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運動損傷與預防_第1頁
健身運動損傷與預防_第2頁
健身運動損傷與預防_第3頁
健身運動損傷與預防_第4頁
健身運動損傷與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健康運動損傷與預防前言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會發生運動損傷 , 有時是突然性 , 有時是慢性損傷 , 在全民健 身 的熱潮當中我們要更加愛護自己的身體 , 對健身運動產生的損傷應該有些簡單的 了解, 加強 保護意識,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增強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健身運動來改變 自己的健康狀況。 然而在健身人群日益壯大的背后 , 因為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 運動 損傷案例也在不斷增加 , 不 僅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 , 給生活、 學習與工作帶來不便 ,嚴重的還可以使人致殘 , 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 ,應該引起每個健身運動者的高度重視。健身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2.1 主觀因素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前的準備

2、活動認識不足 , 甚至認為做準備活動是浪費時間、 耗費體力 , 往往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劇烈的活動 , 因而容易產生運動損傷 ;對所從事的體育項目認識不足 , 不注意運動規律及各項運動項目的特點而增加 受傷機會 ; 在體育活動中自我控制能力差 , 缺乏運動經驗及自我保護意識。2.2 客觀原因運動時組織渙散、混亂 , 對活動的項目、內容、人數、場所沒有統籌安排足球踩、成部分區域 人多擁擠和缺少保護措施、跌倒、碰撞事故時有發生 ; 在籃球、 等對抗性強的項目中違 反規則 , 動作野蠻 , 采用不規范動作和出現摔、 跌、 踢等而致傷 ; 體育項目鍛煉不符合年齡、 性別、個人特點 , 活動、比賽日程安排

3、過 緊導致超負荷運動而致傷。另外場地不完善、器材 不符合要求等原因也容易導致 運動損傷 1。2.3 生理因素全民健身運動參加者在年齡、性別、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關節、韌帶、骨成 分等解剖 生理因素上差異較大 , 如果從事的健身活動不適合自己的特點容易引起運 動損傷。另外由于 疲勞時力量、 動作精確度和共濟技能下降 , 警覺性和注意力減 退 , 機體反應遲鈍 , 也是造成損傷 的重要因素。2.4 心理因素在全民健身運動中對一些競爭性激烈、競技性強的項目 , 由于主觀因素與客觀 因素的引 起的激烈導致運動員的心理活動過分激動 , 大腦皮質興奮程度過高、 過 強 , 情緒緊張且不穩定 , 往往失去自

4、我控制與調節能力而出現錯誤動作或多余動作 在激烈體育運動中容易導致自身 或他人的嚴重損傷。1 郭雯 全民健身運動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 J 山東體育科技 1999 01 8283 三 健身運動運動損傷的預防3.1 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全民健身運動的目的是促進身體的生長和發育 , 增強體質, 提高健康水平 , 也是 提高生 活質量, 參加者要明確健身運動中的目的 , 在思想上應該重視對運動損傷的 預防。 來加強自 我保護意識 ,來避免一些損傷的發生。3.2 做好準備活動首先要明確準備活動對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 , 掌握準備活動的正確的方法 ,養成運動前 做準備活動的良好習慣。注意手段的多樣化 , 避

5、免單調 , 防止走過場。在進行跑、跳動作較多 的運動前 , 應有重點的活動有關肌肉和關節 , 特別是易受傷 的腿部肌肉和膝踝關節。通過準備 活動減少肌肉、 韌帶粘性 , 增強其彈性和伸展 性 , 加大關節活動幅度 , 使人體能夠有準備地從相 對的靜止狀態轉入緊張的運動狀 態 , 改善機體各系統器官之間的協調性 , 能有效的防止運動損 傷的發生 2 。一般 準備活動在 15 分鐘到 20分鐘為宜。列如籃球鍛煉者的準備活動 , 圍半場跑慢跑 5圈, 做體前屈 , 雙手向下伸展 , 四個 八啪, 接下來該活動膝關節 ,兩手放在膝蓋上 , 來回繞小圈。四個八啪 , 活動完膝關節 就活動髖關 節,兩手掐

6、腰,前后左右轉動髖關節 ,也是四個八啪 ,在做體前屈 ,四個八啪,當然也可以 壓壓腿, 做幾個跳躍動作 , 這些準備活動多做幾遍絕對有益無害。 現在 可以開始進行投籃練 習了, 在跑籃練習 , 不過記住如果分隊打比賽玩 , 先慢慢活動開 了再全力投入。這樣更有助 于機體的適應。3.3 做好體育場地 ,器材,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在參加活動前要仔細檢查場地是否平整 , 有無石子、碎玻璃、樹枝等雜物 , 提 高自我保護 意識, 重視運動器械安全 ,消除運動器械的安全隱患 ,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的發生。 健身運動 離不開健身器械的使用。 自我保護意識較高 , 就會在使用健身 器械的時候 , 認真閱讀健身器

7、 械的使用方法 , 檢查健身器械的安全性能 , 查看周邊的 環境因素 , 并根據自己目前的身體狀 態,比如體能、體形、身體協調性、原有的技術 水平 ,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械 ,這可有效 降低健身器械的危險系數 ,消除使用健身器 械的安全隱患 ,可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3 。對易 受傷部位因該帶上安全護具 ,起到保 護與預防作用。2 運動解剖學 . 全國體育學院統編教材 M. 人民體育出版社 . 2002 1653 孫明霞 淺議健身運動的自我保護意識與運動損傷的預防 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0 - 023.4 體育工作者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隨著 08 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全民健身的熱潮在不斷進

8、步 ,但是由于發展存在差 異, 在一些發達地區相對來說體育工作者 , 比較多, 向一些欠發達地區體育工作者還 是緊缺, 在一些社區中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發揮重要的作用 , 對一些簡單的運動損傷和突發 的情況, 用一 些醫療常識進行處理受傷者 , 對沒有體育工作者社區健身活動場所 , 就需要一些有經驗的體 育鍛煉者 , 來進行指導和加強保護宣傳。 是健身愛好者進行有 效地鍛煉 , 從而達到健身的目 的。四 健身運動損傷的處理隨著社會發展 ,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愈來愈多的人投身其中 ,成為日常生活的 一部分。體育鍛煉是一把雙刃劍 ,運用好會讓人受益匪淺 ,運用不當則會造成損 害 ,會影響 其健

9、康、學習和工作 ,對體育健身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 ,妨礙體育健身活動的正常開展。 現就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處理及預防方法分析、闡述如下。4.1、肌肉、韌帶拉傷肌肉拉傷是指一般肌肉或肌腱運動過度運動受到損傷。 最容易受拉傷的兩處 是 :大腿后 面 (腘繩肌 、大腿內側 (內收肌 。最多見的韌帶拉傷是踝外側和膝的韌帶 拉傷。內因 :訓 練水平不夠、 柔韌、 力量、 協調性差 ,生理結構不佳。外因 :準備活動不充分、 場地、氣溫、 濕度、上課內容不好 ,教練專業水平不夠。4.1.2處理辦法24小時前為急性期 ,處理方法 :停止運動、冷敷、包扎、抬高受傷部位。 24 小 時后為 恢復期 ,配合按摩、微

10、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4.1.2 預防措施選適合的場地、 課程及教練 ;在正常天氣情況下鍛煉 ;準備活動要充分 ;運動強度要循 序漸進。4.2 關節扭傷在外力作用下 ,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 ,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 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 ,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 使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 , 甚至發生關節脫位。 關節扭傷日常 最為常見 , 其中以踝 關節最多 , 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踝關節扭傷則是一種較嚴重的運動損傷。 在運動中一旦 發生踝關節扭傷 , 處理很重要 , 處理不當 , 輕者加重 損傷和出血 , 迅速腫脹、增加傷者的痛苦

11、 ; 重 者可引起休克或急性損傷轉成慢性損 傷。 產生關節扭傷的內因 :運動技術掌握不好、 協調性 差, 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小、轉、跳多等。 4.2.1 處理辦法生理結構不佳、 疲勞產生體力差。 外因:準備活動不夠, 場地滑, 器材使用不當 ,教練指導不當 ,運動項目、內容不合理 (動作速度快、24小時前為急性期 :方法 :停止運動、 冷敷、包扎、 抬高受傷部位。 24 小時后為恢復期 :配合按摩、微動、康復或恢復性鍛煉。4.2.1 預防措施準備活動充分、了解設備使用方法、循序漸進,讓教練及自己放慢速度。4.3 運動疲勞一般認為 , 運動疲勞在人體中可分為軀體性疲勞和心理性疲勞 , 目前在軀體性

12、疲勞方面 研究成果較多。 但能被人們接受的有以下幾種區分方法 :根據疲勞產生的部位不同, 將運動 性疲勞劃分為中樞疲勞、 神經肌肉接點疲勞和外周疲勞 ; 根據疲勞發生時間的長短不 同, 將運動疲勞劃分為急性疲勞和慢性疲勞 ; 根據疲勞發 生性質的不同 , 將其劃分為生理性 疲勞和病理性疲勞 ;根據疲勞發生部位的大小 ,將其劃分為全身性疲勞和局部性疲勞。 4.3.1 常見表現常見表現有心悸、心動過速 ,運動后血壓、脈搏恢復慢 ,內臟不適、血尿等。人發冷、 多汗、臉色白或紅、頭痛、暈、虛、筋疲力盡。運動原因 :訓練方法不對、不循序漸進、系 統訓練及運動量大、訓練時間多且長、休息不健身運動損傷的處

13、理原則4.3.2 急性損傷處理基本原則分為1早期:傷后 24 48小時內,大量組織滲出水腫為主要病理改變。處理原則主要制 動、止血、防腫、鎮痛和緩解炎癥反應。嚴禁在傷處按摩和熱療。2中期:損傷 24 48后,出血停止,急性炎癥消退 ,局部淤血,可持續 1 2周。處理原則是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可采用熱療、按摩、藥物等多種方法 交替進行。3 后期:損傷基本恢復 ,腫脹、壓痛等局部征象已經基本消失 ,但再生的新組織仍沒有 達到正常水平。 處理原則:增強肌肉力量 , 恢復關節活動度 , 松解粘連。 常以 功能鍛煉為主 , 治療可采用理療、按摩及其他中醫藥方 4 。4.4 慢性損

14、傷處理基本原則主要是改善傷部得血液循環 , 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 , 合理地安排局部的負擔量。治 療方法與急性損傷的中、后期大致相同 , 應將功能康復鍛煉和治療聯系在一起。4.5 踝關節扭傷處理 :損傷后應立即用冷敷 , 切忌熱敷 , 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 , 可以采用局部 封閉以 止痛。可以加強藥治療 , 踝關節扭傷后早期處理很重要 ,宜臥床休息 ,下地時持拐以防止 踝關節負重 ,不能過早活動。休息應在 2周以上。 傷肢向受傷力量相反方向翻轉 , 內翻位受傷外翻位固定 , 外翻位受 傷內翻位固定。 必要時上醫院用石膏或夾板固定。 急性期過后可用熱敷 ,并鍛煉踝關節的屈 伸內翻動作 ,或用

15、按摩手法 ,依次搖轉踝關節、跖屈內翻、背伸外翻并按揉患處。少數病人 愈后容易再次發生扭傷。應該加強踝關節關節練習和保 護措施 。4.5.1 處理辦法重點是調整鍛煉計劃 , 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要按照個體的不同制定合 理的運動計劃 , 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系統訓練、全面訓練。4.5.2 預防措施安排合理的訓練時間、計劃和強度 ,注意勞逸結合。4.5.3 運動腹痛在中長跑、 競走、自行車等項目上發生較多。 運動時腹痛的原因極為復雜 , 不 單是由于 運動引起了機能失調和肝脾淤血等 , 而且還可能摻雜各種腹部內科疾患。例如可能是由于慢 性病因激烈運動而導致急性發作 ,或由于運動時發生了急腹

16、癥等。 因此,需要認真對待 ,及 時鑒別診斷 ,妥善處理 ,防止意外。運動中腹痛是由激烈運動引起的一時性的機能紊亂 , 不應是疾病, 隨著運動停止 ,癥狀 可以逐漸緩解。4.5.4常見原因肝脾淤血:其因多為準備活動不足 , 開始速度過快 , 內臟器官活動與運動器官不 相適應, 在內臟器官功能還沒有提高到應有的活動水平時就加大運動強度。如果心肌收縮較 差時, 會引起搏動無力 , 大量的上下腔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 ,血液大量淤積在腹腔、 肝和 脾,使肝部血液回流 ,更會發生肝、 脾有血性腫脹 ,門靜脈壓力增高和肝脾被牽扯產生疼痛 或脹痛。呼吸肌痙攣 :準備活動不夠 ,肺透氣低,運動與呼吸不協調。胃

17、腸痙 攣:運動前吃得過飽 ,喝過多冷飲。運動訓練安排不當 ,如空腹訓練、胃酸分泌過多或吸入 冷空氣。4.5.4 處理方法在出現運動腹部疼痛時 , 要減慢運動速度 ,加深呼吸,調整呼吸運動節奏 , 手按疼 痛部 位;如疼痛較重 ,應停止運動。 因運動腹痛不單是運動疾病的運動中腹痛 , 還有 可能是內臟 器質性病變及其它內科疾病發生。因此 , 對腹痛劇烈,嚴重不能緩解者 ,要首先考慮到急腹 癥發生的可能性 ,應停止訓練立即送醫院急救。4.5.6 .預防措施運動前健康檢查 ,合理安排運動飲食 ,運動時間安排在吃飯前后 1-2 小時,做到運 動 時不空腹、 不過量喝水和不吃難以消化的食物。 運動損傷的

18、種類很多 , 傷后及時采取正確的 處理方法 , 是促進康復的重要手段 , 掌握簡易而有效的處理辦法和預 防措施,對教練、 學生 及體育鍛煉者均具有顯著的實效性和實踐意義。4.6 腰部急性扭傷處理腰部急性扭傷后 ,一般需要臥板床休息 , 腰后墊上一小枕頭 , 是肌肉、 韌帶處于 松 弛狀態。針灸、封閉、外貼膏藥和按摩等都可選用。其中按摩對腰損傷 , 尤其是 骶骨關節及 小關節扭傷 ,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按摩治療時 ,患者俯臥時 ,不用枕頭 ,兩上肢放于體側。先在腰部作輕推、揉、理5。筋、扣打 ,待肌肉放松后 ,可施行腰部側板法。最后矚傷員自行輕輕活動腰部4.7 膝部損傷處理容易損傷部位有內側副韌帶扭傷或部分斷裂、 膝關節半月板 , 處理是因立即冷 敷、 加壓 包扎,并抬高患肢以減少出血 ,腫脹。 2448小時后 ,可以外敷中藥、疼點藥物注射、按摩 等, 股四頭肌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