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_第1頁
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_第2頁
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_第3頁
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_第4頁
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開展“三力”教育培育核心素養黃集實驗小學建立于1919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多年來,學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指導,開展“學習力,工作力,生活力”“三力”教育,讓學生學會幸福學習,教師幸福工作,從而能夠幸福地生活,從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切人全面培養學生的九大核心素養。一、提升工作能力,為教師幸福生活提供不竭動力工作能力的提升是幸福工作的保障,只有掌握方法,再加上教師的愛心、敬業才能使工作富有成效。想有學生的成長,先要教師發展,因為學校的一切理念、思想都要靠高素質的教師去落實,從這點出發,教師第一,學生第二。學校注重教師團隊的建設,加大培訓的投入,積極創設條件派教師外出學習,新老教師之間的結對互助,線上

2、、線下的研修思考,讀書團隊的建設,不同形式,多種方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設立教師幸福講堂,守護教師心靈家園。從校干、骨干教師開始,每位教師講述自己對工作的理解,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豐富、完善自己的人生歷程,修煉平和心境,敬業工作,充盈生活。此項活動已經成為我校的品牌活動,參加過區讀書峰會進行經驗交流。學校有一位老師通過了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考試,還有三位老師正在參加心理咨詢師的學習。不是為了拿到一本證書,而是參加心理學學習的背后,老師們渴望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學習如何從性格、年齡、家庭等特點人手培養孩子。學校心理輔導室的工作主要就是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個案的輔導,當學生遇到情緒上的困擾、

3、心理上的創傷,老師及時給予干預,幫助其改善情緒;二是做團體輔導,在團輔游戲中調整孩子良好的心態,培養其溝通協作的能力、堅毅的品質、良好的習慣等。二、培養學習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讓學校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徐州市教研室左兆軍老師為我們提煉辦學的理念:走進學校你是快樂的天使,走出學校你是幸福的種子。我們做的是種子教育,讓幸福生活的種子從小深埋進孩子的心里。學校圖書館每天全開架開放,學生每節課下課后、午飯后都可以到圖書館里來,隨手翻看或借閱。每個樓道都設有一塊黑板,作為好書推薦,分到每個年級,輪流介紹學生喜歡的書籍。在和新華書店聯合搞的讀書節上,邀請兒童文學作家王一梅來

4、校講學,和作家面對面溝通交流。學校圖書館算不上高大上,很普通,但是孩子讀的書是實實在在的,讓孩子從小喜歡讀書,別管將來孩子從事什么職業,都離不開讀書,這才是有素養的人,這才是我們學校要為推動社會進步所要做的工作。笠翁對韻、小古文的誦讀讓孩子從小積淀古典文化的營養,每年級的孩子都在背誦,一、二年級重在積累,三年級開始嘗試用小古文的方式寫故事。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做到環境育人。把學校建成一所植物園、一座圖書館、一座博物館、一座藝術館、一座體育館。所謂植物園,是爭取讓學生能找到課文里的每一種植物;所謂圖書館,能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所謂博物館,在面塑的展覽館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采;

5、藝術館是指在揮毫潑墨間領略中國水墨畫的風骨;體育館是在操場上讓學生鍛煉健康的體魄。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上開發、形成德育校本特色。清明節的系列課程,學生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做手抄報,折柳踏青感受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奠先人,把“風箏”課程融入清明課程中,講風箏、畫風箏、做風箏、放風箏,體味風箏的文化。端午節,開展小調查、包粽子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傳統的節日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些活動中滋養孩子的心靈。三、學會幸福生活的能力是我們最終的培養目標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辦學理念,以尊重人的發展規律為前提,以關注人的身心健康、成長為終極目標,培養學習創新、人文素養、責任擔當、生活趣味等核心素養,把人培養成會幸福

6、生活的人。比如,學生吃營養餐,我們提出具體的要求:箱子靠墻擺放整齊,蓋子打開靠墻。1.領飯、盛飯時都從前門進,后門出,避免碰撞。2.吃飯時不說話,不發出聲響,不吧唧嘴。3.愛惜糧食,把飯吃完,不剩飯,不挑食。4.每人帶一塊方巾墊在餐盒下面,吃完飯后把桌子擦干凈。5.把餐盒整齊擺放在箱子里,不堆成小山,碗勺輕輕放,不使勁扔。不僅是吃飯,更重要的用餐的文明禮儀,對待生活的態度。學校有一片三畝地的菜園,由每個班級老師帶領學生來承包,作為學生的綜合實踐基地,結合二十四節氣,開設二十四節氣課程。?Z文老師結合課文學習二十四節氣的古詩,感受田園詩詞的意境;數學老師則帶領學生學習測量、計算;科學老師帶領學生

7、觀察種子的發芽、生長,搞科學小課題研究,如何改良土壤利于作物生長;班主任帶領學生給莊稼澆水、施肥、除草,享受勞動的快樂,豐收的喜悅;美術老師則帶領學生用水墨畫出別樣的校園。既是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生活的能力。正如陶先生所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六一兒童節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每個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讓每位有才藝的孩子盡情展示,促進孩子藝術修養的提升。跳蚤市場,學生把自己的書籍、玩具等帶來交換,培養孩子閑置物品的利用能力,鍛煉孩子的理財能力、溝通交流的能力。節日歡樂的同時帶來學生素養的提升。中國學生九大核心素養25條在學校的各個活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學校辦學獲得了各方的認可。江蘇教育頻道未來科學家來校錄制科學節目,徐州日報、銅山電視臺多次報道我校春節走進敬老院,社區廣場寫春聯、面塑特色課程建設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素質得到提升,學會幸福學習。學生文明禮貌,有涵養,會學習。學校先后獲得了中國圖書館學會頒發的“最美校園書屋”、全國青少年法制競賽中高年級組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