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_第1頁
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_第2頁
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營養相關疾病是由于長期的營養素缺乏或營養失調造成失衡不僅造成身體功能的改變,而且逐步發展成為疾病狀態,如營養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癥。一、營養缺乏病長期缺乏一種或多種營養素可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并出現各種相應的臨床表現或病癥,稱為營養缺乏病。 生長發育不良或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缺蛋白質、能量攝入不足。 甲狀腺腫或克汀病,缺碘引起; 佝僂病、骨質疏松,缺維生素D和鈣; 異食癥或生長發育不良,缺鋅; 貧血,缺鐵或銅;夜盲癥,缺維生素A;維生素B1缺乏病(腳氣病),缺維生素B1;口腔陰囊炎癥,缺維生素B2;癩皮病,缺煙酸或維生素PP;維生素C缺乏

2、病(壞血病),缺維生素C。二、營養與肥胖 我國肥胖的標準:體質指數(BMI)24為超重,(BMI)28為肥胖。WHO則為(BMI)25為超重,(BMI)30為肥胖。(BMI)=體重(kg)/身高(m)2 1、肥胖的危險因素 肥胖的發生來自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方面的綜合作用。其中遺傳因素對肥胖的形成作用僅占20%40%。(1) 遺傳因素:許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中遺傳子女有7080%發生肥胖。(2)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纖維的“富裕型”膳食結構和暴飲暴食、偏食、喜食油膩和甜食、愛吃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險性。(3) 體力活動過少:可導

3、致能量消耗減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4) 社會因素:家庭經濟收入的增加和現代化緊張的生活節奏,使在家就餐日益減少,在外就餐的頻率增多。2、肥胖防治的營養知道原則(1)嚴格限制總能量的攝入:建議糖類占總能量的60%,蛋白質占15%,脂肪占25%,提倡高蛋白質、低糖類和低脂肪的膳食結構。(2)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優質蛋白質可占總蛋白質的50%左右。(3)控制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每日烹調用油應低于15g。(4)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膳食中蔬菜攝入應不少于500g。(5)保證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攝入量:以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6)禁止飲酒。(7)烹

4、調方式:以煮、燉、拌、燴、蒸為主,盡量少用油煎炸。(8)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做到“早吃好,午吃飽,完吃少”;改掉暴飲暴食、好吃零食和甜食、偏食等不良習慣。適當增加體育鍛煉也是預防和控制肥胖的有效措施。學齡前期是塑造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成年后的健康生活大有裨益,預防肥胖應從小做起。三、營養與高血壓1、高血壓的危險因素(1)遺傳因素: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更易患高血壓。(2)膳食營養因素:高鹽飲食、大量飲酒,膳食中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可使血壓升高,而膳食低鉀、低鈣、低動物蛋白質可加重鈉對血壓的不良影響。(3)肥胖: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壓發病率增加。(4)吸煙:

5、煙霧中的有害成分可引起血管痙攣,直接或間接引起血壓升高。(5)心理因素: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長期精神緊張、性情急躁易怒、心胸狹隘者、長期受環境噪音及不良視覺刺激者,及多次經受強烈挫折者均易患高血壓。2、高血壓的營養指導原則(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 (2)嚴格限制鈉鹽攝入: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者,每日食鹽量35克;中度高血壓每日12克(折合醬油510ml);重度高血壓,應給予無鹽(無鈉鹽)膳食。(3)攝入足量的鉀和鈣:攝入充足的鉀和鈣可以防止血壓升高。含鉀高的食物如菠菜、油菜、紫菜、海帶、竹筍、馬鈴薯、花生等。含鈣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蝦皮等。(4)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尤其應增加優質蛋白質

6、的攝入,如肉、魚、蛋、豆類蛋白等。(5)降低脂肪攝入總量。(6)多吃富含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四、營養與高脂血癥血漿種的脂類物質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膽固醇酯、磷脂和游離脂肪酸。當空腹血漿中脂質濃度超過正常參考值,稱為高脂血癥。如單純膽固醇升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癥。飲食營養指導因血漿種升高的脂質種類略有不同側重。影響血清總膽固醇的主要營養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及膳食膽固醇,以及因膳食能量的攝入與消耗不平衡而導致超重和肥胖。因此膳食治療的主要內容是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以及控制總能量攝入和增加體力活動來達到能量平衡,同時為防止高血壓還應減少食鹽攝入量。對于高甘油三酯血癥

7、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過低者的治療應以控制體重為主要目標,因為它們常是代謝異常綜合癥(或稱胰島素抵抗綜合癥)的一部分。控制體重除應限制膳食中的高能量食品如脂肪、甜食等之外,還應增加體育鍛煉。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的超重肥胖者除按照上訴治療方案外,還應適當控制主食,即吃”八分飽”。五、營養與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慢性代謝紊亂性疾病,主要癥狀是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發力,即“三多一少”的典型癥狀。糖尿病的飲食營養治療原則:合理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1、糖類的食物選擇 糖尿病病人應當忌食富含單糖、雙糖的食物,如蔗糖、糖果、蜜餞、蜂蜜及其他甜食;應選用吸收較慢的多糖類如薯類、豆類

8、和谷類,以根莖類、鮮豆類蔬菜替代部分主食,注意適當增加粗糧和面食的比例,這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較低;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2、蛋白質的食物選擇 糖尿病病人應強調食物種蛋白質的質量,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和豆類幾期制品至少應占蛋白質攝入量的1/3。3、脂肪的食物選擇 嚴格控制總脂肪的攝入量,占總能量的30%一下。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釋放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嚴格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4、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糖尿病病人應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適當增加鈣的攝入量;注意補充鉻和鋅。5、其他 建議糖尿病病人不飲酒;攝取營養平衡的膳食,注重食物的多樣化;養成

9、合理的進餐習慣,每日至少進食三餐。而且是定時定量;預防低血糖反應。六、營養與腫瘤食物種存在著許多致癌物,如N-亞硝基化合物、黃曲霉毒素、多環芳烴族化合物、雜環氨類、農藥等。1、 常見營養相關性腫瘤(1)食道癌:與食物中長期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缺少鉬、鋅、鎂、硒等微量元素有關,還與進食腌制和霉變食物,飲酒同時吸煙有關。(2)胃癌:與熏烤食物、糧食種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高、腌制食品、霉變食品、酗酒等有關。(3)肝癌:與食物種的黃曲霉毒素、酗酒有關。(4)結腸、直腸癌:與高脂肪膳食、膳食纖維不足有關。(5)乳腺癌:與高脂肪、高能量膳食有關。2、腫瘤的營養防治 世界癌癥基金會提出14條建議,包括: (1)食物多樣化; (2)維持適宜體重; (3)保持體力活動; (4)多吃蔬菜和水果; (5)以植物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