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則_第1頁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則_第2頁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那么篇一】面積1, 面積和面積單位第 1 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 71 74 頁教學具準備: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面積單位教學過程:一、建立面積概念1、物體外表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誰能摸一摸他們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們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個大? 你怎么知道?2出示兩片葉子誰能摸摸他們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葉子的面比擬 大?你怎么比的?板書 觀察、重疊3請同學們摸摸自己課桌的面。課桌與剛剛那些面比,誰的面的?誰的面 小?4課桌面、作業本面、樹葉面這些都是物體的外表。誰還能舉例說說那是 物體的外表?5物體外表有的有小,物

2、體外表比擬大就說他的面積比擬大,物體外表比 較小就說他的面積比擬小。2 、平面圖形的大小1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這些都是平面封閉圖形,他們的大小指的是他們的那局部?指名學生摸2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閉圖形的面積。3、概括面積意義誰能說說什么是面積?閱讀課本概念。 板書課題: 面積二、認識面積單位1、設疑 1出示兩個長寬各異的長方形面積相同 ,讓學生體會用觀察、重疊的 方法難以比擬他們的大小。 2數格比擬大小 將兩個長方形反面展示出來,他們的反面畫有相同的 方格數誰的面積大?為什么? 3同一格子標準 指名三生,發給每人一個畫好各自的長方形,讓他們 各自背著同學數出格子數,并告訴大家格子個

3、數誰手里的長方形面積大?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圖形你們發現了什么?比擬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國際上規定好的方 塊叫做面積單位。板書 面積單位 4認識面積單位帶著問題自學課本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 5匯報學習收獲,得出三個常用面積單位的規定,形成大小概念。 各自比比,那個手指甲的面積接近 1平方厘米? 同桌互相比劃 1 平方分米的大小。 出示 1 平方米的紙,估計一下能站上多少個同學? 找一找,在我們周圍那些物體的外表大約是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 方米?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四、穩固1 、完成課本第 74頁“做

4、一做 2、完成課本練習十八第 1、2題3、設計比賽回家完成 你還能拼擺出更多、更新穎有趣的圖形嗎? 要求:1圖案面積都是 5 平方厘米。 2給自己設計的圖案起個名字。教學目標:1 、理解面積的意義。2、認識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 大小的觀念。 3、學習選用觀察、重疊、數面積單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擬面積 的大小。教學重、難點:形成正確的 “面積單位 概念。第 2 課時教學內容: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照教學過程:一、復習1說出下面兩個圖形的名稱,分別指出各自的周長,面積。2計算周長常用哪些單位?用手比劃一下 1厘米、1分米、1 米各有多長。 正方形、長方形四條

5、邊長度的和,叫做他們的周長。厘米、分米、米都是計 算長度用的單位,叫長度單位。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用手比劃一下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 方米有多大?二、新課 面積單位比長度單位多了 “平方 兩字,但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計量單位。1、比擬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的圖形觀察、比擬課本第 74頁例 1圖形, 1厘米和 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匯報,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體驗 1 厘米是指線段的長度, 1 平方厘米是 指圖形外表的大小, 1 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邊長是 1 厘米。2、比擬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請生自己先在紙上畫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然后比擬,同桌互相交流

6、自己 的想法。3、誰能說說 1 米和 1 平方米有什么區別?請生用手勢比劃 1 米和 1 平方米。三、穩固1、出示物體或圖形正確選擇用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1測量這根繩子有多長用什么單位?2測量這個長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單位?測量它的寬呢?測量它的周長呢? 3測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單位? 4測量講臺桌有多高用什么單位?2、選擇適宜單位填空課本第 76 頁第 4 題。3、估一估、擺一擺:課本第 75第 2題4、課本第 76 第 3 題獨立完成后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相等的圖形, 周長不一定相等。 四、本課小結 跟小組同學交流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識?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面積

7、的概念。2、通過觀察、比擬明確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別和聯系。3、學會合作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難點:明確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別和聯系。【篇二】數學廣角教學準備:課件、小動物圖片、 “嘉年華 游樂園代幣教學過程: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 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 調查,好嗎?2指定小組分別在 “音樂 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 簽。3全班一起統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5

8、四人小組討論發現:統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1課件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5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1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2題。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 反應。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二、在解決問題中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1 、出示 “嘉年華 游樂園代幣談話:在 “嘉年華 游樂園,一個代幣 5 元,玩 一次“摩天大旋

9、轉 要 1 2個代幣,玩一次 “摩天大旋轉 要多少錢?使學生明白: 5 元能買一個代幣,一個代幣需要 5 元,兩者是等量的,可以互 相代換。2、情境出示 P 1 09“做一做:一只豬的質量和兩只羊的質量相等,一頭牛的質 量和 4 只豬的質量相等,問兩頭牛的質量相當于幾只羊的質量?3、四人小組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假設有困難,可通過擺學具,比擬容易找出相互之間的等量關系。 4、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三、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10 種動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物,有 6 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 6 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 種動物既可

10、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適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情境出示談話:小動物們要來個交換大行動,它們規定:6根胡蘿卜換2 個大蘿卜, 9個大蘿卜換 3棵大白菜。 6棵大白菜換多少根胡蘿卜?3、談話:動物們交換得正熱鬧,幾個圖形也來了,它們分別是“。厶你能求出O 、所代表的數嗎? 1+口 =240 2O+ =91= + + =63= ?+O =46=? O=? =? =?四、小結。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2、小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等量

11、代換的思想。數學廣角二 1 09-1 1 1及練習二十四第 3、4、5題。 教具、學具:卡片學具、課件。師生活動一、情景引入。4千克。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 “體重大比拼呢?播放課件我們先來看 看西瓜姐姐多重? 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 繼續播放課件 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 4 個蘋果重 1 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二、教學新知。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

12、 1 個西瓜同樣重呢? 10 個、12 個、15 個、16個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或者在小組內擺擺學具,通過合作 解決這個問題。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 學生適當的啟發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局部的學生喊出: 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生 1 :因為:一個西瓜 4 千克等于 4 個砝碼, 1 千克 1 個砝碼等于 4 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 1 千克 1 個砝碼換成 4 個蘋果。西瓜重 4千克 4個砝碼,總共要換 4次,因此是 16個。師依學生的答復,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 2:我們組認為:

13、 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 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 4倍,就是 1 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生 3:一個西瓜和 4 千克砝碼同樣重,而 4 個蘋果和 1 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 4千克砝碼就有4個4,4X4=16 個。生4:二進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師:小朋友說得都對, 課件展示: 1 個西瓜等于 16 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 蘿哥哥, 1 個波蘿的 “體重 等于 2 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課 件為什么呢?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生 1: 32 個。可能有些學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 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 2:8 個。因為,

14、 2 個蘋果可以換 1 個波蘿, 1 個西瓜等 于 16 個蘋果,就可以換 8 個的波蘿。生3: 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 16吃=8 個,所以1 個西瓜和 8 個波蘿一樣重。生 4:把 2 個蘋果變成原來的 8 倍就是 16 個,等于 1 個西瓜的重量。把 1 個 波蘿也變成原來的 8 倍就是 8 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 8 個。師:略小結。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完成p10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 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 2 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 2 頭牛 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

15、換計算 ,最后求出結果。三、穩固練習。1 、完成練習二十四第 3 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 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 4 題。提示:直接比擬 1 只雞和 1 只鴨誰重一些比擬困難,可以轉化為 2 只雞和 2 只鴨,或 4 只雞和 4 只鴨的比擬。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 5 題。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口 + + 替代,就變成了口 + + + =24所以 =60而= + +所以等于180。第 2 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根底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擬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 加,

16、右邊相加,可得到2X (O + = 200,所以+ = 100,然后再利用 等量代換,依次求出O 、的值。教學目的:1 、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學思 想。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學重點: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 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知識做準備。教學難點: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學問題。【篇三】課題:筆算小數加法內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 P95 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 、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2、通過比照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的相同點以加

17、深學生對小數加法的理解。重點:掌握小數的加法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新課。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做整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74+28 51+62小結時,突出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新課:1、設計購物情景圖。學習小數的加法計算。從畫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想購置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你最少選擇購置兩種商品,請你計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錢? 計算結束之后說給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給出活動時間 學生活動后匯報歸總。得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可以板書 教師補充講清,直接用小數計算的書寫格式。 強調格式 2、試一試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4.5 + 2.3

18、 0.9 + 6.2 14.1 + 3.6 2.08 + 0.493、師生小結,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計算小數加法時,要使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 從低位加起,加得的結果要對齊加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三、實踐活動:1、把自己的語文、數學課本的單價找出來,計算一下語文、數學兩本書一共 用多少元錢?2、看夠物信息,幫小強計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錢。面條一包 食鹽一袋 火腿腸 味精一袋1.86 元 1.00 元 5.06 元 9.47 元四、穩固練習1、判斷正、誤并說出錯誤的原因 2、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相應的括號里。3、摘果游戲 說明果樹圖上有小數的加法算式,誰計算結果正確,

19、摘下的果子歸誰。 五、全課歸結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學會了什么本領?2、你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第 4 課時課題:筆算小數的減法。內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 P96 頁的內容。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新課1、復習小數加法0.37 + 0.58 10.9 + 7.82、重點復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那么。二、新課: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 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2、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略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穩固小數減法的計算。出數據信息尺子 鉛筆 作文本 圖畫本 筆盒 彩色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4、回憶比照: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三、小組活動,穩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說明: 1、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 得又對又快。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四、練習作業。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2、 課后實踐作業:P97頁第3題。第 5 課時課題:小數加、減法混合練習。教學內容:課本 P9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