務的平等性以及在法紀面前的一視同仁, 懂得尊重、維 護自身與他人權利的道理。 努力

7、使學生具備尊重自己, 同時又 尊 重他人,善于交往,善于與人合作,重視各種橫向聯系的生 活態 度。作為肩負教育使命和引領責任的教師 , 當然應該在思想上 比 學生更成熟、學識上比學生更淵博; 但這不妨礙我們擁有一顆孩子般的童心,童心與童心的相遇,才是真正自然而然的平 等。因此,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具備“孩子的心靈” 一一用“孩 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對教育者來說,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與其說是煞費苦心的“教育”,不如說是潛移默化的“感染”,即通過教師本人心靈深處平等意識的自然流露,給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影 響:教師走進課堂,學生起立齊聲說:“老師好!”教師應該 真誠地鞠躬回應:“同學們好! ”需要幫助的學生被叫到辦公 室,教師首先 請他坐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